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重科
猶重罪。《宋書·王弘傳》:“實以小吏無知,臨財易昧,或由疏慢,事蹈重科?!?/div>
分類:重罪
《漢語大詞典》:上罪
重罪。《周禮·秋官·司圜》:“能改者,上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漢書·刑法志:“凡囚,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梏桎,下罪梏?!?/div>
分類:重罪
《漢語大詞典》:深辜
重罪。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大王赦其深辜,裁加役臣,使執(zhí)箕箒?!?/div>
分類:重罪
《漢語大詞典》:重悔
猶重罪。 宋 范仲淹 《除樞密副使召赴闕陳讓第四狀》:“臣等當自循省,更思報効,豈復舍邊陲之患,冐朝廷之寵,以取重悔哉!”
分類:重罪
《漢語大詞典》:重戾
嚴重錯誤;重罪。后漢書·孔融傳:“愚謂雖有重戾,必宜隱忍?!?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浩周 之還”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權 乃遣 周 ,為牋 魏王 曰:‘……畏威忘德,以取重戾?!?清 薛福成 《復許大臣書》:“使臣相隔遼遠,邊事無從懸揣。如非吾地而主進取,則為生事;本吾地而主退讓,則為蹙境。二者有一于此,皆足以干重戾。”
《漢語大詞典》:重辜
猶重罪。《后漢書·儒林傳上·歐陽歙》:“﹝ 歐陽歙 ﹞學為儒宗,八世博士,而以臧咎當伏重辜?!眳⒁姟?重罪 ”。
分類:重罪
《國語辭典》:重罪  拼音:zhòng zuì
重大的罪刑。在德國刑法上,區(qū)分重罪與輕罪,重罪專指科處一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犯罪,我國刑法無此區(qū)分。
《漢語大詞典》:重問(重問)
(1).贈送厚禮。
(2).指古時大臣犯重罪而被審訊。
《國語辭典》:反逆  拼音:fǎn nì
1.相反?!妒酚?。卷三九。晉世家》:「今適庶名反逆,此后晉其能毋亂乎?」
2.叛逆、謀反。《漢書。卷四九。爰盎晁錯傳。晁錯》:「吳王反逆亡道,欲危宗廟,天下所當共誅。」
3.顛簸。宋。蘇軾 問養(yǎng)生:「遇大風焉,舟中之人,如附于桔槔,而與之上下,如蹈車輪而行,反逆眩亂不可止;而吾飲食起居如他日。吾非有異術也,惟莫與之爭,而聽其所為?!?/div>
《國語辭典》:重囚  拼音:zhòng qiú
重要的囚犯?!抖Y記。月令》:「挺重囚,益其食?!埂端问?。卷三九○。李衡傳》:「后知溧陽縣,專以誠意化民,……因任歷四年,獄戶未嘗系一重囚?!?/div>
分類:重罪囚犯
《漢語大詞典》:輕罪
比重罪為輕的罪行,特指未被判死刑而監(jiān)禁在國家監(jiān)獄的罪犯
尤指不可能成為起訴理由的罪行。例如:有輕罪的經歷。
《國語辭典》:失出  拼音:shī chū
法律上指犯重罪而科輕刑,或應科刑而不科刑,皆稱為「失出」。相對于失入而言?!杜f唐書。卷八五。列傳。徐有功》:「則天覽奏,召有功詰之曰:『卿比斷獄,失出何多?』對曰:『失出,臣下之小過;好生,圣人之大德。』」
分類:重罪判刑
《國語辭典》:重犯  拼音:zhòng fàn
犯重罪的人。如:「他是本案重犯?!?/div>
《國語辭典》:重犯  拼音:chóng fàn
同一種錯誤,犯了又犯。
《漢語大詞典》:中罪
(1).介于輕罪與重罪之間的罪行。周禮·秋官·司圜:“中罪,二年而舍?!?span id="lxlvh69" class="book">《漢書·賈誼傳》:“其有中罪者,聞命而自弛。” 顏師古 注:“中罪,非大非小也?!?br />(2).指犯中罪的人。 漢 仲長統(tǒng) 《損益篇》:“髠笞不足以懲中罪,安得不至於死哉!”
《國語辭典》:大不敬  拼音:dà bù jìng
1.不敬天子的罪名,是舊刑律罪狀之一。
2.非常不尊敬。如:「你對老人家如此怒言相向,真是大不敬!」
《漢語大詞典》:重條(重條)
指重罪的律條。 唐 元稹 《王迪貶永州司馬制》:“ 王迪 為吏不廉,受賄六十餘萬,據其贓罪,合置重條。”
分類:重罪律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