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04,分34頁顯示  上一頁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白鹿洞
爭鹿
臥鹿
巨鹿
鹿冠
鹿徑
鹿田
隍鹿
撲鹿
禽鹿
麛鹿
鹿心
鹿奔
分鹿
雞鹿塞
《國語辭典》:白鹿洞  拼音:bái lù dòng
地名。在江西省星子縣北廬山五老峰下。唐貞元中李渤與兄涉,兩人隱居讀書于此,畜一白鹿,故稱為「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中在此建學(xué)館,宋咸平五年置書院,后廢。南宋朱熹知南康軍,重建修復(fù),作為講學(xué)之所,稱為「白鹿洞書院」。
《國語辭典》:爭鹿(爭鹿)  拼音:zhēng lù
比喻爭奪政權(quán)。參見「逐鹿」條。
《漢語大詞典》:臥鹿
宋 時的一種餅食,用作吉慶禮品。以形作臥鹿?fàn)睿奥埂迸c“祿”諧聲,故名。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育子:“﹝凡孕婦入月﹞用盤合裝送饅頭,謂之分痛。并作眠羊、臥鹿、羊生菓實,取其眠臥之義?!?span id="pytmvob" class="book">《宋史·禮志十八》諸王納妃定禮中有眠羊、臥鹿、花餅、銀勝、小色金銀錢等物。
《漢語大詞典》:巨鹿
1.古湖澤名。在今河北省巨鹿縣北。又稱廣阿澤。
2.秦代縣名。項羽破秦軍處,在今河北省平鄉(xiāng)縣。
3.郡名。秦置,漢因之。唐名邢州,其地約當(dāng)今河北省南自平鄉(xiāng)任縣至?xí)x縣藁城一帶地區(qū)。
《漢語大詞典》:鹿冠
見“ 鹿皮冠 ”。
《國語辭典》:鹿皮冠  拼音:lù pí guān
鹿皮做的帽子。古代隱士所戴的帽子?!逗鬂h書。卷五四。楊震傳》:「令彪著布單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賓客之禮?!?/div>
《駢字類編》:鹿徑(鹿徑)
宋 陸游 夏日雜詠四首 其一 幽尋窮鹿徑,靜釣雜鷗群。
《漢語大詞典》:鹿田
即鹿場。 宋 謝翱 《和方四隱君》:“鹿田在其顛,肺石來風(fēng)雨?!眳⒁姟?鹿場 ”。
《國語辭典》:鹿場(鹿場)  拼音:lù chǎng
養(yǎng)殖鹿只的場所。如:「現(xiàn)代鹿場經(jīng)營者必須更注重環(huán)境衛(wèi)生與疾病防治?!?/div>
分類:休息場所
《漢語大詞典》:隍鹿
列子·周穆王:“ 鄭 人有薪於野者,遇駭鹿,御而擊之,斃之。恐人之見之也,遽而藏諸隍中,覆之以蕉,不勝其喜。俄而遺其所藏之處,遂以為夢焉。順涂而詠其事,傍人有聞?wù)?,用其言而取之?!焙笠蛞浴摆蚵埂庇鲏艋锰摕o。 宋 文天祥 《挽龔用和》詩:“名利無心付隍鹿,詩書有種出煙樓?!币嘧鳌?隍下鹿 ”。 王德鐘 《十九歲述懷》詩之二:“得失渾忘隍下鹿,餐眠應(yīng)笑柵中豚?!眳⒁姟?覆鹿尋蕉 ”。
分類:夢幻虛無
《國語辭典》:覆鹿尋蕉(覆鹿尋蕉)  拼音:fù lù xún jiāo
鄭國有樵夫打死一只野鹿,用蕉葉把它覆蓋藏起來,后卻忘記所藏地方,以為是一場夢。典出《列子。周穆王》。后比喻把真實的事情看作夢幻。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三一出:「鸊鵜寒莎雞動,烏輪兔駕迅長空,覆鹿尋蕉恍夢中?!挂沧鳌父猜惯z蕉」、「覆蕉尋鹿」。
《國語辭典》:撲鹿(撲鹿)  拼音:pū lù
擬聲詞。形容鳥拍翅的聲音。宋。楊萬里 昭君怨。偶聽松梢撲鹿詞:「偶聽松梢撲鹿,知是沙鷗來宿?!挂沧鳌笓滗酢?。
分類:象聲詞
《漢語大詞典》:禽鹿
猶禽獸。鳥獸。史記·李斯列傳:“處卑賤之位,而計不為者,此禽鹿視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司馬貞 索隱:“禽鹿,猶禽獸也。言禽獸但知視肉而肉之?!?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此由禽鹿少見馴育,則服從教制,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火?!?清 唐甄 潛書·貞隱:“于是以富貴為陋,貧賤為高;卿相為污,野人為潔;亂不出,治亦不出; 桀 紂 招之不來, 堯 舜 招之亦不來。若此者,禽鹿之類也。”
分類:禽獸鳥獸
《駢字類編》:麛鹿
桯史:王義豐賦館娃曰:悉陂池于臺榭,倏一變而梵宇。入笙歌于海云,令聲鐘而轉(zhuǎn)鼓。儼麛鹿之容與,瞰僧儀而觀睹。
《駢字類編》:鹿心
北夢瑣言:江陵松滋枝江村射鹿者。率以淘河鳥脛骨為管。以鹿心上脂膜作簧。吹作鹿聲。有大號小號呦呦之異?;蜃鼷~鹿聲。則麚鹿畢集。茥為牝聲所誘。人得彀矢而注之。
《駢字類編》:鹿奔
詩:鹿斯之奔。維足伎伎?;矢λ纱箅[賦:山鹿奔而草低,野鶴飛而桂裊。
《漢語大詞典》:分鹿
(1).列子·周穆王謂: 鄭 人有薪于野者,斃奔鹿而藏諸隍中,覆以蕉葉。俄而忘其藏處,遂以為夢。而沿途誦其事。傍人有聞?wù)撸蚱溲远≈?。薪者是夜真夢藏鹿之處及得鹿之人。次日晨按所夢往索,及涉訟。士師遂中分其鹿予此二人。后因以“分鹿”喻將真作夢,將夢作真,錯亂顛倒。 宋 黃庭堅 《和劉景文》詩:“分鹿誰覺夢,亡羊路南北?!?br />(2).猶逐鹿。謂國家政權(quán)瓦解之時,群雄乘機(jī)起而爭奪天下。 宋 劉克莊 《賀新郎·題蒲澗寺》詞:“歷歷 漢 初 秦 季事,山下瓜猶未熟。過眼見、羣雄分鹿。”參見“ 逐鹿 ”。
《國語辭典》:逐鹿  拼音:zhú lù
語本《史記。卷九二?;搓幒顐鳌罚骸盖厥渎梗煜鹿仓鹬?,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孤篂楂C取的對象,比喻帝位,逐鹿意指爭奪政權(quán)。如:「逐鹿中原」、「群雄逐鹿」。也作「爭鹿」。
《國語辭典》:雞鹿塞(雞鹿塞)  拼音:jī lù sài
地名。位于今蒙古境內(nèi)磴口西北的哈薩格峽谷口。是古代貫通陰山南北的交通要沖。也稱為「雞塞」。
分類: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