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0詞典 3分類詞匯 67
《國語辭典》:初七  拼音:chū qī
陰歷七月七日,即七夕。為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稑犯娂?。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div>
《國語辭典》:景風(fēng)(景風(fēng))  拼音:jǐng fēng
祥風(fēng),和平通暢的風(fēng)?!读凶?。湯問》:「景風(fēng)翔,慶云浮?!埂段倪x。曹丕。與朝歌令吳質(zhì)書》:「方今蕤賓紀(jì)時,景風(fēng)扇物,天氣和暖,眾果具繁。」
《國語辭典》:初弦  拼音:chū xián
農(nóng)歷每月初八前后的月亮。唐。杜甫 遣意詩二首之二:「云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宋。秦觀 金山晚眺詩:「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氣昏昏上接天。」
《國語辭典》:南呂(南呂)  拼音:nán lǚ
1.十二律之一,為六陰律的第二律?!吨芏Y。春官。大司樂》:「乃奏姑洗,歌南呂,舞大磬,以祀四望。」《呂氏春秋。季夏紀(jì)。音律》:「太簇生南呂,南呂生姑洗?!?br />2.陰歷八月的別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呂配在八月,故稱八月為「南呂」?!秴问洗呵?。季夏紀(jì)。音律》:「南呂之月,蟄蟲入穴。」
《國語辭典》:十二律  拼音:shí èr lǜ
相傳為黃帝的樂官伶?zhèn)惱弥裢查L短造成發(fā)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聲律準(zhǔn)則。分為陽律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律六:林鐘、南呂、應(yīng)鐘、大呂、夾鐘、中呂。也稱為「十二宮」。
《國語辭典》:下元  拼音:xià yuán
1.下元節(jié)的簡稱。參見「下元節(jié)」條。
2.術(shù)數(shù)用語。術(shù)數(shù)家以六十甲子與九宮相配,共一百八十年,而稱第三甲子為「下元」。
3.道教稱水中為「下元」,指水府?!段饔斡洝返谌兀骸笐┢蛱毂?,收此妖孽,庶使海岳清寧,下元安泰。」
4.古代醫(yī)學(xué)稱腎部為「下元」。
《漢語大詞典》:月氣(月氣)
(1).月的精氣。借指月光。文選·顏延之〈應(yīng)詔宴曲水作詩〉:“朏魄雙交,月氣參變?!?李善 注:“月氣參變,謂三月也。月氣每月一變,故曰參也?!?唐 高適 《同韓四薛三東月亭》詩:“樹陰蕩瑤瑟,月氣延清尊?!?br />(2).對陰歷每月二氣的統(tǒng)稱。古代歷法以太陽歷二十四氣配陰歷十二月,每月配有二氣,前者叫節(jié)氣,后者叫中氣。
《漢語大詞典》:元巳
即上巳。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舊俗于此日臨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自 三國 魏 以后,把這個節(jié)日固定為三月三日。 漢 張衡 《南都賦》:“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軌齊軫,祓于陽瀕?!弊?三國 魏 以后,把這個節(jié)日固定為三月三日。《文選·沈約〈三月三日率爾成篇〉詩》:“麗日屬元巳,年芳具在斯。” 張銑 注:“元巳,上巳也?!?/div>
《國語辭典》:三夏  拼音:sān xià
1.舊時以陰歷四月為孟夏、五月為仲夏、六月為季夏,此夏季的三個月,合稱為「三夏」。
2.經(jīng)過夏季三次,即三年之意。宋。晁貫之《墨經(jīng)。新故》:「凡新墨不過三夏,殆不堪用。」
3.古代肆夏、韶夏、納夏三樂曲的合稱。《左傳。襄公四年》:「三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使臣弗敢與聞?!?/div>
《國語辭典》:窮九(窮九)  拼音:qióng jiǔ
「送窮」的別稱。相傳黃帝曾孫高辛氏有一個兒子,既不喜歡穿好的衣服,也不愛吃好的食物,因此宮中的人稱他為「窮子」。窮子死在正月二十九日,宮里面的人給他送葬,因此稱「送窮子」,故稱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也稱為「送窮」。
《國語辭典》:年節(jié)(年節(jié))  拼音:nián jié
農(nóng)歷新年的節(jié)日。一般指除夕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jié)期間。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正月》:「正月一日年節(jié),開封府放關(guān)撲三日。士庶自早互相慶賀。」《初刻拍案驚奇》卷五:「真是到手佳期,卻成虛度,悶悶不樂,過了年節(jié)?!?/div>
《漢語大詞典》:白分
亦稱“ 白半 ”。亦稱“ 白月 ”。 古 印度 歷法。指陰歷每月的上半月。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月盈至滿,謂之白分,月虧至晦,謂之黑分?!?宋 永亨 《搜采異聞錄》卷二:“日在月前,行至十五日,俱足圓滿,是名白半?!?清 錢謙益 《覺浪和上挽詞》之一:“莫道三生隔眉宇,琉璃白月自分明?!?錢曾 注:“禪家以初一至十五日為白月,十六至大盡為黑月?!?/div>
《漢語大詞典》:古歷(古曆)
(1).泛稱古代歷法。隋書·藝術(shù)傳·張胄玄:“辰星舊率,一終再見,凡諸古歷,皆以為然?!?span id="u406btc" class="book">《史記·歷書》“昔自在古,歷建正作於孟春” 唐 司馬貞 索隱:“古歷者,謂 黃帝 《調(diào)歷》以前有《上元》、《太初歷》等,皆以建寅為正,謂之孟春也?!?br />(2).指農(nóng)歷。也稱夏歷、陰歷、舊歷。 魯迅 《花邊文學(xué)·過年》:“或者謂之‘廢歷’,輕之也;或者謂之‘古歷’,愛之也?!?杜鵬程 《延安人》:“現(xiàn)在是古歷七月,大概 延安 一帶的谷子和糜子長了半人高?!?/div>
《漢語大詞典》:王節(jié)(王節(jié))
(1).帝王之符信,傳達王命的憑證。語本周禮·地官·掌節(jié):“掌守邦節(jié),而辨其用,以輔王命?!?鄭玄 注:“王有命,則別其節(jié)之用,以授使者、輔王命者,執(zhí)以行為信?!?宋 劉敞 《與鄆州給事啟》:“竊承遠驅(qū)王節(jié),俯壓 楚 郊。望清塵而匪遙,逼賤事之有守?!?br />(2).重大節(jié)日。 唐 符載 《中和節(jié)陪何大夫會宴序》:“中和,王節(jié)也。萬國承之,樂洪慶也?!卑搓帤v二月初一日為中和節(jié),傳自 唐 始。參閱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jì)勝》
《漢語大詞典》:午香
舊俗陰歷五月每日中午用以祭祀的香。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jì)勝·宜忌》:“五月晝長,神祠祖堂供凈水,焚午香?!?/div>
《漢語大詞典》:元七
陰歷正月初七日。即人日。 宋 葉廷圭 海錄碎事·人日:“《東平王蒼安仁峯銘》:‘正月元七,厥日惟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