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覆轍(覆轍)  拼音:fù chè
翻過車的道路。比喻曾經(jīng)失敗的做法,足為后人鑒戒。如:「重蹈覆轍」?!洞笏涡瓦z事。貞集》:「寇迫而不徹?山,恐妨行樂。此宣和之覆轍可戒也。」
《國語辭典》:合轍(合轍)  拼音:hé zhé
1.不同車輛行走的軌跡相吻合。比喻相符、相同。如:「守信用的人言行合轍。」
2.戲曲中指韻調(diào)相諧。如:「合轍押韻?!?br />3.恢復常軌。如:「長期假期結束后開始上班,生活又合轍了。」
4.習慣。如:「剛到一處新環(huán)境不熟悉,日子久了自然就會合轍?!?br />5.個性相投。如:「他們個性合轍,很少鬧意見?!?/div>
《國語辭典》:繼軌(繼軌)  拼音:jì guǐ
繼承遵循。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明詩》:「漢初四言,韋孟首唱,匡諫之義,繼軌周人?!?/div>
分類:前人軌跡
《國語辭典》:車軌(車軌)  拼音:chē guǐ
供車輛運行的軌道。如:「礦工推著臺車在車軌上慢慢的前進?!?/div>
《漢語大詞典》:斗躔
指北斗星。躔,日月星辰運行的軌跡。 明 何景明 《上李石樓方伯》詩:“聲價隆方鎮(zhèn),光芒動斗躔。”
《漢語大詞典》:經(jīng)躔(經(jīng)躔)
日月星辰運行度次,即指其行經(jīng)的軌跡。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賦》:“惟大火之照臨,亦舒陽而慘陰,寒暑將交于時令,經(jīng)躔必在于天心?!?span id="izzukhq"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司天言:‘太陰當食之既,翼日,皇帝本命,請禱祀之?!墼唬骸?jīng)躔已定,何可祈也!’不許。” 清 昭梿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 緬甸 國王 莽達拉 謹奏:盛朝統(tǒng)御 中 外,九服承流,如日月經(jīng)躔,陽春煦物,無有遠近,羣樂甄陶?!?/div>
《漢語大詞典》:齊軌(齊軌)
(1).并行;并駕齊驅(qū)。 漢 蔡邕 《釋誨》:“羣車方奔於險路,安能與之齊軌?”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七萃連鑣,九斿齊軌?!?br />(2).循著前人的軌跡。比喻向人效法,看齊。文選·張衡〈東京賦〉:“憲先靈以齊軌,必三思以顧愆?!?薛綜 注:“齊,同也;軌,跡也。言有事能思,信與先圣同軌跡也。”
(3).所有的車輛輪距相同。謂制度統(tǒng)一。 南朝 梁簡文帝 《賀洛陽平啟》:“方今九服大同,萬邦齊軌?!?/div>
《漢語大詞典》:無軌(無軌)
(1).沒有車行的軌跡。 漢 蔡邕 《述行賦》:“路阻敗而無軌兮,涂濘弱而難遵。”
(2).沒有常規(guī)或定則。 晉 潘岳 《閑居賦》:“顧常以為士之生也,非至圣無軌、微妙玄通者,則必立功立事,効當年之用?!?宋 黃庭堅 《東坡居士墨戲賦》:“惟天才逸羣,心法無軌;筆與心機,釋冰為水?!?/div>
《漢語大詞典》:結軌(結軌)
軌跡交結。形容車輛絡繹不絕。呂氏春秋·勿躬:“車不結軌?!?高誘 注:“結,交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結軌還轅,東鄉(xiāng)將報,至于 蜀 都?!?顏師古 注:“結,屈也。軌,車跡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恩倖傳論》:“賞罰之要,是謂國權,出內(nèi)王命,由其掌握,於是方涂結軌,輻湊同奔。” 唐 李陽冰 《〈草堂集〉序》:“故王公趨風,列岳結軌,群賢翕習,如鳥歸鳳。”
《漢語大詞典》:青道
(1).日月運行到東方天空的那一段軌跡叫青道。漢書·天文志:“青道二,出黃道東。立春、春分,月東從青道。” 隋 袁慶 《奉和月下觀星》:“爛爛星芒動,耿耿清河長。青道移天駟,北極轉(zhuǎn)文昌。”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二:“﹝月行﹞黃道之東,謂之‘青道’。”漢書·天文志“晷景長短之制也” 王先謙 補注引 清 沈欽韓 曰:“日春東從青道,夏南從赤道,秋西從白道,冬北從黑道。”
(2).引申指春天東方的晴空。 唐 鄧倚 《春云》詩:“聲移青道里,影泛緑波中?!?/div>
《漢語大詞典》:災躔(災躔)
亦作“ 災纏 ”。 古人認為日月星辰的運行偏離原來的軌跡是天象的變異,人間必有災難,故稱。引申指災禍。 前蜀 杜光庭 《羅天醮太一詞》:“旁垂禎貺,永息災躔。” 前蜀 杜光庭 《李綰常侍九曜醮詞》:“銷彼災纏,蠲除疾厄?!?/div>
《漢語大詞典》:月躔
亦作“ 月邅 ”。
(1).月球行經(jīng);月球運行。呂氏春秋·圜道:“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軫與角屬,圜道也。”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序:“歲宮乾維,月邅蒼陸,長 河 巨 濟 ,異源同清,澄波萬壑,潔瀾千里?!?span id="urvlb3c" class="book">《宋書·鮑照傳》作“月躔”。
(2).指月球運行的度次,軌跡。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日躔最高,居九天第三重,月躔最低,居九天第八重……日月行走,既互有遲疾,躔度又各有高下,行得遲疾高低,上下相值?!?/div>
《國語辭典》:光帶(光帶)  拼音:guāng dài
條狀的光。如流星、彩虹、光譜等移動時所造成軌跡。
《國語辭典》:刻痕  拼音:kè hén
刻畫的軌跡、痕跡。如:「他的臉上滿布經(jīng)歷人世滄桑的歲月刻痕?!?/div>
《國語辭典》:曲面  拼音:qū miàn
實體的表面或空間中的曲線依某一特定條件移動所形成的軌跡。如圓錐、圓柱之面及球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