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嘆二毛
安仁鬢
驚鬢發(fā)
潘令鬢
潘毛
白發(fā)潘郎
潘郎白發(fā)
二毛潘岳
河陽鬢
潘令老
潘岳二毛
安仁鬢早秋
安仁頭白早
鬢難留黑
鬢如潘騎省
愁染潘郎
河陽鏡里絲
潘岳老
潘岳雙毛
騎省鬢邊華
素發(fā)悲
白鬢潘岳
鬢毛驚老
潘郎秋發(fā)
潘生白發(fā)
潘岳白頭
騎省悲秋賦
相關(guān)人物潘岳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五〈僖公·傳二十二年〉~248~
楚人未既濟。司馬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而后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馀。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君未知戰(zhàn)。勍敵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敵也。雖及胡?。獲則取之。何有于二毛。明恥教戰(zhàn)。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可也。晉·杜預(yù)注:「二毛,頭白有二色?!?/span>
《昭明文選》卷十三〈賦庚·物色·秋興賦〉~585~
晉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賁中郎將,寓直于散騎之省。高閣連云,陽景罕曜,珥蟬冕而襲紈綺之士,此焉游處。仆野人也,偃息不過茅屋茂林之下,談話不過農(nóng)夫田父之客,攝官承乏,猥廁朝列,夙興晏寢,匪遑底寧。譬猶池魚籠鳥,有江湖山藪之思,于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于時秋也,故以秋興命篇。
簡釋
潘鬢:喻指年歲磋跎。唐元稹《酬翰林白學(xué)士代書一百韻》:“寧牛終夜永,潘鬢去年衰?!?/p>
例句
莫嘆巴三峽,休驚鬢二毛。
三秀悲中散,二毛傷虎賁。
潘郎悲白發(fā),謝客愛清輝。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發(fā)。
期君自致青云上,不用傷心嘆二毛。
賈誼才空逸,安仁鬢欲絲。
潘郎懊惱新秋發(fā),拔卻一莖生兩莖。
煩君強著潘年比,騎省風流詎可齊。
從詩得何報,惟感二毛催。
潘郎今發(fā)白,陶令本家貧。
來來去去身依舊,未及潘年鬢已斑。
潘岳愁絲生鬢里,婕妤悲色上眉頭。
越吟因病感,潘鬢入秋悲。
貌應(yīng)同衛(wèi)玠,鬢且異潘生。
蹉跎潘鬢至,蹭蹬阮途窮。
莫道少年頭不白,君看潘岳幾莖霜。
潘鬢年空長,齊竽藝本輕。
欲知潘鬢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數(shù)莖。
欲知潘鬢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數(shù)莖。
三十生二毛,早衰為沈疴。
但喜暑隨三伏去,不知秋送二毛來。
潘岳敘年因鬢發(fā),揚雄托諫在文章。
潘岳衰將至,劉楨病未瘳。
潘岳方稱老,嵇康本厭喧。
新年只可三十二,卻笑潘郎白發(fā)生。
上客趨丹陛,游人嘆二毛。
分明有個長生路,休向紅塵嘆二毛。
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
二毛梳上雪,雙淚枕前冰。
誰憐愁苦多衰改,未到潘年有二毛。
三十二馀罷,鬢是潘安仁。
二毛雕一半,百歲去三分。
寒爐局促坐成勞,暗淡燈光照二毛。
典故修月斧
修月戶
玉斧修成
補月
修成七寶
瓊斧修成
修蟾斧
玉斧整蟾宮
玉斧斫冰輪
八萬二千雕瓊手
玉斧補金鏡
玉斧整乾坤
《太平廣記》卷三百七十四〈靈異·鄭仁本弟〉~2973~
唐大和中,鄭仁本表弟,不記姓名,常與一王秀才游嵩山,捫蘿越澗,境極幽夐,忽迷歸路。將暮,不知所之。徙倚間,忽覺叢中鼾聲,披榛窺之,見一人布衣,衣甚潔白,枕一襆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徑,迷路,君知向官道無?」其人舉首略視,不應(yīng)復(fù)寢。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顧曰:「來此?!苟艘蚓椭?,且問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多為日爍,其惡處也。常有八萬二千戶脩之,子即一數(shù)?!挂蜷_襆,有斤鑿事。玉悄飯兩裹,授與二人,曰:「分食此,雖不足長生,無疾耳。」乃起,與二人指一歧徑,曰:「但由此,自合官道矣?!寡砸巡灰姟?/span>
簡釋
玉斧修月:詠月。宋王安石《題扇》:“玉斧修成寶月圓,月邊仍有女乘鸞?!?/p>
典故倚樓看鏡
把菱花照
鏡慵看
功名看鏡
倦看青鏡
行藏倚樓
登樓覽鏡
樓獨倚,鏡頻看
事業(yè)霜滿鏡
《全唐詩》卷二百三十〈江上〉
江上日多雨,蕭蕭荊楚秋。高風下木葉,永夜攬貂裘。勛業(yè)頻看鏡,行藏獨倚樓。時危思報主,衰謝不能休。
典故 鏡盟
樂鏡
樂昌鏡
菱花缺
菱花撲碎
半分鸞影
分圓鏡
兩分青鏡
鸞光兩破
鸞鑒分收
破鸞慵舞
徐家鏡
寶鏡離合
舊官與新官
樂昌風流
樂昌菱花缺
菱花半鞭
菱花一半尋高價
破鑒徐狼
破鏡徐郎
新官向舊官啼
徐郎離鏡
相關(guān)人物徐德言
樂昌公主
陳氏
《本事詩·情感》
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寶之妹,封樂昌公主,才色冠絕。時陳政方亂,德言知不相保,謂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國亡必入權(quán)豪之家,斯永絕矣。儻情緣未斷,猶冀相見,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鏡,人執(zhí)其半,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賣于都市,我當在,即以是日訪之?!辜瓣愅觯淦薰朐焦珬钏刂?,寵嬖殊厚。德言流離辛苦,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訪于都市。有蒼頭賣半鏡者,大高其價,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設(shè)食,具言其故,出半鏡以合之,仍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fù)嫦娥影,空留明月輝?!龟愂系迷姡槠皇?。素知之,愴然改容,即召德言,還其妻,仍厚遺之。聞?wù)邿o不感嘆。仍與德言、陳氏偕飲,令陳氏為詩,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顾炫c德言歸江南,竟以終老。
簡釋
半鏡:喻夫妻失散、分離。唐韓偓《代小玉家為蕃騎所虜后寄故事賢裴公相國》:“折釵伴妾埋青家,半鏡隨郎葬杜郵?!?/p>
例句
感破鏡之分明,睹淚痕之馀血。
紅兒若向隋朝見,破鏡無因更重尋。
折釵伴妾埋青冢,半鏡隨郎葬杜郵。
虧蟾便是陳宮鏡,莫吐清光照別離。
典故 青鸞舞
舞鏡
舞鏡鸞
舞鸞鏡
孤鸞對鏡
鏡掩孤鸞
鸞獨舞
鏡掩鸞
鸞空舞
孤鸞舞鏡
鏡鸞分影
斷舞鸞腸
孤鸞鳥
孤鸞照
鏡鸞慵舞
寶鑒腸空斷
孤鸞怯舞
孤鸞死鏡前
孤鸞向影
交翼鸞文
絕孤鸞
鸞回鏡
鸞銷珠鏡
青鸞舞鏡
舞鸞翻鏡
霧鸞曉影
波鸞慵舞
孤鸞悲鏡
鏡里估鸞
鏡舞雙鸞
鸞分鏡影
青鸞獨絕
舞罷鸞羞
舞鑒孤鸞
羞對彩鸞舞
紫鸞舞鏡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宋詩》卷一〈范泰·鸞鳥詩〉
昔罽賓王結(jié)罝峻祁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能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懸鏡以映之?!雇鯊钠溲?。鸞睹形感契,慨然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嗟乎茲禽,何情之深。昔鐘子破琴于伯牙,匠石韜斤于郢人,蓋悲妙賞之不存,慨神質(zhì)于當年耳。矧乃一舉而殞其身者哉,悲夫。乃為詩曰:「神鸞棲高梧,爰翔霄漢際。軒翼飏輕風,清響中天厲。外患難預(yù)謀,高羅掩逸勢。明鏡懸高堂,顧影悲同契。一激九霄音,響流形已斃?!?/span>
《藝文類聚》卷九十
南朝宋·范泰《鸞鳥詩序》:昔罽賓王結(jié)罝峻卯之山,獲一鸞鳥,王甚愛之,欲其鳴而不致也,乃飾以金樊,饗以珍羞。對之愈戚,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縣鏡以映之?!雇鯊钠湟?,鸞睹形悲鳴,哀響沖霄,一奮而絕。
簡釋
鏡中鸞:喻夫妻生死離別、孤獨悲哀。唐李商隱《無題四首》之三:“多羞釵上燕,真愧鏡中鸞?!?/p>
例句
影中金鵲飛不滅,臺下青鸞思獨絕。
長眉凝綠幾千年,清涼堪老鏡中鸞。
分鸞豈遐阻,別劍念相尋。
淚濕孤鸞曉鏡昏,近來方解惜青春。
魚軒海上遙,鸞影月中銷。
龍飆去去無消息,鸞鏡朝朝減容色。
侍兒不遣照,恐學(xué)孤鸞死。
《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十一〈器玩三·李守泰〉~77~
唐天寶三載五月十五日,揚州進水心鏡一面??v橫九寸,青瑩耀日。背有盤龍長三尺四寸五分,勢如生動。玄宗覽而異之。進鏡官揚州參軍李守泰曰:「鑄鏡時,有一老人,自稱姓龍名護。須發(fā)皓白,眉如絲,垂下至肩,衣白衫。有小童相隨,年十歲,衣黑衣。龍護呼為玄冥。以五月朔忽來,神采有異,人莫之識。為鏡匠呂暉曰,老人家住近,聞少年鑄鏡,暫來寓目。老人解造真龍,欲為少年制之,頗將愜于帝意。遂令玄冥入爐所,扃閉戶墉,不令人到。經(jīng)三日三夜,門左洞開。呂暉等二十人于院內(nèi)搜覓,失龍護及玄冥所在。鏡爐前獲素書一紙,文字小隸云:鏡龍長三尺四寸五分,法三才。象四氣,稟五行也??v橫九寸,類九州分野。鏡鼻如明月珠焉。開元皇帝圣通伸靈,吾遂降祉。斯鏡可以辟邪,鑒萬物。秦始皇之鏡,無以加焉。歌曰:『盤龍盤龍,隱于鏡中。分野有象,變化無窮。興云吐霧,行雨生風。上清仙子,來獻圣聰。』」呂暉等遂移鏡爐置船中,以五月五日午時,乃于揚子江鑄之。未鑄前,天地清謐。興造之際,左右江水忽高三十馀尺,如雪山浮江,又聞龍吟,如笙簧之聲,達于數(shù)十里?;T古老,自鑄鏡以來,未有如斯之異也。」帝詔有司,別掌此鏡。至天寶七載,秦中大旱。自三月不雨至六月。帝親幸龍?zhí)闷碇?,不?yīng)。問昊天觀道士葉法善曰:「朕敬事神靈,以安百姓。今亢陽如此,朕甚憂之。親臨祈禱,不雨何也?卿見真龍否乎?」對曰:「臣亦曾見真龍,臣聞畫龍四肢骨節(jié),一處得以似真龍,即便有感應(yīng)。用以祈禱,則雨立降。所以未靈驗者,或不類真龍耳。」帝即詔中使孫知古,引法善于內(nèi)庫遍視之。忽見此鏡,遂還奏曰:此鏡龍真龍也?!沟坌夷幍睿⒄俜ㄉ破礴R龍。頃刻間,見殿棟有白氣兩道,下近鏡龍。龍鼻亦有白氣,上近梁棟。須臾充滿殿庭,遍散城內(nèi)。甘雨大澍,凡七日而止。秦中大熟。帝詔集賢待詔吳道子,圖寫鏡龍,以賜法善。
《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二〈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并呈上錢七兄【案:徽?!块w老張十八助教〉
曲江千頃秋波凈,平鋪紅云蓋明鏡。大明宮中給事歸,走馬來看立不正。遺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驪目。我今官閒得婆娑【案:時自中書舍人降太子右庶子?!?,問言何處芙蓉多。撐舟昆明度云錦,腳敲兩舷叫吳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負雪崔嵬插花里。玉山前卻不復(fù)來,曲江汀瀅水平杯。我時相思不覺一回首,天門九扇相當開。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七〈韋表微列傳〉~5274~
韋表微字子明,隋郿城公元禮七世孫。羈丱能屬文。母訓(xùn)諭稍厲,輒不敢食,以是未嘗讓責。韋皋鎮(zhèn)西川,王緯、司空曙、獨孤良弼、裴涚居幕府,皆厚相推挹。涚嘗謂表微似衛(wèi)玠,自以不能及也。擢進士第,數(shù)辟諸使府。久之,入授監(jiān)察御史里行,不樂,曰「爵祿譬滋味也,人皆欲之,吾年五十,拭鏡?白,冒游少年間,取一班一級,不見其味也。將為松菊主人,不愧陶淵明」云。
典故 乞鑒湖
賀監(jiān)湖
知章請賜
知章引去
賜湖唐敕
湖邊賀監(jiān)
鏡上賀老
一曲蒙君賜
相關(guān)人物賀知章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隱逸列傳·賀知章〉~5607~
賀知章字季真,越州永興人?!C宗為太子,知章遷賓客,授秘書監(jiān)。……天寶初,病,夢游帝居,數(shù)日寤,乃請為道士,還鄉(xiāng)里,詔許之,以宅為千秋觀而居。又求周宮湖數(shù)頃為放生池,有詔賜鏡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賜詩,皇太子百官餞送。
典故 唱刀環(huán)
破鏡飛
折大刀
飛明鏡
問刀頭
飛破鏡
大刀折
望刀頭
夢刀頭
視刀環(huán)
刀環(huán)約
盼刀環(huán)
詠大刀
賦刀環(huán)
夢刀環(huán)
刀環(huán)視
破鏡刀環(huán)
刀環(huán)泣
刀頭飛鏡
寄刀環(huán)
寄刀頭
解刀環(huán)
雪窖刀環(huán)
刀環(huán)淚
刀環(huán)有約
明月攬刀環(huán)
相關(guān)人物任立政
李陵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李廣·(孫)李陵〉~2458~
昭帝立,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輔政,素與陵善,遣陵故人隴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立政等至,單于置酒賜漢使者,李陵、衛(wèi)律皆侍坐。立政等見陵,未得私語,即目視陵,而數(shù)數(shù)自循其刀環(huán),握其足,陰諭之,言可還歸漢也。
《邵氏聞見后錄》卷十八~4~
古樂府:「藁砧今何在?山上復(fù)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罐徽瑁a也,問夫何在。重山,出字,夫出也。何當大刀頭,刀頭有環(huán),何時還也。破鏡飛上天,月半還也。如李義山「空看小垂手,忍問大刀頭」;宋子京「曾損歸書憑鯉尾,莫令殘月誤刀頭?!咕阌么耸略啤?
簡釋
刀環(huán)有約:環(huán)、還諧音,用以詠思鄉(xiāng)之情。清尤侗《挽葉元禮臺人三首》之二:“刀環(huán)有約勞恩婦,劍鐵無家泣老親?!?/p>
例句
佳期應(yīng)借問,為報在刀頭。
百戰(zhàn)苦不歸,刀頭怨明月。
佳期應(yīng)借問,為報在刀頭。
藁砧刀頭未有期,攀條拭淚坐相思。
怪來頻起詠刀頭,楓葉枝邊一夕秋。
空看小垂手,忍問大刀頭。
破鏡徒相問,刀頭恐隔年。
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夜聞漢使歸,獨向刀環(huán)泣。
書中自報刀頭約,天上三看破鏡飛。
別馬連嘶出御溝,家人幾夜望刀頭。
東城躍紫騮,西路大刀頭。
王程應(yīng)未盡,且莫顧刀環(huán)。
贈君從此去,何日大刀頭。
典故秦嘉鏡
待秦嘉
寄秦鏡
秦鏡滿
鏡盟
秦嘉寄鏡
重盟鏡釣
相關(guān)人物秦嘉
《藝文類聚》卷三十二〈人部十六·閨情〉~57~
〈嘉重報妻書〉曰:車還空反,甚失所望。兼敘遠別,恨恨之情。顧有恨然,閒得此鏡。既明且好,形觀文彩。世所希有,意甚愛之。故以相與,并寶釵一雙。好香四種,素琴一張。常所自彈也,明鏡可以鑒形。寶釵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素琴可以娛耳?!雌抻謭蠹螘翟唬杭然菀袅?,兼賜諸物。厚顧慇勤,出于非望。鏡有文彩之麗,釵有殊異之觀。芳香既珍,素琴益好?;莓愇镉诒陕?,割所珍以相賜。非豐恩之厚,孰肯若斯。覽鏡執(zhí)釵,情想髣髴。操琴詠詩,思心成結(jié)。敕以芳香馥身,喻以明鏡鑒形。此言過矣,未獲我心也。昔詩人有飛蓬之感,班婕妤有誰榮之嘆。素琴之作,當須君歸。明鏡之鑒,當待君還。未奉光儀,則寶釵不列也。未侍帷帳,則芳香不發(fā)也。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漢詩》卷六〈贈婦詩三首〉~87~
肅肅仆夫征。鏘鏘揚和鈴。清晨當引邁。束帶待雞鳴。顧看空室中。髣佛想姿形。一別懷萬恨。起坐為不寧。何用敘我心。遺思致款誠。寶釵好耀首。明鏡可鑒形。芳香去垢穢。素琴有清聲。詩人感木瓜。乃欲答瑤瓊。愧彼贈我厚。慚此往物輕。雖知未足報。貴用敘我情。
典故 奩有鏡
溫家小玉妝臺
溫嶠玉鏡臺
玉臺掛寶鏡
玉照臺
拂鏡羞
老奴持玉鏡
相關(guān)人物溫嶠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假譎〉~857~
溫公喪婦,從姑劉氏,家值亂離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屬公覓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難得,但如嶠比云何?」姑云:「喪敗之馀,乞粗存活,便足慰吾馀年,何敢希汝比?」卻后少日,公報姑云:「已覓得婚處,門地粗可,婿身名宦,盡不減嶠。」因下玉鏡臺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禮,女以手披紗扇,撫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鏡臺,是公為劉越石長史,北征劉聰所得。
例句
君不見溫家玉鏡臺,提攜抱握九重來。
羊權(quán)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拂鏡羞溫嶠,薰衣避賈充。
《列仙傳》卷下《負局先生》
負局先生者,不知何許人也。語似燕代間人。常負磨鏡局,徇吳市中,衒磨鏡,一錢因磨之,輒問主人,得無有疾苦者,輒出紫藥丸以與之,得者莫不愈,如此數(shù)十年。后大疾病,家至戶到,與藥活者萬計,不取一錢。吳人乃知其真人也。后止吳山絕崖,懸藥與人。將欲去時,語下人曰:「吾欲還蓬萊山,為汝曹下神水。崖頭一旦有水,白色,從石間流下,服之,多愈疾。立祠十馀處。
例句
不必負局仙,金沙發(fā)光炯。
床前磨鏡客,樹下灌園人。
隱山道士未曾識,負局先生不敢磨。
典故 方鏡
秦臺鏡
照膽清
鏡照膽
秦鏡照膽
秦臺破心膽
見膽明鏡
秦家鏡
秦明鏡
咸陽鏡
肝膽難隱
《西京雜記》卷三
高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庫府、金玉珍寶不可稱言、其尤驚異者有青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銜燈。燈燃。……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冑五臟歷然無。人有疾病在內(nèi)則掩心而照之。則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則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高祖悉封閉以待項羽。羽并將以東。后不知所在。
簡釋
秦鏡:詠鏡。唐劉長卿《避地江東留別淮南使院諸公》:“何辭向物開秦鏡,卻使他人得楚弓?!?/p>
例句
詮材秉秦鏡,典樂去齊竽。
且喜禮闈秦鏡在,還將妍丑付春官。
方寸抱秦鏡,聲名傳楚材。
何辭向物開秦鏡,卻使他人得楚弓。
寶鏡凌曙開,含虛凈如水。獨懸秦臺上,萬象清光里。
一日辭秦鏡,千秋別漢宮。
妾有秦家鏡,寶匣裝珠璣。
借取秦宮臺上鏡,為時開照漢妖狐。
秦鏡無人拭,一片埋霧月。
秦人失金鏡,漢祖升紫極。
秦帝淪玉鏡,留侯降氛氳。
肝膽誠難隱,妍媸信易窮。
舊是秦時鏡,今來古匣中。
照膽常懸鏡,窺天自戴盆。
秦臺破心膽,黥陣驚毛發(fā)。
德業(yè)懸秦鏡,威聲隱楚郊。
梁獄書因上,秦臺鏡欲臨。
既有虛心鑒,還如照膽清。
一振聲華入紫薇,三開秦鏡照春闈。
蛾眉不入秦臺鏡,鹢羽還驚宋國風。
《全唐詩》卷一百一十二〈回鄉(xiāng)偶書二首〉
〈回鄉(xiāng)偶書二首〉二首之二:「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銷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