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高厚 朝代:春秋齊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554 【介紹】: 春秋時(shí)齊國人。先為太子光傅。太子光被徙,復(fù)為太子牙傅。崔杼立太子光為齊莊公,執(zhí)太子牙,厚亦遭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浙江馀姚人,徙居錢塘,字古生。絕意仕進(jìn),教授生徒,言行為后進(jìn)楷模。邑大饑,設(shè)粥廠賑災(zāi)民,全活甚眾。著有《詩文》、《格言》、《朱陸異同論》等。
高厚良 朝代:現(xiàn)當(dāng)代

人物簡介

百度百科
高厚良(1915年—2006年),河南省新縣人,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tuán)。1932年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1933年轉(zhuǎn)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先后當(dāng)選為中共中央第十一、十二屆候補(bǔ)委員,第十一屆中央軍事委員會(huì)委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ì)第四、第五屆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dú)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中央軍委授予他一級紅星功勛榮譽(yù)章。
《漢語大詞典》:高厚
(1).高度和厚度。左傳·定公五年:“城不知高厚,小大何知?” 北齊 邢邵 《為文襄帝讓尚書令表》:“助日月之光華,增天地之高厚?!?br />(2).指皇天后土。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北郊議論:“夫祀者,自有以感於無,自實(shí)以通於虛,必以類應(yīng)類,以氣合氣,然后可以得而親,可以冀其格。今祭地於圜丘,以氣則非所合,以類則非所應(yīng),而求高厚之來享,不亦難乎!”
(3).謂恩德深厚。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一》:“內(nèi)外官吏皆忘其身家以相為謀,則君臣上下之交,何事不成? 漢 臣 董仲舒 曰‘被潤澤而大豐美’者,此也,朝廷不愈高厚,宇宙不愈清明哉!” 魯迅 《書信集·致楊霽云》:“《集外集》止抽去十篇,誠為‘天恩高厚’?!?br />(4).高尚厚道。 宋 曾鞏 《代皇子延安郡王謝表》:“此蓋伏遇皇帝陛下心潛高厚,智極精微。推廣愛之仁,以隆於父子;盡大公之義,以篤于君臣。” 明 程羽文 《鴛鴦牒》:“ 班婕妤 左九嬪,高厚渾樸,永巷索居。”
(5).左傳·襄公十六年:“ 齊 高厚 之詩不類。”后因以“高厚”指詩作不佳。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 何僧智 者,嘗于 任昉 坐賦詩,而言其詩不類。 任 云:‘卿詩可謂高厚?!?何 大怒曰:‘遂以我為狗號(hào)!’”
《漢語大詞典》:隆赫
(1).高厚。三國志·魏志·管寧傳:“誠謂乾覆,恩有紀(jì)極,不意靈潤,彌以隆赫?!?br />(2).貴顯。 宋 陸游 《送范西叔序》:“夫吾曹之望於 西叔 所以繼 榮公 者,豈獨(dú)爵位隆赫,文辭行中朝而已哉。”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 方敏恪 公勛位隆赫,而詩情極佳。”
分類:高厚貴顯
《國語辭典》:云天(雲(yún)天)  拼音:yún tiān
1.比喻高。《三國演義》第一六回:「令備于小沛容身,實(shí)拜云天之德?!?br />2.天子居所。唐。蘇颋 游禁苑幸臨渭亭遇雪應(yīng)制詩:「已屬云天外,欣承霈澤馀。」
《國語辭典》:郿塢(郿塢)  拼音:méi wù
地名。在今陜西省郿縣東北,渭水北岸,漢末董卓在此筑城堡,廣聚珍寶,號(hào)稱「萬歲塢」。
《漢語大詞典》:云誼(雲(yún)誼)
高厚的情誼。 清 顏光敏 《顏氏家藏尺牘·李之粹》:“惟老年臺(tái)不吝郢政,足紉云誼,容晤未既?!?/div>
分類:高厚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