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建州浦城人,徙居蘇州,字叔度,世稱復軒先生。章甫子。樂道好德,鄉(xiāng)里謂之隱君子。徽宗宣和中監(jiān)漢陽酒稅。師事王蘋,又從朱震、呂本中游。通經(jīng)學,尤精《春秋》。有《復軒集》。全宋詩
章憲,字叔度,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徽宗宣和中監(jiān)漢陽酒稅(《宋詩紀事》卷九一,未詳所據(jù))。樂道好德,操履高潔,鄉(xiāng)里謂之隱居子。師事王蘋,與朱發(fā)、呂本中游。有《復軒集》十卷,已佚。事見《吳郡志》卷二六。今錄詩十二首。全宋文·卷三一一八
章憲,字叔度,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徙居吳,甫子。宣和中監(jiān)漢陽酒稅。師事王蘋,又與朱發(fā)、呂本中游。樂道好德,邃于《春秋》,有《復軒集》十卷。見《王著作集》卷五附《章憲傳》,《吳郡志》卷二六,《宋詩紀事》卷九一。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徐州豐縣人,字仲純,號醉軒?;兆谛土赀M士。授代州兵曹。金兵侵雁門,州將議以城降,孝錫投床大鼾,略不為意。后脫身移居五臺,不仕。善治生,積粟至數(shù)萬石,遇歲饑,盡出以賑貧乏,多全活。中年后,以家事付諸子,日與賓朋縱吟山水詩酒間。卒年八十三。有《雞肋集》。全宋詩
姚孝錫(一○九七~一一七九),字仲純,號醉軒,豐縣(今屬江蘇)人。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進士(《齊東野語》卷一一誤作宣和六年),調(diào)代州兵曹參軍。金兵陷代州,被命為五臺主簿。至五臺即稱病,遂放浪五臺山水間,詩酒自娛,卒年八十三。著有《雞肋集》,已佚。事見《中州集》卷一○?!∫π㈠a詩,據(jù)元至大三年曹氏進德齋遞修本《中州集》所錄,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懿成,號竹軒、蘆山老人?;兆谛腿赀M士。為婺州兵曹,釋死囚之無罪者。高宗紹興時以趙鼎薦為臺官,累遷吏部員外郎、太常少卿。秦檜主和議,季仲引勾踐事爭之,大忤檜,罷去。后以直秘閣奉祠。有《竹軒雜著》。全宋詩
林季仲,字懿成,號竹軒,晚號蘆川老人(本集卷六《蘇詔君贈王道士詩后》署),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兆谛腿辏ㄒ灰欢唬┻M士。調(diào)婺州司兵參軍,遷仁和令。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趙鼎薦為臺官,以事罷,主管江州太平觀。紹興四年(一一三四),為秘書郎。六年,試太常少卿。七年,知泉州。鼎再相,召為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八年,因力沮和議奪職。九年,起知婺州(明萬歷《金華府志》卷一一)。十三年,知處州,旋奉祠。卒于三十一年前。有《竹軒雜著》十五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翼》卷一○、清光緒《永嘉縣志》卷一四有傳。 林季仲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乾隆翰林院鈔本(簡稱鈔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參校清光緒瑞安孫氏《永嘉叢書》本(簡稱叢書本)。全宋文·卷三九一八
林季仲(一○八八——?),字懿成,晚號蘆山老人,又號竹軒,溫州平陽(今浙江平陽)人。宣和三年進士。調(diào)婺州兵曹,遷仁和令。建炎初改宣教郎。紹興四年以趙鼎薦除秘書郎,五年改祠部員外郎,六年七月試太常少卿。七年正月以母老乞補外,除直龍圖閣、知泉州。十月為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八年三月,以御史言罷,尋奪職。九月,起知婺州,復以奉祠卒。著有《竹軒雜著》(存)。見《南宋館閣錄》卷七,《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一、七七、八五、一○三、一○八、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二,《宋史翼》卷一○,民國《平陽縣志》卷八七。
人物簡介
【生卒】:1111—1167 【介紹】: 宋興化軍仙游人,字元矩,自號西軒子。高宗紹興五年進士。為尤溪主簿,部使者移檄令捃摭屬吏細過,昭度拂衣去,閑居以讀書著文為樂,十余年不調(diào)。與林光朝、方翥友善。后教授藤州,以致知謹獨教學者。遷奉議郎知長樂縣,未上卒。有《西軒集》、《刻舟集》。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洛陽人,字伯可,又字叔聞,號退軒,一號順庵。高宗建炎初上《中興十策》,名振一時。官承務(wù)郎。秦檜當國,附會求進,累擢軍器監(jiān)丞,為福建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專應(yīng)制為歌詞,阿諛粉飾。所至挾檜勢,多所不法。檜死,被劾除名,編管欽州。有《順庵樂府》、《昨夢錄》。全宋詩
康與之,字伯可,號順庵,洛陽(今屬河南)人,一作嘉興人。高宗建炎初上《中興十策》,聲名甚著。紹興時秦檜當國,趨附求進。十五年(一一四五),擢監(jiān)尚書六部門。專為歌詞諛體應(yīng)制。十七年,為軍器監(jiān)丞。檜死,除名貶欽州,移雷州、新州。有《順庵樂府》五卷,已佚,僅《兩宋名賢小集》中存《椒亭小集》一卷。《宋史翼》卷二七有傳。今錄詩十三首。全宋文·卷四一四○
康與之,字伯可,又字叔聞,號退軒,一號順庵,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建炎初上《中興十策》,后附檜求進,專應(yīng)制為諛詞粉飾。紹興十六年為右承務(wù)郎、監(jiān)尚書六部門。十七年為軍器監(jiān)。累官承事郎、福建路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二十五年被劾送欽州編管。二十八年坐與土人交爭移雷州編管,尋移新州牢城。其著作今存《椒亭小集》、《順庵樂府》、《昨夢錄》等。見周南《山房集·康伯可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五、一五六、一七○、一七三、一七九,《宋史翼》卷二七,《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三。
人物簡介
【生卒】:1114—1178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謙之,號艾軒。孝宗隆興元年進士。通《六經(jīng)》,從學者眾,南渡后以伊、洛之學倡行東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國子司業(yè)兼太子侍讀,出為廣西提點刑獄,移廣東,曾率郡兵擊敗入境之茶民軍。召為國子祭酒,除中書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舉興國宮。卒謚文節(jié)。有《艾軒集》。全宋詩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謙之,號艾軒,興化軍莆田(今屬福建)人。曾再試禮部不第,往從尹焞游。通六經(jīng)百氏,從學者數(shù)百人,伊洛之學倡于東南自光朝始。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及進士第,調(diào)袁州司戶參軍,知永??h。召試館職。乾道五年(一一六九)為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歷著作佐郎、著作郎、國子司業(yè)兼太子侍讀。九年,出為廣南西路提點刑獄。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改廣南東路。二年,因督捕茶寇有勞,召拜國子祭酒兼太子左諭德。四年,為孝宗講解《中庸》稱善,除中書舍人。因封還謝廓然遷殿中侍御史詞頭,出知婺州,引疾奉祠。五年卒,年六十五。有《艾軒集》二十卷(本集宋劉克莊序),已佚。明正德十六年鄭岳據(jù)傳錄本選刊為十卷。事見《周文忠集》卷六三《林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傳?!×止獬?,以明鄭岳刊《艾軒集》(藏北京圖書館,其中詩一卷)為底本。參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四六五○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謙之,號艾軒,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登隆興元年進士第,調(diào)袁州司戶參軍,未上召對,改知永福縣。大臣論薦不已,復召試館職,遂除秘書省正字兼史職,歷著作佐郎兼禮部郎官。乾道八年,進國子司業(yè)兼太子侍讀,出為廣西提刑,移廣東。淳熙二年,召拜國子祭酒兼太子左諭德。四年,奉命講《中庸》,稱旨,除中書舍人,為誥有古風。后改權(quán)工部侍郎,出知婺州。淳熙五年卒,年六十五,謚曰文節(jié)。光朝博學有行,南渡后首以伊洛之學倡東南,從學者常數(shù)百人,時稱「南夫子」。著有《艾軒集》。見周必大《林光朝神道碑》(載《文忠集》卷六三),《宋史》卷四三三本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撫州臨川人,字泰伯,號守軒。端重明敏,從陸九淵學。九淵曰:始吾聞泰伯賢,今觀氣象,聽談?wù)?,可與適道。舉進士不第。著十論叩閽言事,不得用??な囟Y請為學正。晚主郴陽簿,調(diào)縣丞。有《寄松窗稿》、《守軒草錄》、《東征雜著》。全宋文·卷六八一八
嚴滋,字泰伯,號守軒,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從陸九淵學,舉進士不第。晚主郴陽簿。著有《寄松窗稿》、《守軒草錄》、《東征雜著》。見《宋元學案》卷七七。
人物簡介
【介紹】: 名或作簿。宋常州宜興人,字泉卿,號耘軒。幼業(yè)進士,見宋室將危,輒棄去,宋亡絕意仕進。喜為唐詩,處約安貧,時論尚之。全宋詩
元溥,字泉卿,號耘軒,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咸淳毗陵志》卷一九)。與黃公擇同時。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徽州休寧人,字義夫,號直軒。吳錫疇子。隱居不仕。有《直軒大學義》。全宋詩
吳浩,字義夫,號直軒,休寧(今屬安徽)人。錫疇子。隱居不仕,有《直軒稿》,已佚。事見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