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利一,字和叔,開封(今河南開封)人。耆子。以蔭補供奉官、光州都監(jiān)。提點京東、淮南刑獄,知莫、冀二州,為河北緣邊安撫都監(jiān)兼閤門通事舍人、知廣信軍。治平二年知雄州兼河北緣邊安撫使,再任之。熙寧九年知保州,亦再任。坐事改衛(wèi)州鈐轄。元祐五年知滄州,尋改大名路總管、知澶州。歷鄭、相二州,終雄州團練使。時論多謂其才品俱下。有《奏議》三卷。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五、二七八、四四九、四八○,《宋史》卷二九○《張耆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054—1123 【介紹】: 宋衢州常山人,居丹徒,字彥昭。王介子。神宗熙寧六年進士。知真州,時詔諸道經畫財用,漢之請先置都籍,從之。入為開封府推官。歷知瀛、蘇、潭、洪等州,又連徙五州,入為工部侍郎。加龍圖閣直學士,進延康殿學士卒。全宋詩
王漢之(一○五四~一一二三),字彥昭,衢州常山(今屬浙江)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調汝州教授。遷和州防御推官。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金華、澠池二縣。紹圣四年(一○九七)知潁州、真州?;兆诮ㄖ芯竾辏ㄒ灰弧鹨唬崤e河東路常平,入為開封府推官。崇寧二年(一一○三)始,歷知州府。宣和五年卒,年七十。有文集三十卷,已佚。事見《北山小集》卷三四《王公行狀》,《宋史》卷三四七有傳。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二六七四
王漢之(一○五四——一一二三),字彥昭,衢州常山(今浙江常山)人。熙寧六年登進士甲科,調秀州司戶參軍。累遷太常少卿。蔡京引為講議司參詳官。歷禮、戶、兵、工諸部侍郎,知瀛、蘇、潭、洪、定諸州,徙江寧。以平方臘之功遷龍圖閣直學士,進延康殿學士。宣和五年卒,年七十。其子集其文得三十卷。見程俱《王漢之行狀》(《北山集》卷三四),《京口耆舊傳》卷二,《宋史》卷三四七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鄭州人,字楚老。第進士。神宗時官至直秘閣、知延安府。時夏人犯涇原,率師搗其虛,夏人解去。累擢龍圖閣直學士。為吏六十年,處事明銳,然反覆詭隨,無特操,為識者所非。卒年八十三。全宋文·卷一五二七
李南公,字楚老,鄭州(治今河南鄭州)人。進士及第,調浦江令,知長沙縣。熙寧中,提舉京西常平,提點陜西、河北刑獄,擢京西轉運副使,入為屯田員外郎。為河北轉運副使,加直秘閣、知延安府。進直龍圖閣,擢寶文閣待制、知瀛州。拜戶部、吏部侍郎、戶部尚書。歷知永興軍、成都、真定、河南府。為吏凡六十年。卒,年八十三。《宋史》卷三五五有傳。
人物簡介
岑象求,字巖起,梓州(今四川三臺)人。舉進士。神宗熙寧中為梓州路提舉常平。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鄭州,徙利州路轉運判官,改提點刑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八六、三九一、四○四)。五年,為殿中侍御史。六年,出為兩浙路轉運副使。七年,入為戶部郎中(同上書卷四四八、四六○、四七四)?;兆诮ㄖ芯竾辏ㄒ灰弧鹨唬┮詸嗌袝滩渴汤蔀楦舶瓷搅晔梗ā端螘嫺濉范Y三三之二三)。后除寶文閣待制知鄆州,未幾致仕。崇寧三年(一一○四)入元祐黨籍。有《吉兇影響錄》十卷,一作八卷(《宋史·藝文志》),已佚。《元祐黨人傳》卷三有傳。今錄詩六首。全宋文·卷一七九四
岑象求,字巖起,梓州郪縣(今四川三臺)人,一說中江(今四川中江)人。舉進士,熙寧中累官梓州提舉常平。元祐元年,除利州路運判。二年,知鄭州,改和州路提刑。四年,入為考功郎中。五年九月,遷殿中侍御史,歷金、吏、戶三部郎中,出知鄆州。元符三年,改判南京國子監(jiān),加直龍圖閣。建中靖國元年,權尚書刑部侍郎。終寶文閣待制致仕。崇寧中列入元祐黨籍。著有《吉兇影響錄》八卷(存)。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九一、三九四、四○四、四三○、四四八、四七四,《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二一、禮三三之二三,《通鑒長編紀事本末》卷一二二,《郡齋讀書志》卷三下,《萬姓統(tǒng)譜》卷六五,《蜀中廣記》卷二九。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常州晉陵人,字醇夫。胡宿從子。以蔭登第,為編修敕令官。哲宗紹圣初,累進寶文閣待制。為熙河帥,遣將擊羌郎阿章,皆敗死,時轉運判官秦希甫議棄湟、鄯州,宗回持不可。會徽宗棄鄯州,奪宗回職,知蘄州。因兄宗愈入元祐黨籍,罷郡。后起知秦州,進樞密直學士,徙永興軍等。大觀中卒,謚敏節(jié)。全宋文·卷二一一一
胡宗回,字醇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宿從子。用蔭登第,為編修敕令官、司農寺干當公事、京西轉運判官、提點刑獄、京東陜西轉運使、吏部郎中。紹圣初,以直龍圖閣知桂州,進寶文閣待制。坐系平民死,降集賢殿修撰、知隨州,改秦州、慶州,復為待制。帥熙河,奪職知蘄州。還,為待制。歷慶、渭、陳、延、澶。以兄入黨籍罷郡。未幾錄其堅守湟、鄯之議,起知秦州。進樞密直學士,徙永興、鄭州、成德軍,復坐事去。大觀中卒,贈銀青光祿大夫。《宋史》卷三一八有附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05 【介紹】: 宋眉州眉山人,字懿叔。以父蔭為新繁主簿。哲宗元祐中,為夔路轉運判官,盡發(fā)所儲鹽出賣,關征增數倍。除主管秦、蜀茶馬公事,革黎州買馬之弊。元符中復主管茶馬,市馬萬匹,茶課至四百萬緡?;兆诔伉P出師,命之經制,擢顯謨閣待制。敵犯熙河,攝帥事,屯兵邊境,敵聞風遁去。俄得疾卒。全宋詩
程之邵,字懿叔,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以父蔭為新繁主簿。神宗熙寧中,入為三司磨勘官,除廣東轉運判官。哲宗元祐初,提舉利、梓路常平,以事罷知祥符縣。俄知泗州,為夔路轉運判官。除提舉川陜茶馬公事,知鳳翔府,徙鄭州。元符三年(一一○○),自知福州再提舉川陜茶馬(《金石續(xù)編》卷一六)?;兆诩次?,為熙河都轉運使,攝帥事,俄得疾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五三有傳。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一七二二
程之邵(?——一一○五),字懿叔,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以父蔭為新繁主簿。熙寧中,入為三司磨勘官。元豐初,除廣東轉運判官。元祐初,提舉利、梓路常平,二年,罷知祥符縣。俄知泗州,為夔路轉運判官。除主管秦、蜀茶馬公事,知鳳翔府,徙鄭州。元符初,復為都大管勾陜西路茶馬公事,以增羨,連加直龍圖閣、集賢殿修撰,三進秩,為熙河路都轉運使。崇寧三年,擢顯謨閣待制。攝熙河帥事有功,方錄功轉太中大夫,得疾,以崇寧四年卒,贈龍圖閣直學士。《宋史》卷三五三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杭州錢塘人,字隱季。強至子。仁宗元豐八年進士。累官太府丞、軍器少監(jiān)、國子司業(yè)。與兄浚明及葉夢得締蔡京為死黨,立元祐黨籍,分三等定罪,構成黨禍。超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翰林承旨。卒謚文憲,一作文獻,又謚文定。預撰《政和五禮新儀》。全宋文·卷二六三七
強淵明,字隱季,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至子,浚明弟。舉元豐八年進士,調海州司法參軍,歷濟、杭二州教授,知蔡州確山縣,通判保定軍。入為太府丞、軍器少監(jiān)、國子司業(yè)。與蔡京為死交,立元祐籍,遂濟成黨禍,以故亟遷秘書少監(jiān)、中書舍人、大司成、翰林學士。大觀三年蔡京罷相,出知永興軍,徙鄭、越二州,召為禮部尚書,復拜學士,進承旨。以疾改提舉醴泉觀兼侍讀、監(jiān)修國史。卒,謚文憲。《宋史》卷三五六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