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59,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九牧
作牧
奏記
半刺
臺(tái)官
司官
出鎮(zhèn)
道尊
魚書
連帥
有土
層峰
十連
親人
佐理
《國語辭典》:九牧  拼音:jiǔ mù
1.主掌九州之人?!吨芏Y。秋官。掌交》:「九牧之維?!灌嵭Wⅲ骸妇拍?,九州之牧?!购蠓悍Q地方首長。宋。葉適 故禮部尚書龍圖閣學(xué)士黃公墓志銘:「小猶管、晏,大可召、畢,中列三品,外倡九牧。」
2.九州。《荀子。解蔽》:「文王監(jiān)于殷紂,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長用呂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div>
《國語辭典》:九州  拼音:jiǔ zhōu
1.中國古代分天下為九個(gè)行政區(qū),稱為「九州」。歷來說法不一,有《禹貢》九州、《爾雅》九州、《周禮》九州等分別。一般乃指《周禮》九州,為揚(yáng)、荊、豫、青、兗、雍、幽、冀、并。后用作中國的代稱。宋。陸游 示兒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br />2.島名。日本四島中最南的一島。因封建時(shí)代全境分為九個(gè)州而得名。以熱帶植物和煤礦藏聞名。島上有世界最大的活火山口阿蘇山。行政上分為福岡、鹿兒島、熊本、宮崎、長崎、大分、佐賀七個(gè)縣;著名城市有北九州、福岡及長崎。
《漢語大詞典》:作牧
(1).畜牧,放牧。《書·禹貢》:“ 萊 夷作牧。” 蔡沉 集傳:“作牧者,言可放牧,夷人以畜牧為生也。”《楚辭·天問》:“ 伯昌 號(hào)衰,秉鞭作牧?!?br />(2). 周 代,侯伯有功德者,加命為州長,得專征伐于諸侯,謂“作牧”。周禮·春官·大宗伯:“七命賜國,八命作牧?!?br />(3).泛指擔(dān)任州郡地方長官。 南朝 梁 沈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建麾作牧,明德攸在?!?唐 李頻 《送侯郎中任新定》詩之一:“為郎非白頭,作牧授 滄州 ?!?宋 李綱 《召赴文字庫祗候引對札子》:“命皇太子作牧 開封 ,以係天下之望?!?/div>
《國語辭典》:奏記(奏記)  拼音:zòu jì
1.古代臣子向君王奏呈的文書。《漢書。卷八三。朱博傳》:「文學(xué)儒吏,時(shí)有奏記稱說云云?!?br />2.掌管奏記的官吏。《新唐書。卷四九。百官志四下》:「節(jié)度使封郡王,則有奏記一人?!?/div>
《漢語大詞典》:半刺
(1).指州郡長官下屬的官吏,如長史、別駕、通判等。 晉 庾亮 《答郭預(yù)書》:“別駕舊與刺史別乘,同流宣王化于萬里者,其任居刺史之半。” 唐 楊炯 《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輜車就列,化洽於二州;油軾當(dāng)官,政成於半刺?!?宋 劉克莊 《送章通判》詩:“半刺已官尊,常時(shí)讀《魯論》。” 清 梁章鉅 《稱謂錄·通判》:“國朝之制,自外府正郎至於郡丞半刺,不由會(huì)府之所選授者,中外臣僚歲終得以聞薦?!?br />(2).針灸五刺之一。刺入較淺,故稱半刺。靈樞經(jīng)·官針:“半刺者,淺內(nèi),而疾發(fā)鍼,無鍼傷肉,如拔毛狀。”
《漢語大詞典》:臺(tái)官(臺(tái)官)
(1). 漢 時(shí)尚書臺(tái)長官的統(tǒng)稱。宋書·百官志上:“ 漢 制,公卿御史中丞以下,遇尚書令、僕、丞、郎,皆辟車豫相回避,臺(tái)官過,乃得去?!?br />(2). 唐 宋 御史臺(tái)長官的統(tǒng)稱。 唐 李肇 唐國史補(bǔ)·御史爭驛廳:“ 元和 中, 元稹 為監(jiān)察御史,與中使?fàn)庴A廳,為其所辱,始敕節(jié)度觀察使:臺(tái)官與中使先到驛者處上廳?!?span id="5hmaftl"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四》:“臺(tái)官職在繩愆糾謬,自宰臣至百官,三省至百司,不循法守,有罪當(dāng)劾,皆得糾正?!?br />(3).泛指朝廷公卿。 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臺(tái)城少城:“ 晉 宋 間謂朝廷禁省為臺(tái),故稱禁城為臺(tái)城,卿士為臺(tái)官?!?/div>
《漢語大詞典》:司官
(1).主管官員。后漢書·陳寔傳:“鄰縣人戶歸附者, 寔 輒訓(xùn)導(dǎo)譬解,發(fā)遣各令還本司官行部?!?李賢 注:“司官謂主司之官也?!?br />(2). 清 代各部屬官的通稱。指部內(nèi)各司的郎中、員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京官。紅樓夢第一○五回:“話説 賈政 正在那里設(shè)宴請酒,忽見 賴大 急忙走上 榮禧堂 來,回 賈政 道:‘有錦衣府堂官 趙老爺 帶領(lǐng)好幾位司官,説來拜望?!?span id="ic2k2xy" class="book">《鏡花緣》第六五回:“ 卞濱 同 孟謨 帶領(lǐng)司官,捧了各卷,進(jìn)朝面呈?!?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二:“以五品司官而賜第賜帑,以本部郎中一年而即擢堂官,皆自來未有之曠典?!?br />(3).屬官對其長官的自稱。《中國現(xiàn)在記》第三回:“大人有侍郎兼銜,司官乃是新用的一個(gè)部曹,正與大人有堂屬之分,這個(gè)稱呼,乃是天經(jīng)地義,一定而不可移的?!?span id="jfwbtqr"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七十回:“ 雪舫 便一力擔(dān)承在身上,説道:‘大人放心,司官總有法子説得他服服帖帖的來求親?!?/div>
《漢語大詞典》:出鎮(zhèn)(出鎮(zhèn))
出任地方長官。宋書·廬陵獻(xiàn)王義真?zhèn)?/a>》:“﹝ 義真 ﹞出鎮(zhèn) 歷陽 。未之任而 高祖 崩?!?宋 范正敏 《遯齋閑覽·剛果而和》:“ 程丞相 琳 ,性嚴(yán)毅,無所推下,出鎮(zhèn) 大名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吏部·鄭蔣翁婿:“或云 蔣 方秉銓, 鄭 謀出鎮(zhèn),為勢所脅取?!?span id="t7v0vnf" class="book">《紅樓夢》第七八回:“ 賈政 乃道:‘當(dāng)日曾有一位王爵,封曰 恒王 ,出鎮(zhèn) 青州 ?!?郭沫若 《〈孔雀膽〉故事補(bǔ)遺》:“ 西靖王 阿魯 者, 世祖 太子 真金 子 答剌麻八剌 之子,以 至順 元年封 西靖王 出鎮(zhèn) 陜西 。”
《國語辭典》:道尊  拼音:dào zūn
尊稱有學(xué)問的長者?!度辶滞馐贰返谝弧鸹兀骸高@位王道尊卻是了不得,而今朝廷捕獲得他甚緊。」
《國語辭典》:魚書(魚書)  拼音:yú shū
1.書信。宋。晏殊〈無題〉詩:「魚書欲寄何由達(dá),水遠(yuǎn)山長處處同。」清。宋凌云 偶成詩:「天外魚書絕,征人豈念家?」
2.唐時(shí)用作憑信的魚形符節(jié),以木或銅制成。唐。陸贄冬至大禮大赦制〉:「刺史停替,須待魚書。」也稱為「魚符」。
《漢語大詞典》:連帥(連帥)
(1).古代十國諸侯之長。禮記·王制:“十國以為連,連有帥?!?span id="u3klz73" class="book">《漢書·刑法志》:“十國為連,連有帥……連帥比年簡車?!?唐 柳宗元 《封建論》:“於是有方伯、連帥之類,則其爭又有大者焉?!?br />(2).泛稱地方高級(jí)長官。 唐 代多指觀察使、按察使。 北周 庾信 《周隴右總管長史贈(zèng)太子少保豆盧公神道碑》:“尋加侍中,外總連帥,威振百城。” 唐 崔立言 《醉中謔浙江廉使》詩:“山夫留意向丹梯,連帥邀來出藥畦?!?清 孔尚任 《神傘行》:“又見節(jié)制大連帥,皂蓋一雙夾道馳?!?/div>
《漢語大詞典》:有土
(1).有土地;有封地。禮記·大學(xué):“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史記·平準(zhǔn)書:“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于奢侈,室廬輿服僭于上,無限度。”漢書·食貨志上引此文, 顏師古 注曰:“有土,謂國之宗姓受封邑土地者也。”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若夫剖符有土,所謂祿利耳,非富貴也?!?br />(2).指有土地之君或有封地之臣。書·皋陶謨:“達(dá)于上下,敬哉有土!” 孔 傳:“有土之君,不可不敬慎?!?span id="fdr2nsk" class="book">《書·呂刑》:“王曰:‘吁!來,有邦有土,告爾祥刑?!?曾運(yùn)乾 正讀:“有土者,畿內(nèi)有采地之臣?!?br />(3).謂任地方行政長官。 唐 元稹 《贈(zèng)楚繼吾等制》:“竝追有土之榮,用明死政之節(jié)。” 章炳麟 《謝本師》:“昔 戴君 與 全紹衣 并污偽命,先生亦授職為偽編修。非有土子民之吏,不為謀主,與 全戴 同。何恩于虜,而懇懇蔽遮其惡?”
《國語辭典》:層峰(層峰)  拼音:céng fēng
1.重重疊疊的山峰?!段倪x。王巾。頭陀寺碑文》:「北則層峰削成,日月之所回薄?!鼓铣?。簡文帝〈詠朝日〉詩:「團(tuán)團(tuán)出天外,煜煜上層峰。」
2.稱各層上級(jí)長官。如:「下月初一要舉行層峰會(huì)議?!?/div>
《漢語大詞典》:十連(十連)
(1).猶言十個(gè)州郡。十,約數(shù)。 唐 劉禹錫 《代謝濠泗兩州割屬淮南表》:“臣謬承寵光,作鎮(zhèn) 淮 海 ,位均九伯,權(quán)總十連?!?br />(2).泛指州郡地方長官。舊唐書·哀帝紀(jì)論:“五侯九伯,無非問鼎之徒;四岳十連,皆畜無君之跡?!?/div>
《國語辭典》:親人(親人)  拼音:qīn rén
關(guān)系親近的親屬?!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八:「今見父親認(rèn)道,只有引孫是親人,故此請了他來家。」《紅樓夢》第五八回:「倘若不叫上他父母親人來,只怕有混帳人頂名冒領(lǐng)出去?!?/div>
《國語辭典》:佐理  拼音:zuǒ lǐ
輔佐治理?!度龂?。卷五二。吳書。步騭傳》:「夫賢人君子,所以興隆大化,佐理時(shí)務(wù)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