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66,分25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竹符
大卿
守長
牧伯
總統(tǒng)
大尹
正司
縣長
道正
縣尹
中書令
偃藩
府主
院使
賢牧
《漢語大詞典》:竹符
(1).“ 竹使符 ”的省稱。后漢書·百官志三:“尚符璽郎中四人。本注曰:舊二人在中,主璽及虎符、竹符之半者?!?br />(2).泛指地方長官印符。 唐 權(quán)德輿 《送孔江州》詩:“才子厭蘭省,邦君榮竹符?!?宋 蘇軾 《皇兄令史贈(zèng)博州防御使傅平侯制》:“故具官令史,端厚有常,靖恭寡過,生不勒於保傅,沒見思於族姻,宜分竹符,就賜茅社?!?清 曹寅 《書院瓶中杏花將殘漫贈(zèng)三絕句》之二:“慧色為誰延一日,竹符新調(diào) 錫山 泉?!眳⒁姟?竹使符 ”。
《漢語大詞典》:竹使符
(1). 漢 時(shí)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師,左與郡國。凡發(fā)兵用銅虎符,其馀征調(diào)用竹使符。漢書·文帝紀(jì):“初與郡守為銅虎符、竹使符?!?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币嗍》Q“ 竹使 ”。后漢書·杜詩傳:“舊制發(fā)兵,皆以處符,其餘徵調(diào),竹使而已?!?王先謙 集解引 惠棟 曰:“ 鄭康成 周禮注云:‘今日徵郡守以竹使符。’”
(2).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南朝 梁元帝 《侍中新渝侯墓志銘》:“三分竹使,再徙建旟?!?唐 房孺復(fù) 《酬竇大閑居見寄》:“名慚竹使宦情少,路隔 桃源 歸思迷?!?宋 蘇軾 《送翟安常赴闕兼寄子由》詩:“ 中山 保塞 兩窮邊,臥治雍容已百年,顧我迂愚分竹使,與君談笑用蒲鞭?!?br />(3).借指州郡長官。 唐 張九齡 《登荊州城樓》詩:“自罷金門籍,來參竹使符?!?/div>
《漢語大詞典》:大卿
宋 代俗稱中央各寺的正職長官為大卿。 宋 趙與時(shí) 賓退錄卷三:“世俗稱列寺卿曰大卿,諸監(jiān)曰大監(jiān),所以別於少卿監(jiān)?!?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續(xù)編》卷一:“ 方秋崖 《沁園春》詞,櫽括《蘭亭序》,有小序:‘ 河彊仲 大卿,禊飲水西,令妓歌《蘭亭》,皆不能,乃為以平仄度此曲,俾歌之’云云?!?/div>
《漢語大詞典》:守長(守長)
郡守縣令等地方長官的統(tǒng)稱。后漢書·吳漢傳:“時(shí) 鬲縣 五姓共逐守長,據(jù)城而反?!?span id="rjbvnfx" class="book">《晉書·王渾傳》:“可令中書指宣明詔,問方土異同,賢才秀異,風(fēng)俗好尚,農(nóng)桑本務(wù),刑獄得無寬濫,守長得無侵虐?!?唐 韓愈 《處州孔子廟碑》:“自天子至郡邑守長通得祀而徧天下者,唯社稷與 孔子 為然。” 宋 曾鞏 《湘冠》詩:“鳥蟻睢盱倚嵓險(xiǎn),此虜難勝端非今,較然大體著方冊(cè),唯用守長懷其心?!?/div>
《國語辭典》:牧伯  拼音:mù bó
州長。《漢書。卷八三。朱博傳》:「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統(tǒng)?!埂段倪x。李密。陳情表》:「臣之辛苦,非獨(dú)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shí)所共鑒。」
分類:州郡長官
《國語辭典》:總統(tǒng)(總統(tǒng))  拼音:zǒng tǒng
1.總聚統(tǒng)理?!稘h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蓋參天子,坐而議政,無不總統(tǒng)?!埂度龂?。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于是以亮為右將軍,行丞相事,所總統(tǒng)如前?!?br />2.舊時(shí)用于稱統(tǒng)兵的首領(lǐng)。
3.民主國家的元首。
《漢語大詞典》:大尹
(1). 春秋 、 戰(zhàn)國 時(shí) 宋 官名。左傳·哀公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聽政,因大尹以達(dá)?!?杜預(yù) 注:“大尹,近官有寵者。六卿因之以自通達(dá)於君?!?span id="7cupju2" class="book">《戰(zhàn)國策·宋策》:“謂大尹曰:‘君日長矣,自知政,則公無事。公不如令 楚 賀君之孝,則君不奪太后之事矣,則公常用 宋 矣。’”
(2). 新莽 時(shí)稱郡太守為大尹。漢書·王莽傳中:“改郡太守曰大尹?!?span id="j7tl8hb" class="book">《后漢書·劉盆子傳》:“ 赤眉 遂寇 東海 ,與 王莽 沂平 大尹戰(zhàn),敗,死者數(shù)千人?!?br />(3).對(duì)府縣行政長官的稱呼。 唐 韓愈 《唐故朝散大夫董府君墓志銘》:“﹝ 董溪 ﹞選參軍 京兆府 法曹,日伏階下,與大尹爭是非。大尹屢黜己見,歲中奏為司録參軍。”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大尹看了,大怒道:‘帝輦之下,有這般賊人!’”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那 蘇云 自小攻書,學(xué)業(yè)淹貫,二十四歲上,一舉登科,殿試二甲,除授 浙江 金華府 蘭溪縣 大尹?!?/div>
《漢語大詞典》:正司
正職長官。后漢書·荀彧傳:“又欲授以正司, 彧 使 荀攸 深自陳讓,至于十?dāng)?shù),乃止?!?李賢 注:“ 彧 先守尚書令,今欲正除也?!?/div>
分類:正職長官
《國語辭典》:縣長(縣長)  拼音:xiàn zhǎng
一縣的行政首長,每隔四年改選一次,由縣內(nèi)公民投票選出。
《漢語大詞典》:道正
(1).道觀的住持,觀主。 宋 蘇軾 《乞樁官錢氏地利房錢修表忠觀及墳廟狀》:“勘會(huì)當(dāng)州 天慶觀 道正通教大師 錢自然 ,本 錢氏 直下子孫,欲令 錢自然 永遠(yuǎn)住持?!?br />(2). 清 代州屬掌管道教事宜的機(jī)構(gòu)道正司的長官。清史稿·職官志三:“府道紀(jì)司都紀(jì)、副都紀(jì),州道正司道正,縣道會(huì)司道會(huì),各一人。遴通曉經(jīng)義,恪守清規(guī)者,給予度牒。”
《國語辭典》:縣尹(縣尹)  拼音:xiàn yǐn
1.職官名。一縣的首長?!蹲髠?。襄公二十六年》:「此子為穿封戌,方城外之縣尹也。」
2.元代時(shí)由漢人充任,與蒙古人所任的達(dá)魯花赤同理一縣事務(wù)的職稱。
分類:一縣長官
《國語辭典》:中書令(中書令)  拼音:zhōng shū lìng
職官名。中書省的長官,掌傳宣詔命。簡稱為「中書」。漢武帝時(shí)以宦官任之,后則多任以當(dāng)時(shí)有文學(xué)名望之士。元代權(quán)位極重,或以皇太子兼任。明初廢。也稱為「大令」。
《漢語大詞典》:偃藩
(1).指地方長官安臥撫治之地。 宋 梅堯臣 《送公儀龍圖知杭州》詩:“ 成都 與 餘杭 ,天下莫比論。彼為公故鄉(xiāng),此為公偃藩。”
(2).指臥治,無為而治。 宋 曾鞏 《回亳州知府諫議狀》:“伏惟開閤之初,偃藩甚樂。休有神明之助,茂臻福履之宜?!?/div>
《國語辭典》:府主  拼音:fǔ zhǔ
1.掌府政的官。唐。杜甫課伐木〉詩:「城中賢府主,處貴如白屋?!姑?。湯顯祖《牡丹亭》第一七出:「府主坐黃堂,夫人傳示,衙內(nèi)敲梆?!?br />2.幕職人員對(duì)其長官的稱呼?!段倪x。潘岳。閑居賦。序》:「府主誅,除名為民,俄而復(fù)官,除長安令?!?/div>
《漢語大詞典》:院使
(1). 元 時(shí)習(xí)稱掌管茶事的人為“院使”。 清 梁章鉅 稱謂錄·茶:“《小知録》:‘稱院使者, 元 之舊習(xí)?!?br />(2).古代光祿寺中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的長官為院使,正三品。《初刻拍案驚奇》卷九:“這本話乃是 元 朝 大德 年間的事。那朝有個(gè)宣徽院使,叫做 李羅 ,是個(gè)色目人?!?王古魯 注:“ 元 時(shí)宣徽院(即光祿寺)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長官為院使,本係正三品, 大德 年間陞為從一品。”
(3). 清 代統(tǒng)轄太醫(yī)院事務(wù)的人稱院使。 高陽 《玉座珠簾·惡疾初起》:“太醫(yī)院院使懸缺, 莊守和 是右院判, 李德立 是左院判?!?/div>
《漢語大詞典》:賢牧(賢牧)
賢明的州郡長官。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昔者賢牧分 陜 ,良守共治?!?唐 張九齡 《敕處分十道朝集使》:“必若縣得良宰,萬戶息肩;州有賢牧,千里解帶?!?宋 洪適 《祭王侍郎文》:“代有賢牧,流芬 五羊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