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王廷簡(1531年—?年),字汝迪,別號存軒,四川邛州人,民籍。五月初十日生,行一,治《詩經(jīng)》,由州學生中式嘉靖戊午科四川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舉人,年三十二歲中式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科會試第二百十二名,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名進士。授江陵縣知縣,歷官工部員外郎,萬歷五年(1577年)二月升福建按察司僉事,十年六月復除廣西僉事,十一年十一月升廣西右參議,官至廣西副使。著有《警愚筆記》、《今賢懿行》等。

人物簡介

維基
王楣(1522年—1578年),字光大,別號明軒,順天府遵化縣人,民籍。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十三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二十九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本年八月授工部主事,管清江浦。隆慶二年(1568年)二月升員外,四月升郎中,四年八月養(yǎng)病。萬歷二年(1574年)十月復除戶部郎中,閏十二月升鳳翔府知府,六年五月卒。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三七六
倫文,字紹周,號警軒。順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解元,四十一年(一五六二)進士。官柳州知府。清咸禮《順德縣志》卷二三有傳。
維基
倫文(1523年—?),字紹周,廣東廣州府順德縣人,民籍。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廣東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會試第六十七名,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進士。
吳遵晦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吳遵晦,字明仲,號桂軒,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民籍。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八十八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二甲第三十二名進士。大理寺觀政,授工部主事,升員外、郎中,調(diào)工部郎中,升山東臨清兵備副使,四十五年被戶科給事中張憲臣所劾,下巡按御史訊問。

人物簡介

維基
夏惟純,字德卿,號得軒,直隸真定府冀州人,錦衣衛(wèi)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十四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二甲第五十九名進士。工部觀政,授戶部主事,升山西管理員外郎、郎中,出知鞏昌府。

人物簡介

維基
常三省(1523年—1601年),字希曾,號魯軒,直隸鳳陽府泗州人,民籍,官至湖廣參議。壬子科(1552年)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十五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進士。戶部觀政,授江西吉水縣知縣,三十八年擢戶部主事,四十三年復除兵部主事,升武庫司署員外郎事主事,四十四年升署郎中,調(diào)禮部,四十五年升官至湖廣參議,疏請致仕,卒年七十九。
林有望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安慶府桐城人,字未軒。嘉靖三十二年進士。官至四川按察僉事。有《史綱疑辨》。
維基
林有望,字思道,號未軒,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人,民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十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四十一名進士。禮部觀政,授福建邵武知縣,升刑部主事,調(diào)兵部,歷職方司、屯田司,升四川按察司僉事,駐瀘州。乞休歸里后,筑室于縣東北洞賓泉偃月巖,吟詩作賦,淡泊以終。著有《吏綱辨疑》4卷。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昌原人。字君晦。號晚軒。
何邦禮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何邦禮(1525年—?),字大中,號理軒,福建福州府福清縣人,鹽籍。壬子科(1552年)福建鄉(xiāng)試第二十三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五十名進士。大理寺觀政,授江西撫州府推官,卒。

人物簡介

維基
周鈇,字汝威,號鈍軒,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榆次縣(今山西省榆次市)人。周文德之子。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進士,改行人,升任監(jiān)察御史,巡按陜西。后再巡按山東,特改右春坊清紀郎兼翰林院侍書。當時俺答汗入寇,總督翟鵬請求意見,周鈇上奏,后得到嘉靖帝批評,降職廬州府知事。旋改國子監(jiān)丞,擢吏部文選主事。因和王與齡上奏一同彈劾嚴嵩,而被貶為河間通判。當時吏部擬擢周鈇為南京吏部主事,嚴嵩稱周鈇調(diào)官不過四月,不得迅速升遷。嘉靖帝大怒,詰責尚書許贊等,令錄左降官遷擢者姓名。許贊引罪,并列陳叔頤等十六人。嘉靖帝下詔奪許贊等人俸祿,降文選郎鄭曉三級,周鈇、陳叔頤等褫職為民。之后雖然廷臣舉薦周鈇,但因嚴嵩在位,不復召用。明穆宗初年,贈光祿少卿。

人物簡介

維基
張國彥(1525年—1598年),字熙載,號弘軒,直隸廣平府邯鄲縣邯鄲城內(nèi)北門里人,軍籍,嘉靖四十一年壬戊科進士,萬歷年間官至刑部尚書。張國彥幼年以孝聞名鄉(xiāng)里,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順天鄉(xiāng)試第六十二名舉人,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科進士。初授山西襄陵縣知縣,四十四年十一月選授兵科給事中,隆慶元年(1567年)丁父憂,三年閏六月復除原職,十二月升戶科右給事中,四年三月升戶科左給事中,十一月升禮科都給事中,五年十一月出為山西右參政,六年丁母憂歸。萬歷三年(1575年)三月復除浙江右參政,五年正月升陜西按察使,六年八月升陜西右布政使,八年六月升江西左布政使。九年六月入為順天府府尹,借求雨之機,上書陳述京城百姓困苦。十一年二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十一月改任整飭薊州等處兵備、兼巡撫順天。因奉召守關(guān)有功,十三年三月升戶部左侍郎,主管國庫和軍需物資,十五年二月總督倉場,四月升右都御史、總督薊遼等處。加兵部尚書銜,設(shè)置背包軍馬,使軍事消息暢通。十八年八月改任協(xié)理京營戎政兵部尚書,十九年二月任經(jīng)筵講官,不久兼右副都御史,洮河之變時有功加封太子少保,賜給有飛魚圖繡的官服,國家一等俸祿。十九年(1591年)十二月升刑部尚書。到任后數(shù)日,被吏科給事中舒弘緒彈劾,即以養(yǎng)病致仕回籍,以閱邊追敘勞績,加太子少保,賜飛魚服一襲。二十六年(1598年)十月病逝,二十七年四月賜祭葬,贈太子太保,派遣高級官員主持治喪。葬于邯鄲城西王郎村北蓮花崗。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三六三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則衷,號槐軒,晚年別號半憨。汕頭外砂鎮(zhèn)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舉人。官盱眙縣教諭、豐城縣令、上高縣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慶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賦歸田,肆志于山水詩酒間,嘗作《半憨先生傳》以自況。著有《半憨集》。清馮奉初《潮州耆舊集》卷一六、吳道镕《廣東文徵作者考》卷四有傳。王天性詩,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軒先生遺草》為底本。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三四五
張子翼(一五二七——?),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后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為韻事。有《事軒摘稿》?!逗D蠀矔返谖鍍杂袀?。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為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陳忠翰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陳忠翰(1527年—?),字思翊,號寅軒,山東東昌府濮州人,民籍。己酉科(1549年)山東鄉(xiāng)試第三十九名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八十六名進士。吏部觀政,授太常寺博士,四十年升刑部主事,四十三年升員外、陜西司郎中,隆慶二年(1568年)五月升河南副使,五年正月拾遺,以不職罷黜。

人物簡介

維基
周希旦(1528年—1597年),字汝魯,號毅軒,直隸寧國府旌德縣人,民籍。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三十二名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一百四十八名進士。授福建興化府推官,隆慶二年(1568年)行取,升任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時高拱當國,恃宮僚舊恩專恣,希旦上疏論之,直聲震一時。隆慶四年(1570年)十月以考察去職。丁艱歸,服除,萬歷十二年(1584年)十月以薦起補浙江道御史,掌河南道,計吏甚公。巡視京營,請補伍足餉,遷南京尚寶司卿,十五年七月升南京大理寺右寺丞,十六年九月官至應(yīng)天府丞。十七年十一月引年致仕歸,卒祀鄉(xiāng)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