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詞典 1分類詞匯 18
《國語辭典》:水仙  拼音:shuǐ xiān
植物名。石蒜科水仙屬,多年生草本。鱗莖略卵狀,外皮黑色,下端有白色須根。葉叢生,狹長線狀,質(zhì)厚,帶白綠色。冬末春初時開花,花莖自葉叢抽出,每梗著花三至五朵,花色白,具黃色副花冠,有香味。常生長于暖地河邊,或栽培于庭園。也稱為「凌波仙子」、「金盞銀臺」。
《國語辭典》:百合  拼音:bǎi hé
植物名。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莖直立,葉互生,披針形,先端尖。夏日莖梢開花,芳香,花冠漏斗狀,淡紅色或略帶淡綠色,或完全白色,內(nèi)面有紫色線紋。蒴果長卵圓形。鱗莖可供食用,另有潤肺止咳、安神、利尿的功效。也稱為「倒仙」、「蒜腦藷」。
《國語辭典》:郁金香(鬱金香)  拼音:yù jīn xiāng
1.植物名。百合科郁金香屬,多年生草本,具鱗莖。葉基生或互生,廣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紊o頂,花冠鐘形,花瓣六片,底部凹面廣。蒴果室背開裂。原種白色紅緣,其他有赤、黃、白、紫等色。主供觀賞。原產(chǎn)小亞細亞。也稱為「郁香」。
2.一種美酒。唐。李白 客中行:「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div>
《國語辭典》:郁金(鬱金)  拼音:yù jīn
植物名。姜科姜黃屬,「姜黃」之一種,參見「姜黃」條。
《國語辭典》:山丹  拼音:shān dān
植物名。百合科百合屬。多年生草本,莖高二尺馀,葉長而尖,互生,地下的鱗莖頗小,春開紅色或黃色花,花瓣上或有斑點,或無斑點,供觀賞用,鱗莖供食用。
《漢語大詞典》:鹿蔥(鹿蔥)
亦作“ 鹿蔥 ”。
(1).石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有鱗莖,夏日生花軸,軸頂生數(shù)花,花淡紅紫色。因花色與萱稍相似,古人曾誤認(rèn)為萱。藝文類聚卷八一引 晉 嵇含 《〈宜男花賦〉序》:“宜男多植幽皋曲隰,或寄華林玄圃, 荊 楚 之士,號曰鹿蔥?!?宋 楊萬里 《夏日絕句》:“鹿蔥解插纖長柄,金鳳仍開最小花。”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四:“《本草經(jīng)》云:‘萱一名忘憂,一名鹿蔥?!耱灤嘶?,中有鹿斑文,與萱小同而大異,其開花亦不并時,則知當(dāng)以有鹿斑者為鹿蔥,無斑文者為萱云?!?清 顧張思 《土風(fēng)錄》卷四:“《羣芳譜》云:‘鹿蔥,色類萱,無香,鹿喜食之,故名?!?br />(2).藜蘆的別名。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藜蘆:“黑色曰藜,其蘆有黑皮裹之,故名。根際似蔥,俗名蔥管,藜蘆是也。北人謂之憨蔥,南人謂之鹿蔥也?!?/div>
《漢語大詞典》:白薤
植物名。新鮮鱗莖可食,干燥鱗莖(薤白)可入藥。 宋 梅堯臣 《田家》詩:“燈前飯何有?白薤露中肥?!?/div>
《國語辭典》:薤白  拼音:xiè bái
植物名。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鱗莖球形至扁球形,由數(shù)個小瓣片緊密集生。葉細長,扁平,色深綠,自地下鱗莖間叢生。秋夏開花,傘形花序,花淡紅色。夏日采食,亦可供藥用。
《國語辭典》:蒜頭(蒜頭)  拼音:suàn tóu
1.蒜的鱗莖各瓣攢聚為一,形如頭狀,稱為「蒜頭」。
2.形容樣子像蒜的鱗莖。如:「蒜頭鼻」。
《國語辭典》:晚香玉  拼音:wǎn xiāng yù
植物名。龍舌蘭科月下香屬,多年生草本。根莖塊狀,地上莖高四十至六十馀公分。單葉互生,線狀披針形,全緣,基腳抱莖。穗狀花序頂生,花乳白色,常成對著生,花冠漏斗形,花被筒較裂片長,彎曲,裂片六枚,橢圓形?;ㄏ銤庥?,以夜間尤甚。也稱為「月下香」、「夜來香」。
《國語辭典》:洋蔥(洋蔥)  拼音:yáng cōng
植物名。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原產(chǎn)地中海東岸、西亞細亞、伊朗。葉中空,圓筒形。傘形花序成球狀,多花;花被片星狀開展,白色。地下鱗莖也稱為「洋蔥」,扁球狀,紅紫色或白、褐等色,供食用。也稱為「蔥頭」、「玉蔥」。
《漢語大詞典》:龍爪花(龍爪花)
石蒜。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球形鱗莖,外包暗褐色膜質(zhì)鱗被。秋季先葉開花。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九:“ 蜀 道有花名龍爪花,色殷紅,秋日開林薄間,甚艷?!?/div>
《漢語大詞典》:蒜瓣
蒜的鱗莖分成若干瓣狀,每一個瓣狀部分叫做一個蒜瓣。
《國語辭典》:蒜瓣兒(蒜瓣兒)  拼音:suàn bàn ér
蒜的鱗莖分裂成瓣形,俗稱為「蒜瓣兒」。
分類:鱗莖
《國語辭典》:菖蒲蓮(菖蒲蓮)  拼音:chāng pú lián
植物名。石蒜科蔥蓮屬,多年生草本。鱗莖卵狀球形。葉簇生,線形,長十二至三十公分。夏日抽莖開花,花單生,花被六枚,色粉紅。蒴果三裂。原產(chǎn)中、南美洲。栽于庭園觀賞用。
《漢語大詞典》:番紅花(番紅花)
多年生草本。葉基生,線形。地下有鱗莖。秋末開花,淡紫色,著生于花莖頂端?;ㄖ胨?,稱藏紅花,有祛瘀生新、活血通經(jīng)之功效。原產(chǎn) 歐洲 ,由 西藏 傳入內(nèi)地。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番紅花:“番紅花出西番 回回 地面及 天方國 ,即彼地紅藍花也。 元 時以入食饌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