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4
詞典
6
分類詞匯
8
詞典
強制辯護
公設(shè)辯護人
辯護
辯護權(quán)
辯護人
辯護士
分類詞匯
回護
護短
護失
遮辯
強制辯護
教父哲學
關(guān)于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
答辯
《國語辭典》:
強制辯護(強制辯護)
拼音:
qiǎng zhì biàn hù
一種辯護制度。凡以辯護為訴訟上之必要條件者,稱為「強制辯護」。即未經(jīng)辯護人辯護時,法院若徑行判決,應視為違背法令。也稱為「必要辯護」。
分類:
辯護
制度
訴訟
必要條件
《國語辭典》:
公設(shè)辯護人(公設(shè)辯護人)
拼音:
gōng shè biàn hù rén
國家在高等法院以下的各級法院所在地,為刑事被告所設(shè)立的辯護人。其具有司法官的資格,也熟諳法律訴訟事務,支領(lǐng)公家薪俸,免費為被告執(zhí)行辯護職務。
分類:
國家
法院
各級
所在地
《國語辭典》:
辯護(辯護)
拼音:
biàn hù
1.干練而有辦事能力?!豆騻?。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頌聲作矣」句下漢。何休《解詁》:「選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辯護伉健者為里正?!?br />2.法律上指辯護人為保護當事人的利益及權(quán)利,防御不法或不當?shù)墓?,在口頭或文字上所作的辯白,稱為「辯護」。如:「他請一位律師替他辯護?!?/div>
分類:
辯護
法律用語
法律
維護
治事
自己
管理
法院
審理
案件
利益
辯解
被告人
和辯
事實
控告
申辯
和解
解釋
何休
《國語辭典》:
辯護人(辯護人)
拼音:
biàn hù rén
訴訟時,為被告者在法庭上辯護的律師,或非律師但經(jīng)法院許可者,稱為「辯護人」。
分類:
法律
法律名詞
被告人
委托
經(jīng)法
法院
許可
指定
《漢語大詞典》:
辯護權(quán)
被告人對被控告的內(nèi)容進行申述、辯解的權(quán)利。
分類:
被告人
被控
控告
申述
辯解
權(quán)利
《國語辭典》:
辯護人(辯護人)
拼音:
biàn hù rén
訴訟時,為被告者在法庭上辯護的律師,或非律師但經(jīng)法院許可者,稱為「辯護人」。
分類:
法律
法律名詞
被告人
委托
經(jīng)法
法院
許可
指定
《漢語大詞典》:
辯護士(辯護士)
即辯護人。常含貶義。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
二三:“你們的 王先生 倒是新體詩的一位辯護士?!眳⒁姟?辯護人 ”。
分類:
貶義
夏丏尊
《國語辭典》:
辯護人(辯護人)
拼音:
biàn hù rén
訴訟時,為被告者在法庭上辯護的律師,或非律師但經(jīng)法院許可者,稱為「辯護人」。
分類:
法律
法律名詞
被告人
委托
經(jīng)法
法院
許可
指定
《國語辭典》:
回護(回護)
拼音:
huí hù
包庇、袒護。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一折:「這是他自犯下來的,教我怎生回護他?」《金瓶梅》第五八回:「若是在家藏著,你進去對他媽說,教他快收拾一答兒來。俺就與你替他回護兩句言語兒,爹就罷了。」也作「回護」。
《國語辭典》:
回護(迴護)
拼音:
huí hù
袒護、包庇?!独蠚堄斡洝返谝涣兀骸竸傚龅溃骸耗愎珯M豎已死,你何必替他回護呢?』」也作「回護」。
分類:
回護
袒護
回環(huán)
庇護
回避
辯護
環(huán)保
保護
避忌
救助
二景
《國語辭典》:
護短(護短)
拼音:
hù duǎn
春秋時孔子有一天要出門,突然下起雨來,學生們建議去向子夏借傘,孔子說子夏非??粗刎斘?,不直商借。與人相交,要宣揚別人優(yōu)點,避開別人的缺點。典出《孔子家語。致思》。后用以指故意避開別人的短處或缺點?!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仲尼不假蓋于子夏,護其短也?!挂嘁隇椴活櫴欠?,只是一味袒護自己人?!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六:「你父母之情,未免護短。」
分類:
護短
缺點
過失
辯護
《漢語大詞典》:
護失(護失)
為自己的過失辯護。
《
新唐書·李絳傳
》
:“但矜能護失,常情所蔽,圣人改過不吝,愿陛下以此處之?!?span id="jjhjyw2" class="book">《
新唐書·鄭朗傳
》:“自中主而下,或飾非護失,見之,則史官無以自免,且不敢直筆?!?/div>
分類:
自己
過失
辯護
《漢語大詞典》:
遮辯(遮辯)
掩飾辯護。秦腔
《游龜山》
第八場:“幾句話問的我無言遮辯,羞答答低下頭不敢多言?!?/div>
分類:
掩飾
辯護
秦腔
《國語辭典》:
教父哲學(教父哲學)
拼音:
jiào fù zhé xué
西元2~5世紀早期基督教為其教義辯護的一種思想體系。它是由既宣講又著作的護教者,即所謂的教父,根據(jù)《圣經(jīng)》,并與古希臘、古羅馬哲學融合建立起來的。
分類:
世紀
早期
基督教
教義
辯護
思想體系
公元
《漢語大詞典》:
關(guān)于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
書名。伽利略著。1624年撰寫,1632年出版。書中用三人對話的體裁為哥白尼的日心說作辯護,指出托勒玫地心說的錯誤,并對教皇和主教隱含嘲諷。為此,該書出版六個月后即被羅馬教廷勒令停售,伽利略本人也于1633年被羅馬宗教裁判所判處終身監(jiān)禁。
分類:
書名
撰寫
出版
三人
對話
體裁
說作
辯護
《國語辭典》:
答辯(答辯)
拼音:
dá biàn
1.反駁別人的批評、指責或論斷。如:「他對你如此妄加批評,你為何不做答辯?」
2.法律上指被告或原告在法庭向法官所作的答覆與申辯。如:「關(guān)于這個問題,現(xiàn)在請被告律師答辯。」
分類:
答辯
答覆
指責
控告
問難
個人
論點
辯護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