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憶王孫 欽譜
憶王孫 此詞單調(diào)三十一字者創(chuàng)自秦觀,宋元人照此填。《太平樂府》注“黃鐘宮”,《太和正音譜》注“仙呂宮”?!睹吩贰吩~名《獨腳令》,謝克家詞名《憶君王》,呂渭老詞名《豆葉黃》。陸游詞有“畫得蛾眉勝舊時”句,名《畫蛾眉》。張輯詞有“幾曲闌干萬里心”句,名《闌干萬里心》。雙調(diào)五十四字者見《復雅歌詞》,或名《怨王孫》,與單調(diào)絕不同。坊刻又有仄韻單調(diào)《憶王孫》,查系《漁家傲》一段。故譜內(nèi)不收。

憶王孫 單調(diào)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韻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 柳外樓高空斷魂 杜宇聲聲不忍聞 欲黃昏 雨打梨花深閉門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宋元人詞悉與此同。 按姜夔詞第一句“冷紅葉葉下塘秋”,“冷”字、“葉”字俱仄聲。第二句“長與行云共一舟”,“長”字平聲,“共”字仄聲。李甲詞第三句“沉李浮瓜冰雪涼”,“沉”字、“冰”字俱平聲。結句“針線慵拈午夢長”,“針”字平聲,“午”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格二 單調(diào)三十一字,五句三平韻、兩葉韻 白樸

  瑤階月色晃疏欞 銀燭秋光冷畫屏 消遣此時此夜景 步閒庭 苔浸凌波羅襪冷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此亦元人小令,其字句與秦詞同,惟第三句與末句用葉韻異,可見詞曲一源,所辨只在用韻不同也。明楊慎《詞林萬選》云:“元曲《一半兒》,即此詞?!鄙w其末句“一半兒行書,一半兒草”,兩“兒”字皆襯字也。益可知詞與曲之分矣。

格三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 《復雅歌辭》無名氏

  湖上風來波浩渺 秋已暮 紅稀香少 水光山色與人親 說不盡 無窮好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蓮子已成荷葉老 清露洗 蘋花汀草 眠沙鷗鷺不回頭 似應恨 人歸早 
  平中中中平中仄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


按周紫芝詞與此同,惟換頭句“思量千里鄉(xiāng)關道”,平仄全異。又前段第二句“紅滿地、落花誰掃”,“落”字仄聲。后段第二句“山共水、幾時得到”,“幾”字、“得”字俱仄聲。第三句“杜鵑只解怨殘春”,“杜”字、“只”字俱仄聲。結句“也不管、人煩惱”,“不”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龍譜
憶王孫 單調(diào)小令,又名《豆葉黃》、《闌干萬里心》。三十一字,五平韻。

憶王孫 定格 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 柳外樓高空斷魂 杜宇聲聲不忍聞 欲黃昏 雨打梨花深閉門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歷代作品
共320,分1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續(xù)上)
謝應芳 1296 - 1392 二首
劉基 1311 - 1375 十二首
善住 四首
王丹桂 八首
金時習 1435 - 1493 一首
吳寬 1435 - 1504 一首
楊慎 1488 - 1559 五首
憶王孫 元末明初 · 謝應芳
齊云一炬起紅煙。
頃刻煙銷事已遷。
折戟沉沙月爛船。
問祈連。
安得河清億萬年。
銅駝淚濕翠苔茵。
落地花如墮玉人。
可是東君不惜春。
問花神。
海變桑田幾度新。
花明柳暗繞天愁。
趙女乘春上畫樓。
樓上黃昏欲望休。
月如鉤。
檻外長江空自流。
亂山凝黛色高低。
江雨霏霏江草齊。
三戶無人自烏啼。
綠楊堤。
笑殺山翁醉似泥。
遠書歸夢兩悠悠。
閑倚南窗盡日愁。
手捲蝦須上玉鉤。
淚難收。
紅葉相隨何處流。
盧家少婦郁金堂。
日日春光斗日光。
勾引花核笑憑墻。
映垂楊。
不是愁人亦斷腸。
當時我醉美人家。
肯信流年鬢有華。
海燕西飛白日斜。
對殘花。
莫怨春風當自嗟。
情愁無意整花鈿。
萬事傷心在目前。
錦瑟無端五十弦。
月明天。
繡被焚香獨自眠。
濕云如夢雨如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片花飛減卻春。
勸行人。
莫向天涯金繞身。
郎心如妾妾如郎。
一度相思一斷腸。
塵滿金爐不炷香。
向斜陽。
離恨空隨江水長。
為誰零落為誰開。
小白長紅越女腮。
漸老逢春能幾回。
看花回。
一日須傾三百杯。
水紋如谷燕差池。
斜日悠揚在柳絲。
故國平居有所思。
倚闌時。
卻是同袍不得知。
郁金蘇合及都梁。
不是金爐舊日香。
懶對菱花暈曉妝。
細思量。
欲話因綠恐斷腸。
滿庭芳草易黃昏。
摘索花枝料峭寒。
坐見新池落舊痕。
憶王孫。
深院無人獨倚門。
半生長是白云間。
猿鳥漁樵共往還。
倚個喬松看遠山。
少機關。
世上何人似我閑。
天涯芳草碧萋萋。
何事王孫去不歸。
城郭雖是人民非。
信音稀。
幾度無言對落暉。
一株閑伴霜陵橋。
斜倚東風學舞腰。
游子尋春駿馬驕。
欲魂銷。
和雨和煙折柳條。
悠悠世事幾時休。
身后身前豈足憂。
天地都來一釣舟。
下中流。
臥看青天飛白鷗。
不持齋戒不看經(jīng)。
不論金丹共五行。
玉瑟閑調(diào)月正明。
韻輕清。
響徹瑤臺十二層。
幾人學得我風流。
疏盡塵緣散盡愁。
閑品羌笛駕白牛。
好因由。
四大神舟任意游。
本來真性喚神仙。
為愛幽棲遠市廛。
獨隱山堂妙最玄。
樂恬然。
欣即高歌困即眠。
三田常用鐵牛耕。
種得黃芽漸漸生。
法雨時時澆灌頻。
轉滋榮。
采摘歸來上玉京。
四時流轉急如梭。
百歲韶華屈指過。
惟愿人人出愛河。
養(yǎng)沖和。
功滿超升赴大羅。
逍遙坦蕩絕憂愁。
管甚流年春復秋。
露地安眠放白牛。
晚煙收。
一曲高歌古渡頭。
閑閑閑里憶王孫。
今幸相逢語笑頻。
各各勤修精氣神。
行功臻。
同宴桃源碧洞春。
云何便會做癡憨。
只為番番世事諳。
度日隨緣不外貪。
處云庵。
渴飲醍醐味轉甘。
騷騷風竹響西軒。
天外斜陽獨閉門。
宿鳥爭枝相與喧。
已黃昏。
月上山城似玉盆。
身輕不受柳風吹。
小穴藏身托土堤。
堤若崩時穴更移。
免銜泥。
誰說華堂便好棲。
落梅風里王鱗皴。
牛背寒鴉過別村。
樵笛聲中暮靄昏。
掩重門。
翠被香寒酒正溫。
滿城開遍粉西施。
節(jié)近重陽客未知。
裊裊涼風攪鬢絲。
倚樓時。
長笛聲聲莫遣吹。
西風庭院咽玄蟬。
薄霧濃雰采菊天。
老去悲秋強自寬。
假嬋娟。
且向樽前醉管弦。
繡葩紅蒂墮殘芳。
蝶醉蜂癡一簇香。
盧家少婦郁金堂。
對斜陽。
云雨巫山枉斷腸。
① 集句:此調(diào)名未見著錄,按格律同《憶王孫》
誰家紅袖倚江樓。
手卷珠簾上玉鉤。
眼波嬌溜滿眶秋。
笑抬頭。
頭上花枝顫未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