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沈性(1420年—?),字士彝,一字克循,號砥軒。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人,進士出身。民籍。正統(tǒng)辛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十八名。景泰二年,登進士,歷仕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天順丁丑出為寧國府知府。在任八年,以父憂歸。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江西貴溪人,字上達。景泰二年進士。授御史,敢直言切諫。成化三年,揚州鹽民起事,明奉命督兵鎮(zhèn)壓。事后沒收宦官所販私鹽,鹽政大治。十四年,以福建上杭人曾宗、鄧嵩等起事,起明為福建巡撫,督兵鎮(zhèn)壓。事后,請分上杭地,設永定縣,以加強統(tǒng)治。維基
高明(1422年—1485年),字上達,號愚軒,江西廣信府貴溪縣人。景泰辛未進士,成化間官至福建巡撫。年少時因事母以孝而聞名。中式江西鄉(xiāng)試第六十五名舉人。景泰二年(1451年)登辛未科進士,授監(jiān)察御史。任河南巡撫時,曾黜屬吏60人。天順年間擢為大理寺丞。憲宗登基后,拜高明為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成化三年(1467年)奉詔討平揚州鹽寇。以親老乞終養(yǎng)歸。成化十四年(1478年),福建上杭爆發(fā)民變,朝廷起用高明為福建巡撫,前往鎮(zhèn)壓。引疾致仕歸。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卒。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正夫,一字時正,號止庵。正統(tǒng)十三年進士。除南京吏部主事,歷郎中。成化初遷江西按察副使,官至山東右布政使。清直無黨援,曾謂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學,一可惜。此日閑過,二可惜。此身一敗,三可惜。弘治初致仕。明詩紀事·乙簽·卷十八
寅字正夫,松江華亭人。正統(tǒng)戊辰進士,除南吏部主事。歷郎中,出為江西提學副使,遷浙江參政,再遷山東布政使。有文集四十卷。 (《麓堂詩話》:夏正夫、劉欽謨同在南曹,有詩名。初劉有俊思,名差勝?!稛o題》詩,人盛傳之。夏每見卷中有劉欽謨詩,則累月不下筆,必求所以勝之者。后劉早卒,夏造詣益深,竟出其右。如《虔州懷古》詩曰:「宋家后葉如東晉,南渡虔州益可哀。母后撤簾行在所,相臣開府濟時才。虎頭城向江心起,龍脈泉從地底來。人代興亡今又古,春風回首郁孤臺。」若此者甚多。然東南士夫猶不喜夏作,以為頭巾詩,不知何也? 敖英《綠雪亭雜言》:夏正夫過彭澤賦詩曰:「縣樓寂寂枕江聲,五里荒山二里城。彭澤到今更幾令?縣人開口說淵明?!褂薨矗翰裆N套骺h八十日,有何功德及民?而異代口碑猶嘖嘖不泯。無乃以其人品之高,如龍潛鳳戢然耶! 《藝苑卮言》:夏正夫如鄉(xiāng)嗇夫衣繡見達官,雖復整飭,時露本態(tài)。)維基
夏寅(1423年—?),字正夫,號止軒(止齋),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人。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中式戊辰科進士,授南京吏部主事、郎中。成化元年,升江西按察使司副使,提督學校。后進浙江右參政,解除苛政。之后,升山東右布政使。弘治元年(1488年)致仕歸鄉(xiāng)。
人物簡介
【生卒】:1424—1513 【介紹】: 明浙江景寧人,字舜弦,號鶴溪。天順元年進士。授南京吏部主事,累遷福建興化知府,在官建社學、毀淫祠,禁端陽競渡、元宵放燈舊俗。有《竹軒稿》。維基
潘琴(1424年—1513年),字舜弦,號竹軒,浙江處州府景寧縣人,天順進士,官至福建興化府知府。浙江鄉(xiāng)試第七名。天順元年(1457年)丁丑科進士。歷官南京吏部稽勛主事,改兵部武庫司,遷職方員外郎、郎中,成化八年(1472年),擢福建興化府知府。致仕歸,家居三十八年,卒年九十。
人物簡介
【生卒】:1424—1495 【介紹】: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廷貴。景泰二年進士。授編修。先后與修《大明一統(tǒng)志》、《英宗實錄》。成化間為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嚴立程制。官至南京吏部尚書。有《毗陵志》、《王文肅集》。維基
王?(1424年—1495年),字廷貴,號思軒,直隸常州府武進縣人,官籍,景泰辛未探花。官至南京吏部尚書。正統(tǒng)九年(1444年),應天府鄉(xiāng)試中第十二名舉人。景泰二年(1451年),登辛未科會試第十五名,一甲第三名(探花)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后升侍講,侍皇太子東宮講讀。憲宗即位后,升任左春坊左庶子。王?因家母老弱,請改任南京翰林院侍講學士。升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任上有政績。九年后,升南京吏部右侍郎,召入為戶部左侍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升為南京戶部尚書、改南京吏部尚書,年七十后請求致仕歸養(yǎng),不被批準。兩年后再次請求,獲準歸鄉(xiāng),弘治八年(1495年)五月去世,贈太子太保,謚文肅。
人物簡介
【生卒】:?—1464 【介紹】: 明河南鹿邑人,字惟衡。永樂二十二年進士。宣德間,官御史。正統(tǒng)中,歷浙江按察使,右副都御史巡撫浙江,以廉介稱。升左副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天順初召為刑部尚書,致仕。復起為左都御史總理南京糧儲。維基
軒輗(?—1464年),字惟行,號靜齋,河南鹿邑縣人,祖籍河南睢縣,著名廉官,永樂進士,歷官刑部尚書、左都御史等。與耿九疇齊名。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登甲辰科進士,授行人司副。宣德六年(1431年)改御史,巡按福建。正統(tǒng)元年(1436年)巡查浙江,彈劾不稱職官吏四十余人。正統(tǒng)五年(1440年)破格攫升浙江按察使,生活簡樸,政績卓著。天順元年(1457年)拜刑部尚書,次年遷左都御史。天順八年(1464年)夏,上疏乞歸,不等朝廷答覆即歸鄉(xiāng),抵家即卒。
人物簡介
【生卒】:1425—1498 【介紹】: 明江西鄱陽人,字士昂。工書能詩。景泰二年進士。授南京吏科給事中。成化時,以戶科都給事中入川鎮(zhèn)壓趙鐸起事,還言欲息盜賊必先去貪官、均科差。累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軍務。弘治中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有《清風亭稿》、《枕肱集》、《夢征錄》。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士昂,鄱陽人。景泰辛未進士,以吏科給事中撫川,寇謫壽昌知縣,尋擢太常少卿,掌欽天監(jiān),以右副都御史總制松潘,歷吏部尚書致仕。有清風亭槁、枕肱集。明詩紀事·乙簽·卷十八
軒字士昂,鄱陽人,僑寓南京。景泰辛未進士,除南吏科給事中。改戶科,進都給事中,謫壽昌知縣,擢云南提學僉事。進太常少卿,再進本寺卿,擢右副都御史,總制松潘軍務,進南吏部侍郎,再進南禮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有《清風亭稿》、《諭蜀稿》、《枕肱集》。 (《四庫總目》:戴冠《濯纓亭筆訪》稱童軒性寡合,不妄取予。居南京日,家人衣食或不給,惟王恕饋以米及白金,或不受。毗陵王?知其介,不敢致饋。有以禮幣求文者導使詣軒,軒亦不納。其人品本為高潔,其詩亦雅淡絕俗,然在明代不以詩名,殆正德以后,北地、信陽之說盛行,寥寥清音,不諧俗尚故耶? 田按:尚書詩在景泰間當首屆一指,劉欽謨、夏正慶及十才子輩皆在下風。王弇州藝《苑卮言》效敖陶孫評有明一代詩人,曾不一及。《清風亭稿》得表章于四庫宏開之日,譬諸豐城之劍,其光當引星辰而上。)維基
童軒(1425年—1498年),字士昂,江西饒州府鄱陽縣人,民籍,明朝官員。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十七名。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會試第四十六名,殿試登進士第二甲第七十一名。初授南京給事中,升都給事中。成化初年,調(diào)浙江壽昌(今建德南)知縣,升云南按察司僉事,提督云貴學政。童軒熟知天文歷法,當時欽天監(jiān)官員在天文歷法常常出錯,景泰十年(1474)召為太常寺少卿,掌欽天監(jiān)事,景泰十五年升太常寺卿,景泰十九年辭歸。弘治四年遷南京吏部右侍郎。弘治七年升禮部尚書,十年致仕歸里,弘治十一年(1498年)二月十九日卒于家,享年七十四歲。
人物簡介
又祖能,字蘊空,號松軒道人,三河孫氏子。九歲出家,師香林如庵翁,后至京師依可堂善。復游汴洺香山,禮天龍?zhí)豆瑐鞲缎姆?,仍還香林,重新殿宇。已而退居白巖,自號“白巖叟”。姚太守叔謙常與往還,一日步入峻峽,石齒礙足,躓而傷肩,了無慍色。蓋契其道誼,不憚跋涉,時人重兩賢之交,樂道其事,叢林至今傳之。能生平恬退,以法自任。成化丙戌十月二十日示寂,歸葬香林西北隅。
人物簡介
沈海(一四二七—一五一一),字觀瀾,明常熟人。成化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官至泉州知府,補重慶府,興學校,省徭役。以老乞歸。有《葵軒遺稿》。維基
沈海,字觀瀾,號葵軒,直隸蘇州府常熟縣人,成化丙戌進士。官至知府。成化二年(1466年),登進士,累官福建泉州府知府,任內(nèi)懲治貪污,因丁憂歸鄉(xiāng)。
人物簡介
【生卒】:1428—1491 【介紹】: 明浙江太平人,初名曜,后以字行,改字世顯,號定軒,晚號洞山遷叟。天順四年進士。授屯田主事。成化間為文選郎中。選郎向皆閉門謝客,孔昭獨不然,見客必詢訪人才高下。由是銓敘平允,其以私干者悉拒之。累遷南京工部右侍郎,以疾卒。嘉靖中追謚文毅。嘗與謝鐸同編《赤城論諫錄》,又有《定軒存稿》。明詩紀事·丙簽·卷四
孔昭初名曜,以字行,改字世顯,黃巖人。天順庚辰進士,授工部主事。進員外郎,改吏部,進郎中,擢右通政,遷南工部侍郎。嘉靖中,贈禮部尚書,謚文毅。有《定軒集》。 田按:文毅官吏部最有名,嘗與謝鳴治輯臺人詩為《赤城集》六卷,許廷慎、李長民諸人詩皆賴以傳。維基
黃孔昭(1428年—1491年),初名曜,后以字行,改字世顯,號定軒,晚號洞山遷叟。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臺州府黃巖縣(今浙江省黃巖縣)人。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天順四年(1460年)中進士,授戶部屯田主事,進都水司員外郎。成化五年(1469年),調(diào)戶部文選司郎中。之后升為右通政,久之,再升南京工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