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題覆(題覆)
明 代六部向皇帝進(jìn)呈的一種公務(wù)文書。意謂題本奏覆。多用于回答垂詢。明史·高拱傳:“儲(chǔ)養(yǎng)本兵,當(dāng)自兵部司屬始。宜慎選司屬,多得智謀才力曉暢軍旅者,久而任之,勿遷他曹。他日邊方兵備督撫之選,皆於是取之。更各取邊地之人以備司屬,如銓司分省故事,則題覆情形可無捍格,并重其賞罰以鼓勵(lì)之?!?span id="x06k2eb" class="book">《明史·宋師襄傳》:“六曹以題覆為責(zé),題覆一上,即云畢事,事之行否,置弗問矣?!?/div>
《漢語大詞典》:題諱(題諱)
舊時(shí)子孫為祖先撰寫行狀碑志等文字,請(qǐng)人代寫文中出現(xiàn)的祖先名諱,謂之“題諱”。金石萃編卷一○四引 唐 《徐浩碑》碑后題銜:“表姪前 河南府 參軍 張平叔 題諱?!?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題諱填諱:“‘彭王傅徐浩碑’, 浩 次子 峴 所書。碑末有‘表姪 河南府 參軍 張平叔 題諱’十二字。題諱,即今人所云填諱也。”參見“ 填諱 ”。
《漢語大詞典》:填諱(填諱)
舊時(shí)子孫為祖先撰寫行狀碑志等文字。請(qǐng)人代寫祖先名號(hào),稱填諱。 唐 人稱題諱。如 貞元 十五年《徐浩碑》, 張式 撰, 浩 次子 峴 書,碑尾有“表姪前 河南府 參軍 張平叔 題諱”一行。 宋 周必大 《跋初寮王左丞贈(zèng)曾祖詩》,末題“通直郎 田橡 填諱”。 元 《麻衣子神字銘》有“ 南陽 貢士 李珩 填諱”字樣。參閱 清 王芑孫 《碑版廣例·碑用他人填諱書名例》
《漢語大詞典》:題捐(題捐)
勸募,認(rèn)捐。《反美華工禁約文學(xué)集·勿買美貨歌》:“其餘一切諸善舉,出洋題捐容易籌?!?/div>
《漢語大詞典》:題括(題括)
謂命題以概括全篇(詩文)旨意。 唐 元結(jié) 《二風(fēng)詩》序:“﹝ 元子 ﹞著《皇謨》三篇,《二風(fēng)詩》十篇……遂題括存之。”
《分類字錦》:題滿屏風(fēng)(題滿屏風(fēng))
白居易 荅微之詩 君寫我詩盈寺壁,我題君句滿屏風(fēng)。
分類:詩賦
《漢語大詞典》:題免(題免)
謂奏準(zhǔn)不予處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成仙:“ 黃 大怖,納數(shù)千金,囑為營脫,以是得矇曨題免?!?/div>
分類:處分
《漢語大詞典》:題名道姓
猶言指名道姓。謂對(duì)人不尊敬。 元 鄭廷玉《忍字記》第一折:“這個(gè)窮弟子孩兒,要錢則要錢,題名道姓怎的。”《金瓶梅詞話》第九一回:“你進(jìn)門幾日,就題名道姓叫我,我是你手里使的人也怎的?”
分類:尊敬
《漢語大詞典》:題名會(huì)
唐 代進(jìn)士試中,稱同年,皆集會(huì)于 長安 慈恩寺塔 ,列書姓名,以資紀(jì)念,謂之“題名會(huì)”。 唐 李肇 唐國史補(bǔ)卷下:“﹝進(jìn)士﹞既捷,列書其姓名於 慈恩寺塔 ,謂之題名會(huì)?!?/div>
《漢語大詞典》:題名鄉(xiāng)會(huì)
宋 代進(jìn)士及第,各集同鄉(xiāng)于佛寺,列書姓名,以資紀(jì)念,謂之題名鄉(xiāng)會(huì)。 宋 趙昇 朝野類要·題名:“進(jìn)士及第,各集鄉(xiāng)人于佛寺,作題名鄉(xiāng)會(huì),此起于 唐 之 慈恩寺塔 也。若官司州縣廳事,各立題碑者,蓋備遺亡爾?!?/div>
《國語辭典》:題目正名(題目正名)  拼音:tí mù zhèng míng
元雜劇在結(jié)尾處用二或四句對(duì)子,總括劇情,并以末句為劇名全稱,這種一定格式稱為「題目正名」。如元代白樸《梧桐雨》的題目為「安祿山反叛兵戈舉,陳玄禮拆散鸞鳳侶」,正名為「楊貴妃曉日荔枝香,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國語辭典》:題念(題念)  拼音:tí niàn
對(duì)死者的懷念?!督鹌棵贰返诹兀骸肝倚睦锾鬯?,少不得留了個(gè)影像兒,早晚看著,題念他題兒?!?/div>
分類:懷念死者
《漢語大詞典》:題派(題派)
謂奏請(qǐng)委派司事。清史稿·禮志五:“﹝ 乾隆 ﹞六年,定 三陵 四時(shí)大饗。忌辰祭饗,題派移駐將軍二人行禮。”
《國語辭典》:題結(jié)(題結(jié))  拼音:tí jié
案子審畢后,寫題本往上呈奏案情?!陡;萑珪?。卷三二。升遷部。清監(jiān)倉》:「其獄中有題結(jié)死罪候沖之犯,有軍徒候遣之犯?!埂度辶滞馐贰返谖逡换兀骸脯F(xiàn)今撫院大人巡海,整駐本府,等著要題結(jié)這一案,你還能賴么?」
《國語辭典》:雁塔題名(雁塔題名)  拼音:yàn tǎ tí míng
唐朝新科進(jìn)士于皇帝賜宴后,須前往長安慈恩塔題寫姓名。見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一。王禹玉》。后比喻科舉中試,金榜題名。元。鄭光祖《?梅香》第三折:「你若是鳳墀得志,雁塔題名,可早來呵?!?/div>
《國語辭典》:雁塔  拼音:yàn tǎ
座落于今陜西省長安縣南的塔樓。舊有雁塔二座;一在慈恩寺,稱為「大雁塔」;一在薦福寺,稱為「小雁塔」。
《漢語大詞典》:雁塔新題(雁塔新題)
見“ 雁塔題名 ”。
《國語辭典》:雁塔題名(雁塔題名)  拼音:yàn tǎ tí míng
唐朝新科進(jìn)士于皇帝賜宴后,須前往長安慈恩塔題寫姓名。見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一。王禹玉》。后比喻科舉中試,金榜題名。元。鄭光祖《?梅香》第三折:「你若是鳳墀得志,雁塔題名,可早來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