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4分類詞匯 14
《漢語大詞典》:云臺(雲(yún)臺)
(1).高聳入云的臺閣。《淮南子·俶真訓》:“云臺之高,墮者折脊碎腦,而蟁蝱適足以翱翔?!?晉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黃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云臺之觀者,必閟帶索之歡。” 唐 王勃 《七夕賦》:“君王廼馭風殿而長懷,俯云臺而自矯?!?宋 張輯 《洞仙歌·代壽張辰川》詞:“問因何五馬,踏月云臺。秋色里,卻賞煙霞袖手?!?br />(2). 漢 宮中高臺名。 漢光武帝 時,用作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沈約 《為武帝與謝朏敕》:“今方復引領 云臺 ,虛己 宣室 ?!?唐 高適 《宋中遇劉書記有別》詩:“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云臺 ?!?宋 范成大 《寄贈泉石使李元直入覲》詩:“諸公上 云臺 ,一葉渺 湘浦 。”
(3). 漢 宮中高臺名。 漢明帝 時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 鄧禹 等二十八將于 南宮云臺 ,后用以泛指紀念功臣名將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報 云臺 賀,公卿拜壽巵?!?清 洪升 《長生殿·剿寇》:“擁大將,氣雄哉,合圖畫上 云臺 。”
(4).山名。在 陜西省 華陰縣 境。即 西岳 華山 的北峰。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九:“邀我登 云臺 ,高揖 衛(wèi)叔卿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記》:“ 云臺峯 在 太華山 東北?!?清 厲鶚 《嚴朗屋寫小像為杜子春事索題》詩之二:“ 云臺峯 頂約驂鸞,杞犬芝童覓最難?!?br />(5).山名。在 四川省 蒼溪縣 東南,接 閬中縣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蘇省 連云港市 境內(nèi)。原為海中小島,稱 郁洲 , 明 代始與大陸相連。山上有水簾洞遺跡。 李希凡 《云臺小記》:“ 云臺山 屹立在 黃海 之濱……所謂‘花果山’者,只是 云臺 一百多個山頭中的一陵?!?br />(7).道觀名。 唐 李商隱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nóng)尚書幕》詩:“ 錦里 差隣接, 云臺 閉寂寥?!?馮浩 箋注:“所謂 云臺觀 也。” 宋 劉克莊 《水龍吟·己亥自壽》詞之二:“愿 云臺 任滿,又還因任,賽 汾陽 考?!?/div>
《國語辭典》:玄都  拼音:xuán dū
神話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玄都觀(玄都觀)
(1). 北周 、 隋 、 唐 道觀名。原名 通道觀 , 隋 開皇 二年改名為 玄都觀 。在 陜西省 長安縣 南 崇業(yè)坊 。見 宋 宋敏求 《長安志》。后廢。 唐 劉禹錫 《戲贈看花諸君子》詩:“ 玄都觀 里桃千樹,盡是 劉郎 去后栽?!?金 元好問 《玄都觀桃花》詩:“前度 劉郎 復 阮郎 , 玄都觀 里醉紅芳?!?br />(2).泛指道觀。 明 葉憲祖 《鸞鎞記·秉操》:“好將 金谷 樓中女,改作 玄都觀 里仙?!?/div>
《漢語大詞典》:玄都壇(玄都壇)
古道壇名。 唐 杜甫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詩:“屋前太古 玄都壇 ,青石漠漠松風寒?!?蔡夢弼 注:“ 玄都 乃 漢武帝 所筑,在 長安 南山 子午谷 中?!?朱鶴齡 注:“唐六典: 煬帝 改佛寺為道場,道觀為玄壇?!?金 元好問 《送郝講師住崇福宮》詩:“ 玄都 石壇待飈馭,宮殿突兀松輪囷。”
分類:古道
《漢語大詞典》:洞霄
道觀名。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中:“大父 元祐 間自 湖南 憲請宮祠歸, 景修 嘗以詩寄曰:‘聞説年來請 洞霄 ,江湖奉使久勤勞?!痹敗?洞霄宮 ”。
《漢語大詞典》:洞霄宮
道觀名。在今 浙江省 馀杭縣 南 大滌 天柱 兩山之間。 漢 元封 (前110-前105年)時為祈福之處。 唐 建 天柱觀 , 宋 大中祥符 五年(1012年)改為今名。 元 末毀, 明 初重建。因林壑深秀,名勝古跡甚多,道教列為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稱“大滌洞天”。 宋 代宰相大臣乞退或免官,常以提舉 臨安府 洞霄宮 系銜。 元 鄧牧 撰有洞霄圖志六卷,記當?shù)貙m觀、洞府、古跡、人物、碑記等頗詳。 宋 蘇軾 《相視新河次張秉道韻》:“一菴閒臥 洞霄宮 ,井有丹砂水長赤。” 明 無名氏 《贈書記·雪冤邀寵》:“今置爾提舉 洞霄宮 ,用警官邪,以昭公論?!?/div>
《漢語大詞典》:玉晨
(1).仙人之號。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靈位業(yè)圖》:“第二中位, 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 ,為萬道之主。” 唐 鮑溶 《贈楊煉師》詩:“明月在天將鳳管,夜深吹向 玉晨君 ?!?唐 趙嘏 《贈五老韓尊師》詩:“有客齋心事 玉晨 ,對山鬚鬢緑無塵?!?br />(2).道觀名。 唐 元稹 《寄浙西李大夫》詩之三:“最憶西樓人靜夜, 玉晨 鐘磬兩三聲?!弊宰ⅲ骸?玉晨觀 在 紫宸殿 后面也?!?唐 溫庭筠 《郭處士擊甌歌》:“ 玉晨 冷磬破昏夢,天露未乾香著衣。” 清 周亮工 《鄭羽人以六聲字詩來和之》:“抖擻毒塵千萬斛, 玉晨 共聽步虛聲?!?/div>
《漢語大詞典》:洞霄宮
道觀名。在今 浙江省 馀杭縣 南 大滌 天柱 兩山之間。 漢 元封 (前110-前105年)時為祈福之處。 唐 建 天柱觀 , 宋 大中祥符 五年(1012年)改為今名。 元 末毀, 明 初重建。因林壑深秀,名勝古跡甚多,道教列為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稱“大滌洞天”。 宋 代宰相大臣乞退或免官,常以提舉 臨安府 洞霄宮 系銜。 元 鄧牧 撰有洞霄圖志六卷,記當?shù)貙m觀、洞府、古跡、人物、碑記等頗詳。 宋 蘇軾 《相視新河次張秉道韻》:“一菴閒臥 洞霄宮 ,井有丹砂水長赤?!?明 無名氏 《贈書記·雪冤邀寵》:“今置爾提舉 洞霄宮 ,用警官邪,以昭公論?!?/div>
《漢語大詞典》:云臺觀(雲(yún)臺觀)
道觀名。在 陜西 華山 云臺峰 上,故名。其一為 北周 道士 焦道廣 建,其一為 宋 建隆 二年為 陳摶 建。 唐 李商隱 《與陶進士書》:“然所以拳拳而不能忘者,正以往年愛 華山 之為山而有三得……又得 謝生 於 云臺觀 ,暮留止宿,旦相與去,愈復記熟。”宋史·職官志十:“又詔:‘ 杭州 洞霄宮 、 亳州 明道宮 、 華州 云臺觀 ……置管干或提舉、提點官?!?span id="0ifpif6" class="book">《水滸傳》第五九回:“ 戴宗 報知 云臺觀 觀主并廟里職事人等,直至船邊,迎接上岸。”
《漢語大詞典》:仙都觀(仙都觀)
道觀名。在 四川 豐都縣 平都山 。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下:“百二十二里至 忠州 酆都縣 。去縣三里有 平都山 仙都道觀 。本朝更名 景德 ……碑牒所傳, 前漢 王方平 、 后漢 陰長生 ,皆在此山得道仙去。有 陰君 丹爐及兩君祠堂皆存?!?/div>
《漢語大詞典》:瓊花觀(瓊花觀)
道觀名。在 江蘇 揚州 城。原為 后土祠 ,后改為 蕃厘觀 。相傳 唐 代觀內(nèi)有瓊花一株而得名。 元 張憲 《簡竇彥南》詩:“ 二十四橋 風月清, 瓊花觀 里坐吹笙?!?明 高啟 《逢李止冰道人》詩:“ 后土 瓊花觀 ,仙人 黃鶴樓 。”《醒世姻緣傳》第二七回:“屢次禁制,無法可處,又去 揚州 瓊花觀 里請了一位法師來到。”
《漢語大詞典》:玉清宮
道觀名,“玉清昭應宮”的簡稱。例如:因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ins>宋·沈括《夢溪筆談》
《漢語大詞典》:桐柏宮
道觀名。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古跡·桐柏宮》:“ 桐柏宮 在 天臺縣 西二十五里,道家所謂七十二福地之一。由 清溪 迤北而入,其路曲折清幽,至宮門,則一望如平疇,四山蒼然,九峰迴抱,別有天地。縣志云: 唐 景云 二年,為 司馬承禎 建。”
《漢語大詞典》:洞霄祠
道觀名。 宋 岳珂 桯史·葉少蘊內(nèi)制:“﹝ 少藴 ﹞繼又落職,領 洞霄祠 …… 洞霄 在中朝,從官常蒞之,不專以處宰執(zhí),南渡以后,乃不然也?!痹敗?洞霄宮 ”。
《漢語大詞典》:洞霄宮
道觀名。在今 浙江省 馀杭縣 南 大滌 天柱 兩山之間。 漢 元封 (前110-前105年)時為祈福之處。 唐 建 天柱觀 , 宋 大中祥符 五年(1012年)改為今名。 元 末毀, 明 初重建。因林壑深秀,名勝古跡甚多,道教列為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稱“大滌洞天”。 宋 代宰相大臣乞退或免官,常以提舉 臨安府 洞霄宮 系銜。 元 鄧牧 撰有洞霄圖志六卷,記當?shù)貙m觀、洞府、古跡、人物、碑記等頗詳。 宋 蘇軾 《相視新河次張秉道韻》:“一菴閒臥 洞霄宮 ,井有丹砂水長赤?!?明 無名氏 《贈書記·雪冤邀寵》:“今置爾提舉 洞霄宮 ,用警官邪,以昭公論?!?/div>
《漢語大詞典》:紫陽觀(紫陽觀)
(1).道觀名。據(jù)傳在 咸陽 山中。 神農(nóng)氏 曾在此辨百藥。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 咸陽 山中有 神農(nóng) 辨藥處,一名 神農(nóng)原藥草山 。山上有 紫陽觀 ,世傳 神農(nóng) 於此辨百藥。”
(2).道觀名。在 江蘇 句容 茅山 。傳為 晉 許詢 舊居,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見 宋 徐鉉 《茅山紫陽觀碑銘并序》。
《漢語大詞典》:碧霞元君祠
道觀名。在今 山東省 泰安市 泰山 極頂南面。始建于 宋 大中祥符 (公元1008-1016年)間。 清 姚鼐 《登泰山記》:“亭西有 岱祠 ,又有 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宮在 碧霞元君祠 東?!币嗍∽鳌?碧霞祠 ”、“ 碧霞 ”。 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泰山秦篆十字殘石》:“ 秦 李斯 篆書,在 泰山 頂 玉女池 上…… 明 嘉靖 間,移於 碧霞祠 東廡。” 郭沫若 《訪泰山雜詠·萬松亭遇雨》:“磴道千尋盡, 碧霞 鐵瓦紅?!?/div>
《漢語大詞典》:青華觀(青華觀)
道觀名。 唐 宋之問 《函谷關(guān)》詩:“不從紫氣臺端候,何得 青華觀 里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