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1
詞典
4
分類詞匯
17
共21,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分類詞匯
(續(xù)上)
淫說
偽論
诐遁
析辯詭辭
鴦窶利摩羅
惑妄
《漢語大詞典》:
淫說(淫説)
邪說,錯誤的言論。
《
韓非子·存韓
》
:“臣視 非 之言,文其淫説靡辯,才甚?!?span id="m0izj1z" class="book">《
呂氏春秋·正名
》:“名正則治,名喪則亂。使名喪者,淫説也。” 章炳麟
《訄書·商鞅》
:“其説以為自 漢 以降,抑奪民權(quán),使人君縱恣者,皆 商鞅 法家之説為之倡,烏呼!是惑於淫説也甚矣?!?br />夸大其詞地游說。
《
韓非子·說疑
》
:“使諸侯淫説其主,微挾私而公議?!?/div>
分類:
邪說
夸大其詞
錯誤
地游
游說
言論
《漢語大詞典》:
偽論(僞論)
猶謬論,邪說。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議對
》
:“酌三五以鎔世,而非迂緩之高談;馭權(quán)變以拯俗,而非刻薄之偽論。”
分類:
謬論
邪說
《漢語大詞典》:
诐遁(詖遁)
邪說遁辭。 明
宋濂
《永思堂記》
:“出言之間,則必自思曰:此當(dāng)合於正,不可流於詖遁,恐辱吾父也。”
分類:
邪說
《漢語大詞典》:
析辯詭辭(析辯詭辭)
亦作“ 析辨詭詞 ”。 謂巧言邪說。
《
漢書·揚(yáng)雄傳下
》
:“ 雄 見諸子各以其知舛馳,大氐詆訾圣人,即為怪迂,析辯詭辭,以撓世事,雖小辯,終破大道而或眾,使溺於所聞而不自知其非也。” 顏師古 注:“為巧辯異辭以攪亂時政也?!?宋
曾鞏
《上歐陽學(xué)士第一書》
:“ 仲尼 既沒,析辨詭詞,驪駕塞路?!?/div>
分類:
巧言
邪說
《漢語大詞典》:
鴦窶利摩羅(鴦窶利摩羅)
佛教人名。梵語。意譯為 指鬘 。初信邪說,殺人取指以作冠首華鬘。為充指數(shù),甚至欲害其母。后得佛教誨,改過懺誨,而入佛門。 唐
玄奘
《
大唐西域記·室羅伐悉底國
》
:“ 善施長者 宅側(cè)有大窣堵波,是 鴦窶利摩羅 捨邪之處。 鴦窶利摩羅 者, 室羅伐悉底國 之兇人也。作害生靈,為暴城國,殺人取指,冠首為鬘。將欲害母,以充指數(shù)。 世尊 悲愍,方行導(dǎo)化?!币嗍》Q“ 鴦摩 ”。 清
陳維嵩
《高陽臺·繡佛》
詞:“配勻五色長生縷,記 鴦摩 夙業(yè), 迦葉 前游?!?/div>
分類:
佛教
教人
梵語
意譯
邪說
《漢語大詞典》:
惑妄
迷于邪說。 明
方孝孺
《答鄭仲辯書》
之二:“使棄儒從佛果能成佛,猶不免於惑妄畔教之罪?!?/div>
分類:
邪說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