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80,分219頁顯示  上一頁  31  32  33  34  35  37  38  39  40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希贊
趙永
趙文儼
趙安仁(樂道 文定 )
趙德芳( 康惠 )
趙湘(叔靈 )
趙籍
趙中和
趙丹
趙令圖
李繼捧(別稱 趙保忠 西平王 )
趙師古
趙熔
李繼遷(別稱 趙保吉 神武 廟號 太祖 )
趙□
趙希贊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雍熙三年(986)任泰州知州。
趙永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九四
趙永,太宗時人,鄉(xiāng)貢進士。左千牛衛(wèi)上將軍李廷圭外孫。
趙文儼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雍熙三年(986)任康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8—1018 【介紹】: 宋洛陽人,字樂道。趙孚子。太宗雍熙二年進士。歷太常丞等職。真宗朝,拜右正言,預(yù)重修《太祖實錄》。遷知制誥、知審刑院,充翰林學(xué)士。從真宗至澶淵訂和盟,并撰答書。后以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累官至御史中丞。卒謚文定。有文集。
全宋詩
趙安仁(九五八~一○一八),字樂道,河南洛陽(今屬河南)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進士。歷大理評事、光祿寺丞,以著作佐郎直集賢院,遷太常丞。真宗咸平三年(一○○○),知制誥。景德三年(一○○六),以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罷(《宋宰輔編年錄》卷三)。天禧二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定。有集五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七有傳。
全宋文·卷一六七
趙安仁(九五八——一○一八),字樂道,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趙孚子。雍熙二年登進士第,歷大理評事、光祿寺丞,召試翰林,以著作佐郎直集賢院。咸平三年知制誥、副夏侯嶠巡撫江南,還,知審刑院。繼判尚書省刑部兼制置群牧使,同知三班、審官院。景德初為工部員外郎,充翰林學(xué)士。陪伴遼使臣,作《戴斗懷柔錄》三卷以獻。三年,以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俄修國史。累遷尚書右丞,又知兼宗正卿。天禧二年改御史中丞,卒,年六十一,謚文定。有集五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9—981 【介紹】: 宋太祖第四子。開寶九年,授貴州防御使。太宗太平興國元年,授興元尹、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三年,加檢校太尉。卒封岐王,改楚王,徽宗時復(fù)改秦王。謚康惠。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衢州西安人,字叔靈。太宗淳化三年進士。嘗為廬江尉。工詩、古文。有《南陽集》。
全宋詩
趙湘(九五九~九九三),字叔靈,祖籍南陽(《南陽集》卷一《后感知賦序》),居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據(jù)《宋詩紀(jì)事》卷五)。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進士,授廬江尉。四年卒,年三十三(《景文集》卷四五《南陽集序》)。有集十二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等書輯成六卷。事見《南陽集》卷五《釋奠紀(jì)》?!≮w湘詩,以武英殿聚珍版《南陽集》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同治十三年江西書局覆刻武英殿本(簡稱殿本)。底本較四庫本增《春夕偶作》(《宋文鑒》)、《剡中唐郎中所居》(《剡錄》)、《贈水墨巒上人》、《贈張?zhí)幨俊罚ā?a target='_blank'>瀛奎律髓》)、《秋夜集李式西齋》(《文翰類選》)、《別耶溪諸叔》(《云門集》)六首。底本卷三之七絕五首,又見韓維《南陽集》卷一四,今刪歸存目。另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一有《答圣俞設(shè)鲙示客》一首,卷三有帖子詞二十七首,及從《嚴陵集》等書輯得之集外詩,附于卷末。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全唐詩》收《題天臺石橋》1首,列世次爵里無考作者。按趙湘,字叔靈,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北宋名臣趙抃之祖。宋太宗淳化中登進士第,調(diào)廬江尉,閱期而卒于官。著有《南陽集》,原集不存,清人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六卷。事跡見《南陽集》附宋祁序、《東坡集》卷三九《趙清獻公(抃)神道碑》?!?a target='_blank'>宋詩紀(jì)事》卷五收趙湘此詩,題《方廣寺石橋》?!?a target='_blank'>全唐詩》誤作唐五代人收入。
全宋文·卷一七○
趙湘(九五九——九九三),字叔靈,南陽(今河南鄧縣)人,家于衢州,遂為西安(今浙江衢縣)人。家世為儒,七歲橫經(jīng),十五始屬文。太平興國八年,年二十五,始舉未中,孜孜自修。淳化三年復(fù)舉,登進士第,授廬江尉,越期卒于官。有《南陽集》十二卷。事跡略見本集《釋奠紀(jì)》、《宋詩紀(jì)事》卷五、《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一一等。
趙籍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端拱元年(988)任常州知州。
趙中和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化元年(990)任福建路轉(zhuǎn)運使。
趙丹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化元年(990)任康州知州。
趙令圖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化二年(991)任殿中侍御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2—1004 【介紹】: 宋黨項人,李繼筠弟。太宗太平興國五年,繼筠卒,嗣為留后。李氏自唐末世襲夏、綏、銀、宥四州。以家族矛盾,于太平興國七年,納土內(nèi)遷,入居京師。授彰德軍節(jié)度使。端拱元年(988),太宗以其族弟繼遷聯(lián)遼反宋,因賜繼捧姓名趙保忠,使回夏州,仍任定難節(jié)度使。淳化二年,降遼,受遼封為西平王,恢復(fù)原姓名。五年,宋兵破夏州,被俘。卒于開封。
趙師古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三四
趙師古,淳化中人。
趙熔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化三年(992)任廬州知州兼安撫使。淳化四年(993)10月同知樞密院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3—1004 【介紹】: 宋黨項人。李繼捧族弟。太祖開寶末,授定難軍管內(nèi)都知蕃落使。太宗太平興國七年,不從繼捧內(nèi)遷,遁往夏州北之地斤澤。自以李氏世有西土,圖謀復(fù)興,西人多歸之。雍熙三年,降遼。遼命為定難軍節(jié)度使。淳化元年(遼統(tǒng)和八年),受遼冊為夏國王。次年降宋,授銀州觀察使,賜姓名趙保吉。五年,宋軍破夏州時脫走。真宗即位,繼遷再請降,授夏州剌史、定難軍節(jié)度使。未幾復(fù)叛。咸平五年,攻陷靈州,以為西平府。后與西蕃戰(zhàn),中流矢,旋卒。西夏建國,追尊皇帝,謚神武,廟號太祖。
趙□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化三年(992)任潤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