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露華(露華)  拼音:lù huá
露氣、露珠。唐。李白清平調(diào)〉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趁著這厭厭露華,對著這澄澄月下,驚的那呀呀呀寒雁起平沙?!?/div>
《漢語大詞典》:露花
(1).帶露的花。 南朝 梁 劉孝威 《采蓮曲》:“露花時溼釧,風(fēng)莖乍拂鈿。”
(2).野地里的花。 唐 李商隱 《失題》詩:“露花終裛濕,風(fēng)蝶強(qiáng)嬌饒?!?br />(3).露水。喻短暫。 明 袁宏道 《過華清宮浴湯泉有述》詩之四:“羯鼓弄《伊》《涼》,露花石火光?!?/div>
《國語辭典》:繁露  拼音:fán lù
1.露水很多。唐。司空曙 和盧校書文若早入使院書事詩:「軒墀濕繁露,琴幾拂輕埃。」
2.冕旒前后下垂的玉飾?!兑葜軙?。卷七。王會解》:「天子南面立,絻無繁露朝服?!?/div>
《漢語大詞典》:秋淚(秋淚)
(1).秋日的眼淚。 唐 杜甫 《耳聾》詩:“猿鳴秋淚缺,雀噪晚愁空?!?br />(2).喻秋時的露水。 唐 李賀 《五粒小松歌》:“月明白露秋淚滴,石筍溪云肯寄書?!?/div>
《漢語大詞典》:云露(雲(yún)露)
(1).露水。 晉 曹毗 《詠史》:“體鍊五靈妙,氣合云露津?!?span id="zf6pzfc" class="book">《藝文類聚》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沈約 《修竹彈甘蕉文》:“切尋蘇臺前甘蕉一叢,宿漸云露,荏苒歲月?!?唐 李蘭 《天晴景星見賦》:“矘朗惟明,疑沐其云露;光芒振曜,若擊夫天飈。” 宋 魏了翁 《賀新郎·生日前數(shù)日楊仲博載酒見訪即席次韻》詞:“夢倚銀河天外立,云露惺惺滿袂??炊嗌佟⑷碎g嬉戲。”
(2).酒名。 宋 范成大 《云露》詩序:“予素不能飲,病又止酒,比得佳釀法,客以‘云露’名之,取吉云五露,飲之則老者少、病者除之意也。”
分類:露水酒名
《漢語大詞典》:沾露(霑露)
(1).被露水沾濕。 南朝 梁 沈約 《玩庭柳》詩:“因風(fēng)結(jié)復(fù)解,霑露柔且長。” 唐 劉禹錫 《西山蘭若試茶歌》:“大蘭霑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br />(2).露水;露珠。 晉 陸機(jī) 《擬迢迢牽牛星》詩:“引領(lǐng)望大川,雙涕如霑露?!庇糜鞔嬖跁r間很短的事物。晉書·慕容超載記贊:“ 超 承偽祚,撓其國步。廟失良籌,庭悲霑露?!?/div>
《漢語大詞典》:云滋(雲(yún)滋)
指露水。云笈七籤卷七五:“又云欲玉椀鎚研藥,益人;漬云滋,最佳?!?/div>
分類:露水
《漢語大詞典》:陰液(陰液)
(1).指露水。 漢 蔡邕 《月令章句》:“露者,陰液也。釋為露,結(jié)為霜。” 元 傅若金 《題宜春鍾清卿清露軒》詩:“時聞陰液墜,暗識商飈度?!?br />(2).指雨。 唐 邵混之 《元氏縣令龐君清德碑》:“頃以陽光蹔亢,陰液乖旬,苗慮螣興,人或狼顧。” 明 何景明 《雨頌》:“甫田之坼,陰液膏之?!?/div>
分類:露水
《國語辭典》:白露  拼音:bái lù
1.秋天的露水?!对娊?jīng)。秦風(fēng)。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禮記。月令》:「涼風(fēng)至,白露降,寒蟬鳴。」
2.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此時地球運(yùn)行至春分點后一百六十五度,或冬至點前一百零五度,落在國歷九月七日、八日或九日。此時,時序已入秋,早晚露水較重。
《漢語大詞典》:霜露
霜和露水,兩詞連用常不實指,而比喻艱難困苦的條件。例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ins>宋·蘇洵《六國論》
《國語辭典》:甘露  拼音:gān lù
1.甘美的雨露。古人以為天下太平的瑞徵?!稘h書。卷八。宣帝紀(jì)》:「乃者鳳皇集泰山、陳留,甘露降未央宮?!埂段倪x。賈誼。過秦論》:「甘露既降,朱草萌芽?!?br />2.舊時迷信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水。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二折:「勝甘露灌體,得一個身子平安倒大來喜。」
3.蚜蟲的分泌物,味甜如蜜。
4.年號:(1)漢朝宣帝年號(西元前53~前50)。(2)三國魏廢帝高貴鄉(xiāng)公年號(西元254~259)。(3)三國吳主孫皓年號(西元265~266)。(4)前秦苻堅年號(西元359~364)。
《漢語大詞典》:清露
(1).潔凈的露水。 漢 張衡 《西京賦》:“立脩莖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宋 晏殊 《浣溪沙》詞:“湖上西風(fēng)急暮蟬,夜來清露濕紅蓮?!?郭沫若 《登臨》詩:“廟中的銅馬,還帶著夜來的清露?!?br />(2).方言。雨的別稱。 明 楊慎 《俗言·俗語反說》:“ 貴竹 名雨曰清露。”
《國語辭典》:沆瀣  拼音:hàng xiè
1.露氣?!冻o。屈原。遠(yuǎn)游》:「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br />2.比喻氣味相投。參見「沆瀣一氣」條。清。王鵬運(yùn) 沁園春。詞汝來前詞:「念百年歌哭,誰知我者?千秋沆瀣,若有人兮?!?/div>
《國語辭典》:沆瀣一氣(沆瀣一氣)  拼音:hàng xiè yī qì
唐時崔沆為主考官,錄取了崔瀣,人們因此笑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挂娝?。錢易《南部新書戊》。比喻氣味相投,后多用于貶義?!赌鹾;ā返谌幕兀骸葛┒拿翡J活潑,和勝佛的豪邁靈警,兩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氣。」
《國語辭典》:朝露  拼音:zhāo lù
1.早上的露水。《韓非子。大體》:「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散。」
2.早上的露水,太陽一出就被曬乾。比喻生命短暫或事物不能久存。《漢書。卷五四。蘇建傳》:「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div>
《漢語大詞典》:秋露
(1).秋日的露水。 南朝 宋 顏延之 《祭屈原文》:“秋露未凝,歸神太素。” 隋 薛道衡 《老氏碑》:“春泉如醴,出自京師,秋露凝甘,遍於竹葦?!?唐 杜甫 《移居公安敬贈衛(wèi)大郎》詩:“水煙通徑草,秋露接園葵?!?br />(2).指清酒。 宋 蘇軾 《濁醪有妙理賦》:“湛若秋露,穆如春風(fēng),疑宿云之解駮,漏朝日之暾紅,初體粟之失去,旋眼花之掃空。” 明 高啟 《次韻答朱冠君游西山之作》:“玉壺一雙秋露傾,唯此可以忘吾情?!?金檀 輯注:“《庶物異名疏》:‘薌林秋露, 向白恭 酒名。’”
(3).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有“秋露如珠”之句,后因以“秋露”喻明珠。 元 張憲 《孥弟走馬歌》:“金龍五爪蟠彩袍,滿背真珠撒秋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