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一叢花 欽譜
一叢花 調(diào)見《東坡詞》,有歐陽修、晁補(bǔ)之、秦觀、程垓詞可校。

一叢花 雙調(diào)七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平韻 蘇軾

  今年春淺臘侵年 冰雪破春妍 東風(fēng)有信無人見 露微意 柳際花邊 寒夜縱長 孤衾易暖 
  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中平中仄

鐘鼓漸清圓 
平仄仄平平


  朝來初日半含山 樓閣淡疏煙 游人便作尋芳計 小桃杏 應(yīng)已爭先 衰病少情 疏慵自放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中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中平中仄

惟愛日高眠 
中仄仄平平


此調(diào)祇有此體,宋詞俱照此填,惟句中平仄小異,詳注于后。 晁補(bǔ)之詞前段第一句“碧山無意解銀魚”,“碧”字仄聲;韓淲詞“翻空雪浪送飛花”,“雪”字仄聲。晁詞第四句“佩錦囊、曾憶奚奴”,“錦”字仄聲,“囊”字、“曾”字俱平聲。程垓詞第五句“青箋來約”,“箋”字、“來”字俱平聲,“約”字仄聲;陸詞“那堪更是”,“那”字仄聲。晁詞第六句“滿身花影”,“滿”字仄聲,“花”字平聲。后段第一句“十年一夢訪林居”,“十”字、“一”字俱仄聲。程詞第二句“此恨苦天慳”,“此”字仄聲。韓詞第三句“畫檐簾卷黃昏后”,“畫”字仄聲,“簾”字平聲。晁詞第四句“寄洞庭、春色雙壺”,“洞”字仄聲,“庭”字平聲;陸詞“倩雙燕、說與相思”,“說”字仄聲。程詞第五句“歸來忍見”,“來”字平聲,“見”字仄聲;韓詞“聚散人生”,“聚”字仄聲,“人”字平聲。陸詞第六句“十分憔悴”,“十”字仄聲,“憔”字平聲。秦詞結(jié)句“兩處照相思”,“兩”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歷代作品
共101,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下一頁
(續(xù)上)
袁綬 一首
薛時雨 1818 - 1885 一首
張慎儀 1846 - 1921 一首
王鵬運(yùn) 1848 - 1904 一首
陳寶琛 1848 - 1935 一首
曾廉 1856 - 1928 五首
朱祖謀 1857 - 1931 一首
易順鼎 1858 - 1920 一首
饒芝祥 1861 - 1912 一首
潘榕 1865 - 1929 一首
陳洵 1870 - 1942 一首
近現(xiàn)代
章鈺 1865 - 1937 一首
梁啟勛 1879 - 1965 一首
郭則沄 1882 - 1946 一首
汪東 1890 - 1963 二首
喬大壯 1892 - 1948 一首
張伯駒 1898 - 1982 一首
邵祖平 1898 - 1969 一首
張克家 一首
黃公渚 1900 - 1964 一首
呂小薇 1915 - 2006 一首
當(dāng)代
陳永正 1941 - ? 一首
蔡淑萍 1946 - ? 一首
范詩銀 1953 - ? 八首
曉妝才罷倚雕欄。
花上露初乾。
湘簾半卷荷風(fēng)細(xì),綠楊外、三兩吟蟬。
曾記舊時,雙湖亭畔,同理釣魚竿。

玉簫聲里恨漫漫。
紅淚背人彈。
叮嚀莫更歌金縷,空贏得、愁上眉彎。
十二畫樓,憑高目斷,知隔幾重山。
春閨寂寞掩莓苔。
次第報花開。
折花簪鬢都無緒,倩侍兒、扶上香階。
鏡里朱顏,壺中紅淚,心事自家猜。

忍將脂粉付塵埃。
無語對良媒。
釵盟鈿約今何在,蹙雙蛾、慵倚妝臺。
待踏楊花,夢魂拘束,怕過謝橋來。
⑴ 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小山名句似嫌過蕩故反其意
小園花事太匆匆。
渾不見春紅。
沉沉院落溶溶月,隔珠簾、一樣玲瓏。
雅素不妝,秾華汰盡,悄倚粉墻東。

冰魂飄泊尚流蹤。
蝶意也都慵。
重門云護(hù)無人到,只詩情、息息相通。
冷雪幾枝,余香一線,無語咒斜風(fēng)。
睡鄉(xiāng)安穩(wěn)夜如年,燈乳綴花妍。
虛堂漏定吟魂悄,枕函靜、思落誰邊。
羅幕徘徊,紋疏皎潔,應(yīng)是月輪圓。

薄寒依約上屏山,塵夢淡于煙。
老懷不耐雞聲惡,盡長路、鞭影爭先。
為報鄰鐘,暫時休打,容我五更眠。
一叢花 木筆 清末至民國 · 陳寶琛
謫仙夢里揣香妍。
亂插向晴天。
春心未展疑含淚,恁垂露、不著朱鉛。
偏是曙風(fēng),吹開蘭蕊,捧日賽初蓮。

樓前歲歲占花先。
紫白斗嬋娟。
高枝墜瓣無人管,便歸去、老禿誰憐。
清水院中,雙株玉雪,聊自懺情禪。
一叢花 塘畔 清末民國初 · 曾廉
微聞步屧響長廊。
挾瑟更笙簧。
吳娘暮雨蕭蕭曲,冶歌好、轉(zhuǎn)更凄涼。
小立徘徊,何人倚伴,衫袖一時香。

勝游莫說碧雞坊。
疏柳綠成行。
截湖小艇橫帆去,待清曉、露上荷塘。
塘畔小樓,菜羹蒸餅,不道似維揚(yáng)。
一叢花·看秧 清末民國初 · 曾廉
青山垂盡是江鄉(xiāng)。
風(fēng)景似錢唐。
煙波澹蕩搖空碧,畫橋轉(zhuǎn)、一帶垂楊。
繡壤鱗塍,燒葵煮筍,處處餉耕忙。

占城早稻欲移秧。
疏雨對斜陽。
游人便欲將船去,好芳緒、幽草茫茫。
天氣乍晴,拋殘繡襖,只著薄羅裳。
一叢花·放船 清末民國初 · 曾廉
平生不愛說貂蟬。
疏懶酒家眠。
世上富貴應(yīng)無分,欲箕潁、更待何年。
和靖不能,下棋挑糞,賃個釣魚船。

一鉤便得縮頭鳊。
休說我無錢。
將魚換酒攜歸去,荻花里、裊裊茶煙。
茶罷酒醒,看船到了,前面畫橋邊。
一叢花·江南 清末民國初 · 曾廉
一聲曉唱杏花擔(dān)。
寶鏡正開函。
水如碧玉山如黛,這風(fēng)景、只有江南。
六代風(fēng)流,不言金粉,此味少人諳。

篾篷小艇破晴藍(lán)。
嘉客可清談。
詩筒茗碗高僧伴,白司馬、仍是青衫。
何處清歌,發(fā)聲裊裊,恍惚舊何戡。
一叢花 清末民國初 · 曾廉
一窗紫翠剪玻璃。
天氣正晴曦。
回廊小閣人如畫,行還坐、花影參差。
比似蘇臺,風(fēng)光盡好,惟是欠西施。

中亭綠酒又盈卮。
說餅有良師。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看雙燕、下上高枝。
誰道一年,春光九十,又過海棠時。
云陰如墨罨頹垣。
勻注錦成斑。
誰言窈窕宜宮體,夢不到、飄麝闌干。
消息雨聲,無人報與,各自度春寒。

背飛雙燕著花端,欲語會人難。
芳春似客垂垂老,斷無分、回汝頩顏。
怊悵壞妝,消磨閒醉,應(yīng)勝醒時看。
一叢花 十三夜 清末民國初 · 易順鼎
美人生性耐天寒。
常恁袖兒單。
涼階小雨扶花立,紅淚灑、秋海棠邊。
玉笛供薪,金釵換酒,一例嫁邯鄲。

斜扉閉月指輕彈。
不躲應(yīng)門鬟。
綠窗軟語兜鞋處,沉吟久、蹙斷眉山。
鸚鵡心多,蟾蜍眼獨,今夜出來難。
芳蹊楊柳轉(zhuǎn)青青。
柳上有啼鶯。
玉驄喜向花中度,過紅墻、又到紅亭。
芍藥階前,蘼蕪架畔,依約有人行。

驀然聞喚小紅聲。
清滑又分明。
芙蓉帶露桃含雨,同一般、艷麗輕盈。
風(fēng)曳裙回,云添鬢重,妝點可憐生。
一叢花 重九日堆菊山一座,作此賞之(己未至庚申) 清末民國初 · 潘榕
西風(fēng)瑟瑟又重陽。
撫景感蒼涼。
故堆叢菊山層疊,把秋色、裝點春光。
得伴花吟,縱無客飲,相對亦徜徉。

莫嫌清瘦自能香。
老圃幾經(jīng)霜。
不趨炎熱偏趨冷,年來也、一樣心腸。
晚節(jié)同堅,孤芳獨賞,有骨傲何妨。
此花除我更無鄰。
猶是隔年春。
窺墻便欲深心許,歲華靜、蜂蝶逡巡。
香訊懶對,閑門早閉,各自過黃昏。

何郎詞筆久銷魂。
垂老尚情親。
小樓繡被熏香罷,又還念、空谷佳人。
輸與夜來,一方明月,流水二三分。
問渠何事也書空。
箋與碧翁翁。
掞天麗藻憑誰賞,好消息、還報東風(fēng)。
塵濯絳和,香籠璧沼,權(quán)領(lǐng)管城封。

朝云花片寄無從。
寶帚肖橫縱。
初開第一留標(biāo)格,忍重賦、照殿春紅。
回首夢中,而今何似,愁殺老文通。
一叢花 清末至現(xiàn)當(dāng)代 · 梁啟勛
尊前誰唱短因緣。
輕幘倚嬋娟。
眉兒學(xué)得新宮樣,畫堂上、銀燭高懸。
玉樹后庭,霓裳水調(diào),和淚肆華筵。

繁弦急管舞蹁躚。
翠袖落雙纏。
天涯留得琵琶在,意惆悵、閒話龜年。
愁值亂離,驚殘雙鬢,回首望烽煙。
仙云碎、疊映屏紗。
卵碗勝槐芽。
玉纖新揀燕支菜,論風(fēng)味、只屬詩家。
剛到半焦,山禽喚罷,供我嚼春霞。

團(tuán)團(tuán)休笑似蒸沙。
老去更迷花。
蓬山舊夢紅綾冷,算閒福、不負(fù)殘牙。
一架綠陰,歌筵敞處,回首是天涯。
⑴ 惠州豐湖有燕支藤,亦名藤菜。見東坡詩注。
⑵ 曩在都同宴云和堂藤陰下,忽忽二十年矣。
一叢花 閏二月有寄 清末至現(xiàn)當(dāng)代 · 汪東
和風(fēng)春半展春時。
官柵柳垂絲。
千秋吳會風(fēng)流盛,想樓殿、高與云齊。
烽火屢經(jīng),蘇臺鹿走,斜月照荒陂。

無端幽恨聚雙眉。
地僻到人稀。
黃庭倦寫青鸞瘦,露華漸小徑苔滋。
佳約又乖,柔腸易斷,空撚碧桃枝。
一叢花 清末至現(xiàn)當(dāng)代 · 汪東
今年草草負(fù)佳期。
長日掩朱扉。
斜風(fēng)橫雨疏簾畔,看繁艷、漸換青枝。
鶗鴂亂鳴,芳菲易失,猶道不如歸。

歸家初過海棠時。
花蒂尚垂絲。
絲牽應(yīng)解東君意,似縈戀、還帶愁滋。
千載寫真,粉光如在,唯可付徐熙。
當(dāng)門流水遠(yuǎn)無窮。
淺綠比愁濃。
銀箏怕理江南調(diào),畫橋側(cè)、煙樹冥濛。
斜照墜鞭,昏黃索酒,如夢舊游蹤。

金波千里冷溶溶。
消息可曾通。
嬋娟二八年年見,柰塵掩、今夕房櫳。
天際片帆,欲舒還卷,閒了半江風(fēng)。
一叢花 題君武夜坐庵圖 現(xiàn)當(dāng)代 · 張伯駒
漫漫長夜靜如年,更斷漏聲殘。
昏燈暈碧搖窗竹,照無睡、心冷于禪。
十載客塵,迷離夢影,剩有舊青氈。

為誰憔悴到明天。
風(fēng)雨替花憐。
鄰鐘未報春猶在,畫屏掩、初覺衣單。
子細(xì)著寒,有人相勸,還要早些眠。
膽瓶缺裂似封泥。
斑駁古痕滋。
明窗位置無多好,吞紅淚、還養(yǎng)薔薇。
冶葉漸拋,濃香尚在,抬面要新詞。

剪春羅帶自縈持。
回首恨顰眉。
詞心揀盡吳王繭,幾人得、牢系相思。
深惜艷妝,教移玉鏡,更向鏡中窺。
春三桃李帶煙濃。
無意嫁東風(fēng)。
柔腸但解葳蕤抱,最煩惱、說與梳櫳。
京華夢遙,津沽望斷,兩地記游蹤。

弓腰帖地一何慵。
新病酒杯空。
芳容只合公同好,又誰許、閉置樊籠。
傖父思維,縱黃金萬,那有惜花悰。
一叢花 現(xiàn)當(dāng)代 · 黃公渚
南潯為苕霅之水會,居人夾河成聚,物產(chǎn)豐昌,為浙東重鎮(zhèn)。余往來潯溪十余次,乙亥冬寓劉氏嘉業(yè)樓匝月。每日暮,棹小舟容與浦汊間,跡張志和姜白石周草窗舊游處,翛然會心,因成此解。惜無小紅輩低唱也
白鷴兜外鷓鴣溪。
一碧圣琉璃。
寒塘拳鷺如相識,鏡漪照、雙鬢縭褷。
敗柳飄煙,叢蘆吹雪,風(fēng)物異年時。

眼中四水是耶非。
何處訪天隨。
扁舟作計回天地,十年恨、心事都違。
且住為佳,聞根漸凈,田水是吾師。
一番風(fēng)雨洗江城,笳鼓未曾驚。
移巢燕子輕飛去,倘重來、綠暗朱明。
莫問滄桑,試尋池館,不是舊簾旌。

停云靄靄正關(guān)情,賦就與誰聽。
兩三盞酒黃昏里,料東窗、此意難平。
珍重流光,能消永夜,寄語解濃酲。
一叢花(甲寅) 當(dāng)代 · 陳永正
黃花初綻眼猶明。
秋節(jié)自難勝。
抱枝香老應(yīng)留恨,又爭忍、長負(fù)風(fēng)情。
相守易辜,相思猶在,林葉已無聲。

歡期遠(yuǎn)訊兩冥冥。
寂寞幾重扃。
便憑空色醒馀夢,到非夢、休更疑醒。
一雨但供,一宵閒淚,明日是陰晴。
一叢花(1985—1995年 重慶) 當(dāng)代 · 蔡淑萍
冬日游園,幼曾于此賞極盛之茶花。
輕陰漠漠意重重,信步小園中。
枝頭葉暗霜痕在,換新綠、何處東風(fēng)?
寒石凍苔,憑誰記省,當(dāng)日舊游蹤?

月門半掩小橋弓,溪水尚淙淙。
臨流且莫驚雙鬢,少年事,都已朦朧。
行過曲廊,回眸恍惚,碧樹綴千紅。
西山紅葉似心圓,欣可作心箋。
心箋莫寫相思字,縱寫來、也是秋寒。
霜花開過,雪花開過,留不得明年。

明年若把那箋看,依舊九分丹。
可憐有字無從識,再細(xì)描、淚也潸然。
初服難裁,初心如火,憶不得青顏。
新紅應(yīng)倚玉瓶青,清露滴無聲。
輕風(fēng)一縷吹香渺,莫相問、依舊娉婷。
翠袖紫檀,京弦粵笛,無可為君憑。

海天萬里幾回行,幾闋韻行聽。
癡心不改常如夢,在那邊、詩火如烹。
家國唐云,鄉(xiāng)思宋霓,載不動深情。
夢邊袍短鐵鞭長,征騎卷鴻荒。
邊關(guān)十載逍遙雁,雁門辭、淚咽雙行。
長平白骨,平陽青草,無語向蒼茫。

曾經(jīng)幾度煮黃粱,惟有月流霜。
可憐路濕蹣跚步,送回車、不盡滄桑。
完璧生煙,斜楓流火,醉一水秋陽。
西山晴葉幾枝紅,相與說西風(fēng)。
那年那月何曾忘,競彩霓、搖亂長空。
詩行九片,箋題三束,飄在最高叢。

為誰吟得淚朦朧,無可憶音容。
初心一寸秋知道,印雪痕、人字霜鴻。
多少癡情,時常有夢,寫向碧云中。
曾經(jīng)南海巽寮春,相笑說朝云。
秦觀是否空遺恨,問斜陽、郴水之濱。
山數(shù)十萬,字敲三兩,吟妥是情真。

無從白塔問詩塵,還有翠花樽。
印張九百行行字,細(xì)讀來、肝膽心痕。
陰雪風(fēng)晴,草寒石暖,多少未成文。
多情山水醉詩心,酣暢對風(fēng)吟。
縈環(huán)翠嶺流新綠,是春云、濕了春襟。
溪葦飄雪,湖荷聽雨,澄鏡印秋深。

知君有夢幾番尋,嘗把露花斟。
曉星夜月常為伴,五百弦、怎個瑤琴。
大雅連章,曠懷天下,奇韻響琳琳。
裹風(fēng)挾水海云來,哪片為君裁。
帆長日小灣心月,剩舊題、綠島蒼崖。
楓涇念楫,金山問角,攜韻上城臺。

也分幾片薊門栽,何日報花開。
一枝兩朵三秋雪,有菊黃、香在青階。
漫憶征痕,依然夢影,忘不得高懷。
敦煌初九月如盤,休問為何圓。
青穹那個重陽月,又為何、在月牙泉。
泉邊天上,天邊泉里,相照是人間。

急風(fēng)吹遠(yuǎn)四周山,碧水到襟前。
一彎一滴玲瓏玉,醉矣心、催我長眠。
綠漲痕新,雪飄蘆早,爭伴向秋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