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隱惡(隱惡)
(1).隱瞞惡事。 漢 徐干 中論·譴交:“故民不得有遺善,亦不得有隱惡?!?宋 秦觀 《韓愈論》:“考同異,次舊聞,不虛美,不隱惡,人以為實録,此敘事之文,如 司馬遷 、 班固 之作是也。” 宋 王得臣 《〈麈史〉序》:“蓋取出夫實録,以其無溢美,無隱惡而已?!眳⒁姟?隱惡揚善 ”。
(2).指鮮為人知的惡行。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四:“﹝ 張鋤柄 ﹞時言人隱惡,能道未來禍福?!?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彭海秋:“惟 丘生 者,是邑名士,而素有隱惡, 彭 常鄙之?!?/div>
《國語辭典》:隱惡揚善(隱惡揚善)  拼音:yǐn è yáng shàn
語本《禮記。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闺[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缎咽篮阊浴>砣?。賣油郎獨占花魁》:「難得這好人,又忠厚,又老實,又且知情識趣,隱惡揚善,千百中難遇此一人。」也作「掩惡揚善」。
《國語辭典》:隱惡揚善(隱惡揚善)  拼音:yǐn è yáng shàn
語本《禮記。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闺[藏他人的過失,宣揚他人的善行?!缎咽篮阊?。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難得這好人,又忠厚,又老實,又且知情識趣,隱惡揚善,千百中難遇此一人?!挂沧鳌秆趷簱P善」。
《漢語大詞典》:虛美隱惡(虛美隱惡)
憑空加以贊美而掩蔽其過錯。舊唐書·許敬宗傳:“ 白州 人 龐孝泰 ,蠻酋凡品,率兵從征 高麗 ,賊知其懦,襲破之。 敬宗 又納其寶貨,稱 孝泰 頻破賊徒,斬獲數(shù)萬, 漢 將驍健者,唯 蘇定方 與 龐孝泰 耳, 曹繼叔 、 劉伯英 皆出其下。虛美隱惡如此。”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考史二:“愚謂 子顯 以 齊 宗室,仕於 梁 而作 齊 史,虛美隱惡,其能直筆乎?”
《漢語大詞典》:竄惡(竄惡)
猶隱惡。國語·晉語二:“夫 狄 近 晉 而不通,愚陋而多怨,走之易達,不通可以竄惡,多怨可以共憂?!?韋昭 注:“竄,隱也?!?/div>
分類:隱惡
《漢語大詞典》:褒諱(襃諱)
亦作“褒諱”。 揚善隱惡。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為有所刺譏襃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 唐 劉知幾 史通·疑古:“至於遠古則不然,夫其所録也,略舉綱維,務存褒諱,尋其終始,隱沒者多?!?/div>
分類:揚善隱惡
《國語辭典》:諱惡不悛(諱惡不悛)  拼音:huì è bù quān
隱瞞罪惡而不知悔改?!逗鬂h書。卷四三。朱暉傳》:「諱惡不悛,卒至亡滅?!?/div>
《國語辭典》:擒奸擿伏(擒姦擿伏)  拼音:qín jiān tì fú
擿,揭發(fā)。擒奸擿伏指捉拿惡人,揭發(fā)隱藏的歹徒。《太平廣記。卷一七一。蘇無名》:「無名歷官所在,擒奸擿伏有名。每偷,至無名前,無得過者。」也作「擒奸摘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