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9詞典 8分類詞匯 41
《漢語大詞典》:疑遲(疑遲)
遲疑。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元 費(fèi)唐臣《貶黃州》第三折:“你教我快疾回,莫疑遲?!?元 白樸 《墻頭馬上》第一折:“莫疑遲,等的那斗轉(zhuǎn)星移。”《再生緣》第二一回:“伏乞奏聞天子駕,邊疆大事不疑遲?!?/div>
《漢語大詞典》:沈疑
亦作“沉疑”。
(1).遲疑。 南朝 梁 江淹 《吳中禮石佛詩》:“幻生太浮詭,長思多沉疑?!?span id="vjklz1n" class="book">《宋書·蔡興宗傳》:“朝廷諸所行造,民間皆云公悉豫之,今若沉疑不決,當(dāng)有先公起事者,公亦不免附從之禍?!?元 關(guān)漢卿 《單刀會》第一折:“想 玄德 未濟(jì)時,曾問俺 東吳 家借 荊州 為本,至今未還。 魯子敬 常有索取之心,沉疑未發(fā)?!?br />(2).欺詐。沉,通“ 抌 ”。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墻有耳,伏寇在側(cè)。墻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伏寇在側(cè)者,沉疑得民之道也?!?章炳麟 《膏蘭室札記·沉疑》:“按:沉借為‘抌’。説文‘抌’下曰:‘讀若告言不正曰抌’,是抌有告言不正之義。疑本訓(xùn)惑,而《蒼頡》篇云:‘譺,欺也?!瘜ぁr’字説文訓(xùn)騃,則訓(xùn)欺亦為疑之借,欺者所以惑人,故疑引申為欺也。抌疑得民者,謂詐為君欲虐下之言以欺民,所以扇誘民而得其心?!?/div>
分類:遲疑欺詐
《漢語大詞典》:遲豫(遲豫)
猶遲疑。 周而復(fù) 《白求恩大夫》三:“ 方主任 見大家都拿的差不多了,他從門框那兒遲豫地走進(jìn)去,伸過手想去抓一個。”
分類:遲疑
《漢語大詞典》:斟忱
猶遲疑。 漢 馮衍 《顯志賦》:“意斟忱而不澹兮,俟回風(fēng)而容與?!?span id="615qv5p" class="book">《后漢書·馮衍傳下》作“斟愖”。 李賢 注:“斟愖,猶遲疑也?!?/div>
分類:遲疑
《國語辭典》:沉吟  拼音:chén yín
1.遲疑、猶豫?!逗鬂h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邯得書,沉吟十馀日,乃謝士眾,歸命洛陽?!埂抖膛陌阁@奇》卷二八:「李方哥見程朝奉要收拾起銀子,便呆著不開口,盡有些沉吟不舍之意?!?br />2.深思。漢。曹操短歌行〉:「但為君故,沉吟至今。」《西游記》第一四回:「悟空聞言,沉吟半晌不語?!?br />3.低聲吟詠。唐。杜甫〈寒夜溪行舟中作〉詩:「沉吟登樓賦,中夜起三復(fù)?!?br />4.沉重。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出:「小姐病轉(zhuǎn)沈吟,待我扶他消遣?!?/div>
《漢語大詞典》:沈吟
亦作“沉吟”。
(1).深思。《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馳情整中帶,沉吟聊躑躅。” 宋 秦觀 《滿園花》詞:“一向沉吟久,淚珠盈襟袖。” 楊朔 《海羅杉》:“這段史實(shí), 鄒文楷 老人家說得那么清晰,那么動心,聽了,使人沉吟回味,久久不能忘懷?!?br />(2).謂深深的思念。 三國 魏 曹操 《短歌行》之一:“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宋 姜夔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詞:“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br />(3).遲疑,猶豫。后漢書·隗囂傳:“ 邯 得書,沉吟十餘日,乃謝士眾,歸命 洛陽 ?!?span id="hejk5tq" class="book">《晉書·劉曜載記》:“ 準(zhǔn) 自以殺 曜 母兄,沉吟未從?!?span id="wghzeft"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八:“ 李方哥 見 程朝奉 要收拾起銀子,便呆著眼不開口,儘有些沉吟不舍之意?!?許杰 《改嫁》:“她父親想到這一層,便有些沉吟起來了?!?br />(4).低聲吟味;低聲自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fēng)骨:“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風(fēng);沉吟舖辭,莫先乎骨。” 唐 獨(dú)孤及 《寒夜溪行舟中作》詩:“沉吟《登樓賦》,中夜起三復(fù)?!?元 張可久 《滿庭芳·春晚梅發(fā)元帥席上》曲:“誰感慨 蘭亭 故紙,自沉吟羅扇新詞?!?span id="pifg4dv" class="book">《再生緣》第二一回:“娘娘見説沉吟道,涼藥調(diào)和或者安?!?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 姮娥 ﹞渴澀的歌喉,早就瀾漫沉吟,醉囈依微。”
(5).沉重。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鬧殤》:“今夕中秋佳節(jié),風(fēng)雨蕭條,小姐病轉(zhuǎn)沉吟,待我扶他消遣。”
《國語辭典》:遲回(遲回)  拼音:chí huí
猶豫不定?!逗鬂h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東海恭王彊傳》:「數(shù)因左右及諸王陳其懇誠,愿備蕃國。光武不忍,遲回者數(shù)歲,乃許焉?!挂沧鳌高t回」。
《國語辭典》:遲回(遲迴)  拼音:chí huí
徘徊猶豫。唐。杜甫垂老別〉詩:「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挂沧鳌高t回」。
《國語辭典》:迍邅  拼音:zhūn zhān
處境艱險,前進(jìn)困難?!段饔斡洝返谒娜兀骸覆琶摿四д?,幸得這一路平安,又遇著黑水迍邅!」清。方成培《雷峰塔》第二六出:「只恨我命犯迍邅。啊呀!遇惡僧?!挂沧鳌竿瓦仭埂?/div>
《國語辭典》:果斷(果斷)  拼音:guǒ duàn
果敢決斷,毫不猶豫?!都t樓夢》第二二回:「誰想黛玉見寶玉此番果斷而去,故以尋襲人為由,來視動靜?!?/div>
《漢語大詞典》:疑畏
(1).猜疑畏懼。宋書·檀道濟(jì)傳:“ 道濟(jì) 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經(jīng)百戰(zhàn),諸子又有才氣,朝廷疑畏之?!?宋 蘇舜欽 《論西事狀》:“近者,朝廷拜置 夏竦 、 韓琦 、 范仲淹 等,此皆平定外夷,人所屬望者。賊 昊 姦譎,故必疑畏,疑畏則將以事驗(yàn)之?!?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林四娘:“以君高義,托為燕婉,然實(shí)不敢禍君。倘見疑畏,即從此辭。”
(2).指遲疑畏縮。南史·劉穆之傳:“一失權(quán)柄,無由可得。公功高勛重,不可直置疑畏,便可入朝共盡同異。”
《漢語大詞典》:夷與(夷與)
遲疑不前。 南朝 齊 王融 《游仙詩》之四:“弭節(jié)且夷與,參差聞鳳笙?!?/div>
分類:遲疑
《漢語大詞典》:疑礙(疑礙)
(1).遲疑掛礙。 唐 白居易 《卯時酒》詩:“是非莫分別,行止無疑礙?!?br />(2).猜疑隔閡。 宋 曾鞏 《贈職方員外郎蘇君墓志銘》:“遇人無疎密,一與之傾蓋無疑礙?!?br />(3).指困頓的環(huán)境。 唐 元稹 《上門下裴相公書》:“及其為相也,構(gòu)致羣材,使棟梁榱桷咸適其用……如故 韋簡州 勛 及 稹 等拔於疑礙,置之朝行者又十?dāng)?shù)?!?/div>
《國語辭典》:由由  拼音:yóu yóu
自得的樣子?!睹献?。公孫丑上》:「故由由然與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div>
《漢語大詞典》:疑留
遲疑耽擱。后漢書·宦者傳序:“ 竇武 、 何進(jìn) ,位崇戚近,乘九服之囂怨,協(xié)羣英之埶力,而以疑留不斷,至於殄敗。”晉書·應(yīng)詹甘卓等傳論:“ 甘卓 伐暴寧亂,庸績克宣……既而人撓其謀,天奪其鑒,疑留不斷,自取誅夷。”
分類:遲疑耽擱
《國語辭典》:夷由  拼音:yí yóu
1.遲疑不決?!逗鬂h書。卷六○上。馬融傳》:「或夷由未殊,顛狽頓躓,蠕蠕蟫蟫?!挂沧鳌敢莫q」。
2.鼯鼠。《爾雅。釋鳥》:「鼯鼠,夷由?!?/div>
《國語辭典》:鼯鼠  拼音:wú shǔ
動物名。哺乳綱齧齒目鼠屬。外形像松鼠,背暗褐色,腹部白色。尾長,前后肢間有寬大的皮膜,可滑翔于樹林間。以樹皮、果實(shí)和昆蟲為食物。也稱為「飛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