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水龍吟 欽譜
水龍吟 姜夔詞注“無射商”,俗名越調(diào)。曾覿詞結(jié)句有“是豐年瑞”句,名《豐年瑞》。呂渭老詞名《鼓笛慢》。史達(dá)祖詞名《龍吟曲》。楊樵云詞因秦觀詞起句,更名《小樓連苑》。方味道詞結(jié)句有“伴莊椿歲”句,名《莊椿歲》。

水龍吟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一句五仄韻 蘇軾

  霜寒煙冷蒹葭老 天外征鴻?quán)卩Α°y河秋晚 長(zhǎng)門燈悄 一聲初至 應(yīng)念瀟湘 岸遙人靜 水多菰米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

乍望極平田 徘徊欲下 依前被 風(fēng)驚起 
仄中中中中中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


  須信衡陽萬里 有誰家 錦書遙寄 萬重云外 斜行橫陣 才疏又綴 仙掌月明 石頭城下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平平仄

影搖寒水 念征衣未搗 佳人拂杵 有盈盈淚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


此調(diào)句讀最為參差,今分立二譜。起句七字、第二句六字者,以蘇軾詞為正格。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觀詞為正格。其馀添字、減字,句讀、押韻不同者,各以類列。此調(diào)之源流正變,盡于此矣。 此調(diào)前后段第三句至第八句例作四字句。前后段第九句五字,第十句四字。前結(jié)六字折腰,后結(jié)四字。宋人精于審音,添字減字、攤破句法,悉中律呂。其譜不傳,填者但以蘇詞、秦詞為式可也。 此調(diào)前后段第九句以下,如譜內(nèi)蘇詞,則前段五字一句、四字一句、六字一句,后段五字一句、四字兩句。秦詞則前段九字一句、六字一句,后段九字一句、四字一句,均為合格。 此詞可平可仄參下類列八詞。惟趙長(zhǎng)卿“酒潮勻頰”詞前段結(jié)句“聲”字平聲。秦觀“亂花叢里”詞后段第二句“玉”字仄聲,宋詞如此填者堪少,故不注可平可仄。

格二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四仄韻 趙長(zhǎng)卿

  酒潮勻頰雙眸溜 眉映遠(yuǎn)山橫秀 風(fēng)流俊雅 嬌癡體態(tài) 眼前稀有 蓮步彎彎 移歸拍里 凌波難偶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對(duì)仙源醉眼 玉纖籠巧 撥新聲 魚紋皺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我自多愁多病 對(duì)人前 只推傷酒 瞞他不得 詩情懶倦 沈腰消瘦 多謝東君 殷勤知我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

曲翻紅豆 拌來朝 又是扶頭不起 江樓知否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此與蘇詞同,惟前段起句押韻,后段起句不押韻,第九、十句作九字一句異。

格三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韻 楊無咎

  西湖天下應(yīng)如是 誰喚作 真西子 云凝山秀 日增波媚 宜晴宜雨 況是深秋 更當(dāng)遙夜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月華如水 記詞人解道 丹青妙手 應(yīng)難寫 真奇語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往事輸他范蠡 泛扁舟 仍攜佳麗 毫端幻出 淡妝濃抹 可人風(fēng)味 和靖幽居 老坡遺跡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也應(yīng)堪記 更憑君畫我 追隨二老 游千家寺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此與趙詞同,惟前段第二句作折腰句法,后段起句仍押韻異。

格四 雙調(diào)一百一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趙長(zhǎng)卿

  天教占得如簧巧 聲乍囀 千嬌媚 金衣襯著 風(fēng)流模樣 于中可是 紅杏香中 綠楊陰處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多應(yīng)饒你 向黃昏苦苦 嬌啼怨別 那堪更 東風(fēng)起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別有詩腸鼓吹 未關(guān)他 等閒俗耳 雙柑斗酒 當(dāng)時(shí)曾是 高人留意 南國春歸 上陽花落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正添憔悴 念啼聲欲碎 何人解作留春計(jì)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與楊無咎“西湖天下”詞同,惟后結(jié)兩句減一字作七字一句異。

格五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句六仄韻 姜夔

  夜深客子移舟處 兩兩沙禽驚起 紅衣入槳 青燈搖浪 微涼意思 把酒臨風(fēng) 不忘歸去 有如此水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況茂陵游倦 長(zhǎng)干望久 芳心事 簫聲里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屈指 歸期尚未 鵲南飛 有人應(yīng)喜 畫闌桂子 留香小待 提攜影底 我已情多 十年幽夢(mèng)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略曾如此 甚謝郎 也恨飄零 解道月明千里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與蘇詞同,惟換頭句藏短韻,后結(jié)攤破句法作七字一句、六字一句異。 趙長(zhǎng)卿“暑風(fēng)吹雨”詞,楊無咎“小軒瀟灑”詞,胡仔“夢(mèng)寒綃帳”詞,俱與此同,惟趙詞、楊詞前段第二句作折腰句法,胡詞后結(jié)作折腰句法。又楊詞、胡詞換頭句俱不藏短韻,注明不另列體。

格六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晁端禮

  夜來深雪前村路 應(yīng)是早梅先綻 故人贈(zèng)我 江頭春信 南枝向暖 疏影橫斜 暗香浮動(dòng) 月明清淺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向亭邊驛畔 行人立馬 頻回首 空腸斷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別有玉溪仙館 壽陽人 初勻妝面 天教占了 百花頭上 和羹未晚 最是關(guān)情處 高樓上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聲羌管 仗誰人向道 爭(zhēng)如留取 倚朱欄看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與蘇詞同,惟后段第六、七、八句攤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異。 按周紫芝“小桃零落”詞后段第六、七句“深院簾垂雨,愁人處、碎紅千片”正與此同。

格七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后段八句五仄韻 趙長(zhǎng)卿

  煙姿玉骨塵埃外 看自有 神仙格 花中越樣風(fēng)流 曾是名標(biāo)清客 月夜香魂 雪天孤艷 可堪憐惜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向枝間 且作東風(fēng)第一 和羹事 期他日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聞道春歸未識(shí) 問伊家 卻知消息 當(dāng)時(shí)惱殺林逋 空繞團(tuán)圞千百 橫管輕吹處 馀香散 阿誰偏得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壽陽宮 應(yīng)有佳人 待與點(diǎn) 新妝額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詞與蘇詞校,前后段第三、四、五句攤破四字三句作六字兩句。第九、十句作九字一句。后段第六、七、八句攤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八字一句。第九句以下攤破五字一句、四字兩句作八字一句、六字一句異。

格八 雙調(diào)一百四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后段九句四仄韻 趙長(zhǎng)卿

  韶華迤邐三春暮 飛盡繁紅無數(shù) 多情為與 牡丹長(zhǎng)約 年年為主 曉露凝香 柔條千縷 輕盈清素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最堪憐 玉質(zhì)冰肌婀娜 江梅漫休爭(zhēng)妒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翠蔓扶疏隱映 似碧紗 籠罩越溪游女 從前愛惜嬌姿 終日愁風(fēng)怕雨 夜月一簾 小樓橫斷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有思量處 恐因循 易嫁東風(fēng) 爛漫暗隨春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詞與蘇詞校,前段起句用韻,第九、十句作九字一句,后段第二句多二字,第三、四、五句作六字兩句,第九句以下攤破句法異。

格九 雙調(diào)一百六字,前后段各九句、四仄韻 秦觀

  亂花叢里曾攜手 窮艷景 迷歡賞 到如今 誰把雕鞍鎖定 阻游人來往 好夢(mèng)隨春遠(yuǎn) 從前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不堪思想 念香閨正杳 佳歡未偶 難留戀 空惆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永夜嬋娟未滿 嘆玉樓 幾時(shí)重上 那堪萬里 卻尋歸路 指陽關(guān)孤唱 苦恨東流水 桃源路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欲回雙槳 仗何人 細(xì)與丁寧問呵 我如今怎向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此添字《水龍吟》也,又兼攤破句法。前段第三、四、五句添二字?jǐn)偲扑淖秩渥骶抛忠痪?、五字一句。第六、七、八句攤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后段第五句添一字。第六、七、八句亦攤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結(jié)句又添一字。若刪去添字,便與諸家無異矣,采入以備一體。 以上九詞,皆前段第一句七字、第二句六字者,類列以備參考。

格十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秦觀

  小樓連苑橫空 下窺繡輦雕鞍驟 疏簾半卷 單衣初試 清明時(shí)候 破暖輕風(fēng) 弄晴微雨 欲無還有 
  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平仄中平平仄

賣花聲過盡 垂楊院宇 紅成陣 飛鴛甃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平平仄


  玉佩丁東別后 悵佳期 參差難又 名韁利鎖 天還知道 和天也瘦 花下重門 柳邊深巷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中中平中仄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不堪回首 念多情 但有當(dāng)時(shí)皓月 照人依舊 
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詞前段第一句六字,第二句七字,宋詞如此填者最多。后結(jié)作九字一句、四字一句,與前諸家異。 此詞可平可仄參下類列十二詞。

格十一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句四仄韻 黃機(jī)

  晴江滾滾東流 為誰流得新愁去 新愁都在 長(zhǎng)亭望際 扁舟行處 歌罷翻香 夢(mèng)回呵酒 別來無據(jù)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恨酴醾吹盡 櫻桃過了 便只恁 成孤負(fù)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須信情鐘易感 數(shù)良辰 佳期應(yīng)誤 才高自嘆 ?云空詠 凌波漫賦 團(tuán)扇塵生 吟箋淚漬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一觴慵舉 但丁寧 雙燕明年 還解寄平安否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與秦詞同,惟后段起句不押韻,結(jié)句七字一句、六字一句異。

格十二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二句六仄韻 吳文英

  有人獨(dú)立空山 翠髯未覺霜顏老 新香秀?!夤饩G浸 千年春小 布影參旗 障空云蓋 沈沈秋曉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駟蒼虬萬里 笙吹鳳女 驂飛乘 天風(fēng)裊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般巧 霜斤不到 漢游仙 相從最早 皺鱗細(xì)雨 層陰藏月 朱弦古調(diào) 問訊東橋 故人南嶺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倚天長(zhǎng)嘯 待淩宵謝了 山深歲晚 素心才表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與秦詞同,惟換頭句藏一短韻,結(jié)處五字一句、四字兩句異。 章咨楶“燕忙鶯懶”詞第二句“正堤上、柳花飄墜。”作上三下四折腰句法,馀皆同,不另列體。

格十三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程垓

  夜來風(fēng)雨匆匆 故園定是花無幾 愁多怨極 等閒辜負(fù) 一年芳意 柳困桃慵 杏青梅小 對(duì)人容易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算好春長(zhǎng)在 好花長(zhǎng)見 元只是 人憔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回首池南舊事 恨星星 不堪重記 如今但有 霜花老眼 傷時(shí)清淚 不怕逢花瘦 只愁怕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老來風(fēng)味 待繁紅亂處 留云借月 也須拌醉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與秦詞同,惟后段第六、七、八句攤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異。吳文英“望中璿海”詞后段第六、七句“花萼樓高處,連清曉、千秋傳宴?!闭c此同。

格十四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十一句六仄韻 吳文英

  望春樓外滄波 舊年照眼青銅鏡 煉成寶月 飛來天上 銀河流影 紺玉鉤簾處 橫犀麈 天香分鼎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記殷云殿瑣 裁花剪露 曲江畔 春風(fēng)勁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槐省 紅塵晝靜 午朝回 吟生晚興 春霖繡筆 鶯邊清曉 金狨旋整 閬苑芝仙貌 生綃對(duì)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綠窗深景 弄瓊英數(shù)點(diǎn) 宮梅信早 占年光永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亦秦詞體,惟前后段第六、七、八句俱攤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換頭句藏一短韻異。
當(dāng)代秘長(zhǎng)青校:《御定詞譜》影印本“鶯邊清晝”句應(yīng)為“鶯邊清曉”。

格十五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句五仄韻 劉過

  謫仙狂客何如 看來畢竟歸田好 玉堂無此 三山海上 虛無縹緲 讀罷離騷 暗香猶在 覺人間小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任菜花葵麥 劉郎去后 桃開處 知多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夜雪迷蘭棹 傍寒溪 欲尋安道 而今縱有 劉叉冰柱 有知音否 想見鸞飛 如椽健筆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檄書親草 算平生 白傅風(fēng)流 未肯向 香山老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亦秦詞體,惟后結(jié)作七字一句、六字一句異。劉鎮(zhèn)“三山臘雪”詞、楊樵云“多情不在”詞俱與此同,惟換頭句俱不押韻。又李昴英“驛飛穩(wěn)駕”詞結(jié)句六字不折腰,注明不另列體。

格十六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九句五仄韻 吳文英

  夜分溪館漁燈 巷聲乍寂西風(fēng)定 河橋送遠(yuǎn) 玉簫吹斷 霜絲舞影 薄絮秋云 淡蛾山色 宦情歸興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怕煙江渡后 桃花又泛 宮溝上 春流緊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新句欲題還省 透香煤 重箋誤隱 西園已負(fù) 林亭移酒 松泉薦茗 攜手同歸處 玉奴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綠窗春近 想驕驄 又踏西湖 二十四番花信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與程垓詞同,惟后結(jié)七字一句、六字一句異。

格十七 雙調(diào)一百四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一句五仄韻 葛立方

  九州雄杰溪山 遂安自古稱佳處 云迷半嶺 風(fēng)號(hào)淺瀨 輕舟斜渡 朱閣橫飛 漁磯無恙 鳥啼林塢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吊高人陳跡 空瞻遺像 知英烈 雄千古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憶昔龍飛光武 悵當(dāng)年 故人何許 羊裘自貴 龍章難換 不如歸去 七里溪邊 鸕鶿灘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一蓑煙雨 嘆如今蕩子 翻將釣手 遮日向 西秦路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此亦秦詞體,惟后段結(jié)句添二字異。 按張孝祥“望九華”詞“悵世緣未了,匆匆又去,空凝佇、煙霄里?!闭c此同。

格十八 雙調(diào)一百六字,前段十二句四仄韻,后段九句四仄韻 張雨

  古來宰相神仙 有誰得似東泉老 今朝佳宴 楊枝解唱 花枝解笑 鐘鼎山林 同時(shí)行輩 故人應(yīng)少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問功成身退 何須更學(xué) 鴟夷子 煙波渺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我自深衣獨(dú)樂 盡從渠 黃塵烏帽 后來官職清高 一品還他三少 不須十載光陰 渭水相逢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又入飛熊夢(mèng)了 到恁時(shí) 拂袖逍遙 勝戲十洲三島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詞后結(jié)句讀,與吳文英“夜分深館”詞同,惟后段起句不押韻,第三、四、五句攤破四字三句作六字兩句,第六句添二字,第八句添二字異。

格十九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后段十句四仄韻 曹組

  曉天谷雨晴時(shí) 翠羅護(hù)日輕煙里 酴醾徑暖 柳花風(fēng)淡 千葩濃麗 三月春光 上林池館 西都花市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看輕盈隱約 何須解語 凝情處 無窮意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金殿筠籠歲貢 最姚黃 一枝嬌貴 東風(fēng)既與花王 芍藥須為近侍 歌舞筵中 滿裝歸帽 斜簪云髻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有高情未已 齊燒絳蠟 向闌邊醉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亦秦詞體,惟后段第三、四、五句攤破四字三句作六字兩句異。

格二十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九句四仄韻 趙長(zhǎng)卿

  先來天與精神 更因麗景添殊態(tài) 拖輕苒苒 才凝一段 還分五? 畢竟非煙 有時(shí)為雨 惹情無奈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道無心 怎被歌聲遏斷 遲遲向 青天外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宜伴先生醉臥 得饒到 和山須買 也曾惱殺襄王 誰道依前不會(huì) 我欲乘歸去 翻恨悵 帝鄉(xiāng)何在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念佳期未展 天長(zhǎng)暮合 盡空相對(duì)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與曹組詞同,惟后段第六、七、八句又?jǐn)偲扑淖秩渥魑遄忠痪?、七字一句異?/div>
格二十一 雙調(diào)一百一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九句四仄韻 趙長(zhǎng)卿

  淡煙輕靄濛濛 望中乍歇凝晴晝 才驚一霎催花 還又隨風(fēng)過了 清帶梨梢 暈含桃臉 添春多少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向海棠點(diǎn)點(diǎn) 香紅染遍 分明是 胭脂透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無奈芳心滴碎 阻游人 踏青攜手 檐頭線斷 空中絲亂 才晴卻又 簾幕閒垂處 輕風(fēng)送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番寒峭 正留君不住 瀟瀟更下黃昏后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此亦秦詞體,惟前段第三、四、五句攤破四字三句作六字兩句,后段第六、七、八句攤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第九、第十句減一字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異。

格二十二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韻 《高麗史·樂志》無名氏

  洞天景色常春 嫩紅淺白開輕萼 瓊筵鎮(zhèn)起 金爐煙重 香凝錦幄 窈窕神仙 妙呈歌舞 攀花相約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彩云月轉(zhuǎn) 朱絲網(wǎng)除 任語笑 拋毬樂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繡袂風(fēng)翻鳳舉 轉(zhuǎn)星眸 柳腰柔弱 頭籌得勝 歡聲近地 花光容約 滿座嘉賓 喜聽仙樂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交傳觥爵 龍吟欲罷 彩云搖曳 相將去 歸寥廓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此見《高麗史·樂志》,名《水龍吟令》,拋毬樂隊(duì)舞曲也。亦與秦詞同,惟前后段第九句各減一字,后段結(jié)句添二字異。 以上詞十三首,皆前段第一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類列以備參考。

格二十三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一句、四仄韻 李之儀

  晚風(fēng)輕拂 游云盡卷 霽色寒相射 銀潢半掩 秋毫欲數(shù) 分明不夜 玉管傳聲 羽衣催舞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此歡難借 凜清輝 但覺圓光罩影 冰壺瑩 真無價(jià)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聞道水晶宮殿 蕙爐熏 珠簾高掛 瓊枝半倚 瑤觴更勸 鶯嬌燕姹 目斷魂飛 翠縈紅繞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空憐小砑 想歸來醉里 鸞篦鳳朵 待何人卸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此詞前段第一、二句作四字兩句、五字一句。 按曹勛《松隱集》,《水龍吟》詞五首,前段起處皆與此同。又《梅苑》無名氏詞亦與此同,則知此體宋人亦間為之,采之以備一體。

格二十四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十句五平韻,后段九句五平韻 辛棄疾

  聽兮清佩瓊瑤 些 明兮鏡秋毫 些 君無此去 流昏漲膩 生蓬蒿 些 虎豹甘人 渴而飲汝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寧猿猱 些 大而流江?!「仓廴缃妗【裏o助 狂濤 些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路險(xiǎn)兮山高 些 予愧獨(dú)處無聊 些 冬槽春盎 歸來為我 制松醪 些 其外芳芬 團(tuán)龍片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煮云膏 些 古人兮既往 嗟予之樂 樂簞瓢 些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此詞見《稼軒集》,仿楚詞體,每韻下用一“些”字,采以備體。 按蔣捷《竹山詞》,《水龍吟》調(diào),亦有仿此體者,因字句悉同,不另列。

格二十五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九句四仄韻 《高麗史·樂志》無名氏

  玉皇金闕長(zhǎng)春 民仰高天欣戴 年年一度定佳期 風(fēng)情多感慨 綺羅競(jìng)交會(huì) 爭(zhēng)折花枝兩相對(duì)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舞袖翩翩歌聲妙 掩粉面 斜窺翠黛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錦額門開 ?架毬兒 當(dāng)先誘 神仙隊(duì) 融香拂席舞霓裳 動(dòng)鏗鏘環(huán)佩 寶座巍巍五云密 歡呼爭(zhēng)拜退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管弦眾作欲歸去 愿吾皇 萬年恩愛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此見《高麗史·樂志》,名《水龍吟慢》,與蘇詞、秦詞句讀全異,采入以備一體。
龍譜
水龍吟 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清真集》入“越調(diào)”。各家格式出入頗多,茲以歷來傳誦蘇、辛兩家之作為準(zhǔn)。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韻。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領(lǐng)格,宜用去聲。結(jié)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水龍吟 定格 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 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 思量卻是 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 困酣嬌眼 欲開還閉 
  仄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

夢(mèng)隨風(fēng)萬里 尋郎去處 又還被 鶯呼起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


  不恨此花飛盡 恨西園 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 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 二分塵土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一分流水 細(xì)看來不是 楊花點(diǎn)點(diǎn) 是離人淚 
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開端有用上七、下六句式者。格為“+--|--|(句)+|+--|(韻)”,是為變格。

格二 變格 蘇軾

  露寒煙冷蒹葭老 天外征鴻寥唳 銀河秋晚 長(zhǎng)門燈悄 一聲初至 應(yīng)念瀟湘 岸遙人靜 水多菰米 
  中平平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

乍望極平田 徘徊欲下 依前被 風(fēng)驚起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


  須信衡陽萬里 有誰家 錦書遙寄 萬重云外 斜行橫陣 才疏又綴 仙掌月明 石頭城下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影搖寒水 念征衣未搗 佳人拂杵 有盈盈淚 
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搜韻君按:此格據(jù)定格附注補(bǔ)錄。
歷代作品
共1318,分40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續(xù)上)
魏初 1232 - 1292 二首
劉敏中 1243 - 1318 六首
張之翰 1243 - 1296 六首
鮮于樞 1246 - 1302 一首
程鉅夫 1249 - 1318 一首
趙孟頫 1254 - 1322 二首
曹伯啟 1255 - 1333 三首
吳存 1257 - 1339 七首
韓奕 1269 - 1318 二首
楊載 1271 - 1323 一首
玉峰千古高寒,浮花細(xì)葉難相稱。
風(fēng)流不減,謝家林下,藹然輝映。
最關(guān)心處,歲時(shí)伏臘,蘋蘩薦敬。
笑人間兒女,那知許事,空脂粉、香成陣。

慚愧兒郎草草。
滿金杯、綠浮春瑩。
此心但愿,旁沾親舊,年年康勝。
一曲龍吟,又傳佳語,尊前試聽。
道期頤未老,十年今日,再安排慶。
平生翰墨箕裘,誤蒙獬豸分司早。
登車攬轡,風(fēng)煙萬壑,連云鳥道。
五載歸來,中臺(tái)無事,江南芳草。
記錢塘門外,西湖湖上,登臨處、知多少。

夢(mèng)里五云樓閣。
正瞻依、玉墀春好。
南海陰風(fēng),越臺(tái)暑瘴,不禁懷抱。
白粥青齏,平心養(yǎng)氣,萬緣俱掃。
便從今收拾,黃牛十角,只閒中老。
馬觀復(fù)左司以九日水龍吟賦神麇峰邀和,復(fù)和之,神麇峰渠家?guī)壮庨g小石也。觀復(fù)家廣平地有神麇山,因以命石
物齊各自逍遙,何知鴳小鯤鵬大。
乾坤太華,神麇相望,兩眉爭(zhēng)黛。
元?dú)膺z形,幽人良友,朝看夕對(duì)。
盡共工怒觸,巨靈善擘,眾山碎、未吾害。

借問此峰誰得。
羨白眉、故家文會(huì)。
蕭然文室眼明,更比尋常寬快。
長(zhǎng)與安排,名香細(xì)茗,芳醪鮮膾。
恐不時(shí)、便有打門狂客,設(shè)元章拜。
王瓠山承旨以賞牡丹水龍吟見寄,且云,三花脈脈,似怨中庵無一語者。則知瓠山所居,乃余向者所寓李氏居也。次韻答之
牡丹何可無言,廣平曾有梅花賦。
蹉跎老矣,愁多歡少,花開人去。
黃絹飛來,分明卻見,舊家風(fēng)度。
是東皇,喚取玉堂仙伯,要長(zhǎng)在、花間住。

慚愧相思千里,也看同去年崔護(hù)。
詩盟酒伴,吟看醉繞,應(yīng)無重?cái)?shù)。
寂寞江亭,青山不斷,碧云將暮。
對(duì)夕陽老樹,悠然北望,誦天香句。
陽丘南逾五里,余別墅在焉。地方僅二畝,南西北皆巨溝,崖壁嶄絕。下為通達(dá)人由其中,東垂蔽古藤,晦密尤峻。繡江遠(yuǎn)來觸巽隅刮足而北,余流復(fù)西,漸達(dá)于坤維,周覽上下,巋臺(tái)宛然,因取淵明語,命之曰賦詩之臺(tái)。南偏少東尤高敞,東向?yàn)樾⊥?,軒戶始開,而長(zhǎng)白湖山諸峰林壑,奔躍來見,明姿晦態(tài),與繡江相表里。復(fù)取謝靈運(yùn)語,命之曰含暉之亭。亭之筑,實(shí)至元辛卯前重陽一日也。戲作樂府水龍吟一首,書于壁,以識(shí)其始,且以為老子醉后浩歌之資云
乾坤遺此方臺(tái),賦詩名字從吾起。
十分高處,更宜著個(gè),含暉亭子。
無數(shù)青山,一時(shí)為我,飛來窗里。
渺浮天玉雪,江流忽轉(zhuǎn),風(fēng)雨在、寒藤底。

嘗試登臨其上,把閑愁、古今都洗。
長(zhǎng)空淡淡,無言目送,飛鴻千里。
看取明年,四圍松菊,一番桃李。
放籃輿杖屨,醒來醉往,自今朝始。
春風(fēng)一尺紅云,粉蕤金粟重重起。
天香國色,宜教占斷,人間富貴。
最喜風(fēng)流,妝臺(tái)卯酒,欲醒還醉。
算年年歲歲,花開依舊,問當(dāng)日、人何似。

休說花開花謝,怕傷他、老來情味。
依稀病眼,故應(yīng)猶識(shí),舊家姚魏。
無語相看,一杯獨(dú)酌,幽懷如水。
料多情、笑我蒼顏白發(fā),向風(fēng)塵底。
二毫侍側(cè)何知,舉頭一幕青天大。
歸盤樂矣,丁寧更說,閑居粉黛。
我見沙鷗,蓋嘗有問,無言意對(duì)。
道試看自古,忘機(jī)未了,空無益、又遺害。

萬事宜須自得,笑衰翁、幾時(shí)方會(huì)。
今朝重九,西風(fēng)杖屨,一番輕快。
滿地黃花,清泉酌醴,新詩嚼膾。
若東籬老子,能來共此樂,吾當(dāng)拜。
曉來露濕仙衣,盛開更比初開重。
春風(fēng)也惜,頩然薄怒,不堪搖動(dòng)。
天上人間,我許惟有,司花會(huì)種。
想年年京洛,紅塵紫陌,都占斷、繁華夢(mèng)。

醉里依稀有語,只清詩、可為光寵。
有香萬斛,從今準(zhǔn)備,公來迎送。
風(fēng)雨難憑,?云回首,總成無用。
喚玉壺、留取一枝春在,作中庵供。
舊時(shí)來往燕都,為花常向花前醉。
十年一夢(mèng),鬢絲如許,尚馀情味。
曾見君家,后園深處,滿栽姚魏。
恨匆匆過了,尋芳時(shí)候,又早是、春歸際。

只想十分憔悴。
說兩株、吐花猶未。
曲欄干憑,朝酣不語,為誰凝思。
擬和金箋,清平妙曲,與渠相慰。
怕今宵、便有無情風(fēng)雨,作遮藏計(jì)。
別來幾度秋風(fēng),數(shù)千里外還重遇。
虛齋晝掩,厭厭多病,賴君看護(hù)。
鵝鴨比鄰,魚蝦市井,擬留余住。
被催人天上,除書一紙,又催過、江南去。

一夜扁舟風(fēng)雨。
問誰知、此時(shí)情緒。
明朝回首,荒城古塔,離亭高樹。
點(diǎn)檢囊中,錦箋半是,秋巖佳句。
待從今,且把新詞閣起,共何人賦。
去年鞍馬東來,為余嘗說遼陽好。
而今風(fēng)物,戰(zhàn)塵低暗,陣云高繞。
幕府掄材,縱橫健筆,似君元少。
看燈前草就,捷書一紙,飛奏入、龍樓曉。

遙望蓬萊晻靄。
問何如、日邊瓊島。
雁來時(shí)候,霜風(fēng)凄??,應(yīng)思?xì)w早。
萬里西州,雙親雖健,眾雛猶小。
怕區(qū)區(qū),但了平生心事,約山間老。
我從年少知君,胸中氣與秋天杳。
天戈南下,幾番屯戍,幾番征討。
筆硯從戎,詩書為將,世間元少。
想何如靜處,求田問舍,便辭得、功名了。

兵府水圍山繞。
盡雄深、不妨吟槁。
秋高時(shí)候,羽書催急,渡江須早。
號(hào)令重明,角聲風(fēng)冷,劍華霜曉。
要從今,做取十分事業(yè),恰歸來好。
一杯未盡分?jǐn)y,匆匆爭(zhēng)似休相遇。
方余病起,不禁同醉,只須將護(hù)。
萬里淮天,數(shù)行征雁,雨晴風(fēng)住。
趁瓜洲古渡,東來潮水,便高臥、孤帆去。

臥聽江聲如雨。
漸消磨、滿懷愁緒。
丹青寫出,金山煙塔,焦山霜樹。
如此江山,發(fā)揮正要,雄章奇句。
仗何人、喚取青驄御史,看揮毫賦。
中年怕見離筵,惡懷易感歡難遇。
愁城百丈,舊時(shí)全仰,酒兵遮護(hù)。
不飲而今,如何禁得,欲行還住。
與元戎已別,弓刀小隊(duì),能為我、年來年去。

一陣黃昏細(xì)雨。
正心頭、萬絲千緒。
幾家燈火,煙迷湖水,風(fēng)號(hào)堤樹。
咫尺重闉,故人千里,可能無句。
聽譙樓、更鼓寒聲歷歷,倚篷窗賦。
倚空金碧崔嵬,鳳山直下如拳小。
仰瞻天闕,北辰不動(dòng),眾星環(huán)繞。
喚起群聾,銅龍警夜,靈鼉催曉。
自鴟夷去后,狂瀾未息,從此壓,潮頭倒。

回睨呀然雙璧,問遺蹤劫灰如掃。
三吳形勝,千年壯觀,地靈天巧。
航海梯山,獻(xiàn)琛效貢,每繇斯道。
惜無人健筆,載歌謠事,詫東南好。
按:郁氏續(xù)書畫題跋記卷九
不知今夕何年,飛來五老峰頭月。
清輝無限,殷勤回照,歲寒蒼雪。
寫入宮商,鋪成紈素,盡情夸說。
倚胡床老矣,若為消得,除卻是,杯中物。

自笑平生長(zhǎng)客,正沉思、故林幽樾。
兒童驚走,龍鸞雜遝,兩山排闥。
風(fēng)雨蕭蕭,冰霜耿耿,相看高節(jié)。
問此君學(xué)和,龍吟水底,幾時(shí)成闋。
凌波羅襪生塵,翠旌孔蓋凝朝露。
仙風(fēng)道骨,生香真色,人間誰妒。
佇立無言,長(zhǎng)疑遺世,飄然輕舉。
笑陽臺(tái)夢(mèng)里,朝朝暮暮,為云又還為雨。

狼籍紅衣脫盡,羨芳魂不埋黃土。
涉江徑去,采菱拾翠,攜儔嘯侶。
寶玦空懸,明珰偷解,相逢洛浦。
正臨風(fēng)歌斷,一雙翡翠,背人飛去。
倚天百尺高臺(tái),雕檐畫棟撐云表。
夜靜無塵,秋魂萬里,月明如掃。
誰憑欄干,玉簫聲起,乘鸞人到。
信情緣有自,何須更說,姮娥空老。
我將醉眼摩挲,是誰人丹青圖巧。
為惜秦姬,堪憐簫史,寫成煩惱。
萬古風(fēng)流,傳芳至此,交人傾倒。
問雙星有會(huì),一年一度,那知清曉。
按:孫氏書畫鈔
匆匆沙際春歸,草如綬帶交加翠。
白云縹緲,四年相望,季鷹歸未。
拘束微官,踉蹌俗狀,較人間氣。
想顛鸞倒鳳,天公不管,誰會(huì)□,空中意。

自要看時(shí)撥置。
問誰家、小欄堪倚。
云間公子,為誰邀致,愁懷一洗。
紅玉擎杯,朱弦理調(diào),偶然成醉。
又門前俗事,催人上馬,不堪凝睇。
岳陽西望荊州,倚樓曾為思劉表。
國亡家破,當(dāng)時(shí)豪俊,魚沉雁渺。
王霸紛更,乾坤搖蕩,廢興難曉。
記觀山縱酒,巡檐索句,宿官舫、蓬窗小。

不畏黑風(fēng)白浪,伴一點(diǎn)、殘燈斜照。
棹歌明發(fā),天光無際,得舒晴眺。
萬里馳驅(qū),千年陳跡,數(shù)聲悲嘯。
試閒中想像,興來陶寫,付時(shí)人笑。
高樓壯觀東南,迥然拔出千林表。
月檐明爛,風(fēng)欞蕭爽,煙波浩渺。
菊徑新秋,柳溪薄暮,桃源清曉。
慨登臨感慨,悠然引興,銀盤內(nèi)、青螺小。

自念當(dāng)時(shí)行役。
顧菱花、不堪頻照。
江山如故,中原在眼,幾番危眺。
浩浩洪流,茫茫塵世,盡堪吟嘯。
但優(yōu)游老景,浮湛里闬,任邦人笑。
琵琶亭下春波,滔滔流入三吳去。
東風(fēng)也似無情,不約木蘭舟住。
中有仙翁,苧衫烏帽,筆床談麈。
道越鄉(xiāng)雖好,昨非今是,終不似,歸來賦。

想見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
青青衿佩,童參冠伍,徘徊江暮。
我意尤長(zhǎng),公行不顧,一聲柔櫓。
趁輕風(fēng)徑上蓬萊,頂□去天尺五。
陶公三尺漁梭,十年來蘚枯塵壁。
無端夜半,風(fēng)雷入夢(mèng),曉痕猶濕。
起喚蘭橈,荻花蕩漾,粘天晴碧。
望芝云一點(diǎn),爛銀盆里,青螺眼、中堪識(shí)。

獨(dú)倚枕床清嘯。
看千帆、霎時(shí)風(fēng)力。
孤篷穩(wěn)系,釣車幔卷,綠楊汀側(cè)。
遠(yuǎn)樹如煙,飛鷗如雪,暮愁如織。
倩何人小拂朱弦,寫入一江秋色。
平湖暮色冥濛,雷風(fēng)喚起雙龍舞。
吸乾彭蠡,須臾噀作,一川煙雨。
漢女霓旌,湘妃翠蓋,馮夷鼉鼓。
想祝融指揮,濤奔浪捲,來赴世、間端午。

此地番君舊境,問當(dāng)年、軍容何許。
垂楊斷岸,幾回想像,水犀潮弩。
風(fēng)景依然,英雄遠(yuǎn)矣,悠悠漢楚。
笑邦人、只記飯筒纏?,汨羅懷古。
無端夢(mèng)醉西湖,楊花撲帳春云熱。
朝來問訊,墻陰玉樹,霏霏香屑。
粘竹如斑,點(diǎn)衣如唾,穿簾如蝶。
甚兒童驚怪,東風(fēng)幾日,消不盡、蒼苔雪。

莫恨玉妃渾老,半面妝、風(fēng)流仍絕。
多情應(yīng)有,洛濱解佩,江中捐玦。
消得幾番,荒煙疏雨,冷云殘?jiān)隆?div class="gux77w2" id='poem_sentence_6_259926_comment'>
倩何人、報(bào)與廣平,渠不解心如鐵。
一天云似穹廬,山川慘淡還非舊。
興來欲喚,羸童瘦馬,尋梅隴首。
有客遮留,左援蘇二,右招歐九。
問聚星、堂上當(dāng)年白戰(zhàn),還更許、追蹤否。

卻擁重裘深坐,看飛花、乍無還有。
老來拈筆,不禁清凍,頻呵龜手。
想見南山,少年射虎,臂鷹牽狗。
暮歸來脫帽,銷金帳里,飲羊羔酒。
今朝蟄戶初開,一聲雷喚蒼龍起。
吾宗仙猛,當(dāng)年乘此,遨游人世。
玉頰銀須,胡麻飯飽,九霞觴醉。
愛青青門外,萬絲楊柳,都撚作、長(zhǎng)生縷。

七十三年閒眼,閱人間、幾多興衰。
酸咸嚼破,如今翻覺,淡中有味。
總把馀年,栽松長(zhǎng)竹,種蘭培桂。
待與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霽。
琵琶亭下春波,滔滔流入三吳去。
東風(fēng)也似,無情不約,木蘭舟住。
中有仙翁,苧衫烏帽,筆床談麈。
道越鄉(xiāng)、雖好昨非今是,終不似、歸來賦。

想見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
青青衿佩童參,冠伍徘徊江暮。
我意尤長(zhǎng)公,行不顧、一聲柔櫓。
趁輕風(fēng)徑上,蓬萊頂??,去天尺五。
蒼寒收盡紅塵,四山一色俄驚曉。
樓臺(tái)宮闕,冰壺影里,瑩然清悄。
獨(dú)有游人,畫船青蓋,笙歌猶繞。
遍園林松竹,光渾□□,人住處,皆蓬島。

羅扇畫來輕小。
乍時(shí)人、見多驚倒。
誰留古本,到今付與,良工涂掃。
夏日攜時(shí),且揮且玩,暑都消了。
更詞人親筆題題,這風(fēng)景,古猶少。
軟紅塵里忙人,有誰能識(shí)滄洲趣。
飄然一葉,也無根蒂,御風(fēng)千里。
禪客蘆莖,仙翁蓮瓣,笑他方外。
任浮家不繁,行蹤無定,算前身,豈飛絮。

不著風(fēng)花浪蕊,護(hù)篷窗、青簾休起。
臥游容與,筆床茶灶,安如屋里。
待約靈槎,銀河秋夕,訪牛尋女。
且先載我月明中,洗腳唱歌歸去。
鴻溝定約東歸,又誰遣赤龍回指。
青娥舞罷,重瞳飲泣,斷腸聲里。
半壁酸風(fēng),兩淮寒月,古今興廢。
眇烏江滿眼,驚濤卷雪,分明總是英雄淚。
木末招招舟子,載何人斷煙流水。
平沙盡處,青山數(shù)點(diǎn),江東千里。
長(zhǎng)嘯風(fēng)前,無人會(huì)我,登臨此意。
但黃蘆古木,夕陽回照,有漁歌起。
按:式古堂書畫考卷十八