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2詞典 1分類詞匯 71
《漢語大詞典》:鵠峙鸞翔(鵠峙鸞翔)
形容筆勢挺拔而飄逸。 清 蒲松齡 《擬上萬幾之暇臨摹法書特賜諸臣御書名一幅群臣謝表》:“迨后 羲 獻(xiàn) 齊名,喜行間之縈蛇綰蚓; 柳 顏 并著,驚紙上之鵠峙鸞翔。”
《漢語大詞典》:蟬衫麟帶(蟬衫麟帶)
薄絹制的衣衫,有文采的衣帶。指飄逸華美的服裝。 唐 溫庭筠 《舞衣曲》:“蟬衫麟帶壓愁香,偷得鶯簧鏁金縷?!?元 陳孚 《春日游江鄉(xiāng)園》詩:“蟬衫麟帶誰家子,笑騎白馬穿花來?!?/div>
《漢語大詞典》:詄踼
豪放飄逸。 王闿運(yùn) 《上征賦》:“若夫 顧 陸 之族, 張 范 之望, 米 、 沈 、 高 、 楊 之風(fēng)姿,篇章書畫之詄踼,信彌代之多賢,惜縞紵之無訪?!?/div>
分類:豪放飄逸
《漢語大詞典》:輕輕薄?。ㄝp輕薄?。?/div>
輕俏飄逸貌。《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算計(jì)已定,盼望天明,起身洗盥,取出一件新做的紬絹褊衫,并著乾鞋浄襪,打扮得輕輕薄薄,走出房門?!?/div>
分類:飄逸
《國語辭典》:飄飄欲仙(飄飄欲仙)  拼音:piāo piāo yù xiān
輕飄上升,好像要離開塵世變成神仙?!独蠚堄斡洝返诹兀骸傅搅舜稳眨蠚埰饋?,見那天色陰的很重,西北風(fēng)雖不甚大,覺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飄飄欲仙之致?!?/div>
《漢語大詞典》:儒雅風(fēng)流(儒雅風(fēng)流)
(1).文雅而飄逸。 清 李漁 《閑情偶寄·演習(xí)·衣冠惡習(xí)》:“方巾與有帶飄巾,同為雅者之服。飄巾儒雅風(fēng)流,方巾老成持重?!?br />(2).謂風(fēng)雅淳正。 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七:“二公表章經(jīng)籍,篤古崇儒,至求淑相攸,必屬之東 魯 圣人之裔,誠不愧儒雅風(fēng)流矣?!?/div>
《漢語大詞典》:驚才風(fēng)逸(驚才風(fēng)逸)
謂驚人的才華如風(fēng)飄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不有 屈原 ,豈見《離騷》!驚才風(fēng)逸,壯志煙高。”
《國語辭典》:鸞翔鳳翥(鸞翔鳳翥)  拼音:luán xiáng fèng zhù
本指鸞飛鳳舞。語出晉。陸機(jī) 浮云賦:「鸞翔鳳翥,鴻驚鶴奮。鯨鯢溯波,鮫鱷沖道?!购蟊扔鲿疫\(yùn)筆神妙。唐。韓愈石鼓歌〉:「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漢語大詞典》:鸞翱鳳翥(鸞翺鳳翥)
比喻字體飄逸,筆勢飛動。 唐 韓愈《石鼓歌》:“鸞翱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眳⒁姟?鸞翔鳳翥 ”。
《漢語大詞典》:綸巾羽扇(綸巾羽扇)
頭戴綸巾,手持羽扇。多用以形容飄逸瀟灑或儒雅風(fēng)流的風(fēng)度。 唐 呂巖 《雨中花》詞:“ 岳陽樓 上,綸巾羽扇,誰識天人。” 宋 周邦彥 《隔浦蓮》詞:“綸巾羽扇,困臥北窗清曉。”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為總得居士壽》詞:“綸巾羽扇容與,爭看列仙儒。” 清 顧炎武 《復(fù)周制府書》:“雅歌投壺, 祭潁陽 之取人皆用經(jīng)術(shù);綸巾羽扇, 諸葛公 之為將足見風(fēng)流?!?/div>
《國語辭典》:林下風(fēng)氣(林下風(fēng)氣)  拼音:lín xià fēng qì
人處清幽山林之下,舉手投足自然嫻雅脫俗。形容婦女舉止嫻雅,風(fēng)韻脫俗。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fēng)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埂缎咽篮阊浴>硭?。灌園叟晚逢仙女》:「舉目看十八姨,體態(tài)飄逸,言詞泠泠有林下風(fēng)氣?!挂沧鳌噶窒嘛L(fēng)范」、「林下風(fēng)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