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靶子  拼音:bǎ zi
射擊的目標。如:「他一箭便射中靶子?!?/div>
《漢語大詞典》:印靶子
見“ 印把子 ”。
《國語辭典》:印把子  拼音:yìn bà zi
官府的印章。亦作為官職或政權的代稱?!豆賵霈F(xiàn)形記》第四○回:「耐庵,你雖然候補了多年,如今卻是第一回拿印把子?!?/div>
《高級漢語詞典》:轉靶子
改變主意
《國語辭典》:活靶子  拼音:huó bǎ zi
1.活動的射擊目標。
2.比喻被攻擊或批評的對象。如:「你再到處惹事生非,總有一天會成為活靶子的!」
《國語辭典》:抄靶子  拼音:chāo bǎ zi
搜身。如:「現(xiàn)代科技日新月異,不必像過去那樣抄靶子,就可以查出違禁品了。」
分類:方言
《國語辭典》:箭靶子  拼音:jiàn bǎ zi
1.射箭時的標的物。也稱為「箭垛」、「箭垛子」。
2.比喻為被攻擊的目標。如:「由于他自視太高,目中無人,所以成為同事們的箭靶子!」
《國語辭典》:把子  拼音:bà zi
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稱為「把子」。如:「門把子」、「車把子」。
分類:把子
《國語辭典》:準頭(準頭)  拼音:zhǔn tóu
鼻頭。相術上稱鼻子下部隆起的部位為「準頭」。
《國語辭典》:準頭(準頭)  拼音:zhǔn tou
標準或準確性。如:「你做事老是沒個準頭,怎么成呢?」、「他投擲籃球挺有準頭的?!?/div>
《國語辭典》:準星(準星)  拼音:zhǔn xīng
槍炮口上端用來瞄準的星尖,與表尺、缺口配合,構成瞄準基線。
《漢語大詞典》:靶牌
即靶子。練習射擊或射箭的目標牌。《上海灘》1992第第4期:“未等剃頭匠喘過氣來,他又被兩兵勇架到靶牌前立定?!?/div>
《國語辭典》:紅心(紅心)  拼音:hóng xīn
1.打靶時靶的中心位置。如:「他可真是個神射手,每發(fā)皆命中紅心?!?br />2.比喻效忠革命事業(yè)的心志。
《國語辭典》:破的  拼音:pò dì
1.射箭中鵠的。《晉書。卷七九。列傳。謝尚》:「卿若破的,當以鼓吹相賞?!埂端问?。卷三四七。列傳。章衡》:「使遼,燕射連發(fā)破的,遼以為文武兼?zhèn)?,待之異于他使?!?br />2.比喻說話扼要中理。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韶音令辭,不如我;往輒破的,勝我?!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敬贈鄭諫議十韻:「諫官非不達,詩義早知名。破的由來事,先鋒孰敢爭!」
《漢語大詞典》:中鵠(中鵠)
(1).射中靶子。 唐 張塋 逸句:“一箭不中鵠,五湖歸釣魚?!?br />(2).引申為準確。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 喬峰 已得續(xù)聘之約,其期為十四個月。前所推測,殊不中鵠耳。”
(3).喻及第。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今日蒙圣天子下詔,乃丈夫富貴之秋。姑待來年,必期中鵠?!?/div>
《漢語大詞典》:一招
(1).一個靶子。呂氏春秋·本生:“萬人操弓,共射一招。” 高誘 注:“招,埻的也?!?br />(2).謂一招來或一招手。 唐 錢珝 《春恨》詩之一:“高臺愛妾魂銷盡,始得 丘遲 為一招?!?span id="lngjc0w" class="book">《宣和遺事》前集:“望空用手一招,見青鸞二隻落於帝前。”
(3).指一種辦法、計策或手段。 老舍 《離婚》第五:“ 張大哥 和 老李 又敷衍了幾句,完全出于誠意,同時不失為敷衍, 張大哥 自己都佩服這一招兒?!?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好,這也是一招!’ 盧嘉川 拿起小鋪上的一把小紙旗搖了搖,似乎在驅逐難忍的瞌睡?!?/div>
《國語辭典》:射侯  拼音:shè hóu
1.箭靶?!俄n非子。八說》:「貍首射侯,不當強弩趨發(fā)?!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議對》:「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二名雖殊,即議之別體也?!?br />2.練習射擊?!对娊?。齊風。猗嗟》:「終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3.天子行大射之禮?!抖Y記。射義》:「故天子之大射謂之射侯。射侯者,射為諸侯也?!?/div>
《漢語大詞典》:白矢
古代射禮的五種箭法之一。謂箭射穿靶子而露出其鏃。《周禮·地官·保氏》“三曰五射” 漢 鄭玄 注:“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也?!?賈公彥 疏:“云‘白矢’者,矢在侯而貫侯,過見其鏃白?!?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儒》:“禮樂世變易,射御于今麤粗,無參連、白矢、交衢、和鸞之枝,獨書數(shù)仍世益精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