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憶少年 欽譜
憶少年 萬俟詠詞有“上隴首、凝眸天四闊”句,名《隴首山》。朱敦儒詞名《十二時》。元劉秉忠詞有“恨桃花流水”句,更名《桃花曲》。

憶少年 雙調(diào)四十六字,前段五句兩仄韻,后段四句三仄韻 晁補(bǔ)之

  無窮官柳 無情畫舸 無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 只高城人隔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中平平仄


  罨畫園林溪紺碧 算重來 盡成陳跡 劉郎鬢如此 況桃花顏色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中中仄中平仄中平仄中仄仄中平中仄


此調(diào)以此詞為正體,若曹詞不過于換頭句添一字也。 前段第一、二、三句,萬俟詠詞“隴云溶泄,隴山峻秀,隴泉嗚咽”,三“隴”字俱仄聲。第二句,趙彥端詞“逢花如露”,“如”字平聲。第三句,無名氏詞“盈盈脈脈”,上“脈”字仄聲。第五句,萬俟詞“已不勝愁絕”,“不”字仄聲。后段第二句,萬俟詞“更一聲、塞雁凄切”,“一”字、“雁”字俱仄聲,謝懋詞“秋千外、臥紅堆碧”,“秋”字平聲,“外”字仄聲。第三句,趙詞“與君醉千歲”,“與”字仄聲;萬俟詞“征書待寄遠(yuǎn)”,“寄”字仄聲。第四句,無名氏詞“忽一聲長笛”,“一”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馀參曹詞。

格二 雙調(diào)四十七字,前段五句兩仄韻,后段四句三仄韻 曹組

  年時酒伴 年時去處 年時春色 清明又近也 卻天涯為客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念過眼 光陰難再得 想前歡 盡成陳跡 登臨恨如此 把闌干暗拍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此即晁詞體,惟換頭句添一字,作八字句異。萬俟詠詞“上隴首、凝眸天四闊”,孫道絢詞“正雨后、梨花幽艷白”,并與此同?!对~律》謂無第二首可訂,非也。
龍譜
憶少年 又名《十二時》。四十六字,前片兩仄韻,后片三仄韻,亦以入聲部為宜。兩結(jié)皆上一、下四句法。亦有于過片處增一領(lǐng)格字者。

憶少年 定格 晁補(bǔ)之

  無窮官柳 無情畫舸 無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 祗高城人隔 
  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平仄


  罨畫園林溪紺碧 算重來 盡成陳跡 劉郎鬢如此 況桃花顏色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中仄

歷代作品
共325,分5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下一頁
(續(xù)上)
敦煌作品 七首
敦煌曲子 一百二十首
隅中巳。
庫藏金銀盡布施。
憐貧恤老及慈悲,每有苦哉今日是。
黃昏戌。
智惠明燈闇中出。
宮羅歸舍藏德建,文殊方丈失銅鐘。
夜半子。
鎮(zhèn)向凡夫即須去。
不如聞早學(xué)禪師,一保之身莫空去。
雞鳴丑。
子胥乃別梁王走。
會稽山中逢赤眉,龍泉寶劍刀下吼。
人定亥。
項伯投門都敬愛。
項莊舞劍殺漢王,乃得張良救樊噲。
日昳未。
造罪相連累。
無常念念至,徒勞滿破費(fèi)。
黃昏戌。須臾歸暗室。
每常在江中。不收亦不失。
夜半子。干將造劍國無二。
臣劍安在石松間。為父報讎不惜死。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三七)
雞鳴丑。子胥乃別平王走。
會稽山中眉間赤。龍泉寶劍腰下吼。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三八)
平旦寅。昔日巢父堯時人。
許由不羨九州島長。臨河洗耳不許臣。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三九)
日出卯。五帝三皇原智巧。
神農(nóng)為人辨五谷。涉歷山川嘗百草。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四○)
食時辰。夫子?xùn)|行厄在陳。
九曲明珠難可任?;诓簧ig問女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四一)
隅中巳。昔日秦王造地市。
一心擬捉張子房。人死為名復(fù)為利。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四二)
正南午。王莽殿前懸布鼓。
路上行人皆來打。一心擬捉漢光武。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四三)
日昳未。荊軻報讎燕太子。
不殺秦王為仁義。如今反作秦地鬼。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四四)
晡時申。齊晏雖小大國臣。
二桃何為殺三士。田疆接冶喪其身。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四五)
日入酉。昔日秦坑能消酒。
項王不取范增言。轉(zhuǎn)信投降漢王走。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四六)
黃昏戌。蕭何相國能造律。
張良謀計無人過。韓信管兵不輸失。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四七)
人定亥。項伯投門多敬愛。
項莊舞劍殺漢王。乃得張良教樊噲。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四八)
自從塞北起煙塵。禮樂詩書總不存。不見父兮子不子。不見君兮臣不臣。暮聞戰(zhàn)鼓雷天動。曉看帶甲似魚鱗。只是偷生時暫過。誰知久后不成身。愿得再逢堯舜日。圣朝偃武卻修文。勤學(xué)不辭貧與賤。發(fā)憤長歌十二時辰。
平旦寅。少年勤學(xué)莫辭貧。
君不見朱買臣未得貴。猶自行歌背負(fù)薪。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五四)
日出卯。人生在世須臾老。
男兒不學(xué)讀詩書。恰似園中肥地草。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五五)
食時辰。偷光鑿壁事殷勤。
丈夫?qū)W問隨身寶。白玉黃金未足珍。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五六)
隅中巳。專心發(fā)憤尋詩史。
每憶賢人羊角哀。求學(xué)山中并糧死。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五七)
正南午。讀書不得辭辛苦。
如今圣主召賢才。用爾中華長去武。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五八)
日昳未。暫時貧賤何羞恥。
昔日相如未遇時。凄惶賣卜于廛市。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五九)
晡時申。懸頭刺股是蘇秦。
貧病即令妻嫂棄。衣錦還鄉(xiāng)爭拜秦。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六○)
日入酉。金樽多瀉蒲桃酒。
勸君莫棄失途人。結(jié)交承仕須朋友。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六一)
黃昏戌。琴書獨(dú)坐茅庵室。
天子不將印信迎。誓隱山林終不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六二)
人定亥。君子雖貧禮常在。
松柏縱然經(jīng)歲寒。一片貞心長不改。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六三)
夜半子。莫言屈滯長如此。
鴻鳥只思羽翼齊。點(diǎn)翅飛騰千萬里。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六四)
雞鳴丑。莫惜黃金結(jié)朋友。
蓬蒿豈得久榮華。飄飖萬里隨風(fēng)走。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六五)
平旦寅。叉手堂前咨二親。
耶娘約束須領(lǐng)受。檢校好惡莫生嗔。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六六)
日出卯。情知耶娘漸覺老。
子父恩憐沒多時。遞戶相勸須行孝。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六七)
食時辰。尊重耶娘生爾身。
未曾孝養(yǎng)歸泉路。來報生中不可論。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六八)
隅中巳。耶娘漸覺無牙齒。
起坐力弱須人扶。飲食吃得些些子。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六九)
正南午。董永賣身葬父母。
天下流傳孝順名。感得織女來相助。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七○)
日昃未。入門莫取外婿意。
六親破卻不須論。兄弟惜他斷卻義。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七一)
晡時申。孝養(yǎng)父母莫生嗔。
第一溫言不可得。處分小語過于珍。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七二)
日入酉。父母在堂少飲酒。
阿阇世王不是人。殺父害母生禽獸。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七三)
黃昏戌。五樀之人何處出。
空里喚向百街頭。惡業(yè)牽將不揀足。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七四)
人定亥。世間父子相憐愛。
憐愛亦沒得多時。不保明朝阿誰在。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七五)
夜半子。獨(dú)坐思維一段事。
縱然妻子三五房。無常到來不免死。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七六)
雞鳴丑。敗壞之身應(yīng)不久。
縱然子孫滿堂前。但是恩愛非前后。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八七七)
夜半子。
夜半子。
眾生重重縈俗事。
不能禪定自觀心。
何日得悟真如理。
豪強(qiáng)富貴暫時間。
究竟終歸不免死。
非論我輩是凡夫。
自古君王亦如此。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四○)
雞鳴丑。
雞鳴丑。
不分年貶侵蒲柳。
忽然明鏡照前看。
頓覺紅顏不如舊。
眼暗尪羸漸加愁。
頭鬢蒼茫面復(fù)皴。
不覺無常日夜催。
即看強(qiáng)梁那可久。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四一)
平旦寅。
平旦寅。
智慧莫與色為親。
斷除三障及三業(yè)。
遠(yuǎn)離六賊及六塵。
金玉滿室非是寶。
忍辱最是無價珍。
男子女人行此事。
不染生死免沉淪。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四二)
日出卯。
日出卯。
濁惡世界多煩惱。
欲得當(dāng)來證果因。
棄舍榮華急修道。
隨時麻褐且充體。
錦鋪羅衣莫將好。
如來尚自入涅盤。
凡夫宿業(yè)誰能保。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四三)
食時辰。
食時辰。
六賊輪回不識珍。
自恨生長閻浮提。
恒為冤魔會須勤。
眾生在俗須眼利。
莫著沉淪守迷津。
跋提河邊洗罪垢。
菩提樹下證成真。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四四)
隅中巳。
隅中巳。
所恨流浪共生死。
法船雖達(dá)涅盤城。
二鼠四蛇從后至。
人身猶如水上泡。
無常煞鬼忽然至。
三日病臥死臨頭。
善惡二業(yè)終難避。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四五)
正南午。
正南午。
人命猶如草頭露。
火急努力勤修福。
第一莫貪自迷誤。
閻羅司命難求囑。
積寶陵天無用處。
若其放慢似尋常。
歷劫哀哉自受苦。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四六)
日昳未。
日昳未。
眾生稟性惟求利。
孰知猛火逼燃來。
不解將身遠(yuǎn)相避。
無心誦讀大乘經(jīng)。
執(zhí)著慳貪懷思意。
一朝病臥死王催。
騰身直入到焦熱地。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四七)
晡時申。
晡時申。
慈悲喜舍最為珍。
被他打罵恒忍辱。
當(dāng)來獲得菩提因。
皮骨肉髓終莫惜。
法水時時得潤身。
一切煩惱漸輕微。
解脫逍遙出六塵。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四八)
日入酉。
日入酉。
觀看榮華實不久。
劫石尚自化為塵。
富貴那能得長有。
愚人不悟守迷津。
專愛殺生并好酒。
無常不肯與人期。
地獄刀山長劫受。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四九)
黃昏戌。
黃昏戌。
冥路幽深暗如漆。
牛頭獄卒把鐵杈。
罪人一入無時出。
智者聞聲心膽驚。
幸者思量莫輸失。
欲得當(dāng)來避險路。
勤修般若波羅蜜。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五○)
人定亥。
人定亥。
罪福總是天曹配。
善因惡業(yè)自相隨。
臨渴掘井終難悔。
榮華恰似風(fēng)中燭。
眼里貪色大癡昧。
一朝冷落臥黃沙。
百年富貴知何在。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五一)
平旦寅。了了輪回受苦辛。
含全□□□□□。意識參雜有數(shù)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五二)
日出卯。令□□□□□□。
門外三車不用論?!酢酢酢酢酢酢?。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五三)
食時辰。無明花發(fā)幾時新。
□聲□□□□□。隨運(yùn)貪生恣苦因。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五四)
隅中巳?!酢酢酢酢酢酢?。
故知擊浪風(fēng)勢驚?!酢酢酢酢酢酢酢?div class="hx5zn5p" id='poem_sentence_1_887851_comment'>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五五)
正南午。般若之船能救苦。
得達(dá)彼岸舍舟船。□□□□□□□。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五六)
日昳未。將知二境如□□。
毀譽(yù)不動如須彌?!酢酢酢酢酢酢?。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五七)
晡時申。終取如來□□□。
火威停爐□□□?!酢酢酢酢酢酢酢?div class="5b0lzdr" id='poem_sentence_1_887854_comment'>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五八)
日入酉。世諦榮華應(yīng)不久。
但拯無明不染心。則與諸佛為心首。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五九)
黃昏戌。自有心中如慧日。
但知識得涅盤城。則是般若波羅蜜。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六○)
人定亥。眾生久被無明蓋。
一往沉淪苦海中。此度出離生死海。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六一)
夜半子。發(fā)愿無明心不起。
欲除煩惱是菩提。則是火宅離生死。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六二)
雞鳴丑。故知佛性人人有。
若知萬象悉皆空。則知佛性得成就。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六三)
平旦寅。發(fā)意斷貪嗔。
莫教心散亂。虛度一生身。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七四)
日出卯。取鏡當(dāng)心照。
明知內(nèi)外空。更莫生煩惱。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七五)
食時辰。努力早出塵。
莫念時時苦?;叵蚰P因。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七六)
隅中巳。火宅難居止。
專修解脫身。莫著求名利。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七七)
正南午。四大無梁柱。
須知假合空。萬物皆無主。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七八)
日昳未。造惡相連累。
恒將敗壞身。流浪生死地。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七九)
晡時申。須見未來因。
自軀終不保。終歸一微塵。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八○)
日入酉。觀身非長久。
念念不離心。數(shù)珠恒在手。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八一)
黃昏戌。歸依須暗室。
無明亦無際。何時逢慧日。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八二)
人定亥。吾今早已悔。
驅(qū)驅(qū)不暫停。萬物皆失壞。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八三)
夜半子。減睡還須起。
端坐正觀心。掣卻無明蔽。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八四)
雞鳴丑。擿木看窗牖。
明來暗自除。佛性心中有。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八五)
平旦寅。洗足燒香禮世尊。
胡跪虔誠齊發(fā)愿。努力修取未來因。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八六)
日出卯。憑案尋經(jīng)傳圣教。
過去之佛舍輪王。妻兒眷屬何須樂。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八七)
食時辰??v然被罵莫生嗔。
遍體膿血流不盡。總是皮囊虛壞身。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八八)
隅中巳。析食持齋莫貪利。
暫時清凈能護(hù)持。即獲彌陀珍寶器。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八九)
正南午。努力勤修存防護(hù)。
六根之際用功夫。莫教外境來相誤。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九○)
日昳未。眾生須作出罪意。
莫言出家空剃頭。不得隨風(fēng)逐浪去。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九一)
晡時申。若能觀行最為珍。
一切善法從心起。十方諸佛不離身。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九二)
日入酉。莫學(xué)渴鹿驅(qū)焰走。
空走功夫漫波波。法水何時得入口。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九三)
黃昏戌。智慧明燈暗中出。
千羅萬綺歸舍者。文殊師利方丈室。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九四)
人定亥。普勸眾生莫造罪。
釋迦猶自入涅盤。豈有凡夫得長在。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九五)
夜半子。銅鐘鳴曉即須去。
不如聞早學(xué)修行。一寶之身不空去。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九六)
雞鳴丑。四大之身應(yīng)不久。
剎那造罪即無常。三途地獄沒人救。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九七)
夜半子。蔭中真如止。
觀心超有無。寂然俱空理。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九八)
雞鳴丑。實相離空有。
但作不住觀。熏成無量壽。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九九九)
平旦寅。學(xué)道事須貧。
了無卓錐地。會合涅盤因。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
日出卯。佛性除煩惱。
正念知色空。可得菩提道。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
食時辰。勤息除我人。
善了平等性。當(dāng)證法王身。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二)
隅中巳。伏折內(nèi)魔使。
外境自然除。圓成調(diào)御士。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三)
正南午。身中有凈土。
澄心離斷常。佛性自然睹。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四)
日昳未。識性如鼎沸。
定慧圓三空。當(dāng)成四無畏。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五)
晡時申。法性契于塵。
善作無住相。生滅體為真。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
日入酉。色心應(yīng)非久。
內(nèi)外若不安。覺道中為首。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七)
黃昏戌。須詮能所律。
與般若相應(yīng)。湛然離入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八)
人定亥。蘊(yùn)中真如在。
但悟八識源。自成七覺海。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九)
夜半子。摩耶夫人誕太子。
步步足下生蓮花。九龍齊吐溫和水。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
雞鳴丑。昔日諸親本自有。
黃羊車匿圈東西。不那千人自心有。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一)
平旦寅。太子因中是佛身。
本有三十二相好。神通智慧異諸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二)
日出卯。出門忽逢病死老。
即知此戒正堪修。便是回心求佛道。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三)
食時辰。本性持戒斷貪嗔。
不羨世間為國主。唯求涅盤成佛因。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四)
隅中己。庫藏金銀盡布施。
憐貧恤老又慈悲。每有苦災(zāi)今日是。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五)
正南午。太子修行實辛苦。
每日持齋一麻麥。舍卻慳貪及父母。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六)
日昳未。太子神通實智慧。
眉間放光照十方。救拔眾生出五趣。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七)
晡時申。太子廣開妙法門。
降得魔王及外道。莎羅林里見世尊。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八)
日入酉。閻浮提眾生難化誘。
愿求世尊陀羅尼。若有人聞?wù)b持受。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六九)
黃昏戌。佛聞雙林無有失。
阿難合掌白佛言。文殊來問維摩詰。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七○)
人定亥。十大弟子來懺悔。
佛說西方凈土國。見聞自消一切罪。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七一)
平旦寅?!酢酢酢跷窗采怼?div class="f8j30wb" id='poem_sentence_0_887996_comment'>
奉勸有男須入學(xué)。莫推言道我家貧。
從小父娘□□□。到大僂羅必越人。
縱然未得一官職。筆下方圓養(yǎng)二親。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
日出卯。□□□□□衣巧。
不言官職作曹司。天下相欽酒飯飽。
村坊每每人□□?!酢酢酢酢酢酢?。
人夫叢里得輕行。紙筆在身當(dāng)役了。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一)
食時辰。□□□□□□□。
□□□寧心莫慢。逢人禮節(jié)切須存。
□□□□□□□?!酢酢酢跤脛偃?。
會得先賢經(jīng)典義。何愁到處不安身。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二)
隅中巳。有子須教識文字。
共人兩遞定英雄。把筆思惟獲道理。
遠(yuǎn)近稱傳到姓名。遙聞?wù)務(wù)f人皆美。
世人不敢苦欺凌。都為文章有綱紀(jì)。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三)
正南午。讀書便是隨身寶。
高官卿相在朝廷。幼時入學(xué)曾辛苦。
□□□□□□□?!酢酢酢酢酢酢?。
假如未遇在中間。時人豈敢來輕侮。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四)
日昳未。□□□□莫辭廢。
然如日下涉劬勞。成名還有凌云志。
□□□□□□□?!酢酢酢酢酢酢?。
他時若得高官職。百里之成作偉器。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五)
晡時申。勸君教子勝留銀。
不見昔時勤學(xué)仕。衣錦還鄉(xiāng)朱買臣。
名播其傳天下說。揚(yáng)名父母不及親。
但教十年冬夏讀。不摟變作一貧人。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六)
日入酉。常行好事勸朋友。
東舍遙呼去吃茶。西舍周流去飲酒。
□□□□□□□?!酢酢酢酢酢酢酢?div class="bh51gnd" id='poem_sentence_2_888003_comment'>
羨他德義美三端。遐方四海相知久。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七)
上闕八首。
黃昏戌。官職比來從此出。
文章爭不多勤學(xué)。有志勿令生愧悔。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八)
人定亥。先王典籍合敬愛。
若能讀得百家書。萬劫千生名價在。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九)
夜半子。春榜即寫才文字。
朝廷上下騁詞章。萬個之中無有二。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一○)
雞鳴丑。權(quán)隱在塵非長久。
一朝肥馬衣輕裘。富貴榮華萬物有。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五(一一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