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震動(震動)  拼音:zhèn dòng
1.物體受了外力的影響而搖動。《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山陵為之震動,川谷為之蕩波。」《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一時沒有主意,見一顆大樹在眼前,郭孝子扒上樹去,又心里焦他再來咆哮震動?!?br />2.內(nèi)心因受重大的刺激而撼動?!蹲髠?。昭公十八年》:「將有大祥,民震動,國幾亡,吾身泯焉?!埂逗鬂h書。卷七○。荀彧傳》:「布乘虛寇暴,震動人心?!?/div>
《國語辭典》:驚動(驚動)  拼音:jīng dòng
1.驚駭震動?!度龂萘x》第六回:「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百姓驚動?!?br />2.煩擾。《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因為無事,不敢來上門上戶,驚動老爹?!埂都t樓夢》第二○回:「這里寶玉通了頭,命麝月悄悄的伏侍他睡下,不肯驚動襲人?!挂沧鳌阁@擾」。
《國語辭典》:傾動(傾動)  拼音:qīng dòng
1.轟動、驚動?!逗鬂h書。卷二十三。竇融傳》:「權(quán)貴顯赫,傾動京都?!埂痘ㄔ潞邸5诎嘶亍罚骸溉豕诘堑?,文章豐彩,傾動一時。」
2.變動、動搖?!侗饼R書。卷三十。崔昂傳》:「昂性端直少華,深沉有志略,堅實難傾動?!埂度龂N?。曹囧。六代論》:「天下所以不傾動,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諸侯彊大,盤石膠固。」
《漢語大詞典》:竦動(竦動)
驚動;震動。后漢書·南匈奴傳:“ 昭君 豐容靚飾,光明 漢 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唐 柳宗元 《〈楊評事文集〉后序》:“雖其言鄙野足以備於用,然而闕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動時聽,夸示后學(xué)?!?宋 歐陽修 《右班殿直贈右羽林軍將軍唐君墓表》:“當(dāng)是時, 子方 之風(fēng)竦動天下?!?明 王廷相 慎言·小宗:“行過高者,易竦動於眾;事執(zhí)古者,不受變於俗。”
分類:驚動震動
《國語辭典》:振動(振動)  拼音:zhèn dòng
1.震蕩、撼動?!蹲髠?。襄公四年》:「戎狄事晉,四鄰振動?!埂妒酚?。卷五五。留侯世家》:「為覬齁讎彊秦,天下振動?!?br />2.來回往復(fù)的運動。
《國語辭典》:撼動(撼動)  拼音:hàn dòng
1.搖動。如:「螞蟻豈能撼動大樹!」
2.打動人心。宋。歐陽修湖州長史蘇君墓志銘〉:「顧人主方信用,思有以撼動?!?/div>
《國語辭典》:警動(警動)  拼音:jǐng dòng
驚動?!妒酚洝>戆恕?。樂毅傳》:「趙封樂毅于觀津,號曰望諸君,尊寵樂毅以警動于燕、齊。」
分類:驚動震動
《漢語大詞典》:悚動(悚動)
猶震動。北齊書·楊愔傳:“ 愔 辭氣溫辯,神儀秀發(fā),百僚觀聽,莫不悚動。”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卷上:“及﹝ 昭君 ﹞入辭,光彩射人,悚動左右。”明史·劉宗周傳:“詔納其言,宣付史館,中外為悚動。” 郭沫若 《沸羹集·怎樣使雙十節(jié)更值得紀(jì)念》:“在會談已經(jīng)得到結(jié)果的十月八日的晚上,適逢其會中共代表團(tuán)的秘書 李少石 在汽車上被人槍殺了。這事在當(dāng)時很引起了劇烈的悚動?!?/div>
分類:震動
《漢語大詞典》:振撼
震動。 清 薛福成 《〈浙東籌防錄〉序》:“彼乃久居狂風(fēng)怒濤,顛頓振撼之中,飽嘗潮汐?!?魯迅 《〈唐宋傳奇集〉稗邊小綴》:“《鶯鶯傳》《廣記》四百八十八。其事之振撼文林,為力甚大?!?/div>
分類:震動
《漢語大詞典》:振掉
動搖;震動。《素問·脈要精微論》:“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 晉 潘尼 《鱉賦》:“翩銜釣以振掉,吁駭人而可惡?!?宋 蘇轍 《舟中聽琴》:“終年見怪心自感,海水振掉魚龍驚。”
分類:動搖震動
《漢語大詞典》:震澹
震動。 唐 李紓 《唐德明興圣廟樂章·興圣酌獻(xiàn)》:“震澹存誠,庶幾廸嘗?!?/div>
分類:震動
《漢語大詞典》:頃動(頃動)
(1).震動;轟動。《漢書·谷永傳》:“ 建始 、 河平 之際, 許 ( 許皇后 )、班( 班婕妤 )之貴,頃動前朝,熏灼四方,賞賜無量,空虛內(nèi)臧,女寵至極,不可上矣?!?br />(2).傾覆,動搖。《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亦能頃動天地,使人物而安然。”
《漢語大詞典》:蹶動(蹶動)
震動;震驚。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四》:“ 楊 、 陸 、 張 、 黃 、 胡 、 涂 、 王 、 鄒 ,固已蹶動聳遻,相顧太息。”
分類:震動震驚
《國語辭典》:驚心(驚心)  拼音:jīng xīn
內(nèi)心害怕。唐。杜甫 春望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紅樓夢》第七三回:「俗語說的,物傷其類,唇竭齒亡,我自然有些驚心?!?/div>
《國語辭典》:震驚(震驚)  拼音:zhèn jīng
吃驚懼怕?!对娊?jīng)。大雅。常武》:「如雷如霆,徐方震驚。」《漢書。卷九。元帝紀(jì)》:「天惟降災(zāi),震驚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