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長平事
  
長平苦
 
長平冤氣

相關(guān)人物
白起(武安君)


《史記》卷四十三〈趙世家〉~826~
趙遂發(fā)兵取上黨。廉頗將軍軍長平。七月,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馀萬皆坑之。王悔不聽趙豹之計,故有長平之禍焉。

簡釋

長平苦:喻指戰(zhàn)爭慘敗。唐李益《從軍夜次六胡北飲馬磨劍石為祝殤辭》:“畢昴不見胡天陰,東征曾吊長平苦、”


例句

豈令冤氣積,千古在長平。 劉長卿 按覆后歸睦州贈苗侍御

感念殽尸露,咨嗟趙卒坑。 李商隱 五言述德抒情詩一首四十韻獻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縱未移周鼎,何辭免趙坑。 李商隱 送千牛李將軍趙闕五十韻

邯鄲四十萬,同日陷長平。 李白 系潯陽上崔相渙三首

畢昴不見胡天陰,東征曾吊長平苦。 李益 從軍夜次六胡北飲馬磨劍石為祝殤辭

設(shè)伏軍謀密,坑降塞邑愁。 李端 送彭將軍云中覲兄

上黨爭為天下脊,邯鄲四十萬秦坑。 杜牧 東兵長句十韻

人非西喻蜀,興在北坑趙。 杜甫 聶耒陽以仆阻水書致酒肉療饑荒江詩得代懷興盡本韻至縣呈聶令陸路去方田驛四十里舟行一日時屬江漲泊于方田

扈從由來是方朔,為申冤氣在長平。 沈佺期 獄中聞駕幸長安二首

武安君何在,長平事已空。 陳子昂 登澤州城北樓宴

典故
屋瓦飛
 
氣振長平瓦
 
長平之瓦
 
振長平瓦
 
武安瓦振
 
武安振瓦


《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列傳〉~2445~
秦伐韓,軍于闕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兵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骨剀娷娢浒参?,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秦閒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閒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冠w奢既已遣秦閒,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今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趙奢曰:「內(nèi)之?!乖S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冠w奢曰:「請受令?!乖S歷曰:「請就鈇質(zhì)之誅?!冠w奢曰:「胥后令邯鄲?!乖S歷復(fù)請諫,曰:「先據(jù)北山上者勝,后至者敗?!冠w奢許諾,即發(fā)萬人趨之。秦兵后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秦軍解而走,遂解閼與之圍而歸。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以許歷為國尉。趙奢于是與廉頗、藺相如同位。后四年,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shù)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zhàn)。秦數(shù)挑戰(zhàn),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閒。秦之閒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冠w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冠w王不聽,遂將之。……括軍敗,數(shù)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賦》
據(jù)神亭而亡戟,臨橫江而棄馬。崩于鉅鹿之沙,碎于長平之瓦。

例句

武安有振瓦,易水無寒歌。 李白 發(fā)白馬

傳聞武安將,氣振長平瓦。 李白 贈常侍御

《漢語大詞典》:坑趙(坑趙)
史載, 秦 將 白起 破 趙 ,活埋 趙 降卒四十萬人。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后遂以“坑趙”為殺降的典實。 唐 杜甫 《聶耒陽書致酒肉》詩:“人非西諭 蜀 ,興在北坑 趙 。”
分類:白起活埋
《漢語大詞典》:坑降
活埋已經(jīng)投降的兵將。 唐 李端 《送彭將軍云中覲兄》詩:“設(shè)伏軍謀密,坑降塞邑愁?!?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總敘》:“為將者患不知耳,誠知 差 之暴骨,不如 踐 之問孤; 楚 之坑降,不如 晉 之釋原?!?/div>
《漢語大詞典》:秦坑
指 秦始皇 坑儒事。 唐 張說 《奉晚宴兩相及禮官麗正學(xué)士序》:“乃命學(xué)者繕落簡,緝遺編,纂 魯 壁之文章,綴 秦 坑之煨燼?!?前蜀 杜光庭 《蜀王仙都醮山詞》:“鳳札龍書,靡存于 魯 壁;虎符龜籙,難訪于 秦 坑。”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杭學(xué)游士聚散:“相與提攜,莫蹈 秦 坑之禍?!?明 沈德符 野獲編·督撫·海忠介撫江南:“然此后青衿日恣,動以 秦 坑脅上官,至鄉(xiāng)紳則畏之為倀子?!?/div>
《漢語大詞典》:趙坑(趙坑)
秦 將 白起 大破 趙 軍于 長平 ,活埋降卒四十余萬,事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后用以指軍事上的慘敗和災(zāi)難。 唐 李商隱 《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縱未移 周 鼎,何辭免 趙 坑。” 馮浩 箋注:“此言縱未能滅我王室,而困守圍城,何以免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