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80,分219頁顯示  上一頁  46  47  48  49  50  52  53  54  55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善擇(守道 )
趙令術(shù)
趙佺
趙士?。?span id="0p5oakg" class='charType'>字 景瞻 )
趙宗爰
趙瑺
趙億(延之 )
趙明誠(德父、德夫、德甫 )
趙仲忽( 普安郡王、岐簡獻(xiàn)王 )
趙佶(廟號(hào) 徽宗、徽祖 體神合道駿烈遜功圣文仁德慈憲顯孝皇帝、體神合道駿烈遜功圣文仁德慈憲顯孝帝、宋體神合道駿烈遜功圣文仁德慈憲顯孝帝 別稱 宋徽宗 端王、遂寧郡王 )
趙子俅
趙宗印
趙通
趙士暕
趙霆
趙善擇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三九五
趙善擇,字守道,宗室,寓居金壇。乾道二年進(jìn)士及第,為平江司戶,疾惡如仇,以此獲罪去,為湖州錄事參軍。見正德《姑蘇志》卷三九,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四三。
趙令術(shù)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觀四年(1110)任臨江軍知軍。
趙佺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三四
趙佺,大觀四年為朝請(qǐng)大夫、新權(quán)成都府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權(quán)提舉永興軍等路常平等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0—1131 【介紹】: 宋宗室。太宗五世孫,字景瞻。初為郡縣吏,累遷淮南西路兵馬鈐轄,擊走劇寇丁一箭,詔遷三官。除江東路黔轄。李成叛,據(jù)江、淮數(shù)郡,遣兵圍九江,士隆與守將捍御百余日,城中食盡,守將遁,隆獨(dú)死守。城破,叛軍欲授偽安撫使,不從,飲藥自盡。
趙宗爰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建中靖國元年(1101)任判大宗正事。大觀三年(1109)宗漢八月薨。
趙瑺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觀四年(1110)任袁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四一七
趙億(一○八一——一一三五),字延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抃曾孫,以趙抃遺奏,補(bǔ)郊社齋郎,調(diào)海州懷仁尉。累遷水部員外郎,改兵部、戶部,擢右司郎中。宣和中以直龍圖閣為淮南、江浙、荊湖等路制置發(fā)運(yùn)副使。擢右文殿修撰。忤中貴人,奪職奉祠,俄廢于家。后復(fù)朝奉大夫、知萊州。建炎中除廣南東路轉(zhuǎn)運(yùn)使,又知溫州、漳州,致仕。紹興五年卒,年五十五。見汪藻《右中大夫右文殿修撰致仕趙公墓志銘》(《浮溪集》卷二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1—1129 【介紹】: 宋密州諸城人,字德父,亦作德夫、德甫。趙挺之子,李清照夫。少為太學(xué)生,以蔭入仕?;兆诔鐚幩哪瓿櫯F少卿。大觀二年與妻歸青州故第,隱居多年。宣和中起知萊州,調(diào)淄州。欽宗靖康二年奔母喪赴江寧,起知江寧府。移知湖州,未赴,卒于建康。與妻同好金石圖書,廣求古器、彝銘、遺碑、石刻,著《金石錄》。
全宋文·卷三四一七
趙明誠(一○八一——一一二九),字德父(德夫、德甫),密州諸城(今山東諸城)人,宰相挺之仲子。崇寧中官鴻臚少卿,以父陷元祐黨罷,屏居鄉(xiāng)里十馀年。起知萊州。靖康二年移知淄州。建炎二年知建康府,次年罷,又詔知湖州。此年八月卒于建康,年四十九。明誠嘗蒐求三代彝器及漢唐以來石刻,仿歐陽修《集古錄》例,集為《金石錄》三十卷,今存。見李清照《金石錄后序》,參黃墨谷《李清照易安居士年譜》(齊魯書社一九八一年版《重輯李清照集》附)。
趙仲忽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九一四
趙仲忽,濮王孫。元豐二年以右武衛(wèi)大將軍領(lǐng)文州刺史,元符二年為果州團(tuán)練使,大觀二年封普安郡王。崇寧四年知西外宗正事。政和二年以定國軍節(jié)度使為開府儀同三司。政和三年為知大宗正事、提舉宗子學(xué)事。紹興初亦為宗官。累封岐簡獻(xiàn)王。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九八、五一六,《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六六,《宋史》卷一八《哲宗紀(jì)》一、卷二○《徽宗紀(jì)》二、卷二一《徽宗紀(jì)》三、卷一六四《職官志》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2—1135 【介紹】: 即宋徽宗。神宗子,哲宗弟。紹圣三年封端王。元符三年即位。以蔡京主國事,定司馬光、蘇軾等百余人為奸黨,皆予貶謫。崇奉道教,大興道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又窮極土木,采尋民間奇花異石,稱“花石綱”。遣使浮海,約金攻遼,以奪回燕云之地。宣和七年,金兵滅遼后南下。懼而傳位欽宗,自稱“太上皇”。欽宗靖康二年,為金人俘虜北去,后死于五國城。在位二十六年。工書,稱“瘦金體”,有《千字文卷》傳世。擅畫,有《芙蓉錦雞》等存世。又能詩詞,有《宣和宮詞》等。
全宋文·卷三五四三
宋徽宗趙佶(一○八二——一一三五),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即位,封遂寧郡王。紹圣三年封端王。五年,加司空,改昭德、彰信軍節(jié)度。元符三年正月哲宗崩,無嗣,遂即位。初欲調(diào)和新舊黨爭(zhēng),旋以紹述神宗為國策。窮極土木,崇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是以群小競(jìng)進(jìn)。約金攻遼,致金師深入,遂傳位太子,尊為道君太上皇帝。靖康末為金人俘虜北去,后崩于五國城。在位二十五年,年號(hào)六: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兆诓┩ò偎?,書畫尤工,自成一家,書稱瘦金體。有《千字文卷》、《芙蓉錦雞》、《池塘秋晚》等傳世。能詩詞,善著述,有集百卷,今存《御注西升經(jīng)》等及近人所輯《宋徽宗詩》、《宋徽宗詞》。見《宋史》卷一九至二二《徽宗紀(jì)》,《玉海》卷二八。
趙子俅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三四
趙子俅,徽宗時(shí)為忠翊郎、添差池州監(jiān)押。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汾州孝義人。少為僧。徽宗時(shí)范致虛措置兵馬于長安,令還俗,授河?xùn)|制置使,提領(lǐng)義兵與金人戰(zhàn),所向披靡。后兵敗于富平,潛入華山,不知所終。
趙通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人?;兆诖笥^初,以發(fā)運(yùn)司勾當(dāng)公事為梓州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升轉(zhuǎn)運(yùn)使。政和五年晏州彝人起事,遹破之,拓地環(huán)二千里,建城砦,經(jīng)田畝,募人耕種,且習(xí)戰(zhàn)守,號(hào)“勝兵”。除熙河蘭湟經(jīng)略安撫使。入對(duì),賜上舍出身,拜兵部尚書。六年,出知成德軍。金人入侵,召赴闕,尋卒。

人物簡介

簡介
政和二年(1112)任知西外宗正事。
趙霆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八六一
趙霆,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抃孫。崇寧二年官通直郎、都水使者。大觀元年為工部員外郎、都水使者。宣和元年以徽猷閣待制守杭州,方臘起事,棄城而去,詔貸死,長流昌化軍。責(zé)授雷州別駕,復(fù)朝散大夫。見《宋會(huì)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三七、方域一五之二三、一五之二四,《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五,《宋史》卷二二《徽宗紀(jì)》四、卷六五《五行志》三、卷九三《河渠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