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80,分219頁顯示  上一頁  89  90  91  92  93  95  96  97  98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師垂
趙汝誼
趙良佐
趙賡
趙善政(養(yǎng)民 )
趙善杜
趙大猷
趙子濛
趙師俠( 師使 介之 坦庵 )
趙彥操
趙汝亦
趙汝劼
趙鎮(zhèn)(國寧 )
趙彥丞
趙彥愈
趙師垂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熙二年(1175)任淮南東路提舉常平茶鹽等事。淳熙五年(1178)任嚴(yán)州知州。淳熙八年(1181)任福建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淳熙十年(1183)1月罷新任。淳熙十年(1183)任衢州知州。淳熙十五年(1188)任寧國府知府。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一一八
趙汝誼,宗室。淳熙間為太府少卿、淮西總領(lǐng),任職八年。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之四○、七二之四二。又,《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二之二二、食貨五六之六○有「權(quán)知道州趙汝誼」,食貨六三之一五四又有「湖廣轉(zhuǎn)運(yùn)司趙汝誼」,均在淳熙中,未知是否一人,今并附收其文于后以備考。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良佐,太宗十一世孫(《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二)。孝宗淳熙間知南恩州(清乾隆《廣東通志》卷二六)。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二七二
趙賡,開封(今河南開封)人,淳熙中為道州營道縣令。見光緒《湖南通志》卷二七九《月巖趙汝誼等禱雨題名》。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八○四
趙善政,字養(yǎng)民,宗室。乾道中權(quán)賀州通判。淳熙元年為廣西運(yùn)判。見《宋會要輯稿》食貨二八之一,《宋史·宗室世系表》,《粵西金石略》卷八。
趙善杜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熙九年(1182)任湖州知州,二月到任。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熙七年(1180)任監(jiān)尚書六部門。淳熙十年(1183)任大理寺丞。
趙子濛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乾道九年(1173)任舒州知州。淳熙十一年(1184)任司農(nóng)少卿。淳熙十二年(1185)任揚(yáng)州知州兼安撫使。淳熙十四年(1187)任兩浙西路提點(diǎn)刑獄公事。淳熙十四年(1187)?。淳熙十五年(1188)4月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師使。宋宗室,居臨江軍新淦,字介之,號坦庵。趙德昭七世孫。孝宗淳熙二年進(jìn)士。官江華縣丞。作詞蕭疏淡遠(yuǎn),寫景狀物,皆極精巧。有《坦庵長短句》。
全宋詩
趙師俠,字介之,號坦庵,新淦(今江西新干)人。燕王德昭七世孫。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進(jìn)士。十二年,為江華丞。有《坦庵長短句》一卷。事見明隆慶《臨江府志》卷一○、《八瓊室金石補(bǔ)正》卷一○六。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六三五九
趙師俠,字介之,號坦庵,臨江軍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淳熙二年進(jìn)士,知信豐縣事。十五年,為江華郡丞。有《坦庵詞》(存)。見嘉靖《贛州府志》卷七,隆慶《臨江府志》卷一○,《全宋詞》第三冊第二○七二頁。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一○
趙彥操,宗室。紹興二十七年進(jìn)士。淳熙二年為太府少卿兼權(quán)戶部侍郎,知臨安府。十一年,由知建康府除直龍圖閣、福建路轉(zhuǎn)運(yùn)副使,十六年守平江。紹熙三年知贛州,四年改廣州。見《宋會要輯稿》帝系一之一八、職官六○之三七、職官六二之二五、兵三之三二,《宋史》卷二三四《宗室世系表》二○,道光《福建通志》卷九○,《南宋制撫年表》卷下。
趙汝亦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熙八年(1181)任郴州知州。淳熙十年(1183)6月放罷。
趙汝劼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熙九年(1182)任汀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鎮(zhèn)(一一五二~一二○七),字國寧,縉云(今屬浙江)人。以蔭補(bǔ)將仕郎,為將作監(jiān)主簿。事見民國三十三年《趙氏宗譜》卷三、民國二十九年《縉云趙氏宗祠志》卷一。今錄詩二首。
趙彥丞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九五六
趙彥丞,宗室。曾通判蘄州、知舒州。見《宋史》卷二三九《宗室世系表》二五。
趙彥愈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淳熙三年(1176)任南康軍知軍。淳熙五年(1178)任淮南東路轉(zhuǎn)運(yùn)判官。淳熙五年(1178)任秀州知州。紹熙二年(1191)任鎮(zhèn)江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