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80,分219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氏
高?。?span id="njb7le8" class='charType'>字 永寶 南趙郡公 )
陸襄(師卿、趙卿 衰 )
趙貴(元貴 燕樂縣子、楚國公 乙弗 )
趙昶(長舒 章武縣伯、長道郡公 宇文 )
趙知禮(齊旦 忠 )
趙剛(僧慶 武城縣侯、浮陽郡公 )
趙起(興洛 )
趙裔
趙煚(賢通、圓通、通賢 平定縣男、金城郡公 )
高睿( 須拔 趙郡王 )
劉雄(猛雀 宇文 趙郡公 )
李輝( 趙國公 )
釋慧哲(白璚、前后哲云、烏瓊、白瓊、前后兩哲云 趙 )
宇文招( 趙王 僭 )
趙氏 朝代:北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魏安平人,孫道溫妻。萬俟丑奴起事,圍岐州,久之無援,趙氏勉城中婦女與城同憂。遂相率負土,晝夜培城,城竟得免。西魏文帝大統(tǒng)中贈安平縣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514—約536 【介紹】: 東魏渤海蓨人,字永寶。高歡弟。從高歡起兵,頗受重用。北魏末,累官至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封南趙郡公。魏孝武帝與侍中斛斯椿等共謀除高歡,歡謀內(nèi)討,以晉陽為根本,留琛掌后事。以為并、肆、汾大行臺仆射,領(lǐng)六州九酋長大都督,相府政事,悉由琛決。東魏孝靜帝天平中,除御史中尉,糾彈無所回避,遠近肅然。尋亂高歡后庭,被杖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梁吳郡吳人,字師卿。陸閑子。本名衰,字趙卿,梁武帝改之。弱冠遭家禍,終身布衣蔬食,不聽音樂,口不言殺害者五十年。武帝天監(jiān)三年,起家著作佐郎。昭明太子蕭統(tǒng)引與游處。除太子洗馬、中舍人,掌管記。中大通七年,為鄱陽內(nèi)史。在政六年,郡中大寧。太清初,仕至度支尚書。旋侯景起兵為亂,三年,敵軍克建康臺城。乃逃返吳,憂憤卒,年七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7 【介紹】: 北周天水南安人,字元貴。北魏末,從爾朱榮討元顥有功,封燕樂縣子。從賀拔岳平關(guān)中,累遷大都督。岳為侯莫陳悅所殺,貴詐降悅,收岳尸,奔平?jīng)?,首議迎宇文泰。宇文泰以貴為大都督。后以預(yù)立西魏文帝勛,進爵為公。后拜柱國大將軍,賜姓乙弗氏。北周孝閔帝時遷大冢宰,進封楚國公。以謀殺宇文護,事覺被誅。
趙昶 朝代:北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8 【介紹】: 北周天水南安人,字長舒。弱冠以材力聞。北魏孝明帝孝昌中,起家拜都督。后歸宇文泰,擢為相府典簽,積功封章武縣伯。累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屢平氐、羌反抗。北周明帝時,錄前后功,進爵長道郡公,賜姓宇文氏。官至賓部中大夫,行吏部。
趙知禮 朝代:陳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19—565 【介紹】: 南朝陳天水隴西人,字齊旦。涉獵文史,善隸書。陳霸先(陳武帝)討元景仲,引為書記,每占授軍書,下筆便就,軍國大事,參預(yù)謀劃。侯景平,授中書侍郎。入陳,為散騎常侍,太府卿。陳文帝天嘉元年,進爵為伯。王琳平,除吳州刺史。再遷右衛(wèi)將軍。卒謚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周河南洛陽人,字僧慶,趙和子。起家奉朝請,歷大行臺郎中,領(lǐng)司徒府從事中郎。魏孝武帝與高歡構(gòu)隙,西遷,剛力勸東荊州刺史馮景昭勒兵赴關(guān)西。入關(guān)后,以奉使三荊功,進爵武城縣侯,累遷潁川郡守。累戰(zhàn)有功,歷營州刺史,進公爵,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入為光祿卿。孝閔帝即位,進爵浮陽郡公,出為利州總管、渠州刺史。卒年五十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齊廣平人,字興洛。從高歡舉兵,初為定州刺史段榮典簽。東魏孝靜帝天平中,為相府騎曹,典兵馬十余年。高澄執(zhí)政,出為建州刺史,累遷侍中。北齊文宣帝時歷位九卿、侍中,仍常以本官監(jiān)兵馬,居腹心之寄。后主天統(tǒng)二年除滄州刺史,武平中卒官。
趙裔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南朝梁人。工畫,從朱繇學(xué)而筆力稍差。善花鳥,兼長佛道人物。
趙煚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2—599 【介紹】: 隋天水人,字賢通。深沉有器局。仕北周,歷陜州刺史。屢御陳師,有功,遷大宗伯。入隋,進位大將軍,賜金城郡公,拜尚書右仆射。后出為冀州刺史,以德化民,有惠于州。嘗有疾,州民奔馳爭為祈禱。卒于官。
全隋文·卷九
煚字圓通,一作通賢,天水西人。魏末,為周文帝相府參軍,封平定縣男,轉(zhuǎn)中書侍郎。周受禪,遷陜州刺史,授開府儀同三司。遷荊州總管長史,入為民部中大夫。建德中,除益州總管長史,入為天官司會,累遷御正上大夫。大象中,加上開府,復(fù)拜天官都司會,遷大宗伯。隋受禪,進大將軍,封金城郡公,出為相州刺史。徵尚書右仆射,出為陜州刺史,轉(zhuǎn)冀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4—568 【介紹】: 北齊宗室。高歡侄。小名須拔。文宣帝天保初,封趙郡王。二年,出為定州刺史,稱為良牧。武成帝時,累官至太尉。六典朝政,譽望日隆,為和士開所構(gòu),漸被疏忌。武成帝死,上奏出和士開為兗州刺史,胡太后與和士開私通,不許,睿執(zhí)之彌固,卒為太后所殺。
劉雄 朝代:北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78 【介紹】: 北周臨洮子城人,字猛雀。西魏文帝時,為宇文泰親信,歷統(tǒng)軍、給事中、子城令、中散大夫,賜姓宇文。周代魏,從齊公宇文憲,出宜陽,筑安義城,御齊將斛律光。武帝時,為納言,出為河州刺史。建德五年,自涼州從滕王宇文逌西征吐谷渾,有戰(zhàn)功。又從平并州拜上大將軍、柱國,進爵趙郡公。宣政初突厥入幽州,雄與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周遼東襄平人。李弼次子。宇文泰女婿。起家員外散騎侍郎,歷大都督、鎮(zhèn)南將軍、散騎常侍。西魏廢帝心有不滿,宇文泰授輝武衛(wèi)將軍,總宿衛(wèi)事。北周孝閔帝立,除荊州刺史,襲父爵趙國公,武帝天和間,進位柱國,累官總管梁洋等十州諸軍事、梁州刺史,綏撫渠、蓬二州生獠。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二 義解科(二)
襄陽趙氏子。陳季始依建初璚公。璚時為大僧正。貌正紫。眾號烏璚。后依彭城寶璚。貌潔晢。號白璚。皆大進所業(yè)。然性矜伐傲誕。俄而徙事興皇道朗。以究所未至。嘗行路遇雷雨。從容徐步達寺。則水滿靴矣。平居視瞻無回。舉止必循規(guī)矩。善護根門。節(jié)量口腹。便利滌沐。雖以赴請信宿俗舍。未或見其污穢。故識者伏其持守云。嗣開三論。光價斯倍。遂領(lǐng)徒歸鄉(xiāng)里。住城西望楚山龍泉寺之光福禪房。涅槃三論遞互弘闡。輪下三百馀人。成器傳燈可五十。慧品法粲智嵩法同慧璿慧楞等。開皇十七年四月。卒于龍泉。壽五十有九。葬西望山。沙門慧響文其墓碑。響思力遒強。辟道衡尤加敬。又洪哲閑大小乘。世號前后哲云。
續(xù)高僧傳·卷第九 義解篇五
釋慧哲。姓趙氏。襄陽人。識度弘朗業(yè)操清遠。出家已后南趣楊都。會陳國文昌載隆三寶。僧正瓊公精理入神凈行純備。微銜紫相。世號烏瓊。帝尚重焉。奉為大僧正也。監(jiān)護法城為物依止。陳氏王族歸戒所投。自馀槐棘無敢造者。住建初寺。禎明元年忽然坐逝。葬樓湖之山。天子哀之。以黃麾諸杖。衛(wèi)送墓所。初未結(jié)頃。所住寺塔三日光現(xiàn)因而告終。道俗異焉。時彭城寺寶瓊者。善講說有風(fēng)采。形相奇白世號白瓊。事見別傳。哲初參聽其講大開令業(yè)。聚徒講說。屢發(fā)新聲。以慧悟自矜頗懷傲誕。承興皇道朗神辯若劍罕有當(dāng)鋒。因而從其言晤。往復(fù)移時答對逾遠。哲大異之。即從伏聽。沈隱微密自然通解。而威容自矜動止懷法。曾于行路忽遇雷雨霈汪 哲從容如常不失規(guī)矩。時瀉靴水安行達寺。行步詳序視瞻不眄。轉(zhuǎn)身徐顧無妄乖越。時人呼為象王哲也。又善護根門節(jié)量口腹。便利滌沐罕有延濫。所以召請俗舍信宿經(jīng)時。皆不睹其流穢。嘆美增盛。及講三論俊朗之響重光先價。引眾溯流屆于本邑。住城西望楚山光福禪房下龍泉寺。常以弘法為務(wù)。涅槃三論遞互相續(xù)。學(xué)士三百馀人。成器傳燈可有五十。即惠品法粲智嵩法同慧璿慧楞等是也。各領(lǐng)徒屬所在通化。開皇十七年四月卒于龍泉。時年五十有九。葬于四望山寺。弟子惠嵩等豎碑于本住。沙門惠向制文。向有奇才。思力遒壯。為總管薛道衡所重。嵩有學(xué)聲多所游貫。今住京都頻揚講說。時周邑有洪哲者。統(tǒng)閑大小每開法肆。以達解之望徵延慧日故。西楚傳號為前后兩哲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80 【介紹】: 北周代郡武川人,鮮卑族,字豆盧突。宇文泰第七子。好屬文,學(xué)庾信體,詞多輕艷。武帝建德元年為大司馬,后封趙王,除雍州牧。五年攻齊,為三軍總管,積功拜太師。楊堅輔政,招設(shè)宴密謀殺堅,事覺被殺,謚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