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坐陳(坐陳)
(1).臨陣;參戰(zhàn)。陳,同“ 陣 ”。晏子春秋·諫下九:“臣聞介胄坐陳不席,獄訟不席,尸坐堂上不席,三者皆憂也?!?span id="zgveokc" class="book">《商君書·賞刑》:“士卒坐陳者,里有書社?!?朱師轍 解詁:“坐陳謂臨陣?!?br />(2).駐扎時所布之陣。尉繚子·兵令上:“有立陳,有坐陳……立陳所以行也,坐陳所以止也?!?br />(3).守衛(wèi)陣地。通典·兵二:“軍夜驚,吏士堅坐陳,將持兵,無讙譁動搖,有起離陳者斬?!?/div>
《國語辭典》:撤退  拼音:chè tuì
放棄陣地或撤離占領地區(q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九回:「再過兩天,督撫衙門的防守兵也撤退了,算了解嚴了?!?/div>
《漢語大詞典》:中陣(中陣)
亦作“ 中陳 ”。
(1).居中的陣地、營壘,一般為主帥所在地。國語·吳語:“王親秉鉞,載白旗以中陳而立。” 韋昭 注:“此王所帥中軍。”宋史·馮拯傳:“今防秋,宜於 唐河 增屯兵至六萬,控 定武 之北為大陣, 邢州 置都總管為中陣, 天雄軍 置鈐轄為后陣。”
(2). 唐 代以殺獲論功,凡出戰(zhàn)兵員與敵方相當者,稱“中陣”。新唐書·百官志一:“出少擊多,曰上陣;兵數(shù)相當,曰中陣;出多擊少,曰下陣?!?/div>
《漢語大詞典》:外壕
在據(jù)點外圍或陣地前挖掘的壕溝。新五代史·梁臣傳·葛從周:“ 太祖 攻 朱瑾 于 兗州 ,未下,留 從周 圍之…… 瑾 以謂 從周 已去,乃出兵收外壕, 從周 掩擊之,殺千餘人。”
《國語辭典》:沙墻(沙墻)  拼音:shā qiáng
沙漠地區(qū)作戰(zhàn)時,在防禦陣地前方所填高的帶狀沙丘屏障,稱為「沙墻」。
《漢語大詞典》:略陣(略陣)
亦作“ 略陳 ”。 巡視陣地。晉書·苻堅載記下:“ 融 馳騎略陣,馬倒被殺,軍遂大敗?!?span id="2h8aedv" class="book">《周書·齊煬王憲傳》:“俄而 湝 所署領軍 尉相愿 偽出略陣,遂以眾降?!?span id="22722s2" class="book">《資治通鑒·后周太祖顯德元年》:“ 北漢 主知帝( 后周世宗 )自臨陳,褒賞 張元徽 ,趣使乘勝進兵。 元徽 前略陳,馬倒,為 周 兵所殺?!?/div>
分類:巡視陣地
《國語辭典》:喊話(喊話)  拼音:hǎn huà
于隊伍前方高聲說話,常指在陣地前方對敵人大聲宣傳及勸降,或警方包圍罪犯,對其大聲呼喊使之自首或放棄抵抗。如:「升旗時,老師對著大家精神喊話。」「警長向槍擊要犯喊話,希望他們棄械投降。」
《國語辭典》:攻堅戰(zhàn)(攻堅戰(zhàn))  拼音:gōng jiān zhàn
攻擊強敵,堅固陣地的戰(zhàn)役。
《國語辭典》:橋頭堡(橋頭堡)  拼音:qiáo tóu bǎo
1.軍事上指攻擊部隊的先頭部隊,在河川或隘路的彼岸所設之陣地,可用以掩護主力的渡河或進出隘路,或用為爾后作戰(zhàn)的基地者。
2.泛指進攻時的據(jù)點。
《漢語大詞典》:支撐點(支撐點)
(1).軍事上指對鞏固防御陣地起支撐作用的扼守要點。 張震 《蠟燭形防御戰(zhàn)》:“支撐點蓋得很厚,有泥土、木頭、柴束、石頭,堆得像小土山一樣。”
(2).引申指事物的關鍵所在。《人民日報》1981.2.4:“﹝《天云山傳奇》﹞在從小說改編為電影時,突出了對三個女性的刻畫,而把支撐點放在 宋薇 的往事回憶,也就是自我譴責上,從而謳歌 馮晴嵐 ,烘托 周瑜貞 。”
《漢語大詞典》:陣地戰(zhàn)(陣地戰(zhàn))
軍隊依托堅固陣地進行防御和對據(jù)守堅固陣地之敵進攻的作戰(zhàn)形式。其主要特點是:戰(zhàn)線相對固定,組織準備周密,工事堅固,火力嚴密。 毛澤東 《論持久戰(zhàn)》六:“ 中國 軍隊要勝利,必須在廣闊的戰(zhàn)場上進行高度的運動戰(zhàn),迅速地前進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這就是大規(guī)模的運動戰(zhàn),而不是深溝高壘、層層設防、??糠烙な碌年嚨貞?zhàn)?!?/div>
《漢語大詞典》:陣斃(陣斃)
陣地上被擊斃。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防城起義清方檔案》:“ 劉思裕 、 黃世欽 等是否陣斃?確查具奏?!?/div>
《國語辭典》:偷營劫寨(偷營劫寨)  拼音:tōu yíng jié zhài
出其不意偷襲敵人的軍營陣地?!度龂萘x》第一四回:「玄德驅兵殺將過去,紀靈大敗,退守淮陰河口,不敢交戰(zhàn);只教軍士來偷營劫寨,皆被徐州兵殺敗。」
《國語辭典》:補給線(補給線)  拼音:bǔ jǐ xiàn
作戰(zhàn)陣地至后方補充物資、器材的交通路線。如:「補給線太長是軍隊作戰(zhàn)的致命傷。」
《國語辭典》:布樁(布樁)  拼音:bù zhuāng
安排人員到對方陣地去進行監(jiān)視或臥底。如:「警方此番能破此大案,是經過長期的布樁與跟蹤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