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韻府拾遺 震韻》:魏晉(魏晉)
周書儒林傳論:雖遺風(fēng)盛業(yè),不逮魏晉之辰,而風(fēng)移俗變,抑亦近代之美也。
分類:魏晉
《漢語大詞典》: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總集名。今人逯欽立編。一百三十五卷。選錄先秦至隋代的詩歌謠諺,收錄作家八百多,按先秦、漢、魏、晉、宋、齊、梁、北魏、北齊、北周、陳、隋各代分代編次。各詩均注明出處,并校出異文。
《國語辭典》: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  拼音:wèi jìn nán běi cháo
曹魏、晉朝、南朝、北朝的統(tǒng)稱。
《國語辭典》:玄妙  拼音:xuán miào
幽深微妙的境界。唐。孟浩然 游精思題觀主山房詩:「漸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四:「隱娘輩其機(jī)玄妙,鬼神莫窺?!?/div>
《漢語大詞典》:玄言
(1).指 魏晉 間崇尚 老莊 玄理的言論或言談。晉書·簡文帝紀(jì):“﹝ 簡文帝 ﹞及長,清虛寡欲,尤善玄言?!?唐 楊炯 《從甥梁錡墓志銘》:“ 陽元 既沒,瞻舊宅而無成; 康伯 不存,對玄言而誰與?” 明 袁宗道 《訪陳晦伯先生》詩:“兕觥湛緑醑,麈尾發(fā)玄言?!?章炳麟 《學(xué)變》:“載其厭世,至導(dǎo)引求神仙,而皆崇法 老 莊 ,玄言自此作矣。”參見“ 玄談 ”、“ 玄學(xué) ”。
(2).指 老莊 之書。南史·張敷傳:“﹝ 張敷 ﹞性整貴,風(fēng)韻甚高,好讀玄言?!?span id="s6xue1u" class="book">《舊唐書·傅奕傳》:“﹝ 奕 曰﹞佛是胡中桀黠……模寫 老 莊 玄言,文飾妖幻之教耳?!?br />(3).指道教義理。 唐 張祜 《硫黃》詩:“一粒硫黃入貴門,寢堂深處問玄言?!?明 楊珽《龍膏記·開閣》:“慕你軒軒眉宇,望吐玄言。”
《國語辭典》:山濤(山濤)  拼音:shān táo
人名。(西元205~283)字巨源,魏晉間河內(nèi)懷(今河南省沁陽縣)人。性好老莊,為竹林七賢之一。官至吏部尚書,立朝清儉無私,甄拔人物皆一時(shí)俊彥,卒謚康。
《國語辭典》:王祥  拼音:wáng xiáng
人名。(西元180~268)字休徵,魏晉間臨沂人。性至孝,仕魏至太尉,入晉為太保,卒謚元。
《國語辭典》:錦鞋(錦鞋)  拼音:jǐn xié
以五彩絲線織成的鞋履。流行于魏晉以后,多為貴族婦女所穿著。
《國語辭典》:后漢書(後漢書)  拼音:hòu hàn shū
書名。紀(jì)及列傳為南朝宋范曄所撰,志則為南朝梁劉昭取晉司馬彪《續(xù)漢書》所補(bǔ)。一二○卷,分本紀(jì)十、志三十、列傳八十。范書一出,超越眾家后漢史書,而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為「前四史」。其中,〈文苑傳〉的別立,開創(chuàng)了史書重視文學(xué)活動(dòng)的良好先例。
《漢語大詞典》:玄言詩(玄言詩)
指 魏晉 時(shí)一些清談家用 老莊 言詞寫成的詩。 朱自清 《日常生活的詩》:“ 陶 ( 陶淵明 )詩顯然接受了玄言詩的影響?!?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五章第三節(jié):“ 曹魏 末年,清談家 何宴 一類人始作玄言詩。所謂玄言詩,就是用些 老 莊 的話頭,做成浮淺乏味的詩句?!?/div>
《國語辭典》: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拼音:jīn zǐ guāng lù dà fū
職官名。魏晉以后有金紫光祿大夫之號,謂光祿大夫之加金印紫綬者。唐、宋均以金紫光祿大夫?yàn)檎肺碾A官。金升為正二品,元升為從一品,明、清時(shí)廢除。
《國語辭典》:虛談廢務(wù)(虛談廢務(wù))  拼音:xū tán fèi wù
本指魏晉士大夫崇尚清談的害處。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給。今四郊多壘,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wù),浮文妨要,恐非當(dāng)今所宜?!购蠖嘟柚敢蚩照劧⒄`正事。如:「你每天虛談廢務(wù),卻不實(shí)地去做,終將一事無成?!?/div>
《國語辭典》:莊園制度(莊園制度)  拼音:zhuāng yuán zhì dù
一種封建制度下的經(jīng)濟(jì)體系。盛行于中國的魏晉南北朝至宋朝期間,以及西方的羅馬帝國結(jié)束時(shí)到十三世紀(jì)期間。這種經(jīng)濟(jì)型態(tài)是由擁有一大片土地的領(lǐng)主,管理一群農(nóng)奴為其耕作,作為自給自足的經(jīng)濟(jì)單位。日本早期也有類似的制度。
《國語辭典》:本無宗(本無宗)  拼音:běn wú zōng
魏晉般若學(xué)中的流派。對本無宗的內(nèi)容及創(chuàng)立者一般認(rèn)為有兩派。一為道安所立,主張一切諸法本性空寂,頗能掌握般若空的涵義。一為竺法深所立,把「無」理解成形上的本體,為萬有的根本。
《國語辭典》:初寫黃庭(初寫黃庭)  拼音:chū xiě huáng tíng
魏晉書家所寫的黃庭經(jīng)帖,為學(xué)習(xí)小楷的最佳范本,世遂有「初寫黃庭,恰到好處」之語。后比喻作事或行文恰到好處。清。王士禎《帶經(jīng)堂詩話。卷八。自述類下。十》:「元倡如初寫黃庭,恰到好處,諸名士和作皆不能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