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皂靴(皁靴)  拼音:zào xuē
古代乘馬時穿著的鞋子,后成為著朝服時所穿的鞋子。「皂」文獻(xiàn)異文作「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干泶毸{(lán)緞直裰,腳下粉底皂靴?!?/div>
《分類字錦》:納靴(納靴)
宋史輿服志:冠禮三加冠服:初加,緇布冠、深衣、大帶、納履;再加,帽子、皂衫、革帶、系鞋;三加,幞頭、公服、革帶、納靴。
分類:
《漢語大詞典》:靴靴
光明貌。 唐 張說 《贈戶部尚書河?xùn)|公楊君神道碑》:“鞾鞾七德,侁侁六藝,公之亢宗,美為世濟(jì)?!?劉師陶 《次韻和鈍根聞韓事有感》:“故宮禾黍油油緑,廢冢棠梨鞾鞾華。”
《分類字錦》:銀靴(銀靴)
南唐近事:元宗幼年,馮權(quán)常給左右,上深所親幸,每曰:我富貴之日,為爾置銀靴。保大初,語及前事,上賜銀三十斤以代銀靴,權(quán)遂命工鍜靴穿焉,人皆哂之。
分類:賞賚
《韻府拾遺 歌韻》:用靴(用靴)
宋史輿服志:宋初,朝履用靴,政和改靴用履,乾道七年復(fù)改用靴,以黑革為之,大抵參用履制,惟加靿焉。
《分類字錦》:長靴(長靴)
陸游 瘦馬長靴濺雪泥。
分類:
《漢語大詞典》:靴帕
亦作“鞾帕”。 后漢書·輿服志下:“ 秦 雄諸侯,乃加其武將首飾為絳袙,以表貴賤?!?span id="ifyvrnl" class="book">《舊唐書·李光弼傳》:“茍事之不捷,繼之以死。及是擊賊,常納短刀於靴中,有決死之志。”后因以“靴帕”借指武將戎服。 清 施何牧 《效諸將》詩之一:“有俟絃歌工化俗,且將鞾帕學(xué)論兵。”
分類:武將戎服
《分類字錦》:靴屨(靴屨)
蘇軾 荅郡中同寮賀雨詩 天明將吏集,泥土滿靴屨。
分類:偶字
《韻府拾遺 宥韻》:靴皺(靴皺)
陸游詩:水紋靴皺風(fēng)初緊,花色鞓紅露未乾。又囊盛古墨靴紋皺。
《駢字類編》:花靴(花靴)
元史輿服志:天樂一部:天樂署令二人,本品服騎分左右。領(lǐng)押職二人,弓角鳳翅,金花幞頭,紅錦質(zhì)絲襖,加襕,金束帶,花靴。
《駢字類編》:翠靴(翠靴)
元 陳基 群珠碎傷吳帥潘元紹眾妾作 翠靴踏云云帖妥,海棠露濕胭脂朵。
《漢語大詞典》:煒靴
光彩奪目貌。 漢 應(yīng)瑒 《文質(zhì)論》:“火龍黼黻,暐鞾於廊廟;袞冕旂旒,舃奕乎朝廷。”
分類:光彩奪目
《漢語大詞典》:靴城
古代城墻的一種附屬建筑。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七:“城成,周六里半零六十五步,高三丈,門樓、靴城、馬面,敵樓悉備?!?/div>
《駢字類編》:靴暖(靴暖)
白居易 喜老自嘲詩 裘輕披白氎,靴暖蹋烏氈。
《漢語大詞典》:靴履
亦作“鞾履”。 靴子。周書·王羆傳:“性又嚴(yán)急,嘗有吏挾私陳事者, 羆 不暇捶撲,乃手自取鞾履,持以擊之?!?唐 張鷟 游仙窟:“ 洛川 迴雪,只堪使疊衣裳: 巫峽 仙云,未敢為擎鞾履。” 清 吳嘉賓 《得一齋記》:“然而瞽得章繡,聾得鈞球,禿得簪笄,兀得鞾履……雖奇巧麗飾,值以千億,曾不如工之有缺斤,農(nóng)之有曲耒也?!?/div>
分類: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