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08—1882 【介紹】: 清江蘇清河人,原名大田,字云圃,號稼軒。道光十四年舉人。由內(nèi)閣中書官至刑部員外郎。晚年家居,太平軍攻清河時,組織團練,防守本地。有《漱六山房文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七
吳昆田,原名大田,字云圃,號稼軒,江蘇清河人。道光甲午舉人,歷官刑部員外郎。有《漱六山房集》。

人物簡介

維基
田雨公(1808年—1876年),字敬堂,號杏軒,山西盂縣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進(jìn)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官至鴻臚寺卿。晚年,乞假歸里,先后任平定冠山書院、榆次鳳鳴書院及太原晉陽書院等地主講。

人物簡介

簡介
李旲(1809年—1830年),朝鮮王朝后期王子。字德寅,號敬軒,是朝鮮純祖李玒之嫡長子,母為純元王后金氏。1812年冊封王世子,1819年迎娶世子嬪趙氏(神貞王后),1827年代理聽政,1830年去世,死后謚號孝明世子。1834年其子李奐(朝鮮憲宗)即位,追尊李旲為“翼宗大王”。他的養(yǎng)子李熙(朝鮮高宗)在1897年自稱皇帝以后,追尊李旲為“文祖翼皇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浙江海寧人,原名承德,字珊慶,號少軒,又號石年。道光二十年舉人,官湖南平江知縣。工山水。有《高辛研齋詩稿》。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三
周連仲,字倬軒,樂亭人。道光庚子進(jìn)士。官禮部主事。有《寶稼堂詩鈔》。
維基
周連仲,直隸樂亭縣人,同進(jìn)士出身。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年),登三甲進(jìn)士。任禮部主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61 【介紹】: 清福建侯官人,字英九,號雪軒。貢生。道光間捐納為官。歷浙江慈溪等縣知縣。咸豐五年,任杭州知府。因兩江總督何桂清之薦,擢江蘇按察使,遷布政使。十年,官至浙江巡撫。次年,杭州被太平軍李秀成部所圍,城破自縊死。謚壯憫。
簡介
字英九,號雪軒。清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道光時捐納浙江鹽大使,后任慈溪、定海等縣知縣。咸豐五年(1855年),授杭州知府,次年署鹽運使,并署按察使等職。王有齡長于理財,深受兩江總督何桂清賞識,擢升知府、按察使。咸豐七年(1857年),遷江蘇布政使。咸豐十年(1860年),率兵救援杭州,升任浙江巡撫,籌集糧餉,支援江南大營。咸豐十二年(1862年)1月,太平軍圍攻杭州,城破自縊而死。謚壯憫。王有齡在浙期間,與胡雪巖共同為浙江巡撫何桂清出謀劃策,督辦團練。何桂清升為兩江總督后,善于聚斂的王有齡被派至上海整理財政,控制海關(guān)稅收,在蘇、淞、常、太三府一州之地,重征錢漕和苛捐雜稅,遂得一“長于理財”之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滿洲鑲藍(lán)旗人,赫舍里氏,字冠九。道光十八年進(jìn)士。官至直隸按察使。工書。善畫山水,筆意蒼厚。花卉竹石,亦古樸有致。兼善指頭畫。有《寫秋軒詩存》。
維基
如山(1811年—?),赫舍里氏,字詩臣,號冠九,別號如道人、寫秋軒、壽南、古稀外史、古稀男子,滿洲鑲藍(lán)旗人,清朝官員,進(jìn)士出身,書畫家,善詞。
馬昂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51年 【介紹】: 清江蘇上??h顓橋人,字若軒。心存濟世之志,精于醫(yī)術(shù),治病多應(yīng)手取效。時人以“前陳(指陳念祖)后馬”稱之。晚年術(shù)益精。
龔寶蓮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龔寶蓮,字印之,號靜軒,順天府大興縣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殿試第一甲第二名進(jìn)士(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官至詹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2—1894 【介紹】: 清安徽六安人,號朗軒,一號閬仙。道光舉人。以助曾國藩主軍食,同治間得保任蘇松太道,遷湖南按察使。光緒間,官至湖廣總督。
王揆一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揆一(1812年—1858年),字圣田,號槐軒。河南新鄉(xiāng)人。進(jìn)士出身。王揆一,弱冠之年以頭名進(jìn)學(xué),道光十五年(1835年)考中乙未科舉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大挑一等,分發(fā)河工。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參加丁未科會試中式,殿試位列二甲,賜進(jìn)士出身,以知縣即用,分發(fā)湖南。任湖南湘鄉(xiāng)縣知縣,署湖南道州知州。太平軍進(jìn)兵湖南,提督余萬清赴道州防堵,聞敵兵至,棄城而逃。王揆一自盡獲救,朝廷追究失守之罪,議處革職發(fā)配新疆充軍,經(jīng)官文、胡林翼求情,準(zhǔn)許在當(dāng)?shù)仉S軍營效力贖罪。期間多有軍功,咸豐八年(1858年)開復(fù)原職。同年隨李續(xù)賓赴安徽三河圍剿太平軍陳玉成等部,結(jié)果太平軍取得“三河大捷”,王揆一死于此役。朝廷撫恤,賞銀三千兩治喪,以同知銜葬,謚忠烈。子錫侯承襲云騎尉世職。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黃光彬(1812-1883),字允中,號質(zhì)軒,連江縣青塘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鄉(xiāng)魁,次年連捷京闈,與李鴻章同科進(jìn)士。歷任荊州石首、安徽英山、安徽廬江等縣令,多有政績。 黃光彬詩風(fēng)端重質(zhì)樸,清新淡雅,
維基
黃光彬,號質(zhì)軒,福建連江縣青塘人。同進(jìn)士出身。黃光彬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式丙午恩科舉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聯(lián)捷張之萬榜三甲進(jìn)士。以即用知縣分發(fā)湖北。咸豐元年(1851年),分校鄉(xiāng)試。同年冬,補石首縣知縣。其地瀕臨長江,堤防常被沖毀。黃光彬到任后,籌資修筑江堤,保障人民。咸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攻入湖北,石首數(shù)次被圍,黃光彬率鄉(xiāng)勇抵抗,并請川軍助剿,確保縣城不失,并克復(fù)華容、監(jiān)利。同治元年(1862年),經(jīng)安徽巡撫李續(xù)宜奏請調(diào)用,黃光彬攝英山縣事,任內(nèi)繼續(xù)嚴(yán)堵太平軍及捻軍。后曾國藩、喬松年又保奏留用,補廬江縣。當(dāng)時廬江方被清軍收復(fù),百廢待興。黃光彬任職五載,修建文廟,清理田課,處理各種善后事宜。二十年間,黃光斌歷官兩省三縣。去職之時,以剩馀俸祿購買書籍?dāng)?shù)十箱歸鄉(xiāng),主講鰲江書院八年,卒年七十三。民國《連江縣志》有傳。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四
王必達(dá),字質(zhì)夫,號霞軒,臨桂人。道光癸卯舉人,歷官廣東惠潮嘉道。有《養(yǎng)拙齋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4—1874 【介紹】: 清廣東南海人,字國樂,一字槐軒。道光二十一年進(jìn)士,授編修,官至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罷歸,先后掌西湖、羊城書院。有《四書集解》、《怡云山房詩文集》。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字景遐,號四未軒、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