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應天長 欽譜
應天長 此調有令詞、慢詞。令詞始于韋莊,又有顧夐、毛文錫兩體。宋毛幵詞名《應天長令》。慢詞始于柳永,《樂章集》注“林鐘商調”。又有周邦彥一體,名《應天長慢》。

應天長 雙調五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韻 韋莊

  綠槐陰里黃鸝語 深院無人春晝午 畫簾垂 金鳳舞 寂寞繡屏香一炷 
  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中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仄


  碧天云 無定處 空有夢魂來去 夜夜綠窗風雨 斷腸君信否 
  仄平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中中仄


此調始于此詞,顧詞、馮詞由此減字,毛詞由此或添字、或減字,實正體也。韋詞別首“別來半歲”詞,牛嶠“雙眉淡薄”詞,宋毛幵“曲闌十二”詞,正與之同。 按牛詞前段起句“雙眉淡薄藏心事”,“淡”字仄聲。韋詞別首第三、四句“難相見,易相別”,“易”字仄聲。牛詞結句“寶帳鴛鴦春睡美”,“鴛”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jù)之,其馀參下所采令詞。

格二 雙調四十九字,前段五句四仄韻,后段四句四仄韻 顧夐

  瑟瑟羅裙金線縷 輕透鵝黃香畫褲 垂交帶 盤鸚鵡 裊裊翠翹移玉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背人勻檀注 慢轉橫波偷覷 斂黛春情暗許 倚屏慵不語 
  中平平中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此與韋詞同,惟后段第一、二句減去一字,作五字句異。 換頭句“背”字可平,“檀”字可仄,參下馮、毛二詞。

格三 雙調四十九字,前段五句五仄韻,后段四句四仄韻 馮延巳

  一彎初月臨鸞鏡 云鬢鳳釵慵不整 珠簾靜 重樓迥 惆悵落花風不定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綠煙低柳徑 何處轆轤金井 昨夜更闌酒醒 春愁勝卻病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此與顧詞同,惟前段第三句押韻異。 按此體祇馮集有之,唐宋人不作也。

格四 雙調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韻 毛文錫

  平江波暖鴛鴦語 兩兩釣船歸極浦 蘆洲一夜風和雨 飛起淺沙翹雪鷺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漁燈明遠渚 蘭棹今宵何處 羅袂從風輕舉 愁煞采蓮女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


此亦與顧詞同,惟前段第三、四句添一字,攤破三字兩句,作七字一句異。牛嶠“玉樓春望”詞正與此合。 按牛詞前段第三句“黃鸝嬌囀聲初歇”,“嬌”字平聲,譜內據(jù)之,其馀可平可仄已見上三詞。

格五 雙調九十四字,前段十句六仄韻,后段十句七仄韻 柳永

  殘蟬聲斷絕 傍碧砌修梧 敗葉微脫 風露凄清 正是登高時節(jié) 東籬霜乍結 綻金蕊 嫩香堪折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中平仄中平仄中仄中中中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仄仄中仄中平平仄

聚宴處 落帽風流 未饒前哲 
中仄仄中仄平平仄中平仄


  把酒與君說 恁好景良辰 怎忍虛設 休效牛山 空對江天凝咽 塵勞無暫歇 遇良會 剩偷歡悅 
  中中中中仄仄仄中平平仄中中仄平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中仄仄平平仄

歌未闕 杯興方濃 莫便中輟 
中仄仄平仄平平中中平仄


此調九十四字者始于此詞,葉詞之少押四韻、無名氏詞之多押一韻,皆從此詞出也。故譜內可平可仄即參兩詞。

格六 雙調九十四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葉夢得

  松陵秋已老 正柳岸田家 酒醅初熟 鱸膾莼羹 萬里水天相續(xù) 扁舟臨浩渺 寄一葉 暮濤吞沃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青箬笠 西塞山前 自翻新曲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來往未應足 便細雨斜風 有誰拘束 陶寫中年 何待更須絲竹 鴟彝千古意 算入手 比來尤速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最好是 千點云屏 半篙澄綠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此與柳詞同,惟前段起句、前后段第六句、后段第八句俱不押韻異。

格七 雙調九十四字,前后段各十句、七仄韻 《古今詞話》無名氏

  雕鞍成漫駐 望斷也不歸 院深天暮 倚遍舊日 曾共憑肩門戶 踏青何處所 想醉拍 春衫歌舞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征旆舉 一步紅塵 一步回顧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行行愁獨語 想媚容今宵 怨郎不住 來為相思 卻又空將愁去 人生無定據(jù) 嘆后會 不知何處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愁萬縷 憑仗東風 和淚吹與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此亦柳詞體,惟前段第八句亦押韻異。

格八 雙調九十八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韻 周邦彥

  條風布暖 霏霧弄晴 池塘遍滿春色 正是夜臺無月 沈沈暗寒食 梁間燕 社前客 似笑我 
  中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中中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中中仄中仄仄

閉門愁寂 亂花過 隔院蕓香 滿地狼藉 
中平平仄仄平中中仄中平中中平仄


  長記那回時 邂逅相逢 郊外駐油壁 又見漢宮傳燭 飛煙五侯宅 青青草 迷路陌 強載酒 
  平仄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中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中平仄平仄仄仄中仄

細尋前跡 市橋遠 柳下人家 猶自相識 
仄平平仄仄中中中仄平平中中平仄


此調九十八字者始于此詞,前后段第七句以下猶沿柳詞句讀,宋元人俱依此填。若吳詞之多押一韻,康詞之句韻異同,王詞之多押兩韻,陳詞之句讀小異,皆變體也。 前段第九、十句,蔣捷詞“似瓊花,謫下紅裳”,“花”字平聲;張矩詞“算惟有,塔起半輪”,“半”字仄聲。后段第九、十句,張詞“夢仙游,倚遍霓裳”,“游”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jù)此,其馀悉參吳、康、王、陳四詞。

格九 雙調九十八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后段十一句六仄韻 吳文英

  麗花斗靨 清麝濺塵 春聲偏漏芳陌 竟路障空云幕 冰壺浸霞色 芙蓉鏡 詞賦客 競繡筆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醉嫌天窄 素娥下 小駐輕鑣 眼亂紅碧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前事頓非昔 故苑年光 渾與世相隔 向暮巷空人絕 殘燈耿塵壁 凌波恨 簾戶寂 聽怨寫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墮梅哀笛 佇立久 雨暗河橋 譙漏疏滴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此即周詞體,惟換頭句押韻異。

格十 雙調九十八字,前段十一句六仄韻,后段十一句七仄韻 康與之

  管弦繡陌 燈火畫橋 塵香舊時歸路 腸斷蕭娘 舊日風簾映朱戶 鶯能舞 花解語 念后約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頓成輕負 緩雕轡 獨自歸來 憑闌情緒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楚岫在何處 香夢悠悠 花月更誰主 惆悵后期 空有鱗鴻寄紈素 枕前淚 窗外雨 翠幕冷 
  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夜涼虛度 未應信 此度相思 寸腸千縷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此詞前后段第四、五句俱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換頭句及前后段第六句又多押一韻,與周詞異。

格十一 雙調九十八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六仄韻 王沂孫

  疏簾蝶粉 幽徑燕泥 花間小雨初足 又是禁城寒食 輕舟泛晴淥 尋芳地 來去熟 尚仿佛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大堤南北 望楊柳 一片陰陰 搖曳新綠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重訪艷歌人 聽取春聲 猶是杜郎曲 蕩漾去年春色 深深杏花屋 東風里 曾與宿 記小刻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

近窗新竹 舊游遠 沈醉歸來 滿院銀燭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此亦周詞體,惟前段第四句押韻異。

格十二 雙調九十八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韻 陳允平

  流鶯喚夢 芳草帶愁 東風料峭寒色 又見杏漿餳粥 家家禁煙食 江湖幾年倦客 曾慣識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

凄涼岑寂 苦吟瘦 蕭索詩腸 空愧郊籍 
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春事正溪山 柳霧花塵 深映翠羅壁 更謝多情雙燕 歸來舊庭宅 晴絲亂游巷陌 悵容易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萬紅陳跡 酒旗直 綠水橋邊 猶記曾識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此即和周詞也,惟前后段第六、七句俱作六字一句異。
歷代作品
共147,分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下一頁
(續(xù)上)
龔自珍 1792 - 1841 一首
趙冕鎬 1803 - 1887 一首
陳寶琛 1848 - 1935 一首
胡薇元 1850 - 1920 一首
夏孫桐 1857 - 1941 二首
朱祖謀 1857 - 1931 二首
易順鼎 1858 - 1920 一首
陳銳 1860 - 1922 一首
何振岱 1867 - 1952 一首
陳洵 1870 - 1942 三首
姚華 1876 - 1930 一首
陳匪石 1883 - 1959 三首
黃侃 1886 - 1935 一首
近現(xiàn)代
章鈺 1865 - 1937 一首
周岸登 1872 - 1942 五首
張爾田 1874 - 1945 一首
李宣龔 1876 - 1953 一首
高旭 1877 - 1925 一首
王國維 1877 - 1927 一首
郭則沄 1882 - 1946 一首
寧調元 1883 - 1913 一首
移寓城北之四松庵,溪山幽絕,人跡罕至。曉起倚高閣賦此。
山僧許我移茶灶,不用當關仙鶴報。
松杉杪。
鐘魚杳。
天際真人相揖笑。

夢回曾似到。
記得卷中秋曉。
我吞長虹一嘯,吳天落月小。
⑴ 曩藏李成《溪山秋曉圖》,意境仿佛似之。
令君席上殷勤語。
幾度尋思思正苦。
博山頭,花影舞。
一卷道書看日午。

鄂君春睡處。
繡被紅翻金縷。
欲說夢中風雨。
夢還知也否。
生男莫重,生女莫輕,忠貞或在巾幗。
刬盡析津城郭,過閭為憑軾。
惜幺么,非闖賊。
誤利匕、刺仇偏失。
恁纖弱,俠烈如斯,一何雄特。

聞說寇深時,邂逅中官,頻問外消息。
處死寸心堅決,誰能犯完璧。
從先后,歸毅魄。
附傳尾、藉扶人極。
舊門巷,正對宮墻,閱年三百。
青荷一葉開妝鏡。
蟬鬢燕釵慵未整。
爐香燼,閑庭靜。
鈴語丁冬風不定。

夙酲剛乍醒。
遙憶邊關愁損,昨夜夢魂飛迸。
見天山月影。
啼鵑恨杳,飛燕徑迷,門楣吊古生色。
甚處翠蕪埋玉,宮斜閉寒食。
興亡事,驚過客。
送鈿轂、苧蘿人寂。
漫腸斷,閱世滄桑,滿路苔藉。

慷慨隕紅顏,一劍酬恩,天問競呵壁。
故殿又更陵谷,烏衣幾荒宅。
丁沽冷,塵障陌。
早淚灑、夢華陳跡。
付歌板,寫怨春風,環(huán)佩猶識。
江關淹賦筆。
正月照梅邊,伴客橫笛。
一代風花,待付何人評騭。
珧窗煙乍寂。
話壇坫、鷺鷗分席。
試記取,弦外音傳,夢湘瑤瑟。

作者幾薪積。
問柳思周情,了了心得。
環(huán)燕誰憎,蘭佩幽芬同襲。
詩龕塵境隔。
對淞岸、暮潮如雪。
尊畔惜。
鱸膾秋懷,目送南翼。
王風蔓草,歧路亂花,萍蓬逝水遲合。
老去庾郎蕭瑟,相思素箋疊。
哀時意,慳問答,漫料理、曼吟囊篋。
夢回處、一笑南云,卷送帆葉。

同抱歲寒心,舊賞新歡,弦外最清發(fā)。
作弄斷鴻蹤跡,涼風動天末。
芳馨在,雙醉頰。
悄未隔、美人明月。
待飛盞、共酹前修,隨分閒業(yè)。
旋鴉亂葉,驅雁斷云,涼秋半剪樓幕。
斂避酒場閒局,風床病槃礴。
黃花社、催素約,認舊隱、閬風狂鶴。
亂襟袖、一嗅寒香,懶問哀樂。

無益是悲歌,向老文園,同調漸寥邈。
去去渡江詞客,孤吟當狂藥。
朝衣重知強著。
戀夢里、探春雙屩。
賦歸晚、驛路蒼煙,須寄梅萼。
漁篷曬月,獵箭響云,相呼正失歸侶。
萬里玉門心眼,家山在何處。
一程風,一程雨。
算減了一程黃霧。
怎還把一帶高樓,緊緊圍住。

關缺剩寒補。
不盡秋聲,如水亂流去。
最苦夕陽官道,茫然與春遇。
干花暝迷舊路。
怕錯認那回紅樹。
又喚起湘客吹鐙,年少羈旅。
風竿轉暝,云絮蘸空,沈陰遍灑郊陌。
正見燕寒巢幕,銜泥話春色。
烏衣巷,前度客。
定識我、秀眉吟窄。
舊塵在、一片殘衫,酒暈青碧。

哀樂念今昔。
不到中年,不信世情隔。
但憾著書緣絕,咿唔撫空壁。
滄波路,歸思寂。
早倦聽、下亭凄笛。
賦愁了、冷雨檐花,清漏初滴。
應天長 題竹韻小影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 何振岱
紅衣紫筱,青屧綠蕪,風光淡處閒立。
望里畫樓高聳,初陽盥晴色。
沉吟久,煙縷碧。
恁裊作、詩心無跡。
映澄波,鏡影盈盈,思靜神適。

訪道話前因,按轡霄衢,年少杏園客。
剩取慧根長在,今生自珍惜。
簪花字,犀管筆。
更細寫、寶文珠笈。
蕙爐畔、天接華鬘,夢倚云白。
妝梅夢靨,流水步塵,黃昏梵宇深寂。
又是染霜奩月,微微變林色。
殘年事,蕭寺客。
念過此、迅如煙驛。
暮云外、一笑相逢,竟認頭白。

憔悴共天涯,往事旗亭,尋常付陳跡。
幾度意銷魂斷,平居睇鄉(xiāng)國。
傷歌淚,痕暗藉。
更萬感、盡非疇昔。
俊游遠,撲面風花,還記今夕。
王風委草,騷賦怨蘭,危弦思苦誰說。
坐對素秋搖落。
芳菲與鵜鴂。
吟壺永、雙練發(fā)。
悄未覺,翠銷紅歇。
鎮(zhèn)閑寫,解帶披襟,滿座香發(fā)。

長恨付梨園,似錦湖山,南渡最凄咽。
況是淚枯啼宇,冬青更愁絕。
斜陽事,人世別。
怎料理、此間情切。
畫圖展、后視如今,何處風月。
應天長 庚申冬至 清末至民國 · 陳洵
湖妝待柳,宮韻殢梅,晴暄戰(zhàn)怯霜力。
驀地破扃元鑰,來愁寸陰織。
蕓窗隱,金鈿客。
念度日、繡慵魂極。
鳳簫轉、拍亂蠻謳,怎問消息。

時事正相催,怕見江湖,隨陽倦飛翼。
又嘆冱寒燕谷,玄云渺天北。
春根畔,停苦覓。
到聽雨、聽風寒食。
蕙爐暖,醒坐醺眠,長夜偎得。
應天長 清末 · 姚華
倬盦書示九日退谷登高見紅葉之作。久病不出,替吾張目矣。有觸于懷,和聲奉酬
清秋勝日,正壑露山開,競拈吟筆。
憑望蕭然,過眼繁華如失。
流光驚去疾。
但無語黯紅描得,更問甚踏破鞋痕,醉荒詩律。
盛會敞幽室。
任酒涌思來,道古風逸。
人似黃華零夢,貞元堪述,先秋蒲柳質。
剩殘臂仗筇難出,空臥游塵慮。
煩噫獨負陶秫。
⑴ 貞元四年九月二日敕令:九月九日宣令文武百僚擇勝地追賞為樂。見錢易南部新書丁。
應天長?和清真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 陳匪石
浮空霧冷,迎路堠殘,山川換了愁色。
尚有數(shù)竿修竹,調饑鳳能食。
繁華地,身是客。
幾夢里、慰人岑寂。
翠樽共、一片笙歌,舞榭茵籍。

何事幻鈞天,大塊文章,光自射奎壁。
半世步苔垂紱。
狂吟杜陵宅。
歸來晚,經(jīng)故陌。
繞樹后、夜烏無跡。
展青眼、野外遙烽,前度曾識。
遙岑露爽,斜照破陰,秋英未改佳色。
惠我素箋稠疊。
場苗勸駒食。
槃阿地,滄???。
市未遠,頓殊喧寂。
笑相遇、驛置樽開,野徑苔藉。

殘夢尚依稀,淚炬宵闌,孤憤醉呵壁。
問字暫留車轍。
愔愔子云宅。
沙痕淺,橋下陌。
倚駟馬、漫尋題跡。
似簾底、語燕頻來,芳信能識。
池蓉媚晚,巖桂孕秋,丹砂煉汝顏色。
暗許蠹魚同樂,神仙字三食。
滄波路,誰主客。
似閉雨院梨春寂。
送歸棹、七二丁沽,海上塵籍。

無恙舊吟身,劍氣珠光,懸象應東壁。
坐對溜霜柯,葉森森,錦官宅。
千絲柳,懷御陌。
數(shù)載酒、聽鶯蹤跡。
罨溪影、短鬢婆娑,臨鏡重識。
應天長 清末至民國 · 黃侃
一枝新菊煙微潤,風細露寒眠不醒。
空階靜。
孤鴻迥。
依約曲籬初月暈。

悄將燈掩映。
映上綠苔無影。
隔著幽窗夜永。
微香又不定。
鯉風扇海,鮫霧架樓,英靈獨數(shù)巾幗。
碧玉小家爭說,當年劍仙出。
青霞選,甘殉國。
肯聽爾、大蟲添翼。
副車中、血濺桃花,頓駕雌霓。

燕趙有余風,粉聶釵荊,佳俠破常格。
要替孟宮花蕊,門楣換清白(孟蜀花蕊夫人亦費姓。)。
荊駝后、憑吊客。
等拜倒、麗娃鵑魄
御河底、一樣完貞,何處埋碧。
⑴ 張吳隆安公主于明兵入蘇城時,突圍救夫,自刎死盤門新橋下。事見蘇郡志。后名其地曰麗娃鄉(xiāng)。
⑵ 與費宮人同殉者,有魏氏等三百人,同投御河死之。見明史稿。
燕歸避冷,鳩喚誤晴,閒庭靜鎖春碧。
繡砌篆蝸皴角,雙鴛印紅濕。
沈熏重,薇露滴。
暗暈損、萬錢生壁。
費人省,昨夜西窗,誰話岑寂。

沈醉問東風,病里愁中,花事幾狼藉。
悵望暮天云合,鵑啼葬傾國。
輕雷送,非霧隔。
漸向晚、倚樓哀笛。
夢華恨,柳暝河橋,曾縱金勒。
絮云翳日,煙柳斷腸,羈游怕尋芳路。
徐步青溪,不見春波照窺戶。
愁紅舞,哀燕語。
漫笑我、老懷空負。
念佳麗,藉甚當年,懺情無緒。

幽討向何處。
種菜編籬,花鳥竟誰主。
呼起澹心難寫,孤悰寄毫素。
留靈瑣,邀夢雨。
對逝水、曼吟千度。
蘸金粉、與畫前朝,亂絲成縷。
綠塵斜柱箏弦語。
春宴歸來當夜午。
枕蟾窺衾鳳舞。
鴨歇水沈慵自炷。

盼仙期,知甚處。
除是夢中飛去。
惱亂楚峰疑雨。
夢知歸路否。
應天長 其一 清末至民國 · 周岸登
蝶酣蜂膩黃初褪。
印枕霞添星頰暈。
月一梭,心半寸。
宛轉思潮無定準。

卜瑤釵,挑翠鬒。
慵剔玉釭蟲燼。
未了人間沉恨。
背燈羞見問(鶩翁)。
曲闌回合閑憑盡。
繞砌紅苔滋淚粉。
簟波長,香篆燼。
柳外歸鴉啼陣陣。

月牙梳,云母筍。
霾鏡塵奩慵近。
待卜蹉跎期分。
過云沉雁信(漚尹)。
飛霞點鏡,酥雨障塵,空簾洗盡愁色。
那更半池殘月,漂花戲魚食。
嗟秋燕,鎮(zhèn)如客。
漫說與、茂陵岑寂。
茜紗暗、倦倚蕉云,翠簟頻藉。

不見眼中人,罥袖蛛塵,芳墨黯題壁。
尚記那回籠燭,嬉游小喬宅。
驕驄過,嘶巷陌。
忍問訊、舊狂蹤跡。
柳鴻近、夢里歸來,扶醉還識。
應天長 為帥南題芭蕉畫冊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 李宣龔
蕉陰遮斷相思影。
霧鬢云鬟斜復整。
簾櫳靜。
夢魂永。
最怕雨余風未定。

綠天塵外迥。
無語自成人境。
莫道春心酩酊。
卻愁秋又冷。
應天長 清末民國初 · 高旭
英雄寶劍佳人鏡。
未到用時須理整。
沙場靜。
瓊樓迥。
后日功名渾莫定。

終南原有徑。
心史休投眢井。
眾醉三閭獨醒。
問天天亦病。
⑴ 《南社》作"屈累"。
應天長 清末民國初 · 王國維
紫騮卻照春波綠,波上蕩舟人似玉。
似相知,羞相逐。
一晌低頭猶送目。
鬢云欹,眉黛蹙。
應恨這番匆促。
惱一時心曲,手中雙槳速。
鐙寒黍夢,箏亂絮痕,華年半侵哀樂。
倚遍舊欄斜日,聲聲惱清角。
東風懶,鶯訊錯。
暗淚染、背花弦索。
鳳枝斷,粉涴香黏,自分飄泊。

愁鬢送殘山,陣雁來時,荒翠更非昨。
問訊故國山色,何人主紅萼。
蘼蕪恨,拚刬卻。
又怨寫、燕泥簾幕。
瘦吟苦,對訴新寒,除是歸鶴(集中有吊劉潛樓墓之作。)
應天長(1909年) 清末民國初 · 寧調元
天心墨墨長沉醉。
萬事從前都是悔。
該今生,為情死。
惆悵舊歡成隔世。

問何時,重聚會。
欲待說他不是。
又怕嬌嗔惹起。
月明人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