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80,分219頁顯示  上一頁  83  84  85  86  87  89  90  91  92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不拙
趙不敵
趙不晦
趙公說
趙善谷
趙居端
趙儼之(民望 )
趙士矩
趙士秀
趙士穆
趙汝愚(子直 忠定 周王 )
趙令德
趙善仁
趙善養(yǎng)
趙善悉(壽卿 )
趙不拙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乾道五年(1169)任成都府利州陜西等路提舉茶事兼陜西等路提舉買馬監(jiān)牧公事。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不敵,宋宗室。孝宗隆興間通判漳州(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四)。乾道間為福建轉運司判官(同上書卷二一)。四年(一一六八),為度支郎中(《宋會要輯稿》食貨五一之四六)。九年,以左朝奉大夫知宗正司事(《淳熙三山志》卷二五)。淳熙三年(一一七六),除直秘閣(《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二之二○)。有《清漳集》(《宋史·藝文志》),已佚。
全宋文·卷五三八二
趙不敵,宗室。隆興間通判漳州。乾道四年為度支郎中,知西外宗正司,淳熙三年知南外宗正司,復直秘閣。嘗通判漳州。官至左朝散大夫。編有《清漳集》三十卷。見《宋會要輯稿》崇儒一之一、職官六二之二○、食貨五一之四六,《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五,《宋史》卷二三二《宗室世系表》一八,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二四。
趙不晦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乾道四年(1168)任贛州知州。
趙公說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乾道五年(1169)任成都府路轉運判官。
趙善谷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三九四
趙善谷,宗室,漢王房六世孫,不掩子。乾道中知武岡軍。見《宋史》卷二二八《宗室世系表》一○、卷四九四《蠻夷傳》二。
趙居端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九六一
趙居端,英宗四世孫安邵子,乾道初為明州觀察使。見《宋史》卷二三三《宗室世系表》一九,《宋會要輯稿》帝系七之五。
趙儼之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四三四
趙儼之,紹熙初為軍器少監(jiān)兼權吏部郎官。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二之一二。按《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趙儼之,字民望,宗室,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生,紹興十八年進士及第,仕至朝散大夫。又雍正《江西通志》卷五○:紹興十八年榜「趙儼之,瑞州(治今江西高安)人,吏部郎中」。當即此人。
趙士矩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三八三
趙士矩,宗室。乾道四年由右千牛衛(wèi)將軍轉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明年授蘄州防禦使。淳熙元年為奉國軍承宣使差知南外宗正事。卒,贈開府儀同三司、永國公。見《宋會要輯稿》帝系七之六,《宋會要輯稿補編》第一○頁,《宋史》卷二三○《宗室世系表》一六。
趙士秀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乾道五年(1169)任知西外宗正事。
趙士穆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乾道五年(1169)任知南外宗正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40—1196 【介紹】: 宋宗室,居饒州馀干,字子直。趙善應子。孝宗乾道二年進士。除秘書省正字。歷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講、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等職。光宗紹熙二年,召為吏部尚書。四年,遷知樞密院事。五年,與韓侂胄等定議,立嘉王趙擴為帝,是為寧宗。拜右丞相,命朱熹待制經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未幾,和韓侂胄有隙。寧宗慶元元年,罷相出知福州。侂胄黨仍誣貶不已,再謫永州安置。至衡州疾作,為守臣所窘,暴死。后謚忠定。有詩文集和《太祖實錄舉要》、《國朝諸臣奏議》。
全宋詩
趙汝愚(一一四○~一一九六),字子直,饒州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宋宗室。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八年,知信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知臺州(《嘉定赤城志》卷九),尋除江西轉運判官。入為吏部郎中兼太子侍講。九年,出為福建路安撫使兼知福州,遷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召為吏部尚書。四年,遷知樞密院事。五年,孝宗卒,光宗以疾不能執(zhí)喪,與外戚韓侂胄擁立寧宗,拜右丞相。在相位僅半年,即遭韓排擠出知福州,尋謫永州安置,至衡州暴卒,年五十七。謚忠定。有詩文集十五卷,已佚。編《國朝諸臣奏議》一百五十卷,傳世。事見清道光《馀干縣志》卷二一《忠定趙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九二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六一八五
趙汝愚(一一四○——一一九六),字子直,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僑居饒州馀干(今江西馀干)。宗室,善應子。乾道二年擢進士第一,簽書寧國軍節(jié)度判官。召試館職,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著作郎。歷知信州、臺州,除江西轉運判官。入為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講,遷秘書少監(jiān)權給事中,權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以集英殿修撰帥福建。進直學士、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進敷文閣學士知福州。紹熙二年召為吏部尚書。四年知樞密院事。奉嘉王即皇帝位,進右丞相。因韓侂胄排擠,責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慶元二年至衡州卒,年五十七。后謚忠定,封周王。著作有《太祖實錄》、《國朝諸臣奏議》(存)及詩文集十五卷。見劉光祖《宋丞相忠定趙公墓志銘》(道光《馀干縣志》卷二一),《宋史》卷三九二本傳。
趙令德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乾道七年(1171)任知南外宗正事。
趙善仁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七一七
趙善仁,宋宗室,漢王房六世孫,壁子。見《宋史》卷二二四《宗室世系表》一○。

人物簡介

簡介
乾道七年(1171)任刑部郎中。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善悉(一一四一~一一九八),字壽卿,宋宗室。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明永樂《樂清縣志》卷七),調無錫縣丞,知寧德縣,通判臨安府。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知秀州(《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一之二七)。十三年,知江州(同上書兵一九之三三)。歷江西、兩浙運判,遷兩浙轉運副使。寧宗慶元四年卒,年五十八。事見《水心集》卷二一《中大夫直敷文閣兩浙運副趙公墓志銘》。
全宋文·卷六二六四
趙善悉(一一四一——一一九八),字壽卿,宗室不尤子。居溫州樂清(今浙江樂清)。乾道二年登進士,為無錫縣丞,擢知寧德縣。淳熙七年通判臨安,九年遷知秀州,以治河功,移知鄂州。十三年知江州、進太府少卿。紹熙五年,以中奉大夫知徽州。慶元二年,除江西運判。以直秘閣為兩浙運副,進直敷文閣。慶元四年卒,年五十八。見葉適《中大夫直敷文閣兩浙運副趙公墓志銘》(《水心先生文集》卷二一),《宋史》卷二四七《趙善悉傳》,弘治《徽州府志》卷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