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5詞典 1分類詞匯 44
《國語辭典》:內(nèi)?。▋?nèi)?。 ?span id="prkbtnu" class='label'>拼音:nèi shěng
宮中,皇帝居住之所?!逗鬂h書。卷一○?;屎蠹o(jì)上。和熹鄧皇后紀(jì)》:「宮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內(nèi)省?!埂度龂萘x》第三回:「侯覽將太后及太子并陳留王劫去內(nèi)省,從后道走北宮?!?/div>
《國語辭典》:內(nèi)?。▋?nèi)?。 ?span id="jdun2bt" class='label'>拼音:nèi xǐng
自我觀察與反省。《左傳。僖公十九年》:「今君德無乃猶有闕,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內(nèi)省德乎?」也作「內(nèi)觀」。
《漢語大詞典》:黃樞(黃樞)
(1).指門下省。門下省在 漢 為黃門,位居樞要,故稱。梁書·蕭昱傳:“﹝ 蕭昱 ﹞遷給事黃門侍郎,上表曰:‘圣監(jiān)既謂臣愚短,不可試用,豈容久居顯禁,徒穢黃樞?!?唐 沈佺期 《移禁司刑》詩:“何功游畫省,何德理黃樞?!?唐 賈至 《授張孚給事中制》:“宜擢拜於青瑣,俾駁議於黃樞?!?br />(2).天樞,北斗星。 明 唐順之 《中岳》詩:“黃樞標(biāo)正位,紫氣護(hù)真圖?!?/div>
《漢語大詞典》:鸞掖(鸞掖)
(1).宮殿邊門。借指宮殿。 南朝 梁 江淹 《齊太祖高皇帝誄》:“祲纏鸞掖,悲赴紫扃。” 唐 王勃 《七夕賦》:“戒鵷輿,靜鸞掖?!?br />(2).猶鸞臺(tái)。門下省的別名。 唐 楊汝士 《宴楊仆射新昌里第》詩:“文章舊價(jià)留鸞掖,桃李新陰在鯉庭?!?明 李東陽 《送程克勤諭德歸省尚書公》詩:“卻倚三臺(tái)看北斗,鯉庭鸞掖正含情?!?清 鄭鉽 《題陳南麓都諫匡山讀書圖》詩:“今宵直鸞掖,猶夢(mèng)青芙蓉?!?/div>
《漢語大詞典》:左省
(1). 唐 中央官署名,門下省的別稱。門下省在殿廡之左,故稱。 唐 杜甫 有《春宿左省》詩。 唐 羅隱 《酬寄右司李員外》詩:“左省望高推健筆,右曹官重得名人?!?br />(2).禮部。 宋 范祖禹 《謝禮部侍郎表》:“備員左省,久塵夕拜之詔。”
《漢語大詞典》:黃闥(黃闥)
(1).黃闈。后漢書·百官志三“黃門令一人” 劉昭 注引 董巴 曰:“禁門曰黃闥,以中人主之,故號(hào)曰黃門令?!?br />(2).指門下省。 宋 曾鞏 《相制三》:“朕飭正三省,綱理萬事。號(hào)令所出,本諸西臺(tái);閲審駮論,屬之黃闥;推而達(dá)之,則在會(huì)府?!?宋 蘇轍 《謝太中大夫門下侍郎表》之一:“黃闥之崇,惟賢是用;四品之貴,匪功弗加?!?/div>
分類:門下省
《漢語大詞典》:金華?。ń鹑A省)
指門下省。 南朝 梁 劉孝綽 《歸沐呈任中丞昉》詩:“步出金華省,遙望 承明 廬?!?唐 李白 《朝下過盧郎中敘舊游》詩:“君登金華省,我入 銀臺(tái)門 ?!?明 王寵 《送錢太常元抑祠祭顯陵》詩:“備聞古夔龍,密勿金華省?!?/div>
分類:門下省
《漢語大詞典》:鸞渚(鸞渚)
即鸞臺(tái)。門下省的別稱。因中書省又稱鳳池,門下省與之相對(duì),故稱。 唐 劉知幾 史通·史官建置:“暨皇家之建國也,乃別置史館,通籍禁門。 西京 則與鸞渚為鄰, 東都 則與鳳池相接?!?唐 李嶠 《為王方慶讓鳳閣侍郎表》:“下神畿而入仙禁,未變葭灰。自鸞渚而游鳳池,僅彫蓂葉?!?/div>
《漢語大詞典》:東樞(東樞)
指中樞部門之一的門下省。因其設(shè)在宮城左掖(東小門),故稱。 宋 王禹偁 《送姚著作之任宣城》詩:“吾君御極初選藝,東樞貳卿新擢第……紫微 田 郎次登科,東樞受代傳廳事?!?/div>
《漢語大詞典》:黃門?。S門?。?/div>
唐 門下省的別稱。新唐書·玄宗紀(jì):“﹝ 開元 元年十二月﹞改中書省為紫微省,門下省為黃門省,侍中為監(jiān)?!?唐 王維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詩:“給事黃門省,秋光正沉沉?!?趙殿成 箋注:“唐書: 開元 元年,改門下省為黃門??;五年,復(fù)黃門省為門下省?!?/div>
分類:門下省
《國語辭典》:三省  拼音:sān xǐng
以三事省察,泛指詳察己身過失?!墩撜Z。學(xué)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明。無名氏《貧富興衰記。楔子》:「吾日三省朝聞道,自古寒儒陋巷居?!?/div>
《國語辭典》:黃閣(黃閣)  拼音:huáng gé
丞相廳事閣。因漢代丞相府里的廳事門為黃色,故稱為「黃閣」。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你看他是白屋客,我道他是黃閣臣?!?/div>
《漢語大詞典》:兩?。▋墒。?/div>
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合稱。為 唐 代最高國務(wù)機(jī)構(gòu)。新唐書·權(quán)德輿傳:“始, 德輿 知制誥,而 徐岱 給事中, 高郢 為舍人。居數(shù)歲, 岱 卒, 郢 知禮部, 德輿 獨(dú)直兩省,數(shù)旬一還舍?!?唐 王建 《賀楊巨源博士拜虞部員外》詩:“兩省郎官開道路,九州山澤屬曹司。”資治通鑒·后周世宗顯德四年:“九月,中書舍人 竇儼 上疏……乞令即日宰相於南宮三品、兩省給、舍以上,各舉所知?!?胡三省 注:“兩省,謂中書、門下省也?!?/div>
《漢語大詞典》:鸞臺(tái)(鸞臺(tái))
(1).宮殿高臺(tái)的美稱。《文選·曹植〈應(yīng)詔〉詩》:“朝發(fā)鸞臺(tái),夕宿蘭渚?!?李善 注:“鸞臺(tái)、蘭渚,以美言之?!?唐 王勃 《九成宮頌》:“翊鸞臺(tái)之廣宴,扈鴛砌之仙游?!?br />(2). 唐 時(shí)門下省的別名。后借指朝廷高級(jí)政務(wù)機(jī)構(gòu)。新唐書·百官志二:“ 垂拱 元年改門下省曰鸞臺(tái)?!?宋 梅堯臣 《永叔寄澄心堂紙二幅》詩:“幅狹不堪作詔命,聊備麤使供鸞臺(tái)?!?清 朱彝尊 《送曹郡丞貞吉之官徽州》詩:“鳳沼趍晨久,鸞臺(tái)典籍榮?!?br />(3).妝臺(tái)。《敦煌曲子詞·天仙子》:“燕語鶯啼驚覺夢(mèng),羞見鸞臺(tái)雙舞鳳。” 宋 張先 《木蘭花·席上贈(zèng)同邵二生》詞:“弄妝俱學(xué)閒心性,固向鸞臺(tái)同照影?!?明 高明 《琵琶記·再報(bào)佳期》:“鸞臺(tái)罷妝,鵲橋初駕,佳期近也,請(qǐng)仙郎到河?!?/div>
《漢語大詞典》:東臺(tái)(東臺(tái))
(1).官署名。 唐 高宗 時(shí)曾改門下省為東臺(tái),后因以沿稱門下省。新唐書·百官志二:“ 龍朔 二年,改門下省曰東臺(tái)。”新唐書·張文瓘傳:“ 乾封 二年,遷東臺(tái)侍郎、同東西臺(tái)三品,遂與 勣 同為宰相。” 宋 蘇軾 《次韻張昌言給事省宿》:“朔野按行猶爵躍,東臺(tái)瞑坐覺烏飛?!?br />(2). 唐 時(shí)東都御史臺(tái)的省稱。 唐 趙璘 因話錄·徵:“ 武后 朝,御史臺(tái)有左右肅政之號(hào),當(dāng)時(shí)亦謂之左臺(tái)、右臺(tái),則憲府未曾有東西臺(tái)之稱。惟俗間呼在京為西臺(tái), 東都 為東臺(tái)?!?唐 白居易 《代書一百韻寄微之》:“南國人無怨,東臺(tái)吏不欺。”自注:“ 微之 使 東川 ,奏冤八十餘家,詔從而平之,因分司 東都 。”
《國語辭典》:閣老(閣老)  拼音:gé lǎo
1.唐代稱任事很久的中書、門下兩省的舍人為「閣老」。后尊稱宰相為「閣老」?!缎绿茣?。卷四七。百官志二》:「以久次者一人為閣老,判本省雜事?!?br />2.明、清時(shí),稱入閣辦事的大學(xué)士為「閣老」?!队魇烂餮?。卷四○。沈小霞相會(huì)出師表》:「卻說保安州父老聞知沈經(jīng)歷為上本參嚴(yán)閣老,貶斥到此?!?/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