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香山
【佛學大辭典】
(地名)在無熱池之北,閻浮提洲之最高中心。漢所謂昆崙山也。俱舍論謂之香醉山。今地學家所謂脫蘭斯喜馬拉雅山也。觀佛三昧海經曰:「雪山有樹,名殃伽陀。其果甚大,其核甚小。推其本末,從香山來。以風力故,得至雪山。」俱舍論十一曰:「大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出四大河。」西域記一曰:「贍部洲之中池者,阿耨婆答多池也,唐言無熱惱。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鼓仙浇涫枰簧显唬骸杆暮颖驹聪闵剿觥#ㄖ新裕┧自评懻?,經言香山?!硅驡andhama%dana。
香山大樹緊那羅
【佛學大辭典】
(天名)居于香山大樹之緊那羅也。緊那羅者,八部眾之一,音樂之神。(參見:大樹緊那羅)
香山寺
【佛學大辭典】
(寺名)在龍門山之陽,伊水之左,本為唐日照三藏之墓處,后因梁王之請立伽藍,敕為香山寺。危樓當溪,飛閣凌云,石像七龕,浮圖八角,莊麗冠于天下。見賢首華嚴傳記一。
香丸
【佛學大辭典】
(物名)混合種種之香為丸者。用于密軌。
香口比丘
【佛學大辭典】
(人名)依嘆佛功德而感得口中香氣之比丘也。釋門歸敬儀曰:「香口比丘,報由嘆佛。正業(yè)所感,為人所名?!怪嵌日撌辉唬骸赴⑤斮ね?,一日作八萬佛圖,雖未見道,于佛法中少有信樂。日日請諸比丘入宮供養(yǎng),日日次第留法師使說法。有一年少法師,聰明端正。次應說法,而在王邊坐??谟挟愊悖跎跻晒?。謂彼欲以香氣薰王宮之人。語比丘言:口中有何等,開口看之。即為開口,無所有。與水使漱,香氣如故。王問大德,新有此香耶?抑舊有之耶?比丘答曰:自迦葉佛時有之。問如何而有?答曰:我昔于迦葉佛法中為說法比丘,在大眾中歡喜演說迦葉世尊無量之功德,自是以后,常有妙香出口中,世世不絕,恒如今日?!?/div>
香水
【佛學大辭典】
(術語)置香或花奉佛之水也。梵語閼伽。(參見:閼伽)。蘇悉地經二曰:「器盛凈水,隨所作事,置本獻衣,復置涂香。依本法而作閼伽,燒香薰之,應誦真言?!勾笕战浭栉逶唬骸刚{和香水,以郁金龍腦旃檀等種種妙香。」
香水錢
【佛學大辭典】
(物名)僧之稅錢也。宋高僧傳八(神會傳)曰:「十四年,范陽安祿山舉兵內向。兩京板蕩,駕幸巴蜀。副元帥郭子儀,率兵平殄。然于飛挽索然,用右仆射裴冕權策,大府各置戒壇度僧,僧稅緡,謂之香水錢,聚是以助軍須。」
香水海
【佛學大辭典】
(雜名)(參見:香海)
【佛學常見辭匯】
圍繞著須彌山的內海,海水具有八功德,因其味芳香,故名香水海。
香海
【佛學大辭典】
(雜語)香水之海。圍繞須彌山之內海,盡香水也。此有二:一蓮華藏世界之香水海。華嚴經八曰:「彼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最在上者名殊勝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莊嚴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蓮華?!固叫浫唬骸笧楫惐巳臼肯塘液9?,云香水海也?!垢幸?,為娑婆世界之香水海。俱舍論十一曰:「妙高為初,輪圍最后。中間八海,前七名內,七中皆具八功德水。」佛祖統(tǒng)記三十一曰:「第一香水海,橫廣八萬由旬。第二香水海,四萬由旬。(中略)第七香水海,一千二百五十由旬。」法華玄贊序曰:「騰香海而津八萬。」
香水瓶
【佛學大辭典】
(器具)容閼伽水之瓶也。大日經疏八曰:「如香水瓶者,諸閼伽器亦然。當用金銀白琉璃等為垸,乃至商祛熟銅石木?;蛞詷淙~新瓦,盛眾香水,置眾名花。」
香王
【佛學大辭典】
(菩薩)菩薩名。香王菩薩陀羅尼咒經曰:「其畫像法,任其大小,身肉皆白,面貌端正,頭戴天冠,頸有瓔珞,右臂垂下,五指皆申,施無畏手,其五指端,各雨甘露,施于五道眾生。手下并畫黑鬼三五個,左臂屈肘,手當左奶,以把蓮華,其華從腳下出生,其華白紅色,足下蓮華,亦白紅色。項背圓光,上有傘蓋,五色綿綺,以為衣服。兩重珠條,絡于膊上,一赤色,一黃色?!笹andhara%ja。
香王觀音
【佛學大辭典】
(菩薩)此菩薩為觀音之部屬,故于十五觀音中為香王觀音。在第十五數。
香王菩薩陀羅尼咒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唐義凈譯。記咒并畫法行法。
香王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上經之略名。
香火
【佛學大辭典】
(物名)燒香燈火。人奉于寺廟之物。釋門正統(tǒng)四曰:「香火之嚴,于今為盛?!固聘呱畟饕辉唬骸赶慊痂笠?,禮拜唱導?!?/div>
香火因緣
【佛學大辭典】
(雜語)古人盟誓。多設香火告神。故佛家謂彼此契合曰香火因緣。謂如結盟于宿世。故逾分相愛也。北史曰:「與主上有香火因緣,故相救援耳?!拱拙右自娫唬骸赶慊鹨蚓壘迷竿!?br />【俗語佛源】
「香火」指香燭或指香與燈火,泛指一切供佛之物。同信佛法,同在佛門,彼此往來的契合者,稱為香火因緣。如唐·白居易《祭中書韋相公文》:「長慶初,俱為中書舍人,日尋詣普濟寺宗律師所,同受八戒,各持十齋,由是香火因緣,漸相親近。」也可省為「香火緣」。如清·袁枚《子不語·王莽時蛇冤》:「先生辭光武之聘,早登仙道,與吾有香火緣,故來相救?!怪劣诜痖T道友共同結合而成的念佛修持團體,則稱為「香火社」。如白居易在「會昌中,請罷太子少傅,以刑部尚書致仕,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見《舊唐書》本傳)。(李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