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80,分219頁顯示  上一頁  22  23  24  25  26  28  29  30  31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武建
趙璜(祥牙 )
趙嘏(承祐、承佑 世稱 趙倚樓、趙渭南 行第 二十二 )
趙珫(盈之 )
趙璘(澤章 )
趙真齡( 漢中郡公 )
孫子多(別稱 趙萬金 )
趙滂
趙櫓
趙格
趙牧
趙騭(玄錫 )
趙隱(大隱 天水縣伯 )
趙犨
趙和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文宗時長安惡少。左右膊刺詩一首。事跡見《酉陽雜俎》卷八?!?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04—862 【介紹】: 唐南陽穰縣人,郡望天水,字祥牙。趙璘弟。文宗開成三年進士。宣宗大中初,官鄂縣尉,屢遷吏部員外郎。懿宗咸通初,出為處州刺史,卒于任。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04—862 字祥牙。其先世居宛縣(今河南南陽),后徙居平原(今山東平原西南)。文宗開成三年(838)登進士第,曾任吏部員外郎。懿宗咸通二年(861)前后,為處州刺史。三年,卒于任。生平散見趙璘《唐故處州刺史趙府君墓志》、《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三下》、《唐詩紀事》卷五二、《郎官石柱題名考》卷四?!?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5首。其中《七夕詩》一首,又作李郢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山陽人,字承祐。武宗會昌中擢進士第。宣宗大中中官渭南尉。工詩,其詩瞻美而多興味。有“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句,杜牧因呼之“趙倚樓”。卒年約四十余歲。有《渭南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06—852? 字承祐。排行二十二。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弱冠前后,曾北至塞上,繼游浙東觀察使元稹幕,盤桓數(shù)年,與幕僚盧簡求結識。元稹移鎮(zhèn)武昌,嘏乃往客宣城,為宣歙觀察使沈傳師之幕賓。與沈子詢、從事杜牧友善。文宗大和六年(832)傳師舉嘏為鄉(xiāng)貢進士,乃溯江、漢西入長安,次年省試落第,遂留寓長安。武宗會昌四年(844)登進士第。其間曾南至嶺南循州。嘏家于浙西(今江蘇鎮(zhèn)江),往來浙西、長安間。宣宗大中六年(852)左右,入仕為渭南(今陜西渭南)尉,世稱趙渭南。以后之行止及卒年均不可考。生平事跡散見《唐摭言》卷七與一五、《唐詩紀事》卷五六、《唐才子傳》卷七等。今人譚優(yōu)學有《趙嘏行年考》。嘏詩題材狹窄,內容單薄。所抒發(fā)者,不外于大僚之贊頌,與僧道之往還,故園鄉(xiāng)土之懷戀,流落不第之悲哀,以及友朋間之一般酬酢。嘏詩以七律之造詣較為突出。清圓熟練,時有警句。不假雕飾,落去鉛華。圓熟而不失于油滑,幽遠而不至于晦澀。有“自然英旨”之美。其《早秋》詩云:“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倍拍聊控艦椤摆w倚樓”。近人段朝端校補《渭南詩集》2卷,補遺1卷。收入《楚州叢書》。譚優(yōu)學有《趙嘏詩注》?!?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趙嘏詩2卷?!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收詩5首,斷句7。
唐詩匯評
起嘏,生卒年不詳,字承祐,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大和、開成中,南游淮南、吳越,寓居宛陵,干謁元稹、沈傳師等,與盧弘止、沈述師、杜牧等交游唱和。會昌四年(844),登進士第,歸山陽。大中中任渭南尉,卒,人稱“趙渭南”。嘏工詩,其《長安狄望》有“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之句,為杜牧激賞,因目為“趙倚樓”。有《渭南集》三卷,《編年詩》二卷,后者尚列存于敦煌遺書中?!?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二卷。
全唐詩補逸
趙嘏字承佑,山陽人。武宗會昌中登鄭言榜進士第。補詩一首。

作品評論

對床夜語
趙嘏、劉滄七言,間類許渾,但不得其全耳。
吳禮部詩話
趙嘏多警句,能為律詩,蓋小才也。
唐音癸簽
趙渭南才筆欲橫,故五字即窘,而七字能拓。蘸毫濃,揭響滿,為穩(wěn)于牧之,厚于用晦。若加以清英,砭其肥癡,取冠晚調不難矣。為惜“倚樓”,只句摘賞,掩其平生。
《詩源辨體》
趙嘏七言律……聲皆瀏亮,語皆俊逸,亦晚唐一家。
《唐詩歸折衷》
嘏雖舉進士,尉渭南,而煙霞性成,故其詩曰:“早晚粗酬身事了,水邊歸去一閑人。”出世之情,累見乎詞,非可強效以欺人也。
一瓢詩話
趙承祐除“倚樓”之外,盡多佳句,于此偶然得名。
《退馀叢話》
趙倚樓詩于斜中見整,極參差出沒之妙。視同時雕鏤涂澤,以華麗為工者,倜乎遠矣。
石洲詩話
趙嘏瓦七絕,亦皆清迥,許之匹也。
《唐賢小三昧集續(xù)集》
承祐七律,清麗挺拔,較勝飛卿。
《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
承佑詩,七言最多。七律八十馀篇,獨五律寥寥。雖性有偏好,亦散軼耳。昔人稱其詩贍美多興味,余謂五言風格尤絕近水部。斷為及門第一人。
《東目館詩見》
趙嘏少古體。其七律七律,詞多散漫,唯五律遒勁。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王勃、沈侄期,發(fā)聲清潤而入格未遒。七律為多,則當時之體也。有如“長笛一聲人倚樓”、“蒹葭霜冷雁初飛”,神韻清超,不虛名下?!段粑酐}》下二篇,仿梁陳賦得之體,夫其詩派所宗,亦于茲可見。
趙珫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晉州岳陽人,字盈之。武宗會昌時在世。著有《孝行志》二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平原人,字澤章。趙宗儒從孫。文宗大和八年擢進士第。開成三年,博學宏詞登科。歷祠部員外郎,度支金部郎中,武宗大中七年遷左補闕,后出為衢州刺史。有《因話錄》。
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一
璘字澤章。南湯人。徙平原。開成三年進士。大中時官祠部員外郎。歷度支金部郎中。遷左補闕。出為衢州刺史。
趙真齡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文宗開成中,歷金部、倉部、吏部三曹郎中。宣宗大中中,官太子賓客,封漢中郡公。放志云水,不事趨競。五年,除右散騎常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揚州伶人。能詩,善嘲謔。武宗會昌初,宿老鄭傪歡宴節(jié)度使李紳,子多唱口號譏之。宣宗時,又為語戲節(jié)度使崔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一作趙萬金。揚州(今屬江蘇)伶人。武宗會昌初,在宿老鄭慘迎節(jié)度使李紳之宴會上,獻口號以譏之。宣宗時,又作語戲節(jié)度使崔鉉。事跡見《金華子》?!?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趙滂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奉天人。趙植子。武宗會昌中,為監(jiān)察御史、忠武軍節(jié)度副使,遷殿中侍御史。宣宗大中中,為戶部、司勛員外郎,遷戶部郎中。
趙櫓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河東人。兄弟五人,登進士第,皆歷臺省。應進士時,著《鄉(xiāng)籍》一篇,大夸河東人物之盛。宣宗大中中,累官司勛、戶部、吏部員外郎。后官至吏部侍郎。
趙格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秦州天水人。趙柷弟。兄弟五人,聯(lián)登進士。宣宗大中中,歷戶部員外郎、郎中。出為桂州刺史、桂管觀察使。懿宗咸通三年,冊封魏、涼、蜀諸王,格為右散騎常侍,充冊禮副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宣宗大中至懿宗咸通間,屢舉進士不第,遂放浪江湖間。學李賀為詩,蹙金結繡而無痕跡。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有俊才,尚氣節(jié)。大中、咸通間,累舉進士不第,遂放浪江湖間,不復應舉。后不知所終。事跡散見《唐摭言》卷一〇、《唐才子傳》卷八。牧為詩效李賀體,頗涉狂怪。王定保稱其詩學李賀,“可謂蹙金結繡,而無痕跡”,并謂其詩“尤工輕巧”(《唐摭言》卷一〇)?!?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趙騭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871 【介紹】: 唐京兆奉天人,字玄錫。趙隱弟。宣宗大中六年進士。懿宗咸通二年,自右拾遺召充翰林學士。遷起居舍人、兵部員外郎知制誥、駕部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均充內職。七年,權知貢舉。拜禮部侍郎、御史中丞。累遷華州刺史、潼關防御鎮(zhèn)國軍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奉天人,字大隱。趙存約子。初以父死難,闔門誦書,不應辟召。會昌中擢進士第。歷河南尹。咸通末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中書侍郎,封天水縣伯。性仁悌,不以貴權自處。僖宗廣明初,官終吏部尚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陳州宛丘人。資警健,喜書善射。武宗會昌中以戰(zhàn)功遷大校。黃巢入長安,陳州人請以犨為刺史,表于朝,授之。擊黃巢軍有功,累遷檢校司空。僖宗中和五年,擢彰義軍節(jié)度使。昭宗龍紀初,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忠武軍節(jié)度使。
趙和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懿宗咸通間為江陰令,善斷獄。淮陰有農,為西鄰不認贖契錢八百緡,本州縣不能決,越江來江陰訴訟,事乃明。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和。后唐明宗朝為西川云州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