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瑞鷓鴣 欽譜
瑞鷓鴣 《宋史·樂志》中呂調(diào)。元高拭詞注“仙呂調(diào)”?!盾嫦~話》云:“唐初歌詞,多五言詩,或七言詩,今存者止《瑞鷓鴣》七言八句詩,猶依字易歌也?!?  按《瑞鷓鴣》,原本七言律詩,因唐人歌之,遂成詞調(diào)。馮延巳詞名《舞春風(fēng)》,陳彭年詞名《桃花落》,尤袤詞名《鷓鴣詞》,元丘長春詞名《拾菜娘》,《樂府紀聞》名《天下樂》?!读合洝吩~有“行聽新聲太平樂”句,名《太平樂》;有“猶傳五拍到人間”句,名《五拍》。此皆七言八句也。至柳永有添字體,自注“般涉調(diào)”,有慢詞體,自注“南呂宮”,皆與七言八句者不同。

瑞鷓鴣 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四句兩平韻 馮延巳

  才罷嚴妝怨曉風(fēng) 粉墻畫壁宋家東 蕙蘭有恨枝猶綠 桃李無言花自紅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燕燕巢時羅幕卷 鶯鶯啼處鳳樓空 少年薄幸知何處 每夜歸來春夢中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此調(diào)本律詩體,七言八句,宋詞皆同。其小異者惟各句平仄耳。此詞前后段起句、結(jié)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聲,中二句第二字、第六字俱平聲。宋人如此填者甚少,惟陳彭年詞“盡出花鈿散寶冿,云鬟初剪向殘春。因驚風(fēng)燭難留世,遂作池蓮不染身。貝葉乍疑翻錦繡,梵聲才學(xué)誤梁塵。從茲艷質(zhì)歸空后,湘浦應(yīng)無解佩人?!逼截仆?,馀皆照賀體填。

格二 雙調(diào)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后段四句兩平韻 賀鑄

  月痕依約到西廂 曾羨花枝拂短墻 初未識愁那是淚 每渾疑夢奈馀香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歌逢裊處眉先嫵 酒半醒時眼更狂 閒倚繡簾吹柳絮 問人何似冶游郎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詞前后段起句、結(jié)句第二字、第六字俱平聲,中二句第二字、第六字俱仄聲,宋人俱照此填。其馀平仄惟取協(xié)調(diào),可不必拘,故不復(fù)注。

格三 雙調(diào)六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韻 柳永

  三吳嘉景占風(fēng)流 渭南往歲憶來游 西子方來 越相功成去 千里滄波一葉舟 
  中平平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至今無限盈盈者 盡來拾翠芳洲 最好簇簇寒村 遙認南朝路 晚煙收 三兩人家古渡頭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


此詞前段起二句、結(jié)句、后段起句、結(jié)句仍作七言,與《瑞鷓鴣》同,馀則攤破句讀,自度新聲。如前段第三句作四字一句、五字一句,即詞家添字法。后段第二句作六字句,即減字法。第三句作六字一句、八字一句,即添字法。多押一韻,即偷聲法。本集自注般涉調(diào),為黃鐘之羽聲,與中呂調(diào)為夾鐘之羽聲、仙呂調(diào)為夷則之羽聲,皆羽聲也。 按柳詞別首、晏殊詞二首俱與此同。惟晏詞前段起句“越娥紅淚泣朝云”,“越”字仄聲。后段起句“前村昨夜深深雪”,“前”字平聲,“昨”字仄聲。第三、四句“何時驛使西歸,寄與相思路、一枝新”,“何時”二字俱平聲,“寄”字仄聲。又柳詞別首后段第三、四句“恨聽煙塢深中,誰恁吹羌笛、逐風(fēng)來”,“煙”字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馀參所采《梅苑》詞。

格四 雙調(diào)六十四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后段六句三平韻 《梅苑》無名氏

  臨鸞常恁整妝梅 枝枝仙艷月中開 可煞天心 故與多端麗 那更羅衣峭窄裁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幾回瞻覷魂銷黯 芙蕖勻透雙腮 好將心事 都分付與 時暫到 小庭來 玉砌紅芳點綠苔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此與柳詞同,惟后段第三、四句作四字兩句、六字一句異。 宋李之儀《姑溪詞話》云:“唐人歌詞,但以詩句而用和聲,抑揚以就之。至唐末,遂因其聲之長短,而以意填之,始一變以成音律?!卑创藙t知賀體猶沿唐調(diào)。柳詞、晏詞及此詞惟起結(jié)猶作七言,中間長短錯綜,實系新聲也。所以元曲用宋調(diào),不增減者名為“引子”,添入新聲則為“過曲”,亦此意耳。

格五 雙調(diào)八十八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韻 柳永

  寶髻瑤簪 嚴妝巧 天然綠媚紅深 綺羅叢里 獨逞謳吟 一曲陽春定價 何啻值千金 傾聽處 
  中仄平平平平仄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王孫帝子 鶴蓋成陰 
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凝態(tài)掩霞襟 動象板聲聲 怨思難任 嘹亮處 迥壓弦管低沈 時恁回眸斂黛 空役五陵心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須信道 緣情寄意 別有知音 
平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


此詞見《樂章集》,亦名《瑞鷓鴣》,其字句與前兩體截然不同,因調(diào)名同,故為類列。其可平可仄有柳詞別首可校。

格六 雙調(diào)八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韻 柳永

  吳會風(fēng)流 人煙好 高下水際山頭 瑤臺絳闕 依約蓬丘 萬井千閭富庶 雄壓十三州 觸處青蛾畫舫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紅粉朱樓 
平仄平平


  方面委元侯 致訟簡時豐 繼日歡游 襦溫褲暖 已扇民謳 旦暮鋒車命駕 重整濟川舟 當(dāng)恁時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沙堤路穩(wěn) 歸去難留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此詞《樂章集》不載,見《花草粹編》。與前“寶髻瑤簪”詞同,惟前段第八句作六字句,少一字,后段第四、五句作四字兩句,少一字異。
歷代作品
共203,分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下一頁
(續(xù)上)
丘處機 1148 - 1227 五首
尹志平 1169 - 1251 七首
滕斌 一首
貝瓊 ? - 1379 一首
楊慎 1488 - 1559 三首
俞彥 一首
陳洪綬 1599 - 1652 四首
王翃 1603 - 1651 三首
卓人月 一首
陸求可 1617 - 1679 三首
毛奇齡 1623 - 1716 四首
不僧不道不溫柔。
九百人前不害羞。
覺性一時超法界,知身億劫是吾囚。

改頭換面人難悟,走骨行尸我不憂。
得意忘形還樸去,從教人笑不風(fēng)流。
一方勝景滿川稀。
水竹彎環(huán)四面圍。
簇檻名花紅冉冉,當(dāng)門幽檜綠依依。

爭歌稚子春風(fēng)舞,斗巧靈禽曉樹啼。
社內(nèi)人家三十戶,崇真修道壓磻溪。
一橫嘉景日常新。
古柏森森四季春。
福地清高稀俗事,名壇時復(fù)會仙賓。

人人盡喜生中國,戶戶虔心敬上真。
唯愿諸公皆省悟,同登無漏出紅塵。
神仙縹緲太虛私。
世俗無由得見之。
幸遇門庭開教化,臨逢齋醮莫推辭。

擔(dān)家造孽常終日,作福治心只暫時。
更到時來心不謹,終身何以報恩慈。
報師恩 疏慵 金末元初 · 丘處機
懶看經(jīng)教懶燒香。
兀兀騰騰似醉狂。
日月但知生與落,是非寧辨短和長。

客來座上心慵問,飯到唇邊口倦張。
不是故將形體縱,養(yǎng)成貧病療無方。
瑞鷓鴣 金末元初 · 尹志平
為人幸遇教門興。
折莫因循著世榮。
節(jié)食減眠神自爽,忘情去欲氣偏清。

暫時戒慎離災(zāi)苦,久遠行持出死生。
奉勸高明宜省悟,聞身強健早修行。
瑞鷓鴣 金末元初 · 尹志平
六年動作小功成。
固蒂深根漸次榮。
東院西宮閑客坐,南來北往道人行。

十方和氣精神爽,四海同心道眼明。
天運玄風(fēng)來此地,燕山路上好前程。
道人起念不尋常。
宿業(yè)牽纏惹禍殃。
樸實修真方得久,浮虛學(xué)道豈能長。

旋生旋滅心難定,不動不搖意易防。
早悟知常功累足,恁時許爾志堅剛。
瑞鷓鴣 勸世 金末元初 · 尹志平
長春教法付清和。
普勸高明出愛河。
道德勤修天賜樂,塵情苦戀世生魔。

目前放下游真境,身后功深赴大羅。
我有忠言新說破,看君聽了意如何。
瑞鷓鴣 示眾 金末元初 · 尹志平
論道談禪斗捷機。
朦朧合眼便昏迷。
貪名競利心猶在,損己安人行豈知。

益友不侵賢圣遠,良朋難近虎狼隨。
一朝數(shù)滿無由悔,聞早收心莫縱欺。
西山一帶好人煙。
曲水環(huán)山若洞天。
無是無非無寵辱,有花有果有林泉。

家家奉道養(yǎng)閑客,戶戶欽壇禮大仙。
如此勤心行吉善,太平快樂過豐年。
西山深處道人家。
養(yǎng)道修真何處加。
九夏高眠無暑氣,三秋結(jié)實有新瓜。

亂山坡下宜禾黍,渾水河邊長桑麻。
四季平和人事少,三餐終日是生涯。
分桃斷袖絕嫌猜。
翠被紅裈興不乖。
洛浦乍陽新燕爾,巫山行雨左風(fēng)懷。

手攜襄野便娟合,背抱齊宮婉孌懷。
玉樹庭前千載曲,隔江唱罷月籠階。
按:詞品五
瑞鷓鴣 元末明初 · 貝瓊
風(fēng)林初夜月輪高。
鳥飛不盡楚天遙。
一曲清江,恰似瀟湘路,何處人家傍小橋。

十年空負歸來約,已無舊杏新桃。
謾思田父前時,同在雞豚社、日相招。
酒壓梨花醉一瓢。
垂楊垂柳管芳年。
飛絮飛花媚遠天。
金繭抱春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風(fēng)前。

別離江上還河上,拋擲橋邊與路邊。
游子魂銷青塞月,美人腸斷翠樓煙。
原注:楊柳有花有絮,詩古今例多謬稱,予之此篇始析體物。
秦時明月玉弓懸。
漢塞黃河錦帶連。
都護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甘泉。

鶯閨燕閣年三五,馬邑龍堆路十千。
誰起東山安石臥,為君譚笑靜烽煙。
望中孤鳥入銷沈。
宿處津亭楓樹林。
江草江花豈終極,巫山巫峽氣蕭森。

為云為雨襄王夢,愁水愁風(fēng)商婦心。
客去客來天地老,無朝無暮有猿吟。
曾領(lǐng)玄都第一枝。
年年常恨占春遲。
水流溪畔魂銷后,日落江南腸斷時。

夢逐彩云迷遠道,淚和紅雨上游絲。
故園門巷多車馬,正待驚郎向阿誰。
行不得也哥哥。
我也圖蘭不作坡。
無山無水不風(fēng)波。
是非顛倒似飛梭。
飛不起,可奈何。
行不得也哥哥。
行不得也哥哥。
鳳雛龍種已無多。
敗鱗殘甲墮天河。
南陽市上鬼行歌。
飛不起,可奈何。
行不得也哥哥。
老翁臥哭山之阿。
翠鳥難脫虞人羅。
行不得也哥哥。
霜風(fēng)夜剪向南柯。
飛不起,可奈何。
行不得也哥哥。
行不得也哥哥。
華面鷗頭舞婆娑。
紫髯碧眼塞上歌。
老年生日喜無多。
飛不起,可奈何。
行不得也哥哥。
瑞鷓鴣 趙武昔花燭詞(壬午) 明末清初 · 王翃
風(fēng)吐流蘇麗彩霞。
珊瑚乘影冒煙紗。
月明寶婺雙鸞鏡,人隱香奩百合花。

夜鵲星河非女室,春風(fēng)天水是郎家。
招靈玉燕低金鎖,一曲桃夭報九華。
漏水遲更夜欲交。
楓林葉落響寒梢。
金樽酒影風(fēng)前勸,紅袖簫聲月下教。

蘭氣含香隨語散,眼波斜燭趁晴杪。
江南多少行春夢,剩取馀枝蛺蝶巢。
瑞鷓鴣 閒居(壬午) 明末清初 · 王翃
日注明窗,向春起、發(fā)今薄不勝梳。
漫存蔬布,自足清娛。
破粉偶題新竹,暇則就琴書。
泉色暖,素磁傳火,葉嫩旗舒。

花藝兩三株。
總養(yǎng)不期繁,剪不教疏。
身寂寞,門報長者回車。
世亂我能閉戶。
一拙處葫蘆。
君屈指、古人史上,幾個全軀。
城中火樹落金錢,城外湖波起碧煙。
夜夜夜深歌子夜,年年年節(jié)度丁年。

琉璃一段湖稱圣,琥珀千鐘酒號賢。
自分懶追兒女隊,玉梅花下拾花鈿。
瑞鷓鴣 秋別 明末清初 · 陸求可
微霜落處唱驪歌。
遙天愁望洞庭波。
執(zhí)手臨岐,衰柳殘陽下,瞬息天涯可奈何。

歡娛猶記前宵月,廣寒笑指姮娥。
何期此日凄涼,怕動離鸞操、夢應(yīng)多。
白月紛紛掛薜蘿。
亂飄瑞葉下青旻。
朱橋湖上斷雕輪。
只有林家、處士幽棲處。
萬樹梅花別樣春。

閑尋詩思西溪道,騎驢踏碎同云。
歸來且上危樓,驚見湖山老、緊關(guān)門。
那有扁舟乘興人。
瑞鷓鴣 芭蕉 明末清初 · 陸求可
幾日紗窗新綠滿,芭蕉才發(fā)深叢。
層層輕放,搖動春風(fēng)。
未有凌云高干,密葉布晴空。
根結(jié)處、綠天方曉,字走蛇龍。
低傍五株松。
看蝙蝠成雙,夢穩(wěn)香濃。
紅袖立,一似翠扇重重。
只恐秋飆夜雨,滴碎五更鐘。
溱洧地、樵人無賴,奔鹿難逢。
梨花亸鵲驚春雪,柳曲迎車怯曉風(fēng)。
籃外蝶衣籠畫粉,樓頭鳳蠟瀉珠紅。

熏迷銀葉憐妝坼,露壓金槽滴睡濃。
無奈景陽鐘隱隱,數(shù)聲和月到簾櫳。
春還繡陌桃初落,日映璚綃幕半遮。
黃點額頭花勝結(jié),紅抽靴子蒯繩芽。

妒蛾箏合矜秦趙,細犢車香繞狹斜。
空有侍中夸易識,難忘一笑在東家。
吳娃窈窕裁芳纻,楚竹參差聚列星。
歌扇影回屏半褶,舞裙絲掛箔頭釘。

觴迎水曲翻龍?,車轉(zhuǎn)花梢動鴿鈴。
天上舊曾聽鼓瑟,歸來幾度暮山青。
董賢館外驕騧騁,班氏門前冷鳥啼。
湘浦芰裳迷蔡北,秦臺蘇合出烏西。

針縈鸞縷愁丹纏,燈滿蠶塸怨赤蹄。
難與故夫攜束素,重逢但唱杞梁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