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香爐照日
 
河漢與天通
 
銀河一派九天垂


《全唐詩》卷一百八十〈望廬山瀑布二首〉
〈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二:「日照香爐生紫煙【廬山上與星斗連】,遙看瀑布掛前川【日照香爐生紫煙】。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典故
花氣百和香


《全唐詩》卷三百三十一〈即事〉
暮春三月巫峽長,皛皛【案:胡了切?!啃性聘∪展狻景~皛行云無日光】。雷聲忽送千峰雨,花氣渾如百和香。黃鶯過水翻回去,燕子銜泥濕不妨。飛閣卷簾圖畫里,虛無只少對瀟湘。
典故 
橘千頭
 
橘里
 
千樹橘
 
橘州
  
木奴千樹
 
千木奴
 
江陵橘
  
江頭橘
   
橘為奴
 
奴橘
 
黃柑千樹
 
江橘千頭
 
江陵種橘
 
橘封千戶
 
橘黃千樹
 
橘樹當(dāng)家僮
 
木奴橘
 
千樹封侯
 
山中奴婢
 
仙童帶橘香
  
千橘江陵
  
千頭
 
栽黃橘
 
栽桔防貧
 
栽橘防貧
 
種橘圓林

相關(guān)人物
孫休
 
李衡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嗣主·孫休傳〉~56~
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詔曰:「夫褒德賞功,古今通義。其以大將軍綝為丞相、荊州牧,增食五縣。武衛(wèi)將軍恩為御史大夫、衛(wèi)將軍、中軍督,封縣侯。威遠(yuǎn)將軍據(jù)為右將軍、縣侯。偏將軍干雜號將軍、亭侯。長水校尉張布輔導(dǎo)勤勞,以布為輔義將軍,封永康侯。董朝親迎,封為鄉(xiāng)侯?!褂衷t曰:「丹陽太守李衡,以往事之嫌,自拘有司。夫射鉤斬袪,在君為君,遣衡還郡,勿令自疑?!鼓铣?#183;裴松之注引《襄陽記》曰:「衡每欲治家,妻輒不聽,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龍陽汜洲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缓馔龊蠖湃眨瑑阂园啄?,母曰:『此當(dāng)是種甘橘也,汝家失十戶客來七八年,必汝父遣為宅。汝父恒稱太史公言:「江陵千樹橘,當(dāng)封君家」』。吾答曰:『且人患無德義,不患不富,若貴而能貧,方好耳,用此何為!』吳末,衡甘橘成,歲得絹數(shù)千匹,家道殷足?!?/span>
《水經(jīng)注疏》卷三十七〈沅水〉~3090~
沅水又東歷龍陽縣之氾洲,洲長二十里,吳丹楊太守李衡,植柑于其上。臨死,敕其子曰:「吾州里有木奴千頭,不責(zé)衣食,歲絹千匹?!固饭唬骸附昵溟?,可當(dāng)封君。此之謂矣。」吳末,衡柑成,歲絹千匹。今洲上猶有陳根馀?,蓋其遺也。

簡釋

橘奴:代指橘,或喻微薄家產(chǎn)。唐杜甫《驅(qū)豎子摘蒼耳》:“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p>


例句

木奴花映桐廬縣,青雀舟隨白露濤。 嚴(yán)維 送崔峒使往睦州兼寄薛司戶

青辭木奴橘,紫見地仙芝。 李商隱 陸發(fā)荊南始至商洛

唯須千樹橘,暫救李衡貧。 李端 送友人宰湘陰

合浦無明珠,龍洲無木奴。 李賀 感諷五首

采芝先避貴,栽橘早防貧。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 杜甫 驅(qū)豎子摘蒼耳

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xué)荊州利木奴。 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無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 楊衡 送王秀才往安南

機杼非桑女,林園異木奴。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

梅花成雪嶺,橘樹當(dāng)家童。 盧綸 送陳明府赴萍縣

紫鱗仙客馭,金顆李衡奴。 羅隱 秋日富春江行

鱸魚斫鲙輸張翰,橘樹呼奴羨李衡。 鄭谷 漂泊

木奴向熟懸金實,桑落新開瀉玉缸。 錢起 九日宴浙江西亭

因攜竹杖聞龍氣,為使仙童帶橘香。 韋莊 王道者

不種自生一株橘,誰教渠向階前出。不羨江陵千木奴。 顧況 諒公洞庭孤桔歌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黃香


《后漢書》卷八十上〈文苑列傳·黃香〉~263~
黃香字文彊,江夏安陸人也。年九歲,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喪,鄉(xiāng)人稱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劉護(hù)聞而召之,署門下孝子,甚見愛敬。香家貧,內(nèi)無仆妾,躬執(zhí)苦勤,盡心奉養(yǎng)。遂博學(xué)經(jīng)典,究精道術(shù),能文章,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肅宗詔香詣東觀,讀所未嘗見書。香后告休,及歸京師,時千乘王冠,帝會中山邸,乃詔香殿下,顧謂諸王曰:「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棺笥夷桓挠^。后召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書郎,數(shù)陳得失,賞賚增加。常獨止宿臺上,晝夜不離省闥,帝聞善之。
典故 
無雙譽
 
江夏黃童
 
黃童譽
 
黃香才
 
江夏姿
 
無雙黃郎

相關(guān)人物
黃香(字文彊)


《東觀漢記》卷十七〈黃香傳〉~738~
黃香,字文強,江夏安陸人。年九歲,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喪,鄉(xiāng)人稱其至孝。年十二,博覽傳記。京師號曰「日下無雙,江夏黃香」。黃香,字文強,年十二,家業(yè)虛貧,衣食不贍,舅龍鄉(xiāng)侯為作衣被,不受。章帝詔黃香令詣東觀,讀所未嘗見書,謂諸生曰:「此日下無雙,江夏黃童也?!拐碌圪n黃香淮南、孟子各一通。
《后漢書》卷八十上《文苑傳·黃香傳》
「黃香字文彊,江夏安陸人也。年九歲,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喪,鄉(xiāng)人稱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劉護(hù)聞而召之,署門下孝子,甚見愛敬。香家貧,內(nèi)無仆妾,躬執(zhí)苦勤,盡心奉養(yǎng)。遂博學(xué)經(jīng)典,究精道術(shù),能文章,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童』。」

簡釋

江夏黃童:指才華出眾者。唐羅隱《送姚安之赴任秋浦》:“江夏黃童徒逞辯,廣都龐令恐非才?!?/p>


例句

嗚呼江夏姿,竟掩宣尼袂。 杜甫 八哀詩(并序)贈秘書監(jiān)江夏李公邕

江夏黃童徒逞辯,廣都龐令恐非才。 羅隱 送姚安之赴任秋浦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黃香(字文彊)


《后漢書》卷八十上《文苑傳·黃香傳》
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肅宗詔香詣東觀,讀所未嘗見書。香后告休,及歸京師,時千乘王冠,帝會中山邸,乃詔香殿下,顧謂諸王曰:「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觀。后召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書郎,數(shù)陳得失,賞賚增加。常獨止宿臺上,晝夜不離省闥,帝聞善之。永元四年,拜左丞,功滿當(dāng)遷,和帝留,增秩。六年,累遷尚書令。

例句

澹澹滄海氣,結(jié)成黃香才。 孟郊 送黃構(gòu)擢第后歸江南

網(wǎng)今開傅燮,書舊識黃香。 杜牧 除官歸京睦州兩霽

黃香省闥登朝去,楊仆樓船振旅歸。 皇甫冉 送袁郎中破賊

典故  
黃香扇

相關(guān)人物
黃香(字文彊)


《太平御覽》卷七百七〈服用部九·枕〉~3279~
《東觀漢記》:「黃香事親,暑則扇枕,寒則以身溫席?!?/span>
《太平御覽》卷七百九〈服用部十一·薦席〉~3290~
《東觀漢記》曰:黃香家貧,躬執(zhí)勤苦,盡心供養(yǎng),暑則扇床枕,寒則自溫席。
《東觀漢記》卷十七〈黃香傳〉
黃香,字文強,江夏安陸人。父況為郡五官掾。劉設(shè)教令署香門下孝子,數(shù)占見。況舉孝廉,貧無奴仆,香躬親勤苦,盡心供養(yǎng),冬無蔥被,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例句

北堂倚門望君憶,東歸扇枕后秋色。 岑參 送韓巽入都覲省便赴舉

天從扇枕愿,人遂倚門情。 張說 岳州別姚司馬詔之制許歸侍

同懷扇枕戀,獨念倚門愁。 王維 送崔三往密州覲省

典故
徵蘭
 
贈蘭
   
香返夢蘭
 
燕蘭夢
 
姞夢徵蘭
  
佩蘭應(yīng)夢
 
相關(guān)人物
鄭文公
 
燕姞


《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十一〈宣公·傳三年〉~368~
冬。鄭穆公卒。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天使與己蘭。曰。余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為而子。以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見之。與之蘭而御之。辭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徵蘭乎。公曰。諾。生穆公。名之曰蘭。

簡釋

夢蘭:喻受恩寵,或指懷孕。唐杜甫《同豆廬峰貽主客李員外賢子輩知字韻》:“夢蘭他日應(yīng),折桂早年知?!?/p>


例句

竹似因談植,蘭疑入夢栽。 張諤 滿月

夢蘭他日應(yīng),折桂早年知。 杜甫 同豆盧峰知字韻

化蝶誠知幻,徵蘭匪契真。 蔣防 至人無夢

佩蘭初應(yīng)夢,奔月竟淪輝。 韓愈 梁國惠康公主挽歌詞二首之二

離前吉夢成蘭兆,別后啼痕上竹生。 駱賓王 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典故
急雨洗香車
 
洗車飛雨


《全唐詩》卷五百二十七〈七夕〉
云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jīng)年別恨多。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典故
甲煎淺俗
 
曄漫傳香


《宋書》卷六十九〈范曄孔熙先列傳〉~829~
曄性精微有思致,觸類多善,衣裳器服,莫不增損制度,世人皆法學(xué)之。撰和香方,其序之曰:「麝本多忌,過分必害;沈?qū)嵰缀停餆o傷。零藿虛燥,詹唐黏濕。甘松、蘇合、安息、郁金、?多、和羅之屬,并被珍于外國,無取于中土。又棗膏昏鈍,甲煎淺俗,非唯無助于馨烈,乃當(dāng)彌增于尤疾也?!勾诵蛩裕ひ员阮惓浚骸各瓯径嗉伞?,比庾炳之;「零藿虛燥」,比何尚之;「詹唐黏濕」,比沈演之;「棗膏昏鈍」,比羊玄保;「甲煎淺俗」,比徐湛之;「甘松、蘇合」,比慧琳道人;「沈?qū)嵰缀汀梗宰员纫病?/span>
典故  
金谷詩
 
金谷數(shù)
 
罰依金谷
 
金谷路
 
金谷俊游
 
金谷佳期
 
金谷香銷
 
金谷重樓

相關(guān)人物
石崇


《水經(jīng)注疏》卷十六〈谷水〉~384~
谷水又東,左會金谷水。水出太白原,東南流,歷金谷,謂之金谷水。東南流,徑晉衛(wèi)尉卿石崇之故居也。石季倫《谷金詩集·序》曰:「余以元康七年,從太仆卿出為征虜將軍,有別廬在河南界金谷澗中,有清泉茂樹,眾果竹柏,藥草蔽翳?!?/span>
《晉書》卷三十三〈石苞列傳·(子)石喬·(子)石崇〉~006~
崇穎悟有才氣,而任俠無行檢。在荊州,劫遠(yuǎn)使商客,致富不貲。徵為大司農(nóng),以徵書未至擅去官免。頃之,拜太仆,出為征虜將軍,假節(jié)、監(jiān)徐州諸軍事,鎮(zhèn)下邳。崇有別館在河陽之金谷,一名梓澤,送者傾都,帳飲于此焉。至鎮(zhèn),與徐州刺史高誕爭酒相侮,為軍司所奏,免官。復(fù)拜衛(wèi)尉,與潘岳諂事賈謐。謐與之親善,號曰「二十四友」。廣城君每出,崇降車路左,望塵而拜,其卑佞如此。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下〈品藻〉
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石崇《金谷詩敘》曰:「余以元康六年,從太仆卿出為使,持節(jié)監(jiān)青、徐諸軍事、征虜將軍。有別廬在河南縣界金谷澗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眾果竹柏、藥草之屬,莫不畢備。又有水碓、魚池、土窟,其為娛目歡心之物備矣。時征西大將軍祭酒王詡當(dāng)還長安,余與眾賢共送往澗中,晝夜游宴,屢遷其坐?;虻歉吲R下,或列坐水濱。時琴瑟笙筑,合載車中,道路并作。及住,令與鼓吹遞奏。遂各賦詩,以敘中懷?;虿荒苷撸P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懼凋落之無期。故具列時人官號、姓名、年紀(jì),又寫詩箸后。后之好事者,其覽之哉!凡三十人,吳王師、議郎、關(guān)中侯、始平武功蘇紹字世嗣,年五十,為首?!?/span>

例句

葉落上陽樹,草衰金谷園。 于武陵 洛中晴望

平陽擅歌舞,金谷盛招攜。 劉洎 安德山池宴集

隋朝古陌銅駝柳,石氏荒原金谷花。 劉滄 晚秋洛陽客舍

凌波如喚游金谷,羞彼揶揄淚滿衣。 司空圖 馮燕歌

金谷箏中傳不似,山陽笛里寫難成。 司空曙 殘鶯百囀歌同王員外耿拾遺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賦一物

前朝冠帶掩金谷,舊游花月經(jīng)銅駝。 司馬扎 送孔間入洛

故事諳金谷,新居近石城。 吳融 個人三十韻

繁華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園土一堆。 吳融 題延壽坊東南角古池

隨夢入池塘,無心在金谷。 唐彥謙 春草

金谷風(fēng)露涼,綠珠醉初醒。 唐彥謙 葡萄

石家美人金谷游,羅幃翠幕珊瑚鉤。 唐彥謙 詠葡萄

參差金谷樹,皎鏡碧塘沙。 弓嗣初 晦日宴高氏林亭

已迷金谷路,頻駐玉人車。 張南史

笙歌引出桃花洞,羅繡擁來金谷園。 方干 尚書新創(chuàng)敵樓二首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園。幾時辭碧落,誰伴過黃昏。 李商隱 杏花

憶昔游金谷,相看華發(fā)新。 李嘉祐 送王諫議充東都留守判官

妙伎游金谷,佳人滿石城。 李嶠

金谷園中柳,春來已舞腰。 李益 上洛橋

玉山那惜醉,金谷已無春。 李端 送黎少府赴陽翟

金谷走車來,玉人騎馬待。 李端 雜詩

可憐夾水錦步障,羞數(shù)石家金谷園。 李群玉 山榴

金谷園無主,桃源路不通。 李群玉 贈花

更看金谷騎,爭向石崇家。 杜審言 晦日宴游

碧樹環(huán)金谷,丹霞映上陽。 柳宗元 弘農(nóng)公以碩德偉材屈于誣枉左官三歲復(fù)為大僚天監(jiān)昭明人心感悅宗天竄伏湘浦拜賀末由謹(jǐn)獻(xiàn)詩五十韻以畢微志

蕪臺事往空留恨,金谷時危悟惜才。 武元衡 摩訶池宴

石家金谷舊歌人,起唱花筵淚滿巾。 殷堯藩 贈歌人郭婉二首

瑤軒金谷上春時,玉童仙女無見期。 王勃 江南弄

應(yīng)是石家金谷里,流傳未滿洛陽城。 王諲 夜坐看擋箏

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頹。 盧照鄰 辛法司宅觀妓

共賦瑤臺雪,同觀金谷箏。 盧綸 綸與吉侍郎中孚輒有所酬以申悲舊兼寄夏侯侍御審侯倉曹釗

塵埃金谷路,樓閣上陽鐘。 羅隱 圣真觀劉真師院十韻

蟬稀金谷樹,草遍德陽宮。 耿湋 奉送蔣尚書兼御史大夫東都留守

時人欣綠珠,詩滿金谷圓。 蔣冽 經(jīng)埋輪地

金谷歌傳第一流,鷓鴣清怨碧煙愁。 許渾 聽唱山鷓鴣

佳人金谷返,愛子洞庭迷。 趙冬曦 奉答燕公

歌聲掩金谷,舞態(tài)出平陽。 錢起 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

金谷多歡宴,佳麗正芳菲。 陳子昂 賦得妓

乍迷金谷路,稍變上陽宮。 韋應(yīng)物 雪中聞李儋過門不訪聊以寄贈

芝田花月屢裴回,金谷佳期重游衍。 駱賓王 疇昔篇

銅駝路上柳千條,金谷園中花幾色。 駱賓王 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典故 
香山九老
 
洛中畫
 
香山晏會
  
洛社耆英


《全唐詩》卷四百六十二〈九老圖詩〉
會昌五日三月,胡、吉、劉、鄭、盧、張等六賢,于東都敝居履道坊合尚齒之會。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絕倫,同歸故鄉(xiāng),亦來斯會。續(xù)命書姓名年齒,寫其形貌,附于圖右,與前七老,題為九老圖。仍以一絕贈之?!景福憾现^洛中遺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歸洛。僧如滿。年九十五歲?!?/span>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九〈白居易列傳〉~4304~
居易被遇憲宗時,事無不言,湔剔抉摩,多見聽可,然為當(dāng)路所忌,遂擯斥,所蘊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復(fù)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輒病去,遂無立功名意。與弟行簡、從祖弟敏中友愛。東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種樹,構(gòu)石樓香山,鑿八節(jié)灘,自號醉吟先生,為之傳。暮節(jié)惑浮屠道尤甚,至經(jīng)月不食葷,稱香山居士。嘗與胡杲、吉旼、鄭據(jù)、劉真、盧真、張渾、狄兼謨、盧貞燕集,皆高年不事者,人慕之,繪為九老圖。
典故
哭香囊
 
香囊遺恨

相關(guān)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新唐書》卷七十六〈后妃列傳上·楊貴妃〉~3495~
帝至自蜀,道過其所,使祭之,且詔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以國忠負(fù)上速亂,為天下殺之。今葬妃,恐反仄自疑?!沟勰酥?。密遣中使者具棺槨它葬焉。啟瘞,故香囊猶在,中人以獻(xiàn),帝視之,悽感流涕,命工貌妃于別殿,朝夕往,必為鯁欷。
《楊太真外傳》
上皇密令中官潛移葬于它所。妃之初瘞,以紫褥裹之。及移葬,肌膚已消釋矣,胸前尤有錦香囊在焉,中官葬畢以獻(xiàn),上皇置之懷袖。
典故  
桂一枝
 
郤詵
    
一枝丹桂
 
一枝仙桂
  
一枝榮
     
昆山一片
        
一枝高折
 
東堂第一
    
桂苑一枝
    
郗枝
   
折月中枝
  
東堂桂樹
  
桂香
   
郤詵聯(lián)臂
 
東堂才
  
薦東堂
  
手中有桂
 
郤家兄弟
 
郤堂桂
 
折桂高枝

相關(guān)人物
郤詵


《晉書》卷五十二〈郤詵列傳〉~443~
以對策上第,拜議郎。母憂去職。詵母病,苦無車,及亡,不欲車載柩,家貧無以韨馬,乃于所住堂北壁外假葬,開戶,朝夕拜哭。養(yǎng)雞種蒜,竭其方術(shù)。喪過三年,得馬八匹,輿柩至冢,負(fù)土成墳。未畢,召為征東參軍。徙尚書郎,轉(zhuǎn)車騎從事中郎。吏部尚書崔洪薦詵為左丞。及在職,嘗以事劾洪,洪怨詵,詵以公正距之,語在洪傳。洪聞而慚服。累遷雍州刺史。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侍中奏免詵官,帝曰:「吾與之戲耳,不足怪也。」詵在任威嚴(yán)明斷,甚得四方聲譽。卒于官。子延登為州別駕。

簡釋

東堂桂樹:喻指科舉及第。唐崔子向《上鮑大夫》:“東堂桂樹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p>

片玉:喻賢才。唐李咸用《悼范攄處士》:“安車未至柴關(guān)外,片玉已藏墳土新?!?/p>


例句

名慚桂苑一枝綠,鲙憶松江兩箸紅。 羅隱 東歸別常修

因悲遠(yuǎn)歸客,長望一枝榮。 羅隱 省試秋風(fēng)生桂枝

一枝丹桂未入手,萬里蒼波長負(fù)心。 羅隱 西京道德里

一枝何足解人愁,拋卻還隨定遠(yuǎn)侯。 羅隱 送泰州從事

五等列侯無故舊,一枝仙桂有風(fēng)霜。 羅隱 長安秋夜

因思一枝桂,已作斷根蓬。 羅隱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共許郤詵工射策,恩榮請向一枝看。 皇甫冉 送錢唐路少府赴制舉

七葉漢貂真密近,一枝詵桂亦徒然。 杜牧 洛下送張曼容赴上黨召

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艷陽千樹花。 伊璠 及第后寄梁燭處士

上國才將五字去,全家便待一枝歸。 方干 送吳彥融赴舉

東堂一枝在,為子惜年華。 司空曙 送喬廣下第歸淮南

碧霄知己在,香桂月中攀。 冷朝陽 送唐六赴舉

月里豈無攀桂分,湖中剛愛釣魚休。 可朋 贈方干

桂枝攀得獻(xiàn)庭闈,何似空懷楚橘歸。 姚鵠 和工部楊尚書重送絕句

有道期攀桂,無門息轉(zhuǎn)蓬。 姚鵠 書情獻(xiàn)知己

蓮幕未來須更聘,桂枝才去即先攀。 方干 贈鄭仁規(guī)

又期攀桂后,來賞百花繁。 暢當(dāng) 春日過奉誠園

梯穩(wěn)從攀桂,弓調(diào)任射莎。 李商隱 鏡檻

南省蘭先握,東堂桂早攀。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橋即事十六韻獻(xiàn)居守相國崔公兼呈工部劉公

甲乙科攀桂,圖書閣踐蓬。 武元衡 長安秋夜懷陳京昆季

仙府色饒攀桂侶,蓮花光讓握蘭身。 王傳 和襄陽徐相公商賀徐副使君章綬

若無攀桂分,秖是臥云休。 賈島 青門里作

同郡故人攀桂盡,把詩吟向泬寥天。 趙嘏 東望

桂攀明月曾觀國,蓬轉(zhuǎn)西風(fēng)卻問津。 高駢 留別彰德軍從事范校書

王屋山人有古文,欲攀青桂弄氛氳。 杜牧 盧秀才將出王屋高步名場江南相逢贈別

不耕南畝田,為愛東堂桂。 于濆 思?xì)w引

東堂桂欲空,猶有收螢光。 于濆 感懷

見誦甘泉賦,心期折桂歸。 劉商 送李元規(guī)昆季赴舉

千鈞何處穿楊葉,二月長安折桂枝。 劉商 送楊行元赴舉

稍類沖天鶴,多隨折桂人。 劉得仁 鶯出谷

桂枝攀最久,蘭省出仍初。 劉禹錫 傷韋賓客

憶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揚州攜手行。 劉禹錫 送李中丞赴楚州

昆山如可得,一片佇為榮。 劉軻 玉聲如樂

如何萬里來,青桂看人折。 劉駕 送李殷游邊

春風(fēng)漫折一枝桂,煙閣英雄笑殺人。 司空圖 榜下

圣代留昆玉,那令愧郤詵。 司馬扎 送友人下第東游

試向昆山投瓦礫,便容靈沼濯埃塵。 周匡物 及第后謝座主

雖欣月桂居先折,更羨春蘭最后榮。 周墀 賀王仆射放榜

登龍舊美無邪徑,折桂新榮盡直枝。 姚鵠 及第后上主司王起

多此歡情泛鹢舟,桂枝同折塞同游。 姚鵠 和徐先輩秋日游涇州南亭呈三二同年

君子識不淺,桂枝憂更多。 孟郊 送別崔寅亮下第

桂枝妄舉手,萍路空勞生。 孟郊 題從叔述靈巖山壁

一枝猶掛東堂夢,千里空馳北巷心。 孫定 寄孫儲一作下筆醉中寄儲

橘懷三個去,桂折一枝將。 岑參 送縢亢擢第歸蘇州拜親

新登郤詵第,更著老萊衣。 岑參 送蒲秀才擢第歸蜀

名登郤詵第,身著老萊衣。 岑參 送薛彥偉擢第東歸

洛陽才子能幾人,明年桂枝是君得。 岑參 送韓巽入都覲省便赴舉

東堂桂樹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 崔子向 上鮑大夫

桂枝家共折,雞樹代相傳。 崔峒 奉和給事寓直

聞君折得東堂桂,折罷那能不暫歸。 張氏 寄夫

幾出東堂謝不才,便甘閒望故山回。 張蠙 抒懷

不須化作山頭石,待我堂前折桂枝。 彭伉 寄妻

折桂早聞推獨步,分憂暫輟過重江。 方干 上越州楊嚴(yán)中丞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方干 中秋月

高情不與俗人知,恥學(xué)諸生取桂枝。 方干 獻(xiàn)王大夫

郤詵可要真消息,只向春前便得知。 方干 送王霖赴舉

珍重郤家好兄弟,明年祿位在何方。 方干 送縉陵王少府赴舉

安車未至柴關(guān)外,片玉已藏墳土新。 李咸用 悼范攄處士

鵠箭親疏雖異的,桂花高下一般香。 李咸用 贈陳望堯

芳桂當(dāng)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壓春期。 李商隱 及第東歸次灞上欲寄同年

桂樹一枝當(dāng)白日,蕓香三代繼清風(fēng)。 李商隱 奉和太原公送前楊秀才戴兼招楊正守戎

長樂遙聽上苑鐘,?衣稱慶桂香濃。 李商隱 贈孫綺新及第

青桂本來無欠負(fù),碧霄何處有因依。 李山甫 下第獻(xiàn)所知二首

桂樹既能欺賤子,杏花爭肯采閑人。 李山甫 下第臥疾盧員外召游曲江

麻衣盡舉一雙手,桂樹只生三兩枝。 李山甫 赴舉別所知

登龍兼折桂,歸去當(dāng)高車。 李端 元丞宅送胡浚及第東歸覲省

片玉若磨唯轉(zhuǎn)瑩,莫辭云水入廬峰。 李群玉 勸人廬山讀書

所嗟芳桂晚,寂寞對汀洲。 李群玉 岳陽春晚

霄漢春風(fēng)棣萼開,桂枝攀盡賈家才。 李群玉 送唐侍御福建省兄

未折月中枝,寧隨宋都鹢。 李群玉 送魏圭覲省

夢蘭他日應(yīng),折桂早年知。 杜甫 同豆盧峰知字韻

禮闈曾擢桂,憲府既乘驄。 杜甫 哭長孫侍御

不得同晁錯,吁嗟后郤詵。 杜甫 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

弟兄各折一枝桂,還向嶺頭聯(lián)影飛。 林藻 梨嶺

握蘭中臺并,折桂東堂春。 權(quán)德輿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xiàn)之

桂枝嘗遍折,棣萼更相鮮。 權(quán)德輿 奉和史館張閣老以許陳二閣長愛弟俱為尚書郎伯仲同時列在南北省會于左掖因而有詠

名高折桂方年少,心苦為文命未通。 武元衡 戲贈韓二秀才

已獻(xiàn)甘泉賦,仍登片玉科。 武元衡 送李正字之蜀

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齠年。 武元衡 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

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 溫庭筠 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

君是煙霄折桂身,圣朝方切用儒珍。 王霞卿 答鄭殷彝

桂折因同樹,鶯遷各異年。 白居易 東都冬日會諸同年宴鄭家林亭

共許郤詵工射策,恩榮請向一枝看。 皇甫冉 送錢唐路少府赴制舉

桂樹放教遮月長,杏園終待隔年開。 盧尚卿 東歸詩

桂樹曾爭折,龍門幾共登。 盧綸 早春游樊川野居卻寄李端校書兼呈崔峒補闕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遺

郤詵為胄子,季札是鄉(xiāng)人。 竇常 故秘監(jiān)丹陽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詞

之荊且愿依劉表,折桂終慚見郤詵。 竇牟 酬舍弟庠罷舉從州辟書

之荊且愿依劉表,折桂終慚見郤詵。 竇牟 酬舍弟庠罷舉從州辟書

丹桂竟多故,白云空有情。 羅隱 南康道中

應(yīng)觀法界蓮千葉,肯折人間桂一枝。 羅隱 和禪月大師見贈

還被青青桂,催君不自由。 羅隱 商于驛與于蘊玉話別

紅塵偶別迷前事,丹桂相傾愧后徒。 羅隱 寄徐濟(jì)進(jìn)士

不耕南畝田,為愛東堂桂。 羅隱 思?xì)w行

仙桂高高似有神,貂裘敝盡取無因。 羅隱 東歸

難將白發(fā)期公道,不覺丹枝屬別人。 羅隱 東歸

鄒律有風(fēng)吹不變,郤枝無分住應(yīng)難。 羅隱 東歸別所知

丹桂無心彼此諳,二年疏懶共江潭。 羅隱 湘中贈范鄖

拋擲紅塵應(yīng)有恨,思量仙桂也無端。 羅隱 西京崇德里居

六枝仙桂最先春,蕭灑高辭九陌塵。 羅隱 送蘄州裴員外

當(dāng)年憶見桂枝春,自此清途未四旬。 羅隱 酬寄右司李員外

荊璞獻(xiàn)多還得售,桂堂恩在敢輕回。 翁承贊 喜弟承檢登科

不愛春宮分桂樹,欲教天子枉蒲輪。 翁洮 贈方干先生

上林新桂年年發(fā),不許平人折一枝。 胡曾 下第

位以穿楊得,名因折桂還。 薛業(yè) 晚秋贈張折沖

得意東歸過岳陽,桂枝香惹蕊珠香。 袁皓 寄岳陽嚴(yán)使君

丹桂阻丹懇,白衣成白頭。 許棠 投徐端公

丹霄空把桂枝歸,白首依前著布衣。 許棠 講德陳情上淮南李仆謝八首

東堂曾受薦,垂白志猶堅。 許棠 陳情獻(xiàn)江西李常侍五首

折桂文如錦,分憂力若春。 貫休 上宋使君

今日桂枝平折得,幾年春色并將來。 貫休 聞許棠及第因寄桂雍

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謝煙香更入衣。 鄭谷 擢第后入蜀經(jīng)羅村路見海棠盛開偶有題詠

化佇還珠美,心將片玉貞。 錢起 送張中丞赴桂州

直矜鸚鵡賦,不貴芳桂枝。 錢起 送李四擢第歸覲省

名逃郤詵策,興發(fā)謝玄文。 錢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荊楚

片玉登科后,孤舟任興行。 錢起 送虞說擢第東游

多才白華子,初擅桂枝名。 錢起 送鄭巨及第后歸覲

郤詵丹桂無人指,阮籍青襟有淚沾。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xiàn)虢州崔郎中二十韻

郤堂流桂景,陳巷集車音。 韋莊 和薛先輩見寄初秋寓懷即事之作二十韻

年年為獻(xiàn)東堂策,長是蘆花別釣磯。 韋莊 鄠杜舊居二首

谷水直言身不顧,郤詵高第轉(zhuǎn)名香。 韓翃 別氾水縣尉

全高南越蠹,豈謝東堂策。 顏真卿 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

芳桂君應(yīng)折,沉灰我不然。 顧況 送韋秀才赴舉

君兼蓮幕貴,我得桂枝榮。 顧非熊 行經(jīng)褒城寄興元姚從事

東堂第一領(lǐng)春風(fēng),時怪關(guān)西小驥慵。 黃滔 寄楊贊圖學(xué)士(學(xué)士與元昆俱以龍腦登選)

東堂歲去銜杯懶,南浦期來落淚頻。 黃滔 新野道中

雖向東堂先折桂,不如賓席此時同。 黃頗 聞宜春諸舉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

待折東堂桂,歸來更苦辛。 齊己 贈孫生

典故
麟帶壓愁香


《溫庭筠詩集》卷一
唐·溫庭筠《舞衣曲》:「張家公子夜聞雨,夜向蘭堂思楚舞。蟬衫麟帶壓愁香,偷得鶯簧鎖金樓?!骨?#183;曾益注:「李賀詩:『玉刻麒麟腰帶紅。』」
《漢語大詞典》:千奴
見“ 千頭木奴 ”。
《漢語大詞典》:千頭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樹。 漢 末 李衡 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龍陽 汜洲 種柑橘千株。臨死,對他的兒子說:“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币?span id="vbgoui2"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孫休傳》 裴松之 注引《襄陽記》、 晉 習(xí)鑿齒 《襄陽耆舊傳·李衡傳》。后多用以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蘇軾 《食柑》詩:“坐客慇勤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貧。”
《漢語大詞典》:千頭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樹。 漢 末 李衡 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龍陽 汜洲 種柑橘千株。臨死,對他的兒子說:“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币?span id="6iom7g1"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孫休傳》 裴松之 注引《襄陽記》、 晉 習(xí)鑿齒 《襄陽耆舊傳·李衡傳》。后多用以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蘇軾 《食柑》詩:“坐客慇勤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貧?!?/div>
《漢語大詞典》:千頭橘(千頭橘)
千棵柑橘樹。 明 李東陽 《次李白洲留別韻》之一:“家貧尚有千頭橘,身健何須九節(jié)蒲?!?清 趙翼 《七十自述》詩之十九:“夸張有絹千頭橘,防備無衣百本桑。”參見“ 千頭木奴 ”。
分類:柑橘橘樹
《漢語大詞典》:千頭木奴(千頭木奴)
指千棵柑橘樹。 漢 末 李衡 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龍陽 汜洲 種柑橘千株。臨死,對他的兒子說:“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見三國志·吳志·孫休傳 裴松之 注引《襄陽記》、 晉 習(xí)鑿齒 《襄陽耆舊傳·李衡傳》。后多用以為典。亦省作“ 千奴 ”。 宋 蘇軾 《食柑》詩:“坐客慇勤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貧?!?/div>
《國語辭典》:木奴  拼音:mù nú
1.丹陽太守李衡因其妻不善治家,遂密遣十人于武陵龍陽洲上作宅,種柑橘樹千株。臨死乃告知兒女,后家道殷足。見《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傳。孫休》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后用以稱柑橘為「木奴」。唐。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詩:「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xué)荊州利木奴?!顾?。王炎《雙溪類槁。卷六。張德夫園亭八詠。橘渚》:「木奴欲獻(xiàn)主人壽,一夜累累千顆黃。」
2.果實的通稱。宋。謝薖《竹友集。卷七。次韻吳民載告別覓酒詩二首之二》:「嘉蔬實空甒,并遣木奴來?!?/div>
《漢語大詞典》:李衡奴
《三國志·吳志·孫休傳》“ 丹陽 太守 李衡 ”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xí)鑿齒《襄陽記》:“ 衡 每欲治家,妻輒不聽,后密遣客十人於 武陵 龍陽 汜洲 上作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我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zé)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焙笏旆Q橘子為“李衡奴”。 唐 羅隱 《秋日富春江行》詩:“遠(yuǎn)岸平如翦,澄江靜似鋪。紫鱗仙客馭,金顆李衡奴?!?/div>
《國語辭典》:橘奴  拼音:jú nú
橘樹。參見「木奴」條。唐。杜甫驅(qū)豎子摘蒼耳〉詩:「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div>
《漢語大詞典》:洲中奴
指柑橘樹。 宋 蘇軾 《侄安節(jié)遠(yuǎn)來夜坐》詩之三:“腰下牛閑方解佩,洲中奴長足為生?!眳⒁姟?木奴 ”。
分類:柑橘橘樹
《國語辭典》:木奴  拼音:mù nú
1.丹陽太守李衡因其妻不善治家,遂密遣十人于武陵龍陽洲上作宅,種柑橘樹千株。臨死乃告知兒女,后家道殷足。見《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傳。孫休》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后用以稱柑橘為「木奴」。唐。柳宗元 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詩:「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xué)荊州利木奴?!顾?。王炎《雙溪類槁。卷六。張德夫園亭八詠。橘渚》:「木奴欲獻(xiàn)主人壽,一夜累累千顆黃?!?br />2.果實的通稱。宋。謝薖《竹友集。卷七。次韻吳民載告別覓酒詩二首之二》:「嘉蔬實空甒,并遣木奴來?!?/div>
《漢語大詞典》:黃郎子
指 東漢 黃香 。 黃香 博學(xué)能文,京師號曰:天下無雙, 江夏 黃童 。見《后漢書·文苑傳上·黃香》。 宋 張孝祥 《丑奴兒》詞:“無雙誰似 黃郎子 ,自 鄶 無譏?!?/div>
《國語辭典》:天下無雙(天下無雙)  拼音:tiān xià wú shuāng
天下沒有第二個,獨一無二?!妒酚?。卷七七。魏公子列傳》:「始吾聞夫人弟公子天下無雙?!埂逗鬂h書。卷八○。文苑列傳上。黃香》:「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童』?!?/div>
《國語辭典》:黃香(黃香)  拼音:huáng xiāng
人名。(?~西元122)字文強,東漢安陸人。九歲時失母,事父至孝,夏月扇枕,冬則以身溫被。博通經(jīng)典,能文章,官至尚書令。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文。
《漢語大詞典》:黃香梅
臘梅的一種。 宋 范成大 《梅譜》:“百葉緗梅,亦名黃香梅,亦名千葉香梅,花葉至二十餘瓣,心色微黃,花頭差小而繁密?!币嗍∽鳌?黃香 ”。 宋 楊萬里 《蠟梅》詩之一:“來從 真臘國 ,自號小黃香?!?/div>
分類:臘梅
《漢語大詞典》:扇枕
見“ 扇枕溫席 ”。
《國語辭典》:扇枕溫席(扇枕溫席)  拼音:shān zhěn wēn xí
漢代黃香于夏天時先將床枕扇涼,冬天時先以身體將席暖溫,再請父母入睡。典出《東觀漢記。卷一九。黃香傳》。后以扇枕溫席比喻侍奉雙親極為孝順。
分類:孝親北周
《漢語大詞典》:黃香扇枕
后漢書·文苑傳上·黃香:“ 香 家貧,內(nèi)無僕妾,躬執(zhí)苦勤,盡心奉養(yǎng)?!?王先謙 集解:“ 惠棟 曰:《東觀記》云:父 況 ,舉孝廉,為郡五官,貧無奴僕。 香 躬勤左右,盡心供養(yǎng)。冬無被袴而親極滋味,暑即扇牀枕,寒即以身溫席。”后即以“黃香扇枕”為克盡孝道之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詩:“ 老萊 斑衣, 黃香 扇枕。” 魯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 子路 負(fù)米’、‘ 黃香 扇枕’之類?!?/div>
《國語辭典》:夢蘭(夢蘭)  拼音:mèng lán
春秋鄭文公妾夢蘭而生穆公。見《左傳。宣公三年》。后因稱婦人有孕為夢蘭。清。宣鼎《夜雨秋燈錄。卷五。癡蘭院主》:「婆子驚詫,翌告于朱之夫人,則正于昨夕生一女公子,夢蘭而誕,彼此互述,始審生女之為素心后身,遂名曰紉蘭?!?/div>
《國語辭典》:燕姞夢蘭(燕姞夢蘭)  拼音:yān jí mèng lán
春秋時代鄭國文公的賤妾燕姞,夢見鄭國先君化為天使賜予蘭花。后得文公寵幸,侍寢而懷孕生穆公。見《左傳。宣公三年》。后遂以燕姞夢蘭比喻受寵或懷孕生子的吉兆。
《國語辭典》:蘭兆(蘭兆)  拼音:lán zhào
生男的預(yù)兆。參見「蘭夢」條。唐。駱賓王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詩:「離前吉夢成蘭兆,別后啼痕上竹生。」
《國語辭典》:蘭夢(蘭夢)  拼音:lán mèng
春秋鄭文公妾燕姞,夢天使賜予蘭,已而生子穆公。見《左傳。宣公三年》。后引喻為生男的預(yù)兆。也作「蘭兆」。
分類:征兆
《國語辭典》:蘭夢(蘭夢)  拼音:lán mèng
春秋鄭文公妾燕姞,夢天使賜予蘭,已而生子穆公。見《左傳。宣公三年》。后引喻為生男的預(yù)兆。也作「蘭兆」。
分類:征兆
《國語辭典》:金谷  拼音:jīn gǔ
地名。位于河南省洛陽縣西。晉石崇建金谷園于此。
《國語辭典》:金谷酒數(shù)(金谷酒數(shù))  拼音:jīn gǔ jiǔ shù
晉代石崇于金谷園宴請賓客,賦詩不成者則罰酒三杯。見晉。石崇〈金谷詩序〉。后泛指宴會上罰酒之?dāng)?shù)。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shù)?!?/div>
《國語辭典》:金谷園(金谷園)  拼音:jīn gǔ yuán
晉代石崇所建的庭園。位于河南縣界,金谷澗中。離城十里,中有清泉茂林,果樹藥草,金田十頃,豬雞鵝羊無數(shù)。石崇常宴請賓客于園中,登高臨水,飲酒賦詩。
《國語辭典》:金谷  拼音:jīn gǔ
地名。位于河南省洛陽縣西。晉石崇建金谷園于此。
《漢語大詞典》:九老圖(九老圖)
唐 白居易 與 胡杲 、 吉皎 、 劉真 、 鄭據(jù) 、 盧貞 、 張渾 年老退居 洛陽 ,曾作尚齒之會,并各賦詩記其事。時為 會昌 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 李元爽 及僧 如滿 亦告老歸 洛 ,因作九老尚齒之會,并書姓名、年齒,繪其形貌,題為九老圖。后傳世姓名不一。見 唐 白居易 《九老圖詩序》、唐詩紀(jì)事卷四九。后因以“九老圖”為告老還鄉(xiāng)者聚會之典。 元 劉從益 《送儀提點西歸》詩:“自斷平生不問天,拂衣歸去任吾年。五侯鯖飽無多味,九老圖成又一傳?!?/div>
分類:白居易
《國語辭典》:九老會(九老會)  拼音:jiǔ lǎo huì
宋朝李昉年老罷相,居京師,慕白居易與八位老人一同宴游之舉,與張好問、李運、宋琪、武允成、贊寧、魏丕、楊徽之、朱昂宴集,稱為「九老會」。見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一二。至道九老》。
《漢語大詞典》:九老圖(九老圖)
唐 白居易 與 胡杲 、 吉皎 、 劉真 、 鄭據(jù) 、 盧貞 、 張渾 年老退居 洛陽 ,曾作尚齒之會,并各賦詩記其事。時為 會昌 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 李元爽 及僧 如滿 亦告老歸 洛 ,因作九老尚齒之會,并書姓名、年齒,繪其形貌,題為九老圖。后傳世姓名不一。見 唐 白居易 《九老圖詩序》、唐詩紀(jì)事卷四九。后因以“九老圖”為告老還鄉(xiāng)者聚會之典。 元 劉從益 《送儀提點西歸》詩:“自斷平生不問天,拂衣歸去任吾年。五侯鯖飽無多味,九老圖成又一傳?!?/div>
分類:白居易
《漢語大詞典》:一枝桂
晉書·卻詵傳:“ 武帝 于 東堂 會送,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后因以“一枝桂”喻科舉及第之榮。 唐 李白 《同吳王送杜秀芝赴舉入京》詩:“欲折一枝桂,還來雁沼前。” 唐 羅隱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因思一枝桂,已作斷根蓬?!?清 鄭燮 《得南闈捷音》詩:“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載征途發(fā)達(dá)遲?!?/div>
分類:科舉及第
《漢語大詞典》:丹枝
丹桂的樹枝。比喻科舉及第。 唐 齊己 《貽王秀才》詩:“須教至公手,不惜付丹枝?!?唐 羅隱 《東歸》詩:“唯將白髮期公道,不覺丹枝屬別人。”參見“ 丹桂 ”。
《國語辭典》:丹桂  拼音:dān guì
1.深黃色的木樨花。
2.木犀的別名。參見「木犀」條。
3.比喻登科及第的人?!端问?。卷二六三。竇儀傳》:「馮道與禹鈞有舊,嘗贈詩,有『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div>
《國語辭典》:丹桂  拼音:dān guì
1.深黃色的木樨花。
2.木犀的別名。參見「木犀」條。
3.比喻登科及第的人?!端问?。卷二六三。竇儀傳》:「馮道與禹鈞有舊,嘗贈詩,有『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div>
《漢語大詞典》:仙桂
(1).神話傳說月中有桂樹,稱之為“仙桂”。語出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咫:“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宋 無名氏 《大圣樂·初夏》詞:“輕紈舉,動團(tuán)圓素月,仙桂婆娑?!?br />(2).喻指科舉功名。 宋 無名氏 《百字歌·壽張簿》詞:“才華拔萃,早宜仙桂高折。”參見“ 仙人桂 ”。
《漢語大詞典》:仙人桂
舊時稱舉進(jìn)士為折桂,因以“仙人桂”借指科舉功名。 宋 王禹偁 《送鞠評事宰蘭溪》詩:“科名舊捷仙人桂,縣界遙看婺女星。”參見“ 仙桂 ”。
《漢語大詞典》:失桂
指科舉落第。 唐 人謂登科為折桂,故稱。 唐 盧綸 《送魏廣下第歸揚州》詩:“獨歸初失桂,共醉忽停杯。”參見“ 折桂 ”。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晉代郤詵曾以「桂林之一枝」對晉武帝比喻自己舉賢良對策的才能,為天下第一。見《晉書。卷五二。郤詵傳》。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唐。溫庭筠 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詩:「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也作「攀桂」。
《國語辭典》:昆山片玉(崑山片玉)  拼音:kūn shān piàn yù
比喻稀世珍寶或才能杰出的人。語本《晉書。卷五二。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挂沧鳌咐ド狡瘛埂?/div>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晉代郤詵曾以「桂林之一枝」對晉武帝比喻自己舉賢良對策的才能,為天下第一。見《晉書。卷五二。郤詵傳》。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唐。溫庭筠 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詩:「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挂沧鳌概使稹埂?/div>
《漢語大詞典》:擢桂
猶折桂。指科舉及第。 唐 杜誦 《哭長孫侍御》詩:“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宋 楊萬里 《送羅宣卿主簿之官巴陵》詩:“ 印山 三子十一孫,六人擢桂兩特恩?!?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高蟾:“明年 李昭 知貢,遂擢桂,官至御史中丞?!?/div>
《國語辭典》:攀桂  拼音:pān guì
比喻科舉中第。參見「折桂」條。唐。杜甫 八月十五夜月詩二首之一:「轉(zhuǎn)蓬行地遠(yuǎn),攀桂仰天高?!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四:「今試期日近,若但迷戀于此,不惟攀桂無分,亦且身軀難保?!?/div>
《國語辭典》:折桂  拼音:zhé guì
晉代郤詵曾以「桂林之一枝」對晉武帝比喻自己舉賢良對策的才能,為天下第一。見《晉書。卷五二。郤詵傳》。后人遂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唐。溫庭筠 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詩:「猶喜故人先折桂,自憐羈客尚飄蓬?!挂沧鳌概使稹?。
《國語辭典》:昆山玉(昆山玉)  拼音:kūn shān yù
昆崙山所產(chǎn)的美玉。
《國語辭典》:昆玉  拼音:kūn yù
稱人兄弟的敬詞?!段饔斡洝返谒娜兀骸肝仪茵埬氵@次:一則是看你昆玉分上;二來只該怪那廝年幼無知,你也不甚知情?!挂沧鳌咐ビ瘛?。
《國語辭典》:昆玉(崑玉)  拼音:kūn yù
1.昆崙山所產(chǎn)的美玉。用以比喻心志高潔、文章精美或人才杰出?!段倪x。劉孝標(biāo)。辯命論》:「琎則志烈秋霜、心貞昆玉。」
2.陸機兄弟生于昆山,后人便以昆玉來敬稱別人兄弟。如:「多年不見,不知賢昆玉近來可好?」也作「昆玉」。
《漢語大詞典》:東堂桂(東堂桂)
晉書·郤詵傳載: 郤詵 以對策上第,拜議郎。后遷官, 晉武帝 于 東堂 會送,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焙笠蚍Q科舉考試及第為“東堂桂”。 五代 齊己 《贈孫生》詩:“待折 東堂 桂,歸來更苦辛?!?宋 張先 《感皇恩》詞:“第名天陛首 平津 , 東堂 桂,重占一枝春。” 清 納蘭性德 《滿江紅·茅屋新成卻賦》詞:“青海不來如意夢,紅箋暫寫違心字,道別來渾是不關(guān)心, 東堂 桂?!?/div>
《漢語大詞典》:東堂策(東堂策)
晉書·摯虞傳:“ 武帝 詔曰:‘省諸賢良答策,雖所言殊涂,皆明於王義,有益政道……’詔諸賢良方正直言,會 東堂 策問?!焙笠蛞浴皷|堂策”指策試。亦指所對的策文。 唐 顏真卿 《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詩:“全高 南越 蠧,豈謝 東堂 策。” 前蜀 韋莊 《鄠杜舊居》詩之一:“年年為獻(xiàn) 東堂 策,長是蘆花別釣磯。”參見“ 東堂 ”、“ 東堂桂 ”。
分類:策試策文
《漢語大詞典》:東堂夢(東堂夢)
謂夢想考試及第。 唐 孫定 《下第醉中寄儲》詩:“一枝猶掛 東堂 夢,千里空馳北巷心?!眳⒁姟?東堂 ”。
《漢語大詞典》:東堂(東堂)
(1).東廂的殿堂或廳堂。古代多指皇宮或官舍。書·顧命:“一人冕執(zhí)劉,立于東堂;一人冕執(zhí)鉞,立于西堂?!?唐 王維 《故太子師徐公挽歌》之三:“北首辭明主,東堂哭大臣。” 金 蔡圭 《并州無竹官舍東堂之北種碧蘆以寄意用作長句》:“他日東堂慙拙政,只將此物作甘棠?!?br />(2).儀禮·大射:“公將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東堂?!焙笠蛞苑Q習(xí)射的場所。南史·庾悅傳:“初, 劉毅 家在 京口 ,酷貧,嘗與鄉(xiāng)曲士大夫往東堂共射?!?br />(3).指 晉 宮的正殿。 晉武帝 時 郤詵 于 東堂 殿試得第,后因以為試院的代稱。 唐 王建 《送薛曼應(yīng)舉》詩:“子去 東堂 上,我歸南澗濱。” 唐 李頻 《送友人游蜀》詩:“ 東堂 雖不捷,西去復(fù)何愁。” 宋 王圭 《呈永叔書事》詩:“十五年前出門下,最榮今日預(yù) 東堂 ?!眳⒁姟?東堂桂 ”、“ 東堂策 ”。
(4). 宋 毛滂 的號。 清 鈕琇 觚賸·紉蘭詞:“若 黃子鴻 所著《紉蘭》別集,風(fēng)流俊邁,非不可追響 東堂 ,齊蹤 西麓 也?!?/div>
《漢語大詞典》:桂折
(1).桂枝折斷。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北周 庾信 《周安昌公夫人鄭氏墓志銘》:“ 巴水 幽咽,猿鳴斷絶。月落珠傷,春枯桂折。”
(2).折桂。喻登科及第。 唐 白居易 《東都冬日會諸同聲宴鄭家林亭》詩:“桂折應(yīng)同樹,鶯遷各異年?!眳⒁姟?桂林一枝 ”。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樹。桂林一枝比喻才能優(yōu)異、出類拔萃。《晉書。卷五二。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div>
《國語辭典》:桂枝  拼音:guì zhī
1.桂木的樹枝。漢。劉安〈招隱士〉:「猿狖群嘯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br />2.牡桂的枝,可入藥。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四。木部。桂》。
3.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用桂枝指月。唐。太宗〈遼城望月〉詩:「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div>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樹。桂林一枝比喻才能優(yōu)異、出類拔萃?!稌x書。卷五二。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div>
《國語辭典》:桂樹(桂樹)  拼音:guì shù
1.樟科「肉桂」的別名。參見「肉桂」條。
2.木犀科「木犀」,即「桂花」的別名。參見「木犀」條。
《漢語大詞典》:桂科
唐 人稱科舉及第為折桂或登科,省稱“桂科”。 唐 李商隱 《為東川崔從事福謝辟并聘錢啟》:“仰觀蓮幕,俯度桂科,卵翼不自他們,頂踵實非己物。” 唐 杜荀鶴 《辭鄭員外入關(guān)》詩:“男兒三十尚蹉跎,未遂青云一桂科?!?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江山之秀鐘乎人,純孝高節(jié)并其身,掬茲二美,摛為雄文,以之登桂科?!眳⒁姟?桂林一枝 ”。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樹。桂林一枝比喻才能優(yōu)異、出類拔萃?!稌x書。卷五二。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國語辭典》:桂籍  拼音:guì jí
科舉考試登第人員的名籍。宋。徐鉉 廬陵別朱觀先輩詩:「桂籍知名有幾人,翻飛相續(xù)上青云?!?/div>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樹。桂林一枝比喻才能優(yōu)異、出類拔萃。《晉書。卷五二。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div>
《漢語大詞典》:片玉
比喻群賢之一。晉書·郤詵傳:“﹝ 武帝 ﹞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唐 元稹 《送崔侍御之嶺南二十韻》:“聯(lián)游虧片玉,洞照失明鑒。” 唐 黃滔 《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書》:“逮夫片玉昇科,兼金列牓,雖登龍羣彥,同戴丘山,而附鳳一心,偏投膠漆?!?/div>
《漢語大詞典》:芳桂
(1).香桂。 南朝 梁簡文帝 《招真館碑》:“柱削芳桂,豈俟 開陽 木飛;材選海檀,無勞 豫章 神拔。” 唐 盧照鄰 《五悲文·悲才難》:“巖有芳桂,隰有棠棣。枝巃嵸兮相樛,葉翩翩兮相翳?!?br />(2).比喻科第功名。 唐 顧況 《送韋秀才赴舉》詩:“芳桂君應(yīng)折,沉灰我不然?!?唐 李商隱 《及第東歸次灞上卻寄同年》詩:“芳桂當(dāng)年各一枝,行期未分壓春期?!?/div>
分類:科第功名
《漢語大詞典》:詵枝(詵枝)
晉書·郤詵傳:“﹝ 詵 ﹞累遷 雍州 刺史。 武帝 於東堂會送,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币蛞浴霸栔Α睘轫灀P政績卓著者之典。 唐 羅隱 《寄大理寺徐郎中》詩:“事雖亡顯報,理合有陰功。官序 詵 枝老,幽塵 范 甑空?!?雍文華 校輯:“《英華》、全唐詩詩末注云:‘ 證圣 中, 徐有功 為大理少卿,執(zhí)法平恕, 鹿城 主簿 潘好禮 論以美之也。’”
《漢語大詞典》:詵桂(詵桂)
喻練達(dá)能干的官吏。 唐 杜牧 《洛下送張曼容赴上黨召》詩:“七葉 漢 貂真密近,一枝 詵 桂亦徒然?!眳⒁姟?詵枝 ”。
《漢語大詞典》:詵枝(詵枝)
晉書·郤詵傳:“﹝ 詵 ﹞累遷 雍州 刺史。 武帝 於東堂會送,問 詵 曰:‘卿自以為何如?’ 詵 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币蛞浴霸栔Α睘轫灀P政績卓著者之典。 唐 羅隱 《寄大理寺徐郎中》詩:“事雖亡顯報,理合有陰功。官序 詵 枝老,幽塵 范 甑空。” 雍文華 校輯:“《英華》、全唐詩詩末注云:‘ 證圣 中, 徐有功 為大理少卿,執(zhí)法平恕, 鹿城 主簿 潘好禮 論以美之也?!?/div>
《漢語大詞典》:郤枝
亦作“郄枝”。 見“ 郤詵枝 ”。
《漢語大詞典》:郤詵枝(郤詵枝)
同“ 郤詵丹桂 ”。亦作“郄詵枝”。 喻指科舉及第。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詞:“正是神京爛熳時,羣仙初折得, 郄詵 枝。” 清 唐孫華 《桂》詩:“競説國書方薦士,何人折取 郄詵 枝?” 唐 羅隱 《東歸別所知》:“ 鄒 律有風(fēng)吹不變, 郄 枝無分住應(yīng)難?!?宋 劉筠 《與客啟明》:“ 秦 痔從來易得車, 郄 枝今比我何如?!?/div>
分類:科舉及第
《漢語大詞典》:郤詵丹桂(郤詵丹桂)
亦作“郄詵丹桂”。 晉 郤詵 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自視為“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見晉書·郤詵傳。后因以“郤詵丹桂”喻科舉及第,獲得功名。 前蜀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寄獻(xiàn)虢州崔郎中二十韻》:“帝里無成久滯淹,別家三度見新蟾。 郄詵 丹桂無人指, 阮籍 青襟有淚霑?!?唐 黃滔 《祭司勛孫郎中》:“ 劉 家則三 嘏 揚芳, 馬 氏則五 常 擅美。故得數(shù)枝 郄 桂,交茂鴒原;一本 田 荊,分輝雞樹?!?清 唐孫華 《張母陳太孺人貞節(jié)詩》:“首折 郄詵 桂,行棄 終生 繻?!?/div>
《漢語大詞典》:郤詵枝(郤詵枝)
同“ 郤詵丹桂 ”。亦作“郄詵枝”。 喻指科舉及第。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詞:“正是神京爛熳時,羣仙初折得, 郄詵 枝?!?清 唐孫華 《桂》詩:“競説國書方薦士,何人折取 郄詵 枝?” 唐 羅隱 《東歸別所知》:“ 鄒 律有風(fēng)吹不變, 郄 枝無分住應(yīng)難。” 宋 劉筠 《與客啟明》:“ 秦 痔從來易得車, 郄 枝今比我何如。”
分類:科舉及第
《漢語大詞典》:郤詵第(郤詵第)
見“ 郤詵高第 ”。
《漢語大詞典》:郤詵高第(郤詵高第)
晉 郤詵 舉賢良對策試,為天下第一。見晉書·郤詵傳。后因以“郤詵高第”喻指科舉高中,榮登榜首。 唐 韓翃 《別汜水縣尉》詩:“ 谷永 直言身不顧, 郤詵 高第轉(zhuǎn)名香?!?唐 岑參 《送薛彥偉擢第東都覲省》詩:“名登 郄詵 第,身著 老萊 衣。” 唐 岑參 《送蒲秀擢第歸蜀》詩:“新登 郄詵 第,更著 老萊 衣?!?/div>
《漢語大詞典》:郤詵策(郤詵策)
同“ 郤詵丹桂 ”。 唐 錢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荊楚》:“名逃 郤詵 策,興發(fā) 謝玄 文?!?/div>
《漢語大詞典》:郤詵高第(郤詵高第)
晉 郤詵 舉賢良對策試,為天下第一。見晉書·郤詵傳。后因以“郤詵高第”喻指科舉高中,榮登榜首。 唐 韓翃 《別汜水縣尉》詩:“ 谷永 直言身不顧, 郤詵 高第轉(zhuǎn)名香?!?唐 岑參 《送薛彥偉擢第東都覲省》詩:“名登 郄詵 第,身著 老萊 衣?!?唐 岑參 《送蒲秀擢第歸蜀》詩:“新登 郄詵 第,更著 老萊 衣。”
《漢語大詞典》:青桂
(1).桂樹。桂樹常綠,故稱。舊題 漢 郭憲 洞冥記卷一:“ 元光 中,帝起 壽靈壇 ……四面列種軟棗,條如青桂,風(fēng)至自拂堦上游塵?!?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青桂羞烈,沉水慚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誤掇惡名:“ 裴筠 婚 蕭楚公 女,言定未幾,便擢進(jìn)士。 羅隱 以一絶刺之,略曰:‘細(xì)看月輪還有意,信知青桂近 嫦娥 ?!?br />(2).香料名。即青桂香。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沉香﹝集解﹞引 蘇恭 曰:“沉香、青桂、鷄骨、馬蹄、煎香,同是一樹,出 天竺 諸國?!眳⒁姟?青桂香 ”。
《漢語大詞典》:青桂香
香木名。與沈香同出一樹。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卷中:“案此八物(指蜜香、沈香、鷄骨香、黃熟香等)同出於一樹也……細(xì)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一·沈香﹝集解﹞引 蘇頌 曰:“ 沈懷遠(yuǎn) 《南越志》云:‘ 交趾 蜜香樹,彼人取之,先斷其積年老木根,經(jīng)年其外皮乾俱朽爛,木心與枝節(jié)不壞,堅黑沈水者,即沈香也……細(xì)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div>
《國語辭典》:攀仙桂  拼音:pān xiān guì
比喻科舉及第。《幼學(xué)瓊林。卷四??频陬悺罚骸概氏晒?、步青云,皆言榮發(fā)。」
分類:科舉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