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動地驚天(動地驚天)  拼音:dòng dì jīng tiān
形容聲勢極大?!豆卤驹麟s劇。陰山破虜。第三折》:「奪魁喊聲競起,動地驚天怒似雷,無賽比,霎時間霧騰殺氣,不辨?zhèn)€南北東西?!挂沧鳌阁@天動地」。
分類:震動七場
《漢語大詞典》:吼隆
象聲詞。形容劇烈震動的聲音。 丁玲 《壓碎的心》:“火車開動了,吼隆,吼隆,吼隆不斷的振響著?!?/div>
《漢語大詞典》:撼天動地
天地受到震動。形容聲勢浩大。例如:喊殺聲撼天動地。
《漢語大詞典》:顫抖搜(顫抖搜)
物體頻繁地震動。 明 徐元《八義記·宣子勸農(nóng)》:“風吹苗葉顫抖搜。任他炎熱暑氣天,樹下乘涼如數(shù)九?!?/div>
《國語辭典》:地動山搖(地動山搖)  拼音:dì dòng shān yáo
1.地在震動,山也搖動。形容地震的情況。如:「一陣地動山搖后,整條街的房子倒塌了將近一半。」
2.形容聲勢浩大?!段饔斡洝返谒幕兀骸高@場斗,真?zhèn)€是地動山搖,好殺也?!?/div>
《漢語大詞典》:地震波
由于地震而產(chǎn)生的向四外傳播的震動。地震波主要由橫波、縱波組成。人工爆炸產(chǎn)生的地震波可以幫助探礦。
《漢語大詞典》:敲山振虎
謂故意示警,使人震動。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這要不用個敲山振虎的主意,怎的是個了當?”亦作“ 敲山震虎 ”。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四章:“ 李自成 決定先攻打這座山寨,不僅為著它富甲一方,也為的先攻下它有敲山震虎的作用,使別的山寨不敢再抗不借糧?!?/div>
《國語辭典》:腦震蕩(腦震盪)  拼音:nǎo zhèn dàng
病名。腦部因受外力撞擊所產(chǎn)生神經(jīng)癥狀的疾病,會有頭痛、頭暈、嘔吐、注意力不易集中、易怒等癥狀。
《漢語大詞典》:三日耳聾(三日耳聾)
三天失去聽覺。極言受震動之烈。景德傳燈錄·懷讓禪師:“一日,師謂眾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蒙 馬大師 一喝,直得三日耳聾眼黑?!?宋 陸游 《戲用方外語示客》:“踞牀一喝君聞否?三日猶應覺耳聾?!?清 錢謙益 《天都瀑布歌》:“愕眙莫訝詩思窮,老夫三日猶耳聾?!币嘧鳌?三日聾 ”。 清 龔自珍 《題吳南薌東方三大圖》詩:“小臣若上議,廷臣三日聾。”
《國語辭典》:抗震  拼音:kàng zhèn
建筑物或機器、儀表等物品所具有的防禦強烈震動的功能。
《漢語大詞典》:吭啷
象聲詞。形容器物撞擊震動聲。 端木蕻良 《朱刀子》:“他從背后里拿出一把青虛虛的刀來,吭啷一聲,掉在地上了。”
《國語辭典》:驚風駭浪(驚風駭浪)  拼音:jīng fēng hài làng
猛烈的風浪。如:「小船在驚風駭浪中漂搖,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挂嘤靡杂黧@人的事。《兒女英雄傳》第一一回:「把一樁驚風駭浪的大案,辦得來云過天空。」也作「駭浪驚濤」、「驚濤駭浪」。
《漢語大詞典》:驚魂奪魄(驚魂奪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老舍 《四世同堂》二六:“當一個文化熟到了稀爛的時候,人們會麻木不仁的把驚魂奪魄的事情與刺激放在一旁,而專意到吃喝拉撒中的小節(jié)目上去。”亦作“ 驚魂攝魄 ”。《花城》1981年第1期:“為了探索生命的奧秘,科學家們正付出艱辛的勞動和經(jīng)歷著驚魂攝魄的斗爭?!?/div>
分類:感受震動
《漢語大詞典》:驚心奪目(驚心奪目)
謂內(nèi)心震動很大,引起非常注意。 清 秋瑾 《〈中國女報〉發(fā)刊詞》:“使我 中國 女界中放一光明燦爛之異彩,使全球人種驚心奪目,拍手而歡呼?!?/div>
《漢語大詞典》:驚心眩目(驚心眩目)
震動人心,耀人眼目。隋書·經(jīng)籍志四:“謂之天書。字方一丈,八角垂芒,光輝照耀,驚心眩目,雖諸天仙,不能省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