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齊論(齊論)  拼音:qí lún
書名。漢代今文論語之一,二十二篇,為齊人所研習(xí)者。較《魯論》、《古文論語》多〈問王〉、〈知道〉二篇,章句亦頗有不同,今其書已亡佚。
《國語辭典》:陳仲子(陳仲子)  拼音:chén zhòng zǐ
人名。名子終,自稱于陵仲子,戰(zhàn)國時齊人。其兄為齊卿,食祿萬鐘,陳仲子以為不義而適楚,楚王聞其賢,欲以重金聘為相,拒而逃之,與妻子居于陵,織屨灌園,安貧樂道。
《國語辭典》:鄒忌(鄒忌)  拼音:zōu jì
人名。戰(zhàn)國時齊人,生卒年不詳。有辯才,善鼓琴。齊威王時封為相,機敏擅言,常以巧喻諫威王而獲得接納,大獲寵信,受封為成侯。
《國語辭典》:淳于髡  拼音:chún yú kūn
人名。戰(zhàn)國時齊人,滑稽善辯,常為齊出使各諸侯國,未嘗辱命,齊威王以為諸侯主客。嘗以隱語諷諫威王,罷長夜之飲,改革內(nèi)政。
《國語辭典》:梁獄上書(梁獄上書)  拼音:liáng yù shàng shū
齊人鄒陽客游于梁時,受羊勝、公孫詭等小人誹謗下獄。后由獄中上書表白,才得以平反。典出《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后以梁獄上書指申訴遭讒被棄的冤屈。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div>
《國語辭典》:彥倫鶴怨(彥倫鶴怨)  拼音:yàn lún hè yuàn
周颙,字彥倫,南朝齊人。初隱居于鐘山,后出仕為縣令??字晒邕^鐘山草堂,作〈北山移文〉,其辭有曰:「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猿驚。」譏諷周颙隱居不終,中途改志。見唐。李瀚《蒙求集注。卷下。彥倫鶴怨》徐子光注引《南史》。
《國語辭典》:田駢天口(田駢天口)  拼音:tián pián tiān kǒu
戰(zhàn)國時齊人田駢,善辯論,因此誇張地說他的口大如天,或說天下盡在其口中。見唐。李瀚《蒙求集注。卷下。趙孟疵面田駢天口》。
《國語辭典》:公孫丑(公孫丑)  拼音:gōng sūn chǒu
人名。戰(zhàn)國時齊人,生卒年不詳,孟子弟子。曾向孟子請問管仲、晏嬰的功業(yè)。
《國語辭典》:公羊高  拼音:gōng yáng gāo
人名。戰(zhàn)國時齊人,相傳為子夏弟子,作《春秋傳》,世稱《春秋公羊傳》。
《漢語大詞典》:馮歡彈鋏
據(jù)《戰(zhàn)國策。齊策四》載,齊人馮諼(《史記。孟嘗君列傳》引作"馮歡")為孟嘗君門客,不受重視。馮三彈其鋏而歌,一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三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孟嘗君一一滿足其要求,使馮食有魚,出有車,馮母供養(yǎng)無乏。于是馮全心為孟嘗君謀劃,營就三窟。后因以"馮歡彈鋏"為懷才不遇或有才華的人希望得到恩遇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