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6
詞典
1
分類詞匯
4
佛典
1
分類詞匯
香山
還帶
靜宜園
拾帶重還
《國語辭典》:
香山
拼音:
xiāng shān
山名:(1)在河南省洛陽縣南龍門山之東,因產(chǎn)香葛而得名。唐白居易居此,自號香山居士。(2)在河南省寶豐縣東南。中巒圓凈如珠,故舊名大珠山。(3)在江蘇省吳縣西南。(4)在北平市萬壽山西側(cè)。因古有香山寺而得名,上多古跡。(5)廣東省中山縣的香爐山,簡稱為「香山」。
分類:
香山
山名
洛陽
龍門山
河南
香山寺
《漢語大詞典》:
香山寺
寺名。(1)在 河南省 洛陽市 西南 龍門山 上, 后魏 時(shí)建。(2) 北京市 西郊 香山 上,古有 香山寺 。參見“ 香山 ”。
分類:
香山寺
寺名
河南
洛陽
龍門山
《漢語大詞典》:
還帶(還帶)
唐 裴度 一日游 香山寺 。有一婦人借得三條玉帶、一條犀帶,準(zhǔn)備賄賂權(quán)貴,營救獲罪的父親,結(jié)果遺失寺中。 裴度 得而還之。事見 唐 丁用晦
《芝田錄》
。 元 關(guān)漢卿 據(jù)此撰有
《裴度還帶》
雜劇。后以“還帶”表示歸還珍貴的失物。 明
朱國禎
《
涌幢小品·己丑館選
》
:“行善乃本等,非以責(zé)報(bào),救蟻還帶,此兩人直是陡見,突發(fā)此心?!?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真生
》
:“ 真 曰:‘君前所見,乃仙人點(diǎn)金石也……醉后失去,隱卜當(dāng)在君所,如有還帶之恩,不敢忘報(bào)?!?/div>
分類:
裴度
一日
日游
香山寺
一婦
婦人
三條
玉帶
《國語辭典》:
靜宜園(靜宜園)
拼音:
jìng yí yuán
位河北省宛平縣西北,為香山寺的故址。清圣祖置行宮于此,乾隆時(shí)重加修葺,賜名為「靜宜園」。
分類:
河北
西北
香山寺
故址
《漢語大詞典》:
拾帶重還(拾帶重還)
相傳 唐 宰相 裴度 少時(shí)游 香山寺 ,拾得某婦人所遺下的三條寶帶,這是她借來為父親脫罪的, 裴度 守候著還了她。見 宋 丁用晦
《芝田錄·裴度》
。后以喻拾到財(cái)物,物歸原主,不占為己有。
《
警世通言·呂大郎還金完骨肉
》
:“這不意之財(cái),雖則取之無礙,倘或失主追尋不見,好大一場氣悶。古人見金不取,拾帶重還。我今年過三旬,尚無子嗣,要這橫財(cái)何用!”
分類:
宰相
裴度
少時(shí)
時(shí)游
香山寺
拾得
婦人
所遺
遺下
三條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