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淳熙十年(1183)任筠州知州。紹熙三年(1192)任都官郎中。紹熙四年(1193)任戶部郎中。紹熙四年(1193)任判軍器監(jiān)。紹熙五年(1194)任江南西路提舉常平等事。慶元二年(1196)任荊湖北路提點刑獄公事。嘉泰元年(1201)任潮州知州。嘉泰四年(1204)任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開禧元年(1205)R8月祠祿。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趙秉(?—一二○六),孝宗孫,魏王愷子。淳熙中生于明州。性早慧,孝宗愛之,將內(nèi)禪,封嘉國公。光宗立,進封許國公。寧宗慶元間封徐國公,領(lǐng)昭慶軍節(jié)度使,又進封吳興郡王。開禧二年卒,追封沂王,謚靖惠。見《宋史》卷二四六本傳及孝宗、光宗、寧宗《本紀》。
人物簡介
紹熙元年(1190)任汀州知州。紹熙三年(1192)任秀州知州。紹熙四年(1193)任湖州知州,三月到任。嘉泰元年(1201)任淮南東路提舉常平茶鹽等事。嘉泰三年(1203)任福建路轉(zhuǎn)運判官。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宗室,居袁州,字德固。孝宗乾道二年進士。通判婺州。朱熹為常平使者時深器重之。奉行荒政,全活甚眾。歷任以廉能稱。終戶部尚書。全宋詩
趙善堅,字德固,太宗七世孫,袁州宜春(今屬江西)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累官婺州通判,知寧國府。寧宗慶元間知處州(清光緒《處州府志》卷一三)。六年(一二○○),以兩浙轉(zhuǎn)運副使兼知臨安府。開禧二年(一二○六)為沿海制置使兼知慶元府,改知臨安府(《寶慶四明志》卷一)。三年兼敕令所詳定官。嘉定元年(一二○八),權(quán)戶部尚書(《宋會要輯稿》職官三七之四○)。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八有傳。全宋文·卷五八二九
趙善堅,字德固,宋宗室,家于袁州。乾道二年進士。判婺州。慶元六年自中奉大夫、直敷文閣、兩浙運副除司農(nóng)卿、兼知臨安府。開禧元年權(quán)戶部侍郎,二年除工部侍郎,嘉定元年權(quán)戶部尚書。官至宣奉大夫、天水郡開國侯。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三五、七三之四○,《寶慶四明志》卷一,《咸淳臨安志》卷四八,正德《袁州府志》卷七、八。
人物簡介
【生卒】:?—1207 【介紹】: 宋資州人,字希光,號中川。趙雄子。少苦學,以司馬、周、程氏為師。后私淑張栻。性沖淡,出仕二十余年,為廣安守等職,僅一磨勘,歷任不滿三年。因父曾為孝宗言吳挺專制蜀地之害,至寧宗開禧間,吳曦僣叛,昱每念父言,輒投地大慟。亟貽書成都帥臣楊輔,勸以舉義討叛,輔不能用,昱遂絕食而卒。全宋文·卷六四一一
趙昱(?——一二○七),字希光,號中川,資州資中(今四川資中)人,雄子。少苦學,師法司馬、周、程氏,恬于仕進,出仕二十馀年,歷任不滿三考。慶元中為奉議郎、簽書東州節(jié)度判官,開禧時嘗知廣安軍。三年,吳曦叛,昱傷慟不已,絕粒而死。見《桯史》卷三,《鶴山大全集》卷九○《祭趙廣安文》,《宋蜀文輯存作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