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震激
(1).振作激發(fā)。 宋 蘇舜欽 《乞用劉石子弟》:“烈士義夫,聞之震激,人人思為陛下用也。”
(2).震動刺激。 蕭軍 《五月的礦山》第三章:“人們有的剛剛從地上坐著的姿勢立起來,身體還未平衡得好,竟被這炮聲震激得吃了一大驚。”
《漢語大詞典》:雷野
謂戰(zhàn)車的隆隆之聲如雷般震動原野。文選·范曄〈后漢書光武紀(jì)贊〉:“長轂雷野,高旗彗云?!?呂向 注:“雷謂如雷之聲於野也。” 唐 儲光羲 《次天元十載華陰發(fā)兵作時有郎官點發(fā)》詩:“雷野大車發(fā),震云靈鼓鳴?!?/div>
《國語辭典》:磷光  拼音:lín guāng
某些特定物質(zhì)受震動、摩擦后或與光線、熱能、電波接觸后,發(fā)出的微光,稱為「磷光」,其持續(xù)時間較螢光長。
《國語辭典》:震愕  拼音:zhèn è
震駭驚愕。如:「他因逞一時之氣而犯下大錯,親友皆震愕不已?!?/div>
分類:震動驚愕
《漢語大詞典》:振主
(1).猶暴君。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無度,嚴(yán)誅無赦?!?尹知章 注:“動發(fā)威嚴(yán),謂之振也?!?br />(2).謂臣下震動君主。振,通“ 震 ”。新唐書·馬周傳:“臣竊觀今諸將功臣,陛下所與定天下,無威略振主如 韓 彭 者?!?/div>
《國語辭典》:海震  拼音:hǎi zhèn
因海底或海岸地區(qū)發(fā)生地震所引起的海底震動。
《漢語大詞典》:胡胡
(1).象聲詞。形容風(fēng)聲、笑聲或器物震動的聲音。 宋 沈括 《岸老堂記》:“非步非騫,胡胡然循堦而鳴者,塏予以澗崖之冷風(fēng)也?!?茅盾 《子夜》一:“只有不很懂事的 阿萱 依然張大了嘴胡胡地笑?!?茅盾 《趙先生想不通》:“他聽得了胡胡的響聲。老二或大少奶奶又已把電扇開起?!?br />(2).指胡琴。 束為 《好人田木瓜》:“白天上地勞動,黑夜就在這間小正房里看報、鋸胡胡?!?/div>
《漢語大詞典》:疑家
謂威權(quán)震動君主者。逸周書·五權(quán):“三機(jī):一疑家,二疑德,三質(zhì)士。疑家無授眾,疑德無舉士,質(zhì)士無遠(yuǎn)齊?!?朱右曾 校釋:“疑家,威權(quán)震主者?!?/div>
《國語辭典》:震波  拼音:zhèn bō
1.物體或聲源以高于音速運動時所產(chǎn)生的高壓脈沖。如飛機(jī)以超音速飛行時會產(chǎn)生極強烈的震波。
2.因地震或人工爆炸而產(chǎn)生向四面?zhèn)鲃拥恼饎印?/div>
《國語辭典》:震音  拼音:zhèn yīn
Tremolo
裝飾音名稱。原意為震動、抖動,指同一音上的震動。也稱為「抖音」:(1)聲樂中是指一個音快速反覆,所構(gòu)成的一種輔音。(2)樂器演奏中,為同一音高的快速強弱震動,以及音程大于二度的兩音間之快速反覆。
《漢語大詞典》:誅震(誅震)
誅戮所引起的震動。漢書·陳湯傳:“今 延壽 、 湯 所誅震,雖之折首、之雷霆不能及也?!?/div>
分類:誅戮震動
《國語辭典》:電動(電動)  拼音:diàn dòng
1.利用電力運轉(zhuǎn)傳動的方式。如:「電動門」、「電動車」。
2.為電動玩具的簡稱。參見「電動玩具」條。如:「打電動雖然好玩,但也不要過度沉迷?!?/div>
《漢語大詞典》:烈栗
劇烈的震動。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轉(zhuǎn)輪既始,烈栗遍于 歐洲 ,受其改革者,蓋非獨宗教而已,且波及于其他人事?!?/div>
分類:劇烈震動
《漢語大詞典》:聳色(聳色)
謂因震動或感到驚異而改變神色。聳,通“ 悚 ”。 南朝 梁 江淹 《橫吹賦》序:“驃騎公以劍卒十萬,御 荊 人於外郊,鐵馬煩而人聳色,綵旄耀而士銜威?!?明 高攀龍 《華無枝荷蓧言序》:“花發(fā)時,聳色奪目,濃香沁骨,乍見而駭,不謂天壤間有此奇,蓋世無其儷矣。”
《漢語大詞典》:震沸
震動沸騰。 明 李贄 《豫約·早晚鐘鼓》:“號令一宣,則百萬齊聲,山川震沸。”
分類:震動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