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不知何許人。少事安公。善放光般若。每講授。緣飾以莊老。學(xué)者因所習(xí)。易得開悟。嗜閑曠。隱覆舟山巖。不受供事。每深禪更旬日不起。忽出山集眾講大品?;騿柶涔?。曰我至秋當(dāng)遠(yuǎn)行耳。及秋果化。高僧傳·卷第五 義解二
釋道立。不知何許人。少出家事安公為師善放光經(jīng)。又以莊老三玄微應(yīng)佛理。頗亦屬意焉。性澄靖不涉當(dāng)世。后隨安入關(guān)隱覆舟山。巖居獨處不受供養(yǎng)。每潛思入禪。輒七日不起。如此者數(shù)矣。后夏初忽出山。鳩集眾僧自為講大品?;騿柶涔省4鹪?。我止可至秋。為欲令所懷粗訖耳。自恣后數(shù)日果無疾而終。時人謂知命者矣。
人物簡介
師嚴(yán),字道立,襄陽(今屬湖北)人。度宗咸淳末元兵圍襄陽,脫身奔朝廷,上書論事,不報??退牢淞辍J乱姟?a target='_blank'>谷音》卷上。今錄詩六首。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道立,或作立道,號石巖。方蒙仲子。度宗咸淳元年進士。歷黃州教授、太常寺主簿以歸。端宗景炎間興化被元兵攻占,見元帥責(zé)以大義,帥為降禮。入元不仕。全宋詩
方公權(quán),字立道,號石巖,莆田(今屬福建)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進士。歷廣州教授,太常寺主簿。宋亡不仕。事見《萬姓統(tǒng)譜》卷四九。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河南杞縣人,字成己。成化十七年進士。官朝邑知縣,雪積年冤獄。擢御史。正德初劉瑾擅權(quán),以不諛附,為時所重。官至陜西按察僉事。維基
劉道立,字成己,河南開封府杞縣人,民籍。河南鄉(xiāng)試第五十五名舉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會試第三百名,三甲第一百二十五名進士。
人物簡介
字道立,吳江人。隆慶戊辰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有柔生集維基
沈位(1529年—1572年),字道立,直隸蘇州府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qū))人。嘉靖甲子應(yīng)天解元,隆慶戊辰進士,官至翰林院檢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名。隆慶二年(1568年),登戊辰科會試第七名,第三甲第二百八十九名進士。六月考選庶吉士,四年三月授翰林院檢討,五月充《世宗實錄》纂修官,隆慶六年(1572年)四月奉使冊封肅王,所坐舟船經(jīng)過淮寧時,與杭州衛(wèi)所屬千戶陳鎮(zhèn)等人爭道,被鎮(zhèn)等率諸漕卒毆打致死。年44歲。
人物簡介
師道立(1530年—?),字惟心,陜西西安府長安縣民籍山西平陸縣人。陜西鄉(xiāng)試第三十七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三百四十名,三甲第八十一名進士。官至貴陽府同知。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龔道立(1554年—?),字應(yīng)身,號脩吾,直隸常州府武進人,軍籍。萬歷元年(1573年)癸酉鄉(xiāng)試七十四名舉人,十一年癸未科會試第二百五名,十四年(1586年),登丙戌科廷試二甲三十六名進士,戶部觀政,授兵部主事。萬歷二十年(1592年)接替伍士望任建寧府知府一職,后講學(xué)于濂洛諸賢故址。歷任河南按察副使。二十九年四月補江西副使,三十三年九月升右參政,照舊管事。三十六年十一月升湖廣按察使兼右參議,
人物簡介
常道立(1559年—1609年),字孟庸,號五嶷,湖廣漢陽府漢陽縣人。萬歷丙戌進士,官至浙江副使。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湖廣鄉(xiāng)試七十六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聯(lián)捷丙戌科會試一百二十九名,廷試三甲一百四十四名進士。戶部觀政,次年用為青陽知縣,任內(nèi)興修學(xué)校,深受士林愛戴。萬歷十六年(1588年),調(diào)祁門縣。不久丁內(nèi)艱去職。此后出任順天府固安縣知縣。其為官端簡,不事粉飾,為時人稱道,有“長者”之譽。升任吏部稽勛司主事,調(diào)文選司。任內(nèi)改革選政,結(jié)果得罪權(quán)貴,被降職為南直隸別駕。累官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四年十二月升浙江溫處道參議,改革積弊,抗擊倭寇,諸郡皆服。三十七年八月轉(zhuǎn)任寧海副使,方才蒞任即卒。嘉慶《漢陽縣志》有傳。
人物簡介
常道立(1584年—1644年),字修之,號還一,陜西西安府三原縣人,軍籍,明末政治人物。萬歷庚戌進士,崇禎時官至河南巡撫。丙午陜西鄉(xiāng)試第十六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會試三百名,三甲第二百四十二名進士。授吏部觀政。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授戶部福建司主事。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升員外郎,次年升郎中,丁外艱。累官兵部郎中,天啟五年(1625年)二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六年十二月升四川布政使司右參政,崇禎二年二月升本省按察使,三年(1630年)四月調(diào)任山東按察使,十年(1637年)由河南布政使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任內(nèi)政績著聞,十二年因討賊失策罷官。明亡后不屈闖軍,北望神京、稽首哀呼絕食殉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