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0詞典 3分類詞匯 67
《國語辭典》:陰歷(陰曆)  拼音:yīn lì
1.歷法的一種,根據(jù)月球的朔望周期而制定,為「太陰歷」的簡(jiǎn)稱。參見「太陰歷」條。
2.我國的傳統(tǒng)歷法實(shí)際上是一種陰陽合歷,但是常被誤稱為「陰歷」。參見「農(nóng)歷」條。
《國語辭典》:太陰歷(太陰曆)  拼音:tài yīn lì
一種歷法,簡(jiǎn)稱為「陰歷」。我國古稱月球?yàn)椤柑帯?,故根?jù)月相圓缺的周期而定的歷法即稱為「太陰歷」。如回歷屬純太陰歷,與太陽位置毫無關(guān)系,因此沒有閏月。我國自古流傳至今的農(nóng)歷,雖然俗稱為「陰歷」,其實(shí)是以陽歷為骨干,以陰歷為附屬的陰陽合歷,所以,一年分成十二個(gè)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外,還有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的置閏問題,以使歷年的平均長度與太陽年相當(dāng),并符合自然節(jié)氣。
《分類字錦》:陽歷陰歷(陽歷陰歷)
漢書律歷志: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先藉半日。名曰陽歷。不藉名曰陰歷。所謂陽歷者。先朔月生。陰歷者。朔而后月乃生。平曰陽歷。朔皆先旦月生。以朝諸侯王。群臣便乃。詔遷用鄧平所造八十一分律歷。
分類:歷法
《漢語大詞典》:三月
格里歷(即陽歷)每年的第三個(gè)月
農(nóng)歷(陰歷)每年的第三個(gè)月,第三個(gè)朔望月
三個(gè)月
《國語辭典》:長夏(長夏)  拼音:cháng xià
1.夏季白晝極長,故稱為「長夏」。唐。沈佺期〈有所思〉詩:「坐看長夏晚,秋月照羅幃?!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江村詩:「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br />2.六月?!饵S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卷一。金匱真言論》:「春勝長夏,長夏勝冬?!?/div>
《國語辭典》:大年  拼音:dà nián
1.高年,年紀(jì)大。《莊子。逍遙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br />2.農(nóng)歷新年。元。乃賢新鄉(xiāng)媼〉詩:「數(shù)來三日當(dāng)大年,阿婆墳上無紙錢?!?/div>
《國語辭典》:上日  拼音:shàng rì
1.朔日,農(nóng)歷的每月初一。《書經(jīng)。舜典》:「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jié)h。孔安國。傳:「上日,朔日也。」
2.佳日、佳節(jié)。唐。李乂 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yīng)制詩:「上日登樓賞,中天御輦飛?!固?。杜甫〈蘇端薛復(fù)筵簡(jiǎn)薛華醉歌〉:「愛客滿堂盡豪杰,開筵上日思芳草?!?/div>
《國語辭典》:守歲(守歲)  拼音:shǒu suì
1.除夕守夜通宵不眠。宋。孟元老《東京夢(mèng)華錄。卷一○。除夕》:「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dòng)谕?。士庶之家,圍爐團(tuán)坐,達(dá)旦不寐,謂之『守歲』。」
2.火星犯歲星?!缎绿茣>硪晃逅?。李晟傳》:「晟屯渭橋也,熒惑守歲,久乃退?!?/div>
《國語辭典》:初吉  拼音:chū jí
1.農(nóng)歷每月初一到初七或初八的時(shí)段。《詩經(jīng)。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載離寒暑?!?br />2.初獲吉利?!兑捉?jīng)。既濟(jì)卦》:「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漢語大詞典》:王春
《公羊傳·隱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春者何?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 文王 也。”后以“王春”指陰歷新春。 唐 杜甫 《暮春送馬大卿赴闕》詩:“卿月昇金掌,王春度玉墀?!?宋 臧魯子 《滿庭芳》詞:“好是王春正月維岳降,膺此神休?!?明 張居正 《賀元旦表》之二:“王春司令,紫宸臻首祚之祥。” 清 顧炎武 《元旦陵下作》詩:“山川通御氣,節(jié)物到王春。”
分類:陰歷一月
《國語辭典》:無射(無射)  拼音:wú yì
1.不厭。射,通「斁」。《詩經(jīng)。周頌。清廟》:「不顯不承,無射于人斯?!挂沧鳌笩o斁」。
2.十二律之一,為六陽律的第六律。參見「十二律」條。也作「亡射」。
《國語辭典》:十二律  拼音:shí èr lǜ
相傳為黃帝的樂官伶?zhèn)惱弥裢查L短造成發(fā)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聲律準(zhǔn)則。分為陽律六: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律六:林鐘、南呂、應(yīng)鐘、大呂、夾鐘、中呂。也稱為「十二宮」。
《國語辭典》:告朔  拼音:gù shuò
朔,每月初一日。告朔是古代一種祭祀儀式。天子在歲末時(shí),將來年每月的歷書頒給諸侯,諸侯拜受,藏于祖廟,每月朔日,以活羊祭告于廟,然后聽政?!吨芏Y。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div>
《國語辭典》:告朔餼羊(告朔餼羊)  拼音:gù shuò xì yáng
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天子在年終時(shí),將來年歷書頒給諸侯,諸侯將它藏在祖廟中,每月朔日,以活羊告祭于廟,然后聽政。語出《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弧购蟊扔魍接行问交蛱搼?yīng)故事。如:「現(xiàn)代人對(duì)于慎終追遠(yuǎn)一事,大多抱著告朔餼羊的心態(tài)?!挂沧鳌父嫠费虼妗?、「餼羊告朔」。
分類:后人
《國語辭典》:歲朝(歲朝)  拼音:suì zhāo
元旦?!逗鬂h書。卷三九。周磐傳》:「歲朝會(huì)集諸生,講論終日?!埂队魇烂餮浴>硪?。蔣興哥重會(huì)珍珠衫》:「明日正月初一日,是個(gè)歲朝。」
《國語辭典》:中氣(中氣)  拼音:zhōng qì
1.中國古代根據(jù)地球繞行太陽的位置制定二十四氣,并進(jìn)一步分為十二個(gè)「中氣」與十二個(gè)「節(jié)氣」。其中,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二分二至相距為三十度的倍數(shù)的為中氣,夾在其間的為節(jié)氣。十二個(gè)中氣分別決定十二個(gè)月分,沒有中氣的月分便為閏月,即「無中置閏」。
2.中和之氣。唐。白居易 中和節(jié)頌:「和維大和,中維大中。以暢中氣,以播和風(fēng)?!固?。皎然答鄭方回〉詩:「高秋日月清,中氣天地正?!?br />3.丹田之氣?!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刚讨暮韲?,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氣,要多長有多長?!?br />4.中醫(yī)上指脾胃的消化、吸收、升清、降濁的生理功能。有時(shí)單指脾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